呵呵,你那个朋友的说法有的意思,对于持续改善,的确在目前的中国企业才开始关注(呵呵,忍不住再说那个牛人,说中国企业以前的系统个个都是基于持续改
善思路来做,简直就是望文生意,太虚了,真的让他展开,什么都不会,技术也是,管理思路也是,而且态度和心态极其敏感),而我们中国企业体现管理文化的
组织架构(呵呵,又是"架构"2字,所以架构很重要,它就是整体的核心提炼部分)才从亲"亲"模式逐步转向层科式的管理模式,而"持续改善"逐渐让企业
从层科式的管理模式走向了扁平式的管理模式. 所以经过30年发展和实践已经非常成熟,当然它还在修整,也有可能在未来修整中,创新出新的理论被取代.
所以目前的中国企业中全范围导入很难.
在企业管理中,与"改善"相对应的是什么?是"创新"(呵呵,忍不住再说那个牛人,牛人以为在企业应用中,创新可以随便说,随便起一个名字,随便总结几
个项目经验,就可以叫创新.然后又是架构,又是创新,真太神奇了),"改善"指的是把工作标准微幅渐进的改良;"创新"指的是经由技术设备投资,达成的
工作标准重大的改良.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对"改善"和"创新"有明确的定义.那么改善也好,创新也好,对于企业来讲为什么要采用这2种工作方式,因为企
业在运营过程中会出来问题.那么所有的非维持性(这就是规范化的工作)工作的起点都是为了处理问题,那么"问题"2字在企业应用中又是如何定义的.呵
呵,我不再展开了,等我有空,会给TTNN上传资料的.
作为BI系统,是IT系统中离企业管理最近的应用系统,以前有句极端的IT应用系统描述:"企业就2套系统,ERP和BI",其实已经把企业活动的内容
在应用系统中体现出来了,ERP主要是支撑企业维持性工作的系统,BI系统主要是支撑企业"创新"和"改善"非维持性工作的系统.当然最近一年内ERP
和BI系统的整合,是因为现在企业的工作模式把"创新"--"改善"--"维持"3个方式整合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这也是企业管理的发展,也
是"Kaizen"的提倡模式.所以,我曾经说了"BI作为独立概念已死"的话.
至于牛人把BI概念缩小到DW平级,形成狭义的BI概念,其实对于这个我也不反对,因为这也是IT技术人员最能把握的东西,毕竟人的经历不一样,不可能
都象我从IT技术转向业务模式研究和管理.所以对于创新也好,架构也好,我也不会以企业管理的定义去苛求他,我只希望从技术层面按照Inmon的CIF
架构和Kimball的MD架构中如何定义和描述架构的角度入手,去探求他所谓架构的本质.但实在太让我失望的是,在技术层面中探讨架构本质,居然连一
点思路都没有.
所以,你的说法是对的,在技术层面说架构,一定是实体,有严格的架构定义格式(比如拓扑图,各组成部分,目前叫"组件",各组件之间的接口定义和管理规
则,组件内的模块定义和管理方式,行业模型的位置等等).但你的朋友也说的对,不在技术层面说架构,从人的思维方式上说架构,这个架构是虚的.
至于,我提了"持续改善"BI模型,但我没有能力去全面把它搞完,我只能会把管理思路,管理视点技术,模型的组成部分有一个总体说明,希望各位TTNN
一起去完善它.
On 5月13日, 下午1时44分, Qing <
happys...@gmail.com> wrote:
> 有个朋友一直喜欢在msn上跟我讨论,不大愿意在ttnn发帖子。他喜欢探讨一些比较形而上的问题,这种问题有时候说说确实挺有意思的,比如这次,他关于这次争-论谈了自己的想法后,转到另一个话题----什么是架构?
>
> 他不愿意在这里谈,我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低调,或者是懒得写上一段,但肯定不去想。(嘿嘿,你肯定能够看得到)既然如此,我来整理一些他的想法。
>
> 对这次争论,他认为innovate的一直没有搞明白面对的问题,对于interstage的持续改善,他认为这在中国是难以执行的,因为不好汇报,不好出成绩-。恐怕正是因此而开始探讨"什么是架构"的问题。通常,这种问题没有答案,也许权威的说法能够让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但我们这里没有权威,所以都可以互相挑战的。
>
>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在两年前的五月,就曾经有一个这样一个话题,架构之谈。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ttnn/browse_thread/thread/84d2b22e7c54...
>
> 那是跟非bi界的一位架构高手babituo探讨架构的问题,所以谈的比较玄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还是存在差异,谈不下去。昨天在msn-上的探讨也差不多如此,对于"架构"这个术语,也许就是每个人心中有个想法,就像大家对什么是BI的理解一样。也许没有必要去纠正大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虽然如-果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他是什么不是什么,能够有利于交流。但除非是存在一个几乎是公认的说法才行,目前,没有。
>
> 昨天这位朋友认为架构是一种虚的,是人们对问题的根本认识的本能反应。这句话说的让人很晕,我不理解他说的这个架构。举了例子,mvc、soa是架构。这让人容-易理解一点,有例子当然好理解,但例子并不能给出一个定义,因为一个实例里面总是包含了虚的东西和实的东西。比如soa,可以说本后有一种思想,存在一种服务接-口,以及对服务接口的查找机制。这是虚的,而实的,就是这套机制的实现,也就是具体的接口标准,如何查找的实现。soa这个术语包含了这两层意思。我更倾向于架-构是一种实的的东西,他是一种对机制(虚的)的实现。那位朋友不认同,不过没关系,不需要统一思想。
>
> 我之所以宁愿认为架构是实的,有理由。我们身处的是it界,架构这个词也是多在it里面谈论得多(也许这是从建筑业里面借鉴过来的吧,但保险在网上搜这个词都是-it界的条目居多)。it是一种手段,思想很重要,价值很高,但既然在it里面说事,就是实实在在地从一种认识转换成为一种可以运作的支撑手段。比如你可以用本-体论的思想来认识这个世界,但落到it,就可以是一种oo的语言。语言比思想实在。
>
> 对于innovate提出的混合架构。想支撑10年的变化,采用低耦合的分层方法,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论是dw的架构还是其他事务系统的架构,都希望如此。关键-是如何。这还是在谈架构的目的和原则,下一步,如果能够将架构背后的机制,以及如何实现都谈一些。
>
> 为什么在这次讨论中,innovate觉得interstage咄咄逼人呢,因为你是架构的提出者,得允许别人的质疑甚至讥讽,不如抛开这些,去深入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现在interstage已经提出他的持续改善bi模型了,到时候你就是进攻方,你也尽可以去讥讽他,哈哈。
>
> 2008/5/13 life2008life <
life2008l...@126.com>:
>
>
>
> > 嘿嘿,还真别说;我还真觉得你这个"牛比行动"是大势所趋;下面可以展开一个新的话题
> >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