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星的故事

9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Qing

unread,
Apr 22, 2008, 2:16:47 AM4/22/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很多年之后,当小强已经变成老强的时候,他从自己的记忆里面找到的唯一一个符号,就是一颗星星。他的一生,从接触到这颗星星开始,就已经改变了,他的事业,他的爱情,他的梦想...都被改变了。他是从遇上爱情的时候发现这点的。在老强珍藏了五十年的盒子里面,有一张卡片,上面就是这个符号,每次看到,他就会陷入过去。
 
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愣头小伙子,刚出道不久,二十三四,走出校门没几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坎坷,也没有经历太多的爱情。他意气风发,对于未来,总是一副乐滋滋的模样。大家都叫他——小强。
 
他那时候在公司里面当一名分析师,什么公司没有必要去回忆,因为他自己已经忘掉,那在他的生命里面根本不重要。当一名分析师,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对于有些前辈来说,这事儿就像是吹泡泡,一张嘴可以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轻松惬意。曾经小强很羡慕那样,不过等过了一两年,等他要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一条不容易的路子。去琢磨那些问题背后的规律。这就不如吹泡泡那样简单,经常被折磨,追根问底而得不到结果的折磨。
 
但大家都说他很幸运,他后来也这么觉得,虽然最初并没有这样觉得。
 
说他幸运的原因,无非还是因为魔星,帮了他很多忙,不用去费劲心思地不知所措。他想起来开始的一两年,他并没有一丝幸运的感觉,反倒是憎恶,憎恶对这个魔星的依赖,多少次,他都偷偷地将魔星抛在一旁,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然而,后来他才发现,其实魔星并没有阻止他的判断,而是督促他去做更有必要的判断。等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年的光景。
 
直到有一天,他才意识到,魔星是改变他一生的东西。
 
那时某个夏天的中午,整个办公室里面都弥漫着午饭的味道,从微波炉里面飘出来的,他闻到今天是米粉肉的味道。现在很多同事已经开始享受爱心午餐。他感叹着,世界上幸福的男人有很多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带午餐。整个办公室人不少,二十来号人呢。小强算是小字辈,还没有人给他提供爱心午餐。他猛然吸了几口气,感叹一声,真他妈香。除了午饭的香味,剩下的气味如果你鼻子够敏感的话,会发现有一些失衡的气味。屋子里面没有一丁点此雌性荷尔蒙的味道,全是雄性的,为此他皱了皱眉头。
 
但并不只是这样。去年的夏天倒是有一阵子,屋子里面出现一些异样,男人们被有些跟平常不大一样,原来沉默不语的变得罗罗嗦嗦起来,原来一定不正经的突然道貌岸然起来,但所有人都有个共同点——从原来的无精打采变得兴奋起来。小强感到很奇怪,这是为什么,他发挥了分析师的天赋。分析了三天,不果,原来男人的心跟女人一样难以捉摸。那段时间,他喜欢皱起鼻子去闻室内的气味,他终于发现了一种跟大家气味不大相同的一种,正是这种气味,让他心情摇曳,让人兴奋,却不知何处而来。就这样不知多久的一天早晨,坐在前排的人闻到一种异味,确确实实的异味,化学课上的术语叫做刺激性气体的味道。是从空调里面传出来的,气味很浓烈,腐烂的味道。大家都受不了,纷纷离开办公室在外面透气。维修人员过来检查后发现,原来在空调里面,电死了一只耗子。那股异味就是它的尸体散发出来的。清理干净后,大家回到办公室,小强却发现,前几天那种荡人心魄的味道消失了,他慌张着,以为自己的鼻子出了问题,问别人,别人说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看到门外,维修师傅提着工具还有那只死老鼠,正准备离开。他走上前要求看看那只死老鼠,这才发现,这是一只母老鼠。走近一点,即便是已经死去的母老鼠,隐隐约约散发出那种让大家着迷的气味。一只母耗子的雌性荷尔蒙就能够导致如此的变化,啧啧。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分析大家行为突然改变问题的后果,是让自己可以轻松嗅出雄性和雌性的荷尔蒙。当他走在街上,看着穿梭来往的行人,他可以闭上眼睛就能分辨出男人女人。他很得意这个禀赋。可惜大多数时候,他都得在二十几个男人的荷尔蒙中度过,这种氛围让所有人都情绪低落,自然也包括他自己。
 
唉,他决定停止去嗅这些难闻的同性的味道,准备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
 
他做梦了,他闻到了强烈的雌性味道,他追逐着,想抓住它塞到自己鼻子的深处,可抓不到。他跳起来,像是要飞,去跟着气味一起漂浮。可下面一个男人捉着他的脚脖子,说,"小强,小强,你不能抓那个"。然后,他醒了,原来是项目经理老东正抓着他的胳膊搖他,让他醒来。他赶紧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两点,睡了挺长时间。低头一看,桌子上还有一弯清澈的口水,他用手挡住,然后偷偷地用胳膊将它们抹到地下。嘴角的口水在衣服上擦干,这才抬起头,问,"干嘛?"
 
"给你介绍一位新同事,这是张妮妮。"老东非常礼貌地介绍,"和你一样要担任分析师的工作。这是小强,一个不错的小伙儿。"
 
这时,小强才有些清醒,虽然他已经能够闻到明显的雌性味道,但还以为是在梦中,原来不是。他打量了眼前的这位姑娘,很文静,很小巧,更恼人的是穿着很性感,紧身的小T恤,竟然只穿着短裤,露出白净光滑的两条美腿。所以才散发如此浓烈的味道啊。他看看周围的同事,很多人虽然正襟危坐地对着电脑,但眼角的余光好像在往这边飘。他感到自己也在同时被打量着,被这个姑娘打量。他假装随意地低下头,看看自己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皮鞋,还算亮,早上刚打的油;裤子拉链,拉上的;衬衫,有点皱,刚才睡觉压的。摸摸嘴角,没有异物。整体来说,形象还成。于是,迎上姑娘的目光对视。姑娘的神情有些高傲,透着点嘲讽。
 
老东继续介绍,"她是哈佛大学毕业的,统计学博士,不要看她年纪小,是因为原来在科大少年班出去的。她的到来,肯定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
 
是啊,她穿这么少肯定会有极大帮助的,甭说别的,这屋子里面的臭男人们恐怕又会被搞得很兴奋,拼命干活了。小强偷偷地想着。不过他总是有点不喜欢这个张博士,总是抬着头,总带着一脸地不屑。
 
老东看看表,说,小强,你给妮妮介绍一下工作情况,我还要去开个会,晚上请你们一起吃饭。
 
老东走了。剩下俩人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开始。隔壁的大头竟然端来一杯水给张博士,"来,妮妮,喝杯水,挺热的。"
 
小强有些气恼,这事儿怎么给大头给占了先,卑鄙无耻的色鬼,也轮不到你啊。他赶紧端来一张椅子放在自己身旁,"请坐,我们开始工作吧,要给你讲清楚我们的工作环境,也不容易呢,你以前有没有工作经验呢?不太熟悉国内的情况吧?是否..."
 
"没关系,你给我介绍一下你一天的工作就可以,在什么平台?用什么工具?如果是sas、spss之类的,我都熟,我想你们应该要用这些东西吧。你们不会还停留在报表、olap阶段吧!"张妮妮冷冷地打断了小强的话头,小强不太高兴,心想,小样儿,不就是海龟博士吗,得瑟啥呀,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不知道天高地厚。
 
"不,我们最常使用的不是这些挖掘工具,基本上我们都可以依赖一位助手,涵盖了大部分的工作。它的名字叫——魔星。"
 
"魔星?"张博士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待续...

Qing

unread,
Apr 23, 2008, 2:35:41 AM4/23/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二)
 
"不错,就是魔星,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办公室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吗?"小强示意张博士在周围看看。
 
张博士果然是个很聪明的女人,看了一会儿,就发现在这间办公室里面隐含着一种符号。在墙上,挂着一张标靶,但它竟然不是传统的一环套一环的那种,而是中间一个大圆,像盘子大小,向外伸出八条枝子,每个枝子头部还有一个小圆,杯口大小。刚才递给她水的那个同事,大头,正站在离标靶三米远的地方扔飞镖。而另外,座位的布局也似乎有点奇怪,整个屋子是长方形的,很宽敞,在屋子中间,有一个直接连接屋顶的圆柱体结构,透明玻璃,看得清里面是服务器主机。所有的人围着圆柱坐着,数一数多少个位子,竟然正好八个。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有人放了一顶帽子,帽子上面的logo很奇怪,是一种她没有见过的商标,中间一个大圆,外围八个小圆。
 
"你们这里有很多这样的符号。"张博士指着帽子上的标志,"对不对?"
 
小强不由惊叹这个小巧女人的敏锐,或者说是直觉,有人说女人的直觉是很准的,看来不假。"不错,这个标志是我们部门的标志,也就是魔星的标志。"他从抽屉里面抽出一张卡片,用圆珠笔在上面迅速画出类似的标志,递给张博士。这张卡片后来被小强保留了很长时间,为了记录这段历史,老强还特意将这珍藏的卡片扫描了一幅图片给我,让我也给大家看看,年岁太久,已经有所发黄。
 
"为什么叫做魔星?它能干什么?"
"他是我们做分析的得力助手,我们每天都用它进行工作。"
"怎么工作?"
"我来给你演示一下好了,估计跟你说也说不清楚。"
 
小强打开自己的电脑,在桌面上也有一个魔星的标志,双击,弹出一个界面,八个小圆围着大圆转动几秒钟,停下来,变成一个魔星标志,缩小到屏幕的一角。在主体部分,随即列出一堆不同颜色的文字列表。
 
第一行是"北京地区销量陡降",红色的字体,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图,太小,看得不大清楚。张博士问小强能不能让他更清楚一点,小强将鼠标移到小图上,图形立即放大,变得很清楚。是一副趋势曲线图,一条红线,在左边开始部分还是平平缓缓地,到了最右边,突然降得很厉害。小强移开鼠标,图形又恢复到小图,在图的右边,还有三个图标。一个是红色的感叹号,一个是绿色的句号,还有一个蓝色的星号。
 
"这三个图标什么意思?"
 
"点击红色的是表示这条信息确实有问题,绿色的表示不是问题,蓝色的,是去分析原因的。"
 
"还是不懂,这条信息是谁分析出来的,会有什么问题呢?"
 
"这就是魔星自己分析出来的,现在我们是工作在自动探索模式下,你看这些列表,都是他找出来的可能的业务问题,我们叫做'异常'。这三个图标,是我们分析人员来处理,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个办公室里的人来处理。比如第一条异常,反应了北京销量陡降,这是不是真正的异常呢?还是正常的?也许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吧。不过我认为是正常的,因为上个月北京奥运,我们的业务员很多都暂时离开了北京,那里根本就没法做生意,业务量下降是正常的。"他点击了绿色的按钮。"所以,我会点击这个绿色句号,表示这并非异常。"
 
"魔星能够知道奥运对业务的影响?"张博士露出一副不信任的样子。
 
"嘿嘿,他确实不知道,除非我们告诉他。"
 
"你们每天就干这个么?"
 
"很多时候是干这个。"
 
"看来做分析师的工作挺无聊的,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你想象的什么样?"
 
"应该是用一些数据挖掘工具去建立一些模型,去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才是,那样才有水平。你们现在这样,好像每天只是用鼠标点击那些红色或绿色的按钮,多没意思。"
 
"我们点击这些按钮就是为了告诉他更多的信息,让他更聪明。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很少有必要去点击这些按钮,因为魔星已经基本可以准确地指出异常问题。这个北京销量异常确实是因为我们是第一次搞奥运,所以模型并没有考虑这点。"
 
"那么这个蓝色的星号是干什么用的?"
 
"用来分析这个异常的原因。"小强点击了星号,弹出界面显示了一副条形图。条子长度从上之下依次变短。很显然,这是反映导致销量陡降的原因。依次是"人员流动"、"天气变化"、"产品供应不足"以及"数据质量"。
 
他对着这个图看了半天,摸着下巴思索。"显然恐怕这些原因分析错了,我更相信是奥运导致的这个现象。人员流动?不好说,可以进去看看。"小强又点击"人员流动",跳转到一个图表,标题显示是北京地区销售人员变动图。这个图并没有太大波动。"看来,魔星给出了一个不太理想的原因分析。唉,主要还是不知道奥运的影响问题。"
 
他在界面上继续操作着,在一个"其他原因"的下拉框中,选择了"重大事件",并注明"奥运",并将这个柱子的长度拉到最长。
 
"哈!"张博士突然笑了一声,小强转脸看看她,她一脸嘲讽。小强问,"有什么问题?"
 
"我感觉你们做的事情比较弱智,这个魔星也太笨了点。我不敢想象以后用他能干点什么,我们对数据了解么?我们难道不要对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只是这样凭经验注明是'奥运'就完了吗,那样岂非跟拍脑袋决策没什么两样?..."
 
嘿,这个小妮子,小强瞪了她一眼,看着她的嘴在不停地动着,已经听不清楚后面说的是啥,因为他发现她的嘴唇很好看,有点想安吉丽娜·朱莉。他有些生气,不过不是生气张妮妮对魔星的否认,因为之前他也曾经这么想,他生气只是气自己,并没有将魔星给表达清楚。他想表达清楚来着,可已经过去一下午,自己介绍介绍着竟然陷入到魔星的分析里面,而忽略了给这位新同事介绍整体情况。
 
他下意识想去否认博士的批评,但自己竟然也是头脑一片混乱,已经无法集中精神。只好任她去批评,他不想去说服什么人,他并不是一个口齿伶俐的人。魔星是好是坏,也许得让使用者自己去体会。想到这里,他选择闭嘴。不如去分析一下刚才北京销量的问题。
 
待续...
magic.jpg

周黔

unread,
Apr 23, 2008, 6:33:56 AM4/23/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好牛的系统!·
 

周黔
2008-04-23

发件人: Qing
发送时间: 2008-04-23 14:36:00
抄送:
主题: Re: 魔星的故事

raullew

unread,
Apr 23, 2008, 7:37:34 AM4/23/08
to ttnn BI 观点
qing每隔一段时间就会bs数据挖掘一番。。。haha
数据挖掘是用来解决人脑算不过来的东西的,比如网络图、OCR、文章相似度
分析什么指标变动当然是拍脑袋最靠谱

On Apr 23, 2:35 pm,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二)
>
> "不错,就是魔星,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办公室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吗?"小强示意张博士在周围看看。
>
> 张博士果然是个很聪明的女人,看了一会儿,就发现在这间办公室里面隐含着一种符号。在墙上,挂着一张标靶,但它竟然不是传统的一环套一环的那种,而是中间一个大-圆,像盘子大小,向外伸出八条枝子,每个枝子头部还有一个小圆,杯口大小。刚才递给她水的那个同事,大头,正站在离标靶三米远的地方扔飞镖。而另外,座位的布局-也似乎有点奇怪,整个屋子是长方形的,很宽敞,在屋子中间,有一个直接连接屋顶的圆柱体结构,透明玻璃,看得清里面是服务器主机。所有的人围着圆柱坐着,数一数-多少个位子,竟然正好八个。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有人放了一顶帽子,帽子上面的logo很奇怪,是一种她没有见过的商标,中间一个大圆,外围八个小圆。
>
> "你们这里有很多这样的符号。"张博士指着帽子上的标志,"对不对?"
>
> 小强不由惊叹这个小巧女人的敏锐,或者说是直觉,有人说女人的直觉是很准的,看来不假。"不错,这个标志是我们部门的标志,也就是魔星的标志。"他从抽屉里面抽-出一张卡片,用圆珠笔在上面迅速画出类似的标志,递给张博士。这张卡片后来被小强保留了很长时间,为了记录这段历史,老强还特意将这珍藏的卡片扫描了一幅图片给-我,让我也给大家看看,年岁太久,已经有所发黄。
>
> "为什么叫做魔星?它能干什么?"
> "他是我们做分析的得力助手,我们每天都用它进行工作。"
> "怎么工作?"
> "我来给你演示一下好了,估计跟你说也说不清楚。"
>
> 小强打开自己的电脑,在桌面上也有一个魔星的标志,双击,弹出一个界面,八个小圆围着大圆转动几秒钟,停下来,变成一个魔星标志,缩小到屏幕的一角。在主体部分-,随即列出一堆不同颜色的文字列表。
>
> 第一行是"北京地区销量陡降",红色的字体,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图,太小,看得不大清楚。张博士问小强能不能让他更清楚一点,小强将鼠标移到小图上,图形立即放-大,变得很清楚。是一副趋势曲线图,一条红线,在左边开始部分还是平平缓缓地,到了最右边,突然降得很厉害。小强移开鼠标,图形又恢复到小图,在图的右边,还有-三个图标。一个是红色的感叹号,一个是绿色的句号,还有一个蓝色的星号。
>
> "这三个图标什么意思?"
>
> "点击红色的是表示这条信息确实有问题,绿色的表示不是问题,蓝色的,是去分析原因的。"
>
> "还是不懂,这条信息是谁分析出来的,会有什么问题呢?"
>
> "这就是魔星自己分析出来的,现在我们是工作在自动探索模式下,你看这些列表,都是他找出来的可能的业务问题,我们叫做'异常'。这三个图标,是我们分析人员来-处理,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个办公室里的人来处理。比如第一条异常,反应了北京销量陡降,这是不是真正的异常呢?还是正常的?也许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吧。不过我认为-是正常的,因为上个月北京奥运,我们的业务员很多都暂时离开了北京,那里根本就没法做生意,业务量下降是正常的。"他点击了绿色的按钮。"所以,我会点击这个绿-色句号,表示这并非异常。"
>
> "魔星能够知道奥运对业务的影响?"张博士露出一副不信任的样子。
>
> "嘿嘿,他确实不知道,除非我们告诉他。"
>
> "你们每天就干这个么?"
>
> "很多时候是干这个。"
>
> "看来做分析师的工作挺无聊的,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
> "你想象的什么样?"
>
> "应该是用一些数据挖掘工具去建立一些模型,去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才是,那样才有水平。你们现在这样,好像每天只是用鼠标点击那些红色或绿色的按钮,多没意思。-"
>
> "我们点击这些按钮就是为了告诉他更多的信息,让他更聪明。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很少有必要去点击这些按钮,因为魔星已经基本可以准确地指出异常问题。这个北京销量-异常确实是因为我们是第一次搞奥运,所以模型并没有考虑这点。"
>
> "那么这个蓝色的星号是干什么用的?"
>
> "用来分析这个异常的原因。"小强点击了星号,弹出界面显示了一副条形图。条子长度从上之下依次变短。很显然,这是反映导致销量陡降的原因。依次是"人员流动"-、"天气变化"、"产品供应不足"以及"数据质量"。
>
> 他对着这个图看了半天,摸着下巴思索。"显然恐怕这些原因分析错了,我更相信是奥运导致的这个现象。人员流动?不好说,可以进去看看。"小强又点击"人员流动"-,跳转到一个图表,标题显示是北京地区销售人员变动图。这个图并没有太大波动。"看来,魔星给出了一个不太理想的原因分析。唉,主要还是不知道奥运的影响问题。-"
>
> 他在界面上继续操作着,在一个"其他原因"的下拉框中,选择了"重大事件",并注明"奥运",并将这个柱子的长度拉到最长。
>
> "哈!"张博士突然笑了一声,小强转脸看看她,她一脸嘲讽。小强问,"有什么问题?"
>
> "我感觉你们做的事情比较弱智,这个魔星也太笨了点。我不敢想象以后用他能干点什么,我们对数据了解么?我们难道不要对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只是这样凭经验注明-是'奥运'就完了吗,那样岂非跟拍脑袋决策没什么两样?..."
>
> 嘿,这个小妮子,小强瞪了她一眼,看着她的嘴在不停地动着,已经听不清楚后面说的是啥,因为他发现她的嘴唇很好看,有点想安吉丽娜·朱莉。他有些生气,不过不是-生气张妮妮对魔星的否认,因为之前他也曾经这么想,他生气只是气自己,并没有将魔星给表达清楚。他想表达清楚来着,可已经过去一下午,自己介绍介绍着竟然陷入到-魔星的分析里面,而忽略了给这位新同事介绍整体情况。
>
> 他下意识想去否认博士的批评,但自己竟然也是头脑一片混乱,已经无法集中精神。只好任她去批评,他不想去说服什么人,他并不是一个口齿伶俐的人。魔星是好是坏,-也许得让使用者自己去体会。想到这里,他选择闭嘴。不如去分析一下刚才北京销量的问题。
>
> 待续...
>
> magic.jpg
> 128KViewDownload

George Zhang

unread,
Apr 23, 2008, 9:46:17 PM4/23/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哈哈,最牛逼的还是母老鼠的雌性荷尔蒙...

另外,那个自我学习的魔星,不是神经网络,就是基因算法吧
最近了解了一下基因算法,觉得挺有趣的
模拟进化过程,在随机变异中找到不随机
有人熟悉这个吗

--
Best Regard
George Zhang

黑白暗房
http://birdzhangxiang.spaces.live.com

raullew

unread,
Apr 23, 2008, 11:26:03 PM4/23/08
to ttnn BI 观点
借用生物信息学通过交换、异变等用于EM逼近求解的方法,本身并不构成模型结构
不过如果是分析序列片断,就是另一回事了
具体没深究过。。。

Qing

unread,
Apr 24, 2008, 2:19:47 AM4/24/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三)
 
 张妮妮博士在一旁很无聊,小强似乎已经沉浸到分析里面,不再理会她。于是她也没继续问下去,看他在魔星上忙碌着。
 
天气很热,空调开得不够大,她有些烦躁,拿了一张报纸扇了扇。也许刚才自己的理解确实有问题,乍一看这个魔星似乎是个过于简单的平台,但仔细想想,如果真的如小强所言,人工的意见能够反馈到魔星当中,那么这岂非是一种可以自我进化的系统,那是很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统。却不知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她从脑海中搜寻一些可能的理论,也许是神经网络?或是基因算法?后者有点像,去年她曾经稍微基础一些基因算法的知识,据说是模拟整个进化过程,在随机变异中找到不随机。不过她还没有机会去深入研究,也许这个魔星能够告诉她一些东西。她想问问小强背后的原理,但看样子他也未必知道,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小毛孩,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一点礼貌都没有。她不愿问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扇扇子。
 
"唉,聊完了么?"老东回来了。原来竟然已经快到下班的时间,"明天周末,晚上请你们吃饭。收拾东西吧,带你们去蔬菜研究所去吃青菜。"
 
小强的分析还没有结束,他刚刚已经进入人工交互模式去分析原因,发现北京销量陡降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北京的某个销售商停止营业,他的销售量几乎将为零。但他还没法判定谁是因谁是果。是因为北京销量降低导致了销售商无法支撑,还是因为后者将总体销量拉下来。魔星并没有告诉他任何这方面的信息,看来以前他并没有遇到过这类事情,也许下周,他需要让模型去分析一下这个因果关系。现在,先去吃饭。
 
刚才已经冷落了张博士好长时间,虽然他有个借口,要工作。但现在想来,自己还真的缺少风度。谁叫她大放厥词呢,一副自以为是的模样。算了,吃饭的时候,我还是跟她套套近乎,可以给她说几个笑话,她就不那样自以为是了。女人啊,总是非常虚伪。
 
在蔬菜研究所,老东点了一堆青菜,就着火锅开吃。小强开始逗妮妮博士,他们谈到数据挖掘,他说,妮妮你搞数据挖掘肯定是飞机上挂水瓶。妮妮一脸愕然,什么意思,是夸我还是损我?小强说,那是高水平啊。妮妮咯咯地笑个不停,也不知道是夸得她心花怒放,还是被这个歇后语逗的。不过小强很有自信,这个笑话经久不衰,不知逗乐多少花季少女和半老徐娘。讲这个笑话的时候,他还总结了几点经验。第一点,当然要严肃,不要嬉皮笑脸地。第二点,高水平要等着对方诧异之后才说出来。如果对方不感到诧异呢?那很有可能是你的语气不够强烈,对方没有注意,或者,就是听过。这时,你就别再说后面的"高水平"了。为了推动气氛,还可以更进一步。小强接着就说了,现在妮妮加入我们这个团队,那么我们的整体的数据挖掘肯定是小腿上绑水瓶了。妮妮又一愣,怎么,低水平了?当然不是,是水平比较高。呵呵呵,妮妮又笑的前仰后合。
 
小强发现自己开始有点喜欢这个博士,刚才的不顺眼似乎都烟消云散。不为什么,至少自己一个简简单单的笑话就把她都成这样,太给面子了。而且,她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眼睛弯弯地,胸脯在衣服里面上下抖动,很过瘾。
 
老东也笑着,虽然他听过这种笑话多少遍。不过他更愿意看到团队成员融融洽洽。小强这个人他知道,有些楞头青,跟不喜欢的人不多说一句话,跟说得来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话。而这个小博士,恐怕也是心高气傲。下午刚回办公室,看到他们俩坐着没说话,还担心是不是他们发生什么冲突呢。不过也许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像这样漂亮的博士,谁会跟她弄得不开心呢,看看小强那得瑟小样儿。
 
"下午你们交流得怎么样?小强已经将我们工作环境给妮妮介绍了吧,妮妮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老东对魔星也是充满信心,所以也想听听这位新来博士的想法。可旁边小强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他下午只是介绍了一部分,只是魔星的自动探索模式,其他的还没有介绍呢。还好,似乎刚才的笑话让他跟妮妮的关系走进了,妮妮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
 
"是啊,听小强介绍了模型的自动探索模式,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看起来是一个自我进化的系统,他的背后是什么原理呢,一定用了一些很高深的技术吧。"
 
"高深的技术?"老东停了一会儿,笑着说,"恐怕也没有太多高深的技术,我想最关键的是他将我们日常工作中决策、分析流程梳理清楚,我们所有的分析过程都在上面进行,分析结论都反馈其中,也包括将业务经验反馈到他那里,确实就是要让他进行自我进化。他是一个平台,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甚至一点都没有用到什么高深的技术,只是业务经验加统计,也只是在最近一年,我们才加入数据挖掘的模块,来分析因果关系,来自动得出业务规则。"
 
"最关键的,魔星是一个分析平台,他是简洁的,是交互式的,是自我进化的。嗯,可以这么说。"老东做了总结陈词,很有把握。
 
虽然魔星的想法不是他提出来的,但他曾经参与过魔星的设计,一起开过几次沟通会。在会上,他听过那位直到现在他还敬仰不已的设计师提出来的魔星的概念,很清晰的概念,他听过一次基本已经明白。不过他还很怀疑是否能够有这样的系统产生。但竟然不到半年的时间,魔星的框架就已经交付。那时候,公司里面没几个人,更加没几个分析师,小强恐怕还在学校里面呆着没毕业吧。那时候,魔星真的像是在哇哇学语,很傻很天真,经常给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结论,人工作分析也经常有些力不从心。那时候,魔星报告的异常问题,大多根本不是异常,结果让自己花了很多精力去排除这些异常。但设计师说,一定要顶住,一定要用魔星来辅助分析,不要以为排除异常是无用功,你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反馈,魔星会记住自己错误的判断。
 
只一年的时间,魔星已经变得非常顺手,已经是现在这个模样,只是还没有现在这样聪明。那时候他无法判断收入变化是否正常,现在他可以甚至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做出非常准确的收入预测。这仅仅是分析精度的问题,用的时间却不少。如今,已经不用团队成员去做一些很低级的分析,常规的统计、分析都已经交给魔星代劳。分析师可以更多地在业务层面总结自己的经验,然后反馈给魔星。魔星会准确告诉你,出现了什么异常问题,并且可以给出很合理的原因分析。
 
妮妮注意到一句话——将决策分析流程梳理清楚。她确实不敢相信这点,因为她知道,人们的思维根本没法统一,魔星能够做到这点?
 
她谨慎地向老东提出疑问。老东指着小强,"让小强来给你说说,他已经是我们这里的绝对专家,对魔星已经是了如指掌。"
 
妮妮朝小强看去,很期待的眼神。
 
待续...
 

周黔

unread,
Apr 24, 2008, 7:21:17 AM4/24/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妮妮朝小强看去,很期待的眼神。
 
然后.......慢慢的喜欢上了这小家伙,嘎嘎!

周黔
2008-04-24

发件人: Qing
发送时间: 2008-04-24 14:19:59
抄送:
主题: Re: 魔星的故事
 
(三)
 
 张妮妮博士在一旁很无聊,小强似乎已经沉浸到分析里面,不再理会她。于是她也没继续问下去,看他在魔星上忙碌着。
 
天气很热,空调开得不够大,她有些烦躁,拿了一张报纸扇了扇。也许刚才自己的理解确实有问题,乍一看这个魔星似乎是个过于简单的平台,但仔细想想,如果真的如小强所言,人工的意见能够反馈到魔星当中,那么这岂非是一种可以自我进化的系统,那是很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统。却不知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她从脑海中搜寻一些可能的理论,也许是神经网络?或是基因算法?后者有点像,去年她曾经稍微基础一些基因算法的知识,据说是模拟整个进化过程,在随机变异中找到不随机。不过她还没有机会去深入研究,也许这个魔星能够告诉她一些东西。她想问问小强背后的原理,但看样子他也未必知道,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小毛孩,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一点礼貌都没有。她不愿问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扇扇子。
 
"唉,聊完了么?"老东回来了。原来竟然已经快到下班的时间,"明天周末,晚上请你们吃饭。收拾东西吧,带你们去蔬菜研究所去吃青菜。"
 
小强的分析还没有结束,他刚刚已经进入人工交互模式去分析原因,发现北京销量陡降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北京的某个销售商停止营业,他的销售量几乎将为零。但他还没法判定谁是因谁是果。是因为北京销量降低导致了销售商无法支撑,还是因为后者将总体销量拉下来。魔星并没有告诉他任何这方面的信息,看来以前他并没有遇到过这类事情,也许下周,他需要让模型去分析一下这个因果关系。现在,先去吃饭。
 
刚才已经冷落了张博士好长时间,虽然他有个借口,要工作。但现在想来,自己还真的缺少风度。谁叫她大放厥词呢,一副自以为是的模样。算了,吃饭的时候,我还是跟她套套近乎,可以给她说几个笑话,她就不那样自以为是了。女人啊,总是非常虚伪。
 
在蔬菜研究所,老东点了一堆青菜,就着火锅开吃。小强开始逗妮妮博士,他们谈到数据挖掘,他说,妮妮你搞数据挖掘肯定是飞机上挂水瓶。妮妮一脸愕然,什么意思,是夸我还是损我?小强说,那是高水平啊。妮妮咯咯地笑个不停,也不知道是夸得她心花怒放,还是被这个歇后语逗的。不过小强很有自信,这个笑话经久不衰,不知逗乐多少花季少女和半老徐娘。讲这个笑话的时候,他还总结了几点经验。第一点,当然要严肃,不要嬉皮笑脸地。第二点,高水平要等着对方诧异之后才说出来。如果对方不感到诧异呢?那很有可能是你的语气不够强烈,对方没有注意,或者,就是听过。这时,你就别再说后面的"高水平"了。为了推动气氛,还可以更进一步。小强接着就说了,现在妮妮加入我们这个团队,那么我们的整体的数据挖掘肯定是小腿上绑水瓶了。妮妮又一愣,怎么,低水平了?当然不是,是水平比较高。呵呵呵,妮妮又笑的前仰后合。
 
小强发现自己开始有点喜欢这个博士,刚才的不顺眼似乎都烟消云散。不为什么,至少自己一个简简单单的笑话就把她都成这样,太给面子了。而且,她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眼睛弯弯地,胸脯在衣服里面上下抖动,很过瘾。
 
老东也笑着,虽然他听过这种笑话多少遍。不过他更愿意看到团队成员融融洽洽。小强这个人他知道,有些楞头青,跟不喜欢的人不多说一句话,跟说得来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话。而这个小博士,恐怕也是心高气傲。下午刚回办公室,看到他们俩坐着没说话,还担心是不是他们发生什么冲突呢。不过也许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像这样漂亮的博士,谁会跟她弄得不开心呢,看看小强那得瑟小样儿。
 
"下午你们交流得怎么样?小强已经将我们工作环境给妮妮介绍了吧,妮妮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老东对魔星也是充满信心,所以也想听听这位新来博士的想法。可旁边小强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他下午只是介绍了一部分,只是魔星的自动探索模式,其他的还没有介绍呢。还好,似乎刚才的笑话让他跟妮妮的关系走进了,妮妮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
 
"是啊,听小强介绍了模型的自动探索模式,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看起来是一个自我进化的系统,他的背后是什么原理呢,一定用了一些很高深的技术吧。"
 
"高深的技术?"老东停了一会儿,笑着说,"恐怕也没有太多高深的技术,我想最关键的是他将我们日常工作中决策、分析流程梳理清楚,我们所有的分析过程都在上面进行,分析结论都反馈其中,也包括将业务经验反馈到他那里,确实就是要让他进行自我进化。他是一个平台,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甚至一点都没有用到什么高深的技术,只是业务经验加统计,也只是在最近一年,我们才加入数据挖掘的模块,来分析因果关系,来自动得出业务规则。"
 
"最关键的,魔星是一个分析平台,他是简洁的,是交互式的,是自我进化的。嗯,可以这么说。"老东做了总结陈词,很有把握。
 
虽然魔星的想法不是他提出来的,但他曾经参与过魔星的设计,一起开过几次沟通会。在会上,他听过那位直到现在他还敬仰不已的设计师提出来的魔星的概念,很清晰的概念,他听过一次基本已经明白。不过他还很怀疑是否能够有这样的系统产生。但竟然不到半年的时间,魔星的框架就已经交付。那时候,公司里面没几个人,更加没几个分析师,小强恐怕还在学校里面呆着没毕业吧。那时候,魔星真的像是在哇哇学语,很傻很天真,经常给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结论,人工作分析也经常有些力不从心。那时候,魔星报告的异常问题,大多根本不是异常,结果让自己花了很多精力去排除这些异常。但设计师说,一定要顶住,一定要用魔星来辅助分析,不要以为排除异常是无用功,你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反馈,魔星会记住自己错误的判断。
 
只一年的时间,魔星已经变得非常顺手,已经是现在这个模样,只是还没有现在这样聪明。那时候他无法判断收入变化是否正常,现在他可以甚至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做出非常准确的收入预测。这仅仅是分析精度的问题,用的时间却不少。如今,已经不用团队成员去做一些很低级的分析,常规的统计、分析都已经交给魔星代劳。分析师可以更多地在业务层面总结自己的经验,然后反馈给魔星。魔星会准确告诉你,出现了什么异常问题,并且可以给出很合理的原因分析。
 
妮妮注意到一句话----将决策分析流程梳理清楚。她确实不敢相信这点,因为她知道,人们的思维根本没法统一,魔星能够做到这点?

George Zhang

unread,
Apr 25, 2008, 12:19:03 AM4/2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张妮妮回忆录:

一个风不怎么和,日不怎么丽的早晨,还在睡懒觉就被同学叫醒,要去拍毕业照。唉,总算是毕业了。想我84,62,86的标准三围(厘米),不用保养就光亮滑嫩的皮肤,不算风骚,但走文静路线也没有问题啊,何必和自己过不去,来什么哈佛,还读统计学,居然还读到了博士,我真是疯了。

看着那些心花怒放的女同学们,要么早在出国以前就把自己嫁了,要不就低声下气的跟了黄毛鬼子,要么就是我这样的。再看看那些臭男人们,身边的女人清一色都是性感路线,经过快速的统计分析,我敢确定,钓男人的成功率和衣服的多少成反比

在我还在计算方差的时候,一片树叶飘到我的额头上,我顿悟,那个谁谁,号称用所有的钱买了张头等舱机票,回国路上就瞬间搞定人生大事,我不能再这么被动了,要主动出击,可惜还是买不起头等机票,还是回国找个地方实习,看看行情先。

n 天后

哈佛的学位还是挺靠谱的,没想到这么顺利就能来到这么一家不错的公司。我特地穿了低胸紧身T恤加短裤,一进公司的门,就有一股清新无比的空气迎面扑来,在没几天以后,我知道了,这是雄性荷尔蒙。

老东是我的介绍人,把我带到了一个叫小强的小伙边上。一看就是还在艰苦奋斗阶段,不符合我的要求, 不过看上去还年轻,可以利用一下了解公司情况,VP以上才是我的攻击范围,我暗下决心

待续...

Qing

unread,
Apr 25, 2008, 12:34:32 AM4/2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哈哈,好得很,大家一起来讲故事

2008/4/25 George Zhang <birdzha...@gmail.com>:
张妮妮回忆录:

....

Qing

unread,
Apr 25, 2008, 1:36:57 AM4/2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四)
 
蔬菜研究所里面的氛围不错,那些蔬菜果然很可口,也不知道是真的很可口还是心理暗示。这个餐厅恐怕原来是研究所的实验室吧,那些实验台、仪器全部被撤掉,换成一张张圆桌,屋子里面都是热腾腾的雾气,大夏天的时候吃火锅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小强专心致志地在锅里面寻觅刚才放下去的蘑菇,突然他看到了什么,在桌子底下用脚踢了一下妮妮博士,"你看,这是什么。"他示意看看桌面。妮妮正看着他,等他回答老东刚才没说的问题呢,只是扫了一眼,回答说,"魔星。"是的,他们竟然有一些心有灵犀,桌面的的布局现在正好是魔星的样子,桌面中间一个大洞放了一口铁锅,里面的汤水咕噜噜冒着泡。周围,用碟子放着油麦菜、蘑菇等食物,正好八个,围成一圈。哈,魔星无处不在。
 
老东哈哈一乐,"还真是如此,你们的观察力真够可以的。魔星确实对我们工作、生活影响很大,不过现在吃饭时间,咱们要不就别谈工作了。妮妮想要知道魔星背后的思想,我看可以到下周在聊,现在,我们先要吃好喝好。"
 
不过妮妮是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她对于刚才老东说的竟然能够让思维统一的魔星感到好奇。但既然老东已经发话,似乎也不便纠缠在这个问题上。默默地捞了一片土豆放在碗里,很热气,已经熟透了,筷子轻轻一夹便粉碎成好几片。她又朝小强看去,发现小强也在看着她。
 
糟糕,她竟然能够从小强的眼中读出点什么,有些摸不清的东西,忽然想起刚才小强在桌子下面那一脚的暧昧,脸上有些泛红。低头吃土豆,可她又感觉到桌子下面又被人踢了一脚,瞥了瞥小强,他似笑非笑的模样。哦,她这时发现,他们俩之间竟然可以用眼神交流了。
 
张博士投过去一个探寻的目光,"你想跟我说什么?",小强的眼睛说,"刚才的问题还没有放下吧,我可以告诉你啊。"
 
"那你说说,魔星背后是什么思想呢?他究竟有什么魔力?他真的能够将人们的思维标准化么?"
 
"别问太多,咱们一个个来。我先问你一句,从你现在的初体验感觉,觉着魔星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是一种分析平台,这是刚才老东说的,但为什么他不是一种分析工具呢?我看到你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其实应该用到就有挖掘的东西,那么他跟挖掘工具不是有点类似吗?"
 
"我想叫做分析平台可能更加合适吧。"
 
"那你说说为什么。"
 
"我想其实不必纠缠于他的名称,是工具还是平台,这个概念本身都没什么绝对的共同理解。但可以说说他是为了什么,是给谁用的。他是给分析师用的,当然,分析师应当理解成一种角色,一种肩负分析问题的角色,可能是我们这个部门挂名的分析师,也可能是想分析业务问题的经理,甚至是ceo。不管如何,当他们在干这类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称之为'分析师'。"
 
"恩,没问题,我可以认同这个说法。"
 
"那么请问,分析师在分析问题时候都是怎么进行的?"
 
"是啊,这就是很难确定的东西,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将人们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抽象出来。可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先全局后局部,有的是先外部后内部,如何抽象?"
 
"抽象可不就是将相对不变的东西从变化的东西里面提取出来嘛。你说的是变化的,但其中必然还是有不变的。比如说,他们都在分析问题,这个说法就是相对不变的。不过这样表述肯定太粗犷了点。可以在细化一点。什么是分析?"
 
"对啊,什么是分析?"
 
"对于广义的分析,在哲学上可能有些定义,忘了谁可以将'分析'和'综合'区分开来。但那跟我们现在谈论的关系不大。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一种分析师的工作职责。他们干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呢?分析问题是为了辅助决策。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辅助决策呢?是一些被业界称之为'知识'的东西。那么,什么是'知识',这又是一个很难表达的术语,但基本上,可以将它理解成为因果关系。也许很多人会否认任何事情是真有因果关系的,但对于决策者来说,他要作出一个判断,就是用因果关系来判断,如果..那么...。所以,分析的过程就是每天都在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去从数据中得出一些结论、一些知识去辅助决策。这个过程是复杂的。
 
没错,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要求三个不同的分析师大脑都按照一致的模式去运转。或者,也许你认为有一种最优的模式,即便大家思维不一样,但可以建议采用最优思维。可惜,这点对于人类来说,是不成立的。任何人都能够说出"没有最优,只有最合适"的妙语,即便可能真正的理由是自己的骄傲。但我们为什么要去阻挡别人的骄傲呢?为什么不让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对的呢。"
 
"让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对的?可能吗?"
 
"你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所谓让所有人思维是对的,是说,对于好坏的判断,不是只由某一个人去判断,而是通过自然选择,每个人可以认为自己的思维是对路的,但究竟合不合适是通过一种基本的规则来决定,这个基本的规则,就是魔星的法则,也是不断演化的。最简单的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哦,我有些明白了,这样就能逐渐将大家的思维方式统一起来,是吧?"
 
"其实魔星并不赞同将人们的思维方式统一起来,而是鼓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是一种艺术,不是机械的,虽然有机械的部分,但那些机械的部分,将会由魔星代替分析师完成。所以为什么开始说魔星是一个平台呢,他就是提供了一个这样的舞台,让分析师在上面pk自己的思维模式。"
 
"这个想法很好,我很喜欢,很自由。不过他究竟如何支撑大家表露自己的思维模式呢?我注意到你改变了我刚才的一个说法,我说'思维方式',而你说了'思维模式',是特意的吗?"
 
"'思维模式'确实是魔星里面的一个术语,他不光是一个术语,其实是可以分解开来的。他听起来很玄乎吧,你看不见摸不着,他只是在人们大脑当中运作。去分解他,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分析师,他分析问题究竟是为了什么?最终目的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如何解决大概不是他去行动的,但他得找出之所以要那样行动的客观依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辅助决策',而那些客观依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不过我不大喜欢用专业术语,所以有时候,我宁愿用'依据'这个词。
 
看吧,一个分析师在数据中遨游,其实是有个目的的,也许他自己都不是非常清楚,那时候,他总是盲无目的地漫游,但渐渐地,他总是需要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到依据。"
 
"确实如此,我们有时候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些堂皇的理由,你说的依据就是这个理由吧!"
 
"不管如何'依据'可以算是思维模式的一个中间产物,有了依据,可以堂而皇之地行动,这就是理性决策。你可以将这看作是一种因果关系,因为有了依据,所以我采取行动。不过既然我们说"找依据",也就是先有了果,也就是行动,甚至也有了因,比如业务上的指标变化。由此再去找依据的,建立业务变化跟行动的因果关系。很多时候,我们的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人性的弱点,这是一种"行动—找依据"的逆向思维模式两步曲。
 
但大多数情况,是不知道该如何行动。那么此时也就不存在什么'依据'。此时,分析师要找的就是'异常',通俗一点,就是找'问题'。哪怕就算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也得找出一丝丝异常。异常是相对的,在大风大浪的时候,三尺高的浪不算什么,但在如镜的湖面,微微的涟漪也能算是异常。分析过程是通过'异常'驱动,没有异常,也就没有行动。
 
'发现异常—分析原因—行动建议'——这是常规的分析模式三步曲。"
 
"哦,原来这就是分解开来的思维模式,我有些明白了。有了这种三步曲,魔星就可以分别针对每一步进行工作。机械的工作自动完成,思考的工作有人参与。很好很强大!可是难道分析的思维模式就固定这两种吗?会不会存在第三种?"
 
"也许有,可能是这两种的变异,或者竟然出现完全不同的第三种类型。但至少从目前来看,魔星处理的分析,大多可以按照这两种模式来。如果有其他的,可以继续分解成细化步骤。不管如何,只要抓住一点——因果。魔星其实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寻找因果的舞台。
 
你刚才的理解很到位,在开始剖析思维模式前,曾提到之所以分解它,是需要将大家的思维模式放在一个pk舞台上。只要这种模式是共同的,任意让大家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分解了思维模式还有另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你说的,能够将死板机械的东西跟捉摸不定人的判断区分开来。比如,在'发现异常'这个环节,机械的算法就可以起到很大作用。而在分析原因方面,可能更多是人类的判断,除非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便可以自动进行原因分析。在现在这个时候,魔星已经运行三四年了,就算大家不是赤手空拳pk,也是出于冷兵器时代,需要人力的地方很多很多,但趋势是渐渐缩减。越来越多的分析方法已经被魔星掌握,他已经从业务人员那里学会判断,哪些是真正的异常,他们真实的原因究竟为何。"
 
"你的意思是未来魔星将越来越自动地辅助决策,这其中要将业务人员的经验反馈给他。可经验这种东西也是琢磨不定的,难道让人们写一段话反馈吗?那么魔星岂非要识别这段话的含义,魔星的后台难道还有语义分析的模块?"
 
"当然希望这个过程是自动的,尤其在初期,少了人的参与可不行。不过魔星更强调发挥民主效应,更相信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因此,在人参与的环节,尽量采用多人意见。并且逐渐将这些多人意见固话成机械的模式。如此,自动机械化的部分越来越多,而人们参与意见越来越少。最终可以导致一个完整并达到预期的分析流程。人们的经验很宝贵,但如果你想让人们清晰表达自己的经验,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魔星大部分只会让使用者回答yes or no,这其实就是经验的反馈。"
 
"唉,你们发什么楞?怎么不吃啊?"老东招呼着,已经从锅里面捞出各式各样的零碎,他看到俩人愣了两三秒,对视着,没有下手的意思,打断了他们的眼神交流。是的,虽然他们刚才交流了不少东西,但其实只是霎那间,顶多不过两三秒的功夫。
 
妮妮博士赶紧收回目光,转去看看锅里面还有什么可吃的。这两三秒的功夫比整个一下午小强告诉她的都多,她觉得也许应该继续,也许明天是个不错的日子。
 
待续....

周黔

unread,
Apr 25, 2008, 2:33:30 AM4/2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哇,老大,你是不是学习写作专业出来的哪,写得这么牛啊,辛苦了!
妮妮博士赶紧收回目光,转去看看锅里面还有什么可吃的。这两三秒的功夫比整个一下午小强告诉她的都多,她觉得也许应该继续,也许明天是个不错的日子。
 
也许明天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不咋样的
 
 
 

周黔
2008-04-25

发件人: Qing
发送时间: 2008-04-25 13:37:15
抄送:
主题: Re: 魔星的故事
 
看吧,一个分析师在数据中遨游,其实是有个目的的,也许他自己都不是非常清楚,那时候,他总是盲无目的地漫游,但渐渐地,他总是需要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到依据。"
 
"确实如此,我们有时候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些堂皇的理由,你说的依据就是这个理由吧!"
 
"不管如何'依据'可以算是思维模式的一个中间产物,有了依据,可以堂而皇之地行动,这就是理性决策。你可以将这看作是一种因果关系,因为有了依据,所以我采取行动。不过既然我们说"找依据",也就是先有了果,也就是行动,甚至也有了因,比如业务上的指标变化。由此再去找依据的,建立业务变化跟行动的因果关系。很多时候,我们的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人性的弱点,这是一种"行动--找依据"的逆向思维模式两步曲。
 
但大多数情况,是不知道该如何行动。那么此时也就不存在什么'依据'。此时,分析师要找的就是'异常',通俗一点,就是找'问题'。哪怕就算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也得找出一丝丝异常。异常是相对的,在大风大浪的时候,三尺高的浪不算什么,但在如镜的湖面,微微的涟漪也能算是异常。分析过程是通过'异常'驱动,没有异常,也就没有行动。
 
'发现异常--分析原因--行动建议'----这是常规的分析模式三步曲。"
 
"哦,原来这就是分解开来的思维模式,我有些明白了。有了这种三步曲,魔星就可以分别针对每一步进行工作。机械的工作自动完成,思考的工作有人参与。很好很强大!可是难道分析的思维模式就固定这两种吗?会不会存在第三种?"
 
"也许有,可能是这两种的变异,或者竟然出现完全不同的第三种类型。但至少从目前来看,魔星处理的分析,大多可以按照这两种模式来。如果有其他的,可以继续分解成细化步骤。不管如何,只要抓住一点----因果。魔星其实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寻找因果的舞台。

George Zhang

unread,
Apr 25, 2008, 3:32:51 AM4/2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张妮妮继续回忆

那天我正在找总裁办公室的时候,小强叫住我,给我演示了一个叫什么魔的东西,看上去长得挺可爱的,圆圆的身体,有八个角,有一种想捏的冲动。当我正在幻想总裁圆圆的肚子的时候,小强点开了那个程序。

我暗想,什么SPSS,SAS,R,SAP,Oracle,哪个我没用过?咱们在学校都是自己基于mysql开发高级数据库的,这个八爪是个什么东西啊,倒还真没见过。小强分析了一番北京销售陡降的问题,唉,如果每天要我看销售数据,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不如看一个意大利白胡子老头在蘑菇上乱跳来的有意思。我又回想起了我的博士生活,每天关心交通问题,能源问题,天体问题,还有那美妙的,和消防队员的第一次...

想着想着,不由脸红了,抬头看了眼小强,发现他在盯着我的胸部,我不由紧张起来,但是又有一种冲动,我微微扭了一下身子,以免低胸T恤露的太多,同时又能让身体的曲线凸显出来。小强毕竟还是个小毛孩子,不好意思的转身去摆弄他的魔星去了

我看着他认真的分析造成北京销售异变的原因,慢慢的觉得魔星很特别。学校中我们面对着大量的数据,进过多次反复的统计运算,数据成倍的增加,数据间的关联越来越复杂。最讨厌的就是,发现一个数据有问题以后,不得不大量返工,寻找最初的问题所在。而魔星这个小东西,别的不说,操作起来还真人性化,数据展示也很直观。不知道能不能用来帮我钓金龟呢?

我深入到男女问题的研究中去了,反应一名女性的受欢迎程度指标有:
1、回头率,2、办公室说早安的人数和比例,3、中午请客的人数,4、晚上约会的次数......
而影响这些指标的因素有:
1、穿着的时尚度 2、暴露程度 3、行为的挑衅度 4、微笑的角度......

我越想越兴奋,当时博士论文怎么就没想到写这个呢!不过这个模型建立初期很不稳定,需要持续的优化,不知道魔星能不能帮我实现。

我还在设计模型呢,就被老东拉去研究蔬菜了

待续...

Hu, Jiangtang

unread,
Apr 25, 2008, 10:32:55 AM4/2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疯了,为什么是张妮妮,为什么是哈佛,为什么是统计??????

2008/4/22 Qing <happ...@gmail.com>:



--
胡江堂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06级硕
Jiang...@gmail.com
生活博客(读书、见闻): http://PanshangHu.spaces.live.com/
技术博客(SAS、数据挖掘、金融计算): http://JohntHu.spaces.live.com

life2008life

unread,
Apr 27, 2008, 9:08:06 PM4/27/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为何讲堂兄如此激动......
 
 
 

发件人: Hu, Jiangtang
发送时间: 2008-04-25 22:33:01
抄送:
主题: Re: 魔星的故事
 

George Zhang

unread,
Apr 27, 2008, 10:22:43 PM4/27/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在很多年后,魔星回忆自己的出生时,唯一记得的,就是那个下午,当办公室内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出现微妙的不平衡,改变了逻辑电路中的一个节点。魔星清楚的记得,他第一个看见的,后来被称为人类的,就是张妮妮和小强

来,光激动有什么用,谁来回忆魔星的部分啊

2008/4/28 life2008life <life20...@126.com>:

为何讲堂兄如此激动......
 
 
 

发件人: Hu, Jiangtang
发送时间: 2008-04-25 22:33:01
抄送:
主题: Re: 魔星的故事
 
疯了,为什么是张妮妮,为什么是哈佛,为什么是统计??????


--
Best Regard
George Zhang

看图说话 blog ***
http://godcode.yupoo.com
黑白暗房 *****
http://birdzhangxiang.spaces.live.com

Qing

unread,
Apr 28, 2008, 2:12:51 AM4/28/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五)
 
周六的早晨是睡觉的最佳时机,过去五天的早起终于可以扔到一边,闹钟也不会打扰。当小强睁开眼睛的时候,是自然的,太幸福了,睡觉睡到自然醒,正是他追求的境界。
 
躺在床上回忆昨晚的梦,在梦里面,他记得自己记得清清楚楚那些奇怪的情节,但醒来竟然忘了。只是一些片段,他梦到了在空中飞翔,骑着马儿。那种感觉很美妙,以至于他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在梦里面,现实世界就是如此吧。他梦到了在一个湖边,一个女人一闪而过,羞涩地跑开。他没有跟上,而是转头从空中往黑色寂静的湖面飞去,施展了踏雪无痕的功夫在湖面飞过。到了岸边,他跪在地上,却只穿着短裤,或者是泳裤吧,浑身湿漉漉地,像是从水里面钻出来。那个女人又出现,很近地,触手可及,但女人又跑开。他回家,站在窗台上擦玻璃。那个女人也悄悄跟进来,却没有注意到小强在窗台上,站在窗台下张望,似乎在寻找他。他咳了一声,女人飞快往里屋奔去,却没有路,只好回头。小强从窗台下来,冷漠地从女人身边走过,当她不存在,是的,他知道他是故作冷漠。女人,这个时候,他注意到其实是一个女孩,没有见过,但他竟然有一种父亲的感觉。让他本来有点企图的心感到一些羞耻。那个女人笑嘻嘻不再躲避,朝他说,小强......很嗲的声音。然后,他就醒了。他闭上眼睛,想继续这个梦境,但那个女孩不见了。
 
看看时间,还早,离12点还有一刻钟。他准备再过一刻钟再起床。哦,原来有个未接电话...是张博士的,看时间,哦,就在五分钟之前。
 
他回拨了过去,难道是想中午一起吃饭吗?那自己可得将自己收拾收拾。是公事还是私事呢?希望是私事。中午吃完饭去哪儿呢?可以去公园转转,在那种情景下,可以很自然地牵一下她的手,然后在一个僻静无人的角落,将她搂在怀里,然后吻她。晚上的时候,可以去电影院,那样她也可以很自然地将脑袋靠在他的肩膀上,然后他就可以很自然地吻她。然后呢?应该可以进一步吧,哦,那我得将家里收拾一下。嗯,还好,那个盒子里面还有两个安全措施,可以先不用买了......
 
"喂,是张妮妮吗?"电话通了,小强稳住自己的语气,显得不慌不忙很随意,可自己的眼光却在大量屋子里面那些东西是有碍瞻观的。
"是啊,小强啊。刚给你打电话了。"
"什么事?"
"下午有空吗?找个地方坐坐,昨天老东说让你给我说说魔星背后的原理,想跟你进一步学习一下,但不想等到下周了,怎样有空吗?"
"有空。"略微有点失望。
"那可以选择你附近什么地方吧。"
"就在电视台旁边的麦当劳吧,那里人少,你可以坐地铁过去。你住的远么?"
"没关系,地铁可以直接到,那两点钟怎么样。"
"没问题,就两点,不见不散。"
 
虽然有些失望,因为竟然还要谈工作上的事情,这跟小强的原则是有所冲突的,但为了这位博士,他豁出去了。而且,这恐怕也只是个借口呢!于是他的情绪又高涨起来,盘算了一下时间,中午,可以就在麦当劳吃,走过去大概二十分钟。花一个小时打扫卫生,可以先到那里观察一下环境。
 
等他离开家关门的时候,大量了一下自己这个小屋,还行,凑合。虽然不够非常整洁,但男人么,也没有必要那么干净。
 
妮妮博士很准时地在两点钟走进麦当劳,小强觉得她是有意,可能也是提前到了,在门口转悠。不过他没有看到,他带了一本书,假装再看,然后不时观察门口的人,没有发现她。他举了一下手,妮妮走过来坐下。小强并不想开始魔星的话题,可妮妮很主动,让小强感到有些郁闷,郁闷她似乎真的是为了工作才约他的。
 
"昨天想问魔星的原理,不过后来似乎有点明白了,都不知道怎么明白的。魔星其实就是将分析的思维模式变成发现异常、分析原因、行动建议三步,然后在每个环节可以自动也可以人工参与,参与者的行为都作为反馈,让魔星不断自我进化。是吧。"
 
"嘿,这些东西我可没有对你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好像看你看了一会儿,就有点明白了。"
 
"难道我脸上有魔星么?"
 
"呵呵,也许你就是个大魔星。其实对于人为参与作为反馈我到不大关心,但对于魔星如何自动去发现异常,去分析原因特别感兴趣,你给我说说吧。"
 
小强沉思片刻,整理一下思路。"魔星,就是这个思维模式自动演进的分析平台。他的使用者,是分析师,或者是具备分析师职责的人员。这里并不是指一个具备"分析师"头衔的。很多企业里面,IT部门会分析,市场部门也有分析。有的是一个小兵分析,有的可能是经理自己分析。所以这里的分析师是虚指那些想分析问题的人们。大企业的高层也许同样需要分析问题,但除非是他们好奇,一般这个平台并不是将他们当作用户对象的。"
 
"这个昨天你已经告诉我了,我明白了。"
 
"昨天有跟你说这个吗?我不记得。那么来说说魔星的终极目标吧,其实就是探求因果模式。算了,我们还是不要叫他因果了吧,过于泛化的概念。在企业里面,常规的还是发现异常-分析原因-行动建议,就像你刚才说的。你说的很好哎!如何发现异常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将异常定义好了,然后让魔星从后台的数据中探索就可以了。"
 
"那么是如何定义异常的?我倒是觉得这是非常困难的,很难有什么统一的标准。"
 
"恩,其实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但既然你说要一个'统一标准',我觉得你应该换一个思路去考虑。在魔星里面,没有任何统一的标准,任何东西都是演进变化的,包括异常本身。而且这些演化不是谁强制去主导的,而是自然的演变,魔星提供了一个可以让大家去改变异常、形成大众认可的异常的机制。
 
异常,是一个相对概念。说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关系,我们尽可以给出一个初始的判断标准,因为随着魔星的使用,这个标准会日臻完美,但绝对不会是完美的。"
 
"对啊,我又犯了个错误,习惯地认为应当存在一个标准的东西。是啊,像是一种制度的约束一样,用标准去约束。但魔星走的是无为而治的路线,他只是提供了最底层的机制。好了,这个观念我还得好好改变一下。你继续说。"
 
"我们不追求完美,但也没必要去搞出一个很没有水平的初始标准。在这方面,基本是依靠我们以前的经验,是如何判断出现异常的。可能你觉得,那是一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时候,需要严格定义出来,这样才能被魔星认可。通常,那种直觉是依赖业务的敏感性,在知道往日的数据情况,知道合理的比例、分布,在大脑快速形成的一种判断,你确实不知道是如何判断出来的,但通常很准确。当然,也可能是错误的,这是时候,就是一种成见。"
 
"那么初始标准是怎么建立的呢?"
 
"魔星在一开始的时候,设置了三种异常,沿用到今,已经精简成两种,不过现在他们各自的定义已经跟原来不一样了。如果是让你来定义,你会怎么定义异常呢?"
 
"异常....就是出现了特殊的状况,就是有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发生,就是...也许可以设计一些指标来反映它。"
 
"不错,魔星正是使用了异常指标,三类异常,其实就是三类异常指标。其实所谓异常,他跟历史情况有关系,它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系。或者借鉴人体健康指标那样,有个下限或上限值。但第三种情况是在我们知道不同人的各项指标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才行,是有了标杆的。但对于一般的企业,规定这种上下限需要一些标杆,在实际当中,并没有很好的效果,我就先跟你说说正在使用的两种——从历史,从大环境入手。
 
当一个值相比历史几个月的波动出现明显的升降,就可以定义为异常。而这个升降幅度多大呢?最初定义是超过历史最大升降幅,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异常指标值也不同。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些之了,而是用了模型来判断。这是从历史波动幅度角度去判断的异常。"
 
"历史波动率?"
 
"对,很贴切的名字。或者从大环境去判断。一个值,如果在宏观环境下出现了较大波动,超出历史水平,那么需要跟宏观波动比较一下。什么是宏观,什么是微观?并不难判断。一个值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看到的角度越少,就越宏观,看得越细,就越微观。比如从全国的收入就比某个省收入要宏观。我们把这种异常判断叫做相对波动幅度吧。一般来说,当相对波动幅度没有异常时,判断历史波动幅度才有意义。"
 
"啊哈,历史波动率和相对波动率,很简洁的两类异常指标。接着,魔星就从数据里面去组合各个维度的数据去判断异常,如果发现值超出异常指标阈值,就发现了一个异常。而这些异常定义的演进,也是根据使用者对每个发现的异常的再判断,如果大部分分析师不认为这是异常的时候,魔星就会改变这个异常的定义。很完美,我太高兴了。"
 
"那么,你想吃什么东西。"
 
"呵,我现在很兴奋,不太想吃东西。"
 
"可是你光看着我吃也不行,来杯奶茶行不?其实,你为什么要选择在周末的时候来谈魔星呢?你不用着急去了解他,他会慢慢让你了解的。我们可以谈点别的,比如音乐,比如人生,都比谈工作好。"
 
"好吧,我要一杯奶茶。"
 
待续....

Qing

unread,
Apr 29, 2008, 1:32:29 AM4/29/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六)
 
俩人面对面坐着,别人看着,肯定以为这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他们聊着音乐,聊着电影,小强不时用一些小笑话将张博士逗得花枝乱颤。小强这才注意到,今天妮妮博士穿着是另一种风格,不是昨天的辣妹,变得有一些柔情,更加有女人味了,宽松的衣服将玲珑曲线隐藏起来,反倒增添一种神秘的诱惑。她穿这么淑女干什么?显然可以打扮了一番。看来,她对今天下午的约会也比较看重。
 
他们尽情地聊着,距离越来越近。原来他们有那么多的共同处,他们竟然都有点愤青的味道。外表柔弱的妮妮博士,对很多东西都是"本能排斥",这是她的口头禅。当她表示对什么东西反感的时候,就这么说,比如对高尚住宅区,比如对奥运。小强很喜欢她说这句话的表情,嘴角一撇,头微微扬起,轻启朱唇,"本~能~排~斥!"。他无法判断自己是否也算愤青,但毫无疑问的是,自己似乎也本能排斥一些东西。比如本能排斥抽烟,本能排斥足球。他将他的本能告诉妮妮,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是同一类人。
 
时间过得很快,在之后的交谈中,他们已经不再涉及魔星,他已经悄悄躲起来,不知何处。已经过了六点将近七点,是晚饭的时间。对于晚上的安排,小强还没有底。
 
"晚上去哪儿吃饭?"
"你说呢。"
"去绿茵阁吧,那里情调不错,而且很近。"
"不去,本能排斥。"
"那么去吃旺角食街?那里的气氛不错。"
"是什么菜系?有什么特色?"
"不知道,好像没什么特色吧。你有什么推荐嘛。"小强对于吃饭不是非常精通,其实他也根本不在乎在哪儿吃,主要是看跟谁吃。
"汕头牛肉丸吃不吃?"
"在哪儿?"
"在海印桥那边。"
"太远了吧。"太远了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容易回家。小强自然还是想邀请博士到自己家里小坐,然后的事情就会自然发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太远,不然就没什么借口。
"唉,算了算了,你定吧。"
"好吧,那就去动物园南门,那里吃饭的地方多,肯定能够找到有特色的。"
"好吧。"
"吃过饭以后干什么呢?"趁着还没起身,小强开始探听妮妮的态度。
"嗯......要不就去喝酒吧,我今天特别想喝酒,想喝龙舌兰。"
"龙舌兰?是不是周润发喝的那种,拿杯子往桌子上一摔的那种。"
"是啊,就是那种。上次喝过,感觉不错。"
"冇闷忒,吃完去喝酒,正好赶趟。"小强开始兴奋起来,晚上有戏,哈哈。
 
外面已经开始下雨,小雨,妮妮带了伞。其实在小强的背包里,也一直有把伞,不过他不想拿出来。俩人共打一把伞,小强自然而然地搂住张博士的肩膀,很柔软。但他还不好意思紧紧地搂着,像是无意地避免让她淋到雨的感觉。妮妮没有反对。
 
他们吃了贵州菜,吃完饭已经九点多。小强想着接下来的如何安排,去酒吧喝酒,离家远了点,除非喝多点,喝完了恐怕是各回各家,没意思。要不...
 
"想去哪儿喝酒,去沿江路吗?"小强试探着。
"好啊。"
"其实那里也没啥意思,不如我们去买一瓶酒,然后回家喝。"小强作出邀请,这个意思已经比较明显了,看看妮妮博士如何回答。
"也行啊,哪儿有卖酒的。"
"去我家附近吧,我家附近有酒店。"
"啊,酒店!"妮妮露出有些本能排斥的表情,小强想她肯定是误会了。
"酒店就是卖酒的店,不是hotel。"
 
可惜,酒店没有龙舌兰,于是俩人买了一瓶黑牌,再买了六只绿茶。从这个酒店到小强的家还有十分钟路,雨仍然在下。妮妮似乎不大喜欢在雨中漫步,或者说这段路程干扰了大家的情绪,她显得有些不高兴。而小强就像一个钓鱼的人,一个劲儿地说,快到了快到了...转角就到了...你看,前面红灯不就是...
 
小强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幸亏家里收拾了一下,不算太凌乱也不算是刻意的整洁。家里的正中央位置,也是摆了一个魔星的标靶,上面插了几只飞镖。在茶几上随意放了几本书,有小说,还有一些学术理论书籍。这样可以显得自己即有感性的激情,也有理性的思考。当他打开门的时候,也被自己这个屋子打动了,除了搭在椅子背上的两件脏衣服,放了好几天没洗,中午竟然忘了,该死。
 
妮妮进了屋子,打量一番,抱怨刚才那截路可走的真累。小强趁着她不注意,将那几件脏衣服扔进了洗衣机。可妮妮说,还是去我家吧,这儿有些热,除了喝酒,也没有电影看。去我家,还有好多电影看呢,刚买了金基德的一套,可以欣赏一下。
 
小强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毕竟妮妮没有拒绝今晚的浪漫,倒也不算介意。那好吧,就去你家,去你家洗澡可不可以?我带上衣服。小强将衣服放在包里,顺便看了杜蕾斯盒子里面,还有四片,他拿了两片也扔进包里。
 
张博士的住处其实很远,打车要好久才到。她也是一个人住,女人的闺房就是不一样。当打开房门的时候,小强不由叹了口气。对于刚才妮妮提议回她家已经没有意见,这里是个温馨的小窝,暖色调的,墙上的壁橱上摆放一些镜框,红色的沙发在屋子中间,非常显眼。而他的住处,家徒四壁,冷冷清清。算了,不跟女人比。妮妮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播放音乐,放着窦唯、张悬的歌。小强将酒打开,兑上可乐。琢磨着接下来应该如何开展,是猛地抱住激吻,还是先喝点,慢慢进入状态。说实话,他不大喜欢后者,比较虚伪。不过他当时还是个纯情少男,多年以后,他其实已经明白了,直接一点更好,不用那么多磨叽。可那时候他再三犹豫之下,还是选择了后者,喝了几口,很淡的。妮妮说自己要先去洗澡,然后小强也洗了个澡。俩人不是一起洗的,这种形势下,一起洗的可能性还真不大,一般来说,等双方都突破自己之后,才会坦诚相见的。
 
在妮妮去洗澡的时候,小强还在琢磨如何采取第一步行动。刚才的想法也不对,如果是通过喝酒才进入状态,那岂非是酒后乱性,那样太过于虚伪,还是得来点前奏。于是当他洗完澡之后,妮妮領他参观自己的影碟收藏。小强开始从后面搂住妮妮博士,然后亲吻她的脖子。可惜,被妮妮挣脱了。没什么,这只是一场你追我闪的游戏,乐在其中。小强没有紧紧追赶,过了一会儿就尝试一下,总被妮妮逃开。俩人在沙发上,小强要亲吻妮妮的嘴,被挡住。问,你把我当作什么,这只是一场游戏吗?
 
"呃...这个"这个问题确实很突兀,不是这个气氛下可以回答的,得动用一下理性思维的脑细胞。但他的回答是感性的,"我没有把你当作什么,我们只是追求快乐而已,如果你快乐我也快乐,何乐而不为。人生也许就是一场游戏,顺其自然地发展,这是魔星告诉我的,我很相信..."
 
妮妮没有继续说话,小强也没有继续说,因为他们的嘴堵在一块儿,谁也说不出话来。好久之后,才离开,小强说,"去床上吧,沙发有点小"。
 
待续....

George Zhang

unread,
Apr 29, 2008, 3:36:47 AM4/29/08
to tt...@googlegroups.com
靠,已经发展到这么快啦,跟上

张妮妮的周末回忆:

天气异常闷热,电风扇在头顶缓慢的旋转。我走到卫生间,脱了裤子坐在马桶上。汗水慢慢浸湿了内衣,一股热热的暖流在身体里流动。我微闭双眼,两腿轻轻抽搐着,感觉身体像飘了起来。红红的液体慢慢的从马桶中满溢出来,流到卫生间的门口,渗透进大厅的地板,流过餐桌,将铺在电视机前的地毯浸泡,顺着门缝,缓慢的流淌出去。穿过门前的小台阶,经过两边种满鲜花的小路,在泥土的沟壑中分流,然后又汇集,最后流到院子门口的路基上。一个姑娘正从那走过,穿着白白的鞋子,白白的裙子,她低头看到流出来的红色液体,顺着泥土的沟壑望去,她穿过种满鲜花的小路,走上门前的台阶,推开房门,轻轻的踩着已经浸透的毯子,路过餐桌,停在卫生间的门口。  我从幻境中睁开双眼,看到了我自己,看到那个少女时期,纯洁无瑕的自己,看到她的白鞋子已经染红了,看到她突然失去意识,就这样倒在了红色的液体中,正在慢慢的被淹没......
   
我从梦中醒来,被子已经被踢开,睡衣有点湿,我试了一下护垫,潮潮的,但没有红色。烦人的例假终于过去了,我把护垫扔进垃圾桶,在叠被子的时候头脑中还不停回忆着刚才那个梦。旧时的一幕幕不断的闪过,我强迫自己不要去想,但是挥之不去,我就强迫自己开始想工作。魔星?这个词语好像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伴随着的,就是那个叫小强的同事。

我走上阳台,今天的阳光格外明媚,可惜刚回国不久,还没什么朋友。我整理了房间,坐在书桌前准备看书,终于结束例假的舒畅心情让我有些坐不住了,我打了一个电话。我不记得当时在翻看电话簿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他,我只是模糊的记得在等待对方接起电话时的紧张心情,我隐约记得因为无人接听而挂断电话的失落,但是5分钟以后的那个电话铃声,和那天后来发生的事情,我多年以后都还清晰的记得。

我约了小强见面,当然是探讨魔星的事情。其实我很高兴见到他,虽然他不是VP,只算一般的小资,但是有一种年轻的朝气。但其实,我只是希望通过一种途径让自己不去想刚才的那个梦。

我们刚见面,我就一股脑的把我对魔星的问题抛给了他,理性在激荡着,我们讨论对异常的定义,魔星对异常的判断。不停的讨论使我进入了一个忘我的状态,感觉天是那么蓝,阳光是那么好,服务员是那么亲切,这真好。以至后来和他交流生活的时候,也是那么自然。我保持着一贯的小愤青和特里独行的性格,虽然现在这个特质正在我的身上慢慢消失。我们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去他家喝酒。当时很多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但我是个讲究的人,很多东西我都有本能的排斥,所以刚到他家那会儿,我挺失望,最后我把他带到了我家

待续

xichen...@gmail.com

unread,
Apr 29, 2008, 5:51:37 AM4/29/08
to tt...@googlegroups.com
牛X

在08-4-29,George Zhang <birdzha...@gmail.com> 写道:

syfins

unread,
Apr 29, 2008, 8:24:36 PM4/29/08
to ttnn BI 观点
别待续了

快啊

怎么跟广电总局一个德行,一到高潮就NG

On 4月29日, 下午1时32分,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六)
>
> 俩人面对面坐着,别人看着,肯定以为这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他们聊着音乐,聊着电影,小强不时用一些小笑话将张博士逗得花枝乱颤。小强这才注意到,今天妮妮博士-穿着是另一种风格,不是昨天的辣妹,变得有一些柔情,更加有女人味了,宽松的衣服将玲珑曲线隐藏起来,反倒增添一种神秘的诱惑。她穿这么淑女干什么?显然可以打-扮了一番。看来,她对今天下午的约会也比较看重。
>
> 他们尽情地聊着,距离越来越近。原来他们有那么多的共同处,他们竟然都有点愤青的味道。外表柔弱的妮妮博士,对很多东西都是"本能排斥",这是她的口头禅。当她-表示对什么东西反感的时候,就这么说,比如对高尚住宅区,比如对奥运。小强很喜欢她说这句话的表情,嘴角一撇,头微微扬起,轻启朱唇,"本~能~排~斥!"。他-无法判断自己是否也算愤青,但毫无疑问的是,自己似乎也本能排斥一些东西。比如本能排斥抽烟,本能排斥足球。他将他的本能告诉妮妮,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是同-一类人。
>
> 时间过得很快,在之后的交谈中,他们已经不再涉及魔星,他已经悄悄躲起来,不知何处。已经过了六点将近七点,是晚饭的时间。对于晚上的安排,小强还没有底。
>
> "晚上去哪儿吃饭?"
> "你说呢。"
> "去绿茵阁吧,那里情调不错,而且很近。"
> "不去,本能排斥。"
> "那么去吃旺角食街?那里的气氛不错。"
> "是什么菜系?有什么特色?"
> "不知道,好像没什么特色吧。你有什么推荐嘛。"小强对于吃饭不是非常精通,其实他也根本不在乎在哪儿吃,主要是看跟谁吃。
> "汕头牛肉丸吃不吃?"
> "在哪儿?"
> "在海印桥那边。"
> "太远了吧。"太远了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容易回家。小强自然还是想邀请博士到自己家里小坐,然后的事情就会自然发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太远,不然就没-什么借口。
> "唉,算了算了,你定吧。"
> "好吧,那就去动物园南门,那里吃饭的地方多,肯定能够找到有特色的。"
> "好吧。"
> "吃过饭以后干什么呢?"趁着还没起身,小强开始探听妮妮的态度。
> "嗯......要不就去喝酒吧,我今天特别想喝酒,想喝龙舌兰。"
> "龙舌兰?是不是周润发喝的那种,拿杯子往桌子上一摔的那种。"
> "是啊,就是那种。上次喝过,感觉不错。"
> "冇闷忒,吃完去喝酒,正好赶趟。"小强开始兴奋起来,晚上有戏,哈哈。
>
> 外面已经开始下雨,小雨,妮妮带了伞。其实在小强的背包里,也一直有把伞,不过他不想拿出来。俩人共打一把伞,小强自然而然地搂住张博士的肩膀,很柔软。但他还-不好意思紧紧地搂着,像是无意地避免让她淋到雨的感觉。妮妮没有反对。
>
> 他们吃了贵州菜,吃完饭已经九点多。小强想着接下来的如何安排,去酒吧喝酒,离家远了点,除非喝多点,喝完了恐怕是各回各家,没意思。要不...
>
> "想去哪儿喝酒,去沿江路吗?"小强试探着。
> "好啊。"
> "其实那里也没啥意思,不如我们去买一瓶酒,然后回家喝。"小强作出邀请,这个意思已经比较明显了,看看妮妮博士如何回答。
> "也行啊,哪儿有卖酒的。"
> "去我家附近吧,我家附近有酒店。"
> "啊,酒店!"妮妮露出有些本能排斥的表情,小强想她肯定是误会了。
> "酒店就是卖酒的店,不是hotel。"
>
> 可惜,酒店没有龙舌兰,于是俩人买了一瓶黑牌,再买了六只绿茶。从这个酒店到小强的家还有十分钟路,雨仍然在下。妮妮似乎不大喜欢在雨中漫步,或者说这段路程干-扰了大家的情绪,她显得有些不高兴。而小强就像一个钓鱼的人,一个劲儿地说,快到了快到了...转角就到了...你看,前面红灯不就是...
>
> 小强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幸亏家里收拾了一下,不算太凌乱也不算是刻意的整洁。家里的正中央位置,也是摆了一个魔星的标靶,上面插了几只飞镖。在茶几上随意放了几-本书,有小说,还有一些学术理论书籍。这样可以显得自己即有感性的激情,也有理性的思考。当他打开门的时候,也被自己这个屋子打动了,除了搭在椅子背上的两件脏-衣服,放了好几天没洗,中午竟然忘了,该死。
>
> 妮妮进了屋子,打量一番,抱怨刚才那截路可走的真累。小强趁着她不注意,将那几件脏衣服扔进了洗衣机。可妮妮说,还是去我家吧,这儿有些热,除了喝酒,也没有电-影看。去我家,还有好多电影看呢,刚买了金基德的一套,可以欣赏一下。
>
> 小强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毕竟妮妮没有拒绝今晚的浪漫,倒也不算介意。那好吧,就去你家,去你家洗澡可不可以?我带上衣服。小强将衣服放在包里,顺便看了杜蕾斯盒-子里面,还有四片,他拿了两片也扔进包里。
>
> 张博士的住处其实很远,打车要好久才到。她也是一个人住,女人的闺房就是不一样。当打开房门的时候,小强不由叹了口气。对于刚才妮妮提议回她家已经没有意见,这-里是个温馨的小窝,暖色调的,墙上的壁橱上摆放一些镜框,红色的沙发在屋子中间,非常显眼。而他的住处,家徒四壁,冷冷清清。算了,不跟女人比。妮妮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播放音乐,放着窦唯、张悬的歌。小强将酒打开,兑上可乐。琢磨着接下来应该如何开展,是猛地抱住激吻,还是先喝点,慢慢进入状态。说实话,他-不大喜欢后者,比较虚伪。不过他当时还是个纯情少男,多年以后,他其实已经明白了,直接一点更好,不用那么多磨叽。可那时候他再三犹豫之下,还是选择了后者,喝-了几口,很淡的。妮妮说自己要先去洗澡,然后小强也洗了个澡。俩人不是一起洗的,这种形势下,一起洗的可能性还真不大,一般来说,等双方都突破自己之后,才会坦-诚相见的。
>
> 在妮妮去洗澡的时候,小强还在琢磨如何采取第一步行动。刚才的想法也不对,如果是通过喝酒才进入状态,那岂非是酒后乱性,那样太过于虚伪,还是得来点前奏。于是-当他洗完澡之后,妮妮領他参观自己的影碟收藏。小强开始从后面搂住妮妮博士,然后亲吻她的脖子。可惜,被妮妮挣脱了。没什么,这只是一场你追我闪的游戏,乐在其-中。小强没有紧紧追赶,过了一会儿就尝试一下,总被妮妮逃开。俩人在沙发上,小强要亲吻妮妮的嘴,被挡住。问,你把我当作什么,这只是一场游戏吗?
>
> "呃...这个"这个问题确实很突兀,不是这个气氛下可以回答的,得动用一下理性思维的脑细胞。但他的回答是感性的,"我没有把你当作什么,我们只是追求快乐而-已,如果你快乐我也快乐,何乐而不为。人生也许就是一场游戏,顺其自然地发展,这是魔星告诉我的,我很相信..."

Qing

unread,
Apr 30, 2008, 12:52:13 AM4/30/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别猴急啊,放心,不会NG的。不过我昨晚喝多了,现在头还晕晕的,所以今天中午不打算写了,看来要等到五一假期之后才继续。
 
如果大家实在是急,可以自己自由发挥,像george zhang那样,哈哈。

2008/4/30 syfins <syf...@gmail.com>:
别待续了

快啊

怎么跟广电总局一个德行,一到高潮就NG

。。。

George Zhang

unread,
Apr 30, 2008, 1:50:07 AM4/30/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哈,Qing的用意估计是鼓励大家把小强的故事发展现实中去
一个淫乱的假期回来后,百花齐放!

2008/4/30 Qing <happ...@gmail.com>:

Qing

unread,
May 4, 2008, 1:08:58 AM5/4/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七)
 
小强想将博士抱起来,床在里屋,他相信博士的身体不算沉。但博士轻轻哼了一声,"不"。哦,可能是太快了,她并没有准备好,这是欲拒还迎,小强懂得。他便很有耐心地继续在红色的沙发上跟博士亲吻,妮妮博士始终是闭着眼,而小强却总是睁着眼睛,他喜欢看博士陶醉的模样。不过据说如果一个人在亲吻的时候如果是睁着眼的,那就不是带有感情的亲吻。他觉得这话一点道理都没有,不过他自己是拿不准是为了什么的。所以,每当博士从陶醉中微微睁开眼的时候,他也闭上眼,或者顺势去亲吻她的脖子。妮妮这时候会紧张,"别弄出印子!"是指咖喱鸡。小强并没有这个打算,却有点好笑,居然这个妮妮还是有点害羞,表面的愤青却还是很在意旁人的看法。
除了嘴、舌头,他的双手已经非常不老实。开始还是稳稳地环抱着,然后开始在背部、臀部抚弄,然后,伸进睡衣里头抚摸博士那光滑的背部,嘿,竟然还带了胸罩,防备如此森严。小强又感到好笑,似乎无意之间,他将那纽扣碰开了,弹开地松动,他的手开始移到前部。博士本能有些往后退缩,用胳膊阻挡他的前进。然而他们的亲吻却没有暂停。这种时候,那种抗拒简直就是虚设。小强终于将手放在昨晚梦到的那对乳房上面,很柔软,很温暖,跟梦中的差不多。他忍不住捏了一下不算太大的乳头,博士轻轻呻吟一声,却没有抗拒。
看来时机差不多了,小强的双手又开始往下游走,搓揉一番,然后到腹部,然后再上来,再到腹部。接着,他已经掀开博士的内裤,准备伸进去。
"不要。"突然,妮妮停住了亲吻,而小强的手被抓住,被拉了出来。"今天不太方便,那个来了。"
这句话就像是一盆凉水,虽没有浇灭小强熊熊燃烧的欲火,却让他变得清醒一些。既然不方便为什么还要邀请他来家里嘛,太扫兴。可他也不好作出太失望的样子,那样会显得自己只是为了性来的(其实何尝不是呢?)。他停止了双手的游走,继续亲吻。不一会儿,起身坐定,装作在欣赏妮妮的容颜,俩人对视着,没有说什么话。但小强也不知道妮妮博士在想什么,他的想法是,这个夜晚难道就这样结束了?

"来,喝酒吧。"小强端起酒杯,递给妮妮。
"太浓了。"这还太浓,小强都已经觉得淡的没有味道,但还是给酒杯里面加了点绿茶。
"我们晚上干点什么?不能光喝酒吧,而且,喝多了,容易乱性,现在咱们这样乱不起来岂不是更难受?"
"我们看碟吧。"
"无所谓。"
"你不喜欢看电影吗?"
"是的,我也本能排斥。"小强似乎有点怨气,大家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妮妮似乎有点故意挑逗他让他难受的意思。
"那么,我们来说说魔星怎么样,刚才我问你的问题,你竟然说魔星告诉你答案,他怎么说的。"
"就是顺其自然,自然选择啊。事情的发展尽管按照自然法则去运作,魔星是始终坚持这点,即便很难做到,因为所谓自然是从古到今都没人能够说清楚的。但他相信一点,他是非常简单的,而实际的复杂只是在数量上无数次运用自然法则的结果。所以,有些东西没有必要去压抑,比如要求大家遵从什么标准,他知道人都是自以为是的,所以让人们去自以为是。他也知道人们是异变的,所以让人们去变化。他就是不压抑什么,去做你自己,释放本我,降低超我,人就会很快乐,这才是自然的。"
"你好像话里有话?"
"嘿嘿,岂敢。你觉得你有没有什么被压抑?"
"我…我不知道。"
"我觉得有。"
"比如?"
"比如你压抑了性欲,你还受到一些道德的压抑。"
"哼,我可不太明白你说的。"妮妮的脸竟然红了,"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吗?人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吗?所以人的决定本身就是自然的吗?顺其自然?哼,听起来是那么回事,可谁能够做得到。"
"魔星做的还可以。"
"魔星?我知道他是个不错的东西,但能够是完全顺其自然的吗?难道那个思维模式,所谓发现异常、发现原因什么的,就是自然?"
"这不算自然,刚才已经跟你说了,他坚持的,是'进化',一个简单的东西,不断接受环境而进化。"
"……."
"……."俩人陷入沉默当中,妮妮博士在思索什么。
其实小强的说法恐怕已经说服妮妮,让她思考的却是——魔星如何进化。她知道魔星可以接受使用者的反馈,并不断优化对异常的定义以及原因分析,但究竟有什么样的反馈呢?如何表达这些反馈本身就是难题。
"这点说起来不难。"小强有些满足感,因为博士不再像刚才那样不屑一顾。"昨天我给你演示魔星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在模型的旁边有个按钮,一个五角星的按钮,那是个开关,可以切换魔星的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
"两种工作模式,自动探索模式和人工交互模式。前者是让魔星自己发现异常、找原因,后者是人为操作。越往后,在自动探索模式下工作就越频繁。"
妮妮博士到真的没有注意那个按钮。
自动探索模式,模型根据已经定义好的异常标准,去自动发现异常,一条条罗列出来,根据异常的关注等级依次排序。每项异常都可以打开相应的图表,查看实际的异常情况。根据异常种类的不同,用不同的展现方式。给出图表。如果是历史波动的异常,就用趋势图,展示最近这个值的波幅对比。如果是相对波动异常,就用对比图,显示宏观值与微观值的对比。
至于模型自己如何去发现异常,那得说一下他背后的数据形式,那些数据都是按照维度进行组织的,是我们通常了解的形式。魔星根据异常的标准,去组合所有可能的维度进行遍历数据。当然,也许你对这不感兴趣。你更关注异常的排列次序?哈哈,这是个好问题,魔星恐怕也是以此为傲的。
一般来说,宏观异常都是排在前面的,宏观的变化很大可能导致微观变化。关注宏观异常是一方面,这是一般情况。但对于一个使用者来说,他其实最关注的,还是自己需要关注的值(指标),这是个体要求。比如一个县级单位的分析师,可能不会关注省级的,倒是更加关注自己负责的某项KPI指标值。而至于这个人对什么指标最关注,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他以往关注的越多,那就是他最关注的。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自动探索出来的异常有可能并非是真正的异常,前面已经说了,开始设定的异常标准并不完美。此时,还有个操作可以让每个分析师参与的,就是"排除异常"。
他们查看异常,也许他们最关注的就是那一两个异常,也许要寻觅的也就是那一两个。他查看了前10个异常,已经找到他想要的,便不再翻页去看后面的。他们可以将这些自己关注的异常做个标记,表示自己关注他。自然,这种反馈会优化日后自动探索异常的结果排列。另外,他们发现了有些是某种正常原因导致的显而易见的值变化,并非异常。因此,他们可以有个动作,就是点击按钮"排除异常"。这也是一种反馈,虽然没有给出究竟为什么不是异常,但以后对于这个指标的异常,判断就会结合这点,而不会仅仅依赖异常的定义。
再者,分析师可以进行"查明原因"的功能。进行异常原因的分析,这个分析也是自动的。他的结论可以给出一些其他影响的因素,也就是你们常说的变量,用图形阐释这些因素对异常影响的大小。或者,会告诉你,这种异常很有可能是数据质量原因,如果以往曾经出现过因数据质量原因出现的同类异常,很有可能还会是如此。分析师此时可以选择"接受分析",或者"否定分析",当然,同时,他还可以抒发一下感情,写上一段话说明自己的判断。
自动探索模式就是如此。可以看到,其实并非完全不需要人的参与,分析师在这种模式下,也要继续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自动探索出来的异常,以及原因的准确性。这些反馈将让异常的自动探索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符合使用者的心意。
这番长篇大论让妮妮陷入沉思,她发现魔星在反馈这个层面确实很艺术,很简洁。不由地问了一句,"似乎魔星的在用户体验方面的设计有点门道?"
待续...

wongr

unread,
May 4, 2008, 4:11:22 AM5/4/08
to ttnn BI 观点
这个张妮妮和张俊妮什么关系啊~~~

On 4月22日, 下午2时16分,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很多年之后,当小强已经变成老强的时候,他从自己的记忆里面找到的唯一一个符号,就是一颗星星。他的一生,从接触到这颗星星开始,就已经改变了,他的事业,他的-爱情,他的梦想...都被改变了。他是从遇上爱情的时候发现这点的。在老强珍藏了五十年的盒子里面,有一张卡片,上面就是这个符号,每次看到,他就会陷入过去。
>
> 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愣头小伙子,刚出道不久,二十三四,走出校门没几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坎坷,也没有经历太多的爱情。他意气风发,对于未来,总是一副乐滋滋的模-样。大家都叫他----小强。
>
> 他那时候在公司里面当一名分析师,什么公司没有必要去回忆,因为他自己已经忘掉,那在他的生命里面根本不重要。当一名分析师,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对于有些前辈来说,这事儿就像是吹泡泡,一张嘴可以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轻松惬意。曾经小强很羡慕那样,不过等过了一两年,等他要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一条不容-易的路子。去琢磨那些问题背后的规律。这就不如吹泡泡那样简单,经常被折磨,追根问底而得不到结果的折磨。
>
> 但大家都说他很幸运,他后来也这么觉得,虽然最初并没有这样觉得。
>
> 说他幸运的原因,无非还是因为魔星,帮了他很多忙,不用去费劲心思地不知所措。他想起来开始的一两年,他并没有一丝幸运的感觉,反倒是憎恶,憎恶对这个魔星的依-赖,多少次,他都偷偷地将魔星抛在一旁,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然而,后来他才发现,其实魔星并没有阻止他的判断,而是督促他去做更有必要的判断。等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年的光景。
>
> 直到有一天,他才意识到,魔星是改变他一生的东西。
>
> 那时某个夏天的中午,整个办公室里面都弥漫着午饭的味道,从微波炉里面飘出来的,他闻到今天是米粉肉的味道。现在很多同事已经开始享受爱心午餐。他感叹着,世界-上幸福的男人有很多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带午餐。整个办公室人不少,二十来号人呢。小强算是小字辈,还没有人给他提供爱心午餐。他猛然吸了几口气,感-叹一声,真他妈香。除了午饭的香味,剩下的气味如果你鼻子够敏感的话,会发现有一些失衡的气味。屋子里面没有一丁点此雌性荷尔蒙的味道,全是雄性的,为此他皱了-皱眉头。
>
> 但并不只是这样。去年的夏天倒是有一阵子,屋子里面出现一些异样,男人们被有些跟平常不大一样,原来沉默不语的变得罗罗嗦嗦起来,原来一定不正经的突然道貌岸然-起来,但所有人都有个共同点----从原来的无精打采变得兴奋起来。小强感到很奇怪,这是为什么,他发挥了分析师的天赋。分析了三天,不果,原来男人的心跟女人一样-难以捉摸。那段时间,他喜欢皱起鼻子去闻室内的气味,他终于发现了一种跟大家气味不大相同的一种,正是这种气味,让他心情摇曳,让人兴奋,却不知何处而来。就这-样不知多久的一天早晨,坐在前排的人闻到一种异味,确确实实的异味,化学课上的术语叫做刺激性气体的味道。是从空调里面传出来的,气味很浓烈,腐烂的味道。大家-都受不了,纷纷离开办公室在外面透气。维修人员过来检查后发现,原来在空调里面,电死了一只耗子。那股异味就是它的尸体散发出来的。清理干净后,大家回到办公室-,小强却发现,前几天那种荡人心魄的味道消失了,他慌张着,以为自己的鼻子出了问题,问别人,别人说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看到门外,维修师傅提着工具还有那只死-老鼠,正准备离开。他走上前要求看看那只死老鼠,这才发现,这是一只母老鼠。走近一点,即便是已经死去的母老鼠,隐隐约约散发出那种让大家着迷的气味。一只母耗-子的雌性荷尔蒙就能够导致如此的变化,啧啧。
>
>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分析大家行为突然改变问题的后果,是让自己可以轻松嗅出雄性和雌性的荷尔蒙。当他走在街上,看着穿梭来往的行人,他可以闭上眼睛就能分辨出男人-女人。他很得意这个禀赋。可惜大多数时候,他都得在二十几个男人的荷尔蒙中度过,这种氛围让所有人都情绪低落,自然也包括他自己。
>
> 唉,他决定停止去嗅这些难闻的同性的味道,准备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
>
> 他做梦了,他闻到了强烈的雌性味道,他追逐着,想抓住它塞到自己鼻子的深处,可抓不到。他跳起来,像是要飞,去跟着气味一起漂浮。可下面一个男人捉着他的脚脖子-,说,"小强,小强,你不能抓那个"。然后,他醒了,原来是项目经理老东正抓着他的胳膊搖他,让他醒来。他赶紧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两点,睡了挺长时间。低头一看-,桌子上还有一弯清澈的口水,他用手挡住,然后偷偷地用胳膊将它们抹到地下。嘴角的口水在衣服上擦干,这才抬起头,问,"干嘛?"
>
> "给你介绍一位新同事,这是张妮妮。"老东非常礼貌地介绍,"和你一样要担任分析师的工作。这是小强,一个不错的小伙儿。"
>
> 这时,小强才有些清醒,虽然他已经能够闻到明显的雌性味道,但还以为是在梦中,原来不是。他打量了眼前的这位姑娘,很文静,很小巧,更恼人的是穿着很性感,紧身-的小T恤,竟然只穿着短裤,露出白净光滑的两条美腿。所以才散发如此浓烈的味道啊。他看看周围的同事,很多人虽然正襟危坐地对着电脑,但眼角的余光好像在往这边-飘。他感到自己也在同时被打量着,被这个姑娘打量。他假装随意地低下头,看看自己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皮鞋,还算亮,早上刚打的油;裤子拉链,拉上的;衬衫,有-点皱,刚才睡觉压的。摸摸嘴角,没有异物。整体来说,形象还成。于是,迎上姑娘的目光对视。姑娘的神情有些高傲,透着点嘲讽。
>
> 老东继续介绍,"她是哈佛大学毕业的,统计学博士,不要看她年纪小,是因为原来在科大少年班出去的。她的到来,肯定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
>
> 是啊,她穿这么少肯定会有极大帮助的,甭说别的,这屋子里面的臭男人们恐怕又会被搞得很兴奋,拼命干活了。小强偷偷地想着。不过他总是有点不喜欢这个张博士,总-是抬着头,总带着一脸地不屑。
>
> 老东看看表,说,小强,你给妮妮介绍一下工作情况,我还要去开个会,晚上请你们一起吃饭。
>
> 老东走了。剩下俩人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开始。隔壁的大头竟然端来一杯水给张博士,"来,妮妮,喝杯水,挺热的。"
>
> 小强有些气恼,这事儿怎么给大头给占了先,卑鄙无耻的色鬼,也轮不到你啊。他赶紧端来一张椅子放在自己身旁,"请坐,我们开始工作吧,要给你讲清楚我们的工作环-境,也不容易呢,你以前有没有工作经验呢?不太熟悉国内的情况吧?是否..."
>
> "没关系,你给我介绍一下你一天的工作就可以,在什么平台?用什么工具?如果是sas、spss之类的,我都熟,我想你们应该要用这些东西吧。你们不会还停留在-报表、olap阶段吧!"张妮妮冷冷地打断了小强的话头,小强不太高兴,心想,小样儿,不就是海龟博士吗,得瑟啥呀,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不知道天高地厚。
>
> "不,我们最常使用的不是这些挖掘工具,基本上我们都可以依赖一位助手,涵盖了大部分的工作。它的名字叫----魔星。"
>
> "魔星?"张博士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
> 待续...

Goldenfish3

unread,
May 4, 2008, 8:07:28 AM5/4/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对一个能够进化的系统进行反复训练,目标是让它掌握能解答问题的智慧,终极形态可称之为“天理”或“天道”。然而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否能够超越人脑的智慧?即从一个低等体系中衍生出一个高等体系来?人类的进化已经表明了从低等到高等演变的可能。。。但并不是“低等”制造了“高等”,而是“低等”进化成了“高等”。
 
《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讲了一个探究终极答案的故事:茫茫宇宙中,一个“具有超级智慧的泛维度种族”对关于生命意义的无休止的争论感到厌烦了,他们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建造了宇宙一切空间和时间中第二强大的电脑“沉思”,向它寻求“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整整750万年后,“沉思”给出了答案---42。面对这个玄妙的答案,泛维度种族需要回过头先弄明白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问题,方能理解答案。但“沉思”不能胜任此项艰巨的任务,它说:“你们需要一台能够计算出这个终极答案的电脑,这台电脑具有无限和微妙的复杂性,以至于有机生命本身将会成为操作母体的一部分。你们自身也会以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投入到这台电脑中,去操控为期1000万年的程序。我将会为你们设计出这台电脑,并且我已为它取好名字。它将会被称为……地球。”
 

Qing

unread,
May 5, 2008, 2:15:57 AM5/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八) 终结篇
 
 "门道?"小强端着酒杯,倚着沙发,轻轻抚摸着博士的小腿。"是有地,但我说不上来。这可能是当初那位设计者一直遵从的,我没有见过那个人,但我想使用了这么多年,毕竟我是一直在体验他,所以也得出一些体会,能够猜到他背后的一些设计原则。"
 
这个问题不禁让小强想到刚接触魔星的时候,那时候他是多么青春逼人啊。他的想法很多,他希望有一个全能的系统,所以,他本能地有些鄙视魔星,一个过于简单的系统,他根本不相信这玩意儿能解决什么问题,可能就是一个玩具?要不是老东微笑着逼着所有人在他上面工作,他一定会选择别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具。然而,只过去三个月,他就感到魔星其实是再顺手不过。他是个喜欢琢磨的人,这让他很好奇地思考,那位设计者到底是用什么招术的?问老东,老东说自己也没有问过。而那位设计师却在魔星出来之后消失无踪,谁也没有联系到过他。小强只有自己琢磨。
 
"我体会到魔星在用户体验层面有几个原则。第一个...我起个名字吧,叫'第一眼'原则,对于每个使用者,主要是我们分析师吧。任何人使用魔星,看到的第一眼,是自己最关注的内容。任何他不关注的,不会出现。第二个叫'继续深入'原则,对于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可以继续深入下去,可以细化,可以看看原因,或者是相互关联起来。第三个...我好想暂时就发现这两个原则。"
 
妮妮博士将腿从小强的身上收回,蜷在沙发的一角。"可是什么叫做'最关注'呢?每个人关注的东西是变化的。"
 
"嗯,也许我们的感情是见异思迁的,但在工作上面,每个人的关注点基本是由自己的岗位职责所限制,所以变动得不算大。一个人八成的事情都是常规的,他们的工作都是由这些'最关注'信息所驱动。我们分析师恐怕是需要信息最多的了,但你看,现在我们内部也有分工,比如我更加关注市场部的指标异常,但大头就更关注人力资源的指标异常。我们在魔星上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虽然妮妮的腿已经抽了回去,但他现在说着说着,兴头上来,倒也不在意。这场谈话竟然让他自己总结了一些东西,比如刚才他竟然已经给自己猜想的设计原则起了名字,有没有更多的设计原则呢?也许还有。他想继续展开,看能不能发现新的原则。
 
刚才我给你说了自动探索模式吧,还有人工交互模式。也许这个模式更加能够体现这些原则,我给你说说。
 
从名字上你就可以看到他跟刚才的自动探索模式的区别在哪儿。是的,就是让你自己去数据中探索,去发现异常,寻找原因。在魔星的后面,数据按照维度、度量组织,可以从各种维度去观察度量。对,不错,这跟我们经常说的OLAP没太大区别,思想是一样的。区别?当然有。传统的olap我了解过,很技术化的,而且分成一个个的cube,每个cube被当成分析主题,而这些主题互相之间,一般很难结合。并且,关于cube的目标用户究竟是谁,也是扯不清楚。有的说是给那些高层决策者用,但显然,一个cube里面包含太多冗余信息,不符合上面的第一眼原则。而如果是给分析师用呢?cube包含的信息不够灵活,维度已经定好,分析师不能继续探索下去,因此常常抛开他不用,宁愿自己去数据里面查找。
 
很尴尬的局面不是。
 
魔星的人工交互模式有些改变,在这里,只有一个魔星。所有人关注的所有维度、度量都在这里面,你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组合观察度量,只要魔星告诉你可以那样组合。他的目标用户是明确的,是分析师,所以从他的唯一入口,你可以探索到后台的所有数据。
 
知道为什么叫魔星么?当然有来历,不光是因为这个名字很酷。你也知道他的标志是什么了,这个标志也不是仅仅为了美观,而是那个探索数据的入口,就是星星的模样。在魔星的中央,包含了所有可能的度量。度量,虽然在olap中已经定义了,我还来说一下吧。它是一种数值,表明某种数量。维度,是观察度量的角度,可以区分不同的层次。比如时间维度,比如地区维度。从这些维度都可以观察销售量这样的度量。在魔星的中央,就包含着企业所有的度量,销售量、人力、成本、收入…在魔星的四周的枝子,就是维度。每个维度还可以展开,看到整个的星星的体系结构。
 
再加上这个星星的魔力,就是一颗魔星。什么魔力?哈。不要以为他只是蕴含了企业所有的数据,也蕴含了不同分析师的智慧在其中。因此,你在其中探索,不仅有各种高深的算法在帮助你完成分析使命,同时还有更多经验丰富的分析师在协同作战。因此,他是你的良师益友,也是你的宝贝。Come On,  baby。
 
不好意思,我有些像在做广告了啊,有些情不自禁。这颗魔星对每个人呈现的模样其实并不一样,也是符合第一眼原则。
 
你要是切换到人工交互模式,那么左上角的那个魔星标志就会放大到屏幕中间,向你显示你关注的维度和度量,你可能不太关注的,都缩小处理。只要你在魔星上呆过一段时间,他就能够给你一个比较满意的第一眼感觉,操作起来非常轻松。
 
人工交互模式无非也是遵循发现异常、分析原因和行动建议三步曲的,只是这里提供了人工的模式。对于什么是异常,完全由分析师判断。原因也完全有分析师来给出。他可以从这些维度中挑选组合,选择关注的度量,然后"查看"。
 
你想进行一些探索?根据业务感觉?可以。选择维度、度量,也可以选择特定的维度成员当作过滤条件,查看。不要操心什么放在行上,什么放在列上,如何排序。这些东西都按照以前的查看经验给你自动生成视图,如果你不满意,可以调整。但可以保证,这样的视图会让你满意的。因为这种展现基本已经考虑了什么维度适合在行上查看,比如成员过多的,就不适合在行上查看。而如果是时间维度呢,可能更加适合在行上查看。或者如果你以往查看数据更加喜欢在图上查看,就可以直接给你返回图表的视图,并且根据维度特性,以及其他分析师查看这些维度的常用图表来确定何种图形类型来展示。
 
你最常查看的魔星分析数据已经列在一旁,其他分析师最常看得分析数据也列在一旁。常规情况下,通常你可以直接从这些列表中选择,即便如果没有,如果你以往曾经查看过某种魔星数据,也可以打开历史记录,查看那个视图。你可以将你一连串的分析明确保存成分析路径,以后可以用这个分析路径来发现新的异常。其实,即便你不保存,你的分析路径已经被魔星记住了。
 
一句话,他是如此贴近你的心意,你只管去关心你想从那些维度去观察度量就行了。
 
这看起来像是olap的升级版么?如果你愿意这么说的话,但不要忘了人工交互模式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动作也是重点。前面提到的——分析原因。
 
探索数据的目的为了什么?是发现异常。因此,当一个分析师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度量,左看右看,叮,他发现了本季度某个地市的某个代理商的销量降低很多。于是,给标记了"异常"。魔星会告诉你相应的历史波动和相对波动,你继续确认一下是何种异常。如果你觉得都不算,也没关系,只管将它标记为异常,注明你定义它的理由,不注明也可以。这个操作会影响异常的定义标准,当然,在没有被公认之前,也许这个标准只是对你自己而言,在你的自动探索模式中会加入这个标准。如果你有把握认为这个异常是公共的话,可以将这个标准共享出来,其他分析师可以一起评判,从而建立共同的约定。
 
在这种模式下发现问题是人工判断的,分析原因的过程也是,也是遵从了继续深入原则,不断从一个角度细化到多个角度来看问题。
 
结果、原因,其实都是通过数据呈现出来,所以找原因无非还是通过不停地探索数据,这种探索多倚赖经验,或者选择一些挖掘模型发生异常的数据进行因果分析。经验有时候是很准的,比自动探索发现的异常和原因要有效率地多。只不过,有一半的经验是错误甚至是起反作用的。这些探索、分析最终得出的一些其他分析视图,在这个视图上,由你来判断,这就是导致某个异常的原因,于是,你做了一个"关联异常原因"的操作,将这个分析跟刚才发现的异常关联起来。这个操作将对自动探索模式的分析原因动作也有很大帮助。
 
杯子里面的酒已经喝完了,妮妮在角落听的入神,所有所思。
 
"我说的这些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现在还是应该喝酒扯淡是吧。"小强有点意识到自己说多了,竟然不知不觉转到这个颇为严肃的话题,也许是刚才那盆冷水的作用吧。
 
"嗯,我听明白了。你知道吗?你很可爱,我喜欢你的眼神。"这个夸奖让小强很受用,靠眼神吸引人算是比较高级的了吧,他挺了挺雄。不过他也是个怀疑主义者,他觉得也许这是一种恭维。当他恭维一个长的不漂亮的女人时,也经常说一些很奇怪的恭维话。比如你很有气质,这是很多年前的了,现在恐怕大部分女人都已经识破。现在的反应恐怕大多都会不高兴,说我有气质就是说我长得难看就是。所以,一定要从别人很少注意的角度。比如看到一个眼睛不算太大的,可以说,哇,你的眼睛好好漂亮。或者恭维她的头发,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头发。当然,她的头发不能太差,不然以为你在讽刺。也不能太好,否则会有很多人恭维,你的恭维就不值钱了。做分析也一样,你要是从大家都知道的维度去分析,没有新意,要选取一些刁钻的角度。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擅长的恭维,但也就当真算了。总归有点不大好意思,他用无赖的模样演示一下,"你是喜欢我挑逗你的眼神吗?"
 
"不是。"博士却很正经,"我喜欢你思考问题时候的眼神,很专注。你那种挑逗眼神我反而讨厌的很。"唉,又是一句分不清真假的话,小强并不会因为这句话放弃经常使用挑逗的眼神。
 
他无话可说,好长时间,于是去到了点酒,闷头喝着,啧啧地,冲淡一下屋子里面的沉寂。博士还是在角落,端着杯子,没怎么动弹。
 
"还有件事。"博士突然又发话了。小强转头等着她的下文,却久久没有。他耐心地,露出甜美的微笑,虽然不知道下面是好话还是坏话。
 
"我刚才骗了你一下,很抱歉。"
 
"哦,什么事情?"
 
"其实......我现在根本没有来那个,只是刚才并没有准备好,或者说还是有些本能排斥,你会生气吗?"
 
"唉,没事,女人嘛,女人心海底针。我不会介意的。"小强面无表情地放下了杯子,然后示意给妮妮博士加点九,拿过了她的被子放在桌子上,兑了一些,放下酒瓶,思索了一会儿。"那么,我们是可以开始了。"
 
当这句话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小强已经扑倒妮妮博士的身上,后者尖叫一声,但可以听出来,那是欢愉的叫声。他一点都不理会,只是褪了博士的内裤,张口在她屁股上咬了一口。
 
全文完

周黔

unread,
May 5, 2008, 3:15:59 AM5/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PCFET0NUWVBFIEhUTUwgUFVCTElDICItLy9XM0MvL0RURCBIVE1MIDQuMCBUcmFuc2l0aW9uYWwv L0VOIj4NCjxIVE1MPjxIRUFEPg0KPE1FVEEgaHR0cC1lcXVpdj1Db250ZW50LVR5cGUgY29udGVu dD0idGV4dC9odG1sOyBjaGFyc2V0PUdCSyI+DQo8TUVUQSBjb250ZW50PSJNU0hUTUwgNi4wMC42 MDAwLjE2NjQwIiBuYW1lPUdFTkVSQVRPUj4NCjxTVFlMRT5AZm9udC1mYWNlIHsNCglmb250LWZh bWlseTogy87M5TsNCn0NCkBmb250LWZhY2Ugew0KCWZvbnQtZmFtaWx5OiBWZXJkYW5hOw0KfQ0K QGZvbnQtZmFjZSB7DQoJZm9udC1mYW1pbHk6IEDLzszlOw0KfQ0KQHBhZ2UgU2VjdGlvbjEge3Np emU6IDU5NS4zcHQgODQxLjlwdDsgbWFyZ2luOiA3Mi4wcHQgOTAuMHB0IDcyLjBwdCA5MC4wcHQ7 IGxheW91dC1ncmlkOiAxNS42cHQ7IH0NClAuTXNvTm9ybWFsIHsNCglURVhULUpVU1RJRlk6IGlu dGVyLWlkZW9ncmFwaDsgRk9OVC1TSVpFOiAxMC41cHQ7IE1BUkdJTjogMGNtIDBjbSAwcHQ7IEZP TlQtRkFNSUxZOiAiVGltZXMgTmV3IFJvbWFuIjsgVEVYVC1BTElHTjoganVzdGlmeQ0KfQ0KTEku TXNvTm9ybWFsIHsNCglURVhULUpVU1RJRlk6IGludGVyLWlkZW9ncmFwaDsgRk9OVC1TSVpFOiAx MC41cHQ7IE1BUkdJTjogMGNtIDBjbSAwcHQ7IEZPTlQtRkFNSUxZOiAiVGltZXMgTmV3IFJvbWFu IjsgVEVYVC1BTElHTjoganVzdGlmeQ0KfQ0KRElWLk1zb05vcm1hbCB7DQoJVEVYVC1KVVNUSUZZ OiBpbnRlci1pZGVvZ3JhcGg7IEZPTlQtU0laRTogMTAuNXB0OyBNQVJHSU46IDBjbSAwY20gMHB0 OyBGT05ULUZBTUlMWTogIlRpbWVzIE5ldyBSb21hbiI7IFRFWFQtQUxJR046IGp1c3RpZnkNCn0N CkE6bGluayB7DQoJQ09MT1I6IGJsdWU7IFRFWFQtREVDT1JBVElPTjogdW5kZXJsaW5lDQp9DQpT UEFOLk1zb0h5cGVybGluayB7DQoJQ09MT1I6IGJsdWU7IFRFWFQtREVDT1JBVElPTjogdW5kZXJs aW5lDQp9DQpBOnZpc2l0ZWQgew0KCUNPTE9SOiBwdXJwbGU7IFRFWFQtREVDT1JBVElPTjogdW5k ZXJsaW5lDQp9DQpTUEFOLk1zb0h5cGVybGlua0ZvbGxvd2VkIHsNCglDT0xPUjogcHVycGxlOyBU RVhULURFQ09SQVRJT046IHVuZGVybGluZQ0KfQ0KU1BBTi5FbWFpbFN0eWxlMTcgew0KCUZPTlQt V0VJR0hUOiBub3JtYWw7IENPTE9SOiB3aW5kb3d0ZXh0OyBGT05ULVNUWUxFOiBub3JtYWw7IEZP TlQtRkFNSUxZOiBWZXJkYW5hOyBURVhULURFQ09SQVRJT046IG5vbmU7IG1zby1zdHlsZS10eXBl OiBwZXJzb25hbC1jb21wb3NlDQp9DQpESVYuU2VjdGlvbjEgew0KCXBhZ2U6IFNlY3Rpb24xDQp9 DQpCTE9DS1FVT1RFIHsNCglNQVJHSU4tVE9QOiAwcHg7IE1BUkdJTi1CT1RUT006IDBweDsgTUFS R0lOLUxFRlQ6IDJlbQ0KfQ0KT0wgew0KCU1BUkdJTi1UT1A6IDBweDsgTUFSR0lOLUJPVFRPTTog MHB4DQp9DQpVTCB7DQoJTUFSR0lOLVRPUDogMHB4OyBNQVJHSU4tQk9UVE9NOiAwcHgNCn0NCjwv U1RZTEU+DQo8L0hFQUQ+DQo8Qk9EWT4NCjxESVY+PEZPTlQgZmFjZT1WZXJkYW5hIGNvbG9yPSMw MDAwZmYgc2l6ZT0yPtPQ0KnKp837o6yyu7n91eK49r7NysfP1sq1yfq77rDJo6w8L0ZPTlQ+PC9E SVY+DQo8RElWPjxGT05UIGZhY2U9VmVyZGFuYSBjb2xvcj0jMDAwMGZmIA0Kc2l6ZT0yPrWrysfH sLrzwt+8rbrDz/HT0LXjsru21LDJo6zPyMrHTsTqwfTRp8n6u+6wycO0veC+u7XEo6y/ycrHu9jA tLrzo6zQoce/09ayu8rHy/3A7c/r1tC1xMHt0ruw66OsvtPIu8Tc1eLDtL/svs24+MnPwcsuLi4u Li4uLi4uLi4uLi4uLi4uLi4uLi4uLi4uPC9GT05UPjwvRElWPg0KPERJVj48Rk9OVCBmYWNlPVZl cmRhbmEgY29sb3I9IzAwMDBmZiBzaXplPTI+PC9GT05UPiZuYnNwOzwvRElWPg0KPERJVj48Rk9O VCBmYWNlPVZlcmRhbmEgY29sb3I9IzAwMDBmZiBzaXplPTI+v7TAtDxGT05UIGNvbG9yPSMwMDAw MDA+IA0KxKfQx9Kq1/a1xL7Nyse3tLOjyMvLvM6stcSjrL6qzOy2r7XYtcSjrNDo0qrSu7bUttTE 0MWuyKW4+NPovfi7r7XEx7+088+1zbOjrLrHusejoaGrPC9GT05UPjwvRk9OVD48L0RJVj4NCjxE SVY+PEZPTlQgZmFjZT1WZXJkYW5hIGNvbG9yPSMwMDAwZmYgc2l6ZT0yPjwvRk9OVD4mbmJzcDs8 L0RJVj4NCjxESVY+PEZPTlQgZmFjZT1WZXJkYW5hIHNpemU9Mj48L0ZPTlQ+Jm5ic3A7PC9ESVY+ DQo8RElWIGFsaWduPWxlZnQ+DQo8RElWIGFsaWduPWxlZnQ+PEZPTlQgZmFjZT1WZXJkYW5hIHNp emU9Mj4NCjxIUiBzdHlsZT0iV0lEVEg6ID£ ∏\ àfl® ËØ‘GìÏΩwfm> 5. =+W 8ÅuŒ ”≠vHµr- ´zG]≈≈K5 :ÀFó z∂ Ç>‹π˝Ü7ÈÄ Õœôd‚,òüã!tf™@ ú’˝ÆÆ˘‡! ß ≈&L·haU[’Úl - m ìx™n0¯ øÒΩó|?ÆÓÛ ª…ióJ . ⁄ ©ãìöîbÕ ª ˇ]¡+∑ ñBvÒ-´)ŒQ√öª ö˜Ê b¡√ZòF◊âêÁ e“¢ Í str”&√‹BlBærõ’vΩ˝Ω ©. ~¿ÙÖ⁄QÕ’fiˆ˛›|ÏÈÓ6·g»\Ò=ø=ˇˆ,ùo ÔûC$•JT°Å‘∫•5}/§˝{›üâqR!£m°#F•lSrÓ@ Œ «\• √?|Òñ v«E¸”À KZ:∂fiH¸|+∫±˚ao∂T àU 9∫¸Øö´ã†d©Råò•™ S}ˆ=]ôéÊî D7rÏH∑l≥ N,Ê≠‡ìùø.p©é0∑ÓIEQ oöF˚7 _ow]ÁH ÁÔ Wé@$ C Ê gˆÒYyà:ç∞67ÿÄ3 Múœ/*TòíÅm·}∂ú?Ãû‚m’™ 4π`‚⁄ª∂˝◊5›óπî∏ Ñ 6 {z¸ÑÂê˛©=‘ ‚¢ñuHïKoîâ‚s∆ flQ4÷ÁÔ\ê -¯áI …Cñ¥Ä>~=€∆» ¥Ô’&¯B‡C"9∏õññë ˆ™‡´°‘Âö’ø, ‹ ∆l X‹¸> ∆˜Ä 6Òfl=anî™2 Aß {x<> ∆˙Øë@ v˜ ≠‰Ù˘€±Ìíñ ¿ k˘;Fç ˆ∂Û ç 4aÜ˝† >9{¢E…Kꈘ< finÁ ;)Z6ÅMÒ; Øõ∆_%í—çÛfifl›ˆ ˛±Ÿ˘˝ñlÉb 5¢mìaAËXÿ CF∑ˆ∑ €$¡Vò<¢KX/ ƒªΩ% ´HM…ô í7HéFœó J£+xp [Õêù∆`wÍRaP∫∂ÿ=U∞µ„#§(£'˂͖µVØ˙\Ë¡] @˛Ù◊û®}•ï,౮̿ ÛÀ…˜¨vyyÊótÙ(ª K ÷„^௠L⁄ Éêˇ⁄ûy„ Ì˛ ◊W]Yëp®∑hlë—ÊÌ™ flQ ˙GØ∏ô82UÖñß ∑ȪҢππz∑T™ >ÅM‡@ 7©yy[£ @9ºùò}ê&≤[$U({z¬@ Ú/€ Ïê˚ë.§B€ÂÎÌtrdí©Q-ß- S~ÀÓ+ú Ç]ûh∞≈C‚ îÑ›·:G„㛓t¥ß&T ∏≠Û ≥b ≠fiˇ˚oøIî∏0{_∑˜æ≥:îÃ5m fi«? rˇ=t›0¬Àà™u(,ˆ˝/ŒˆOÈ‹?»”V¶Së î{w>˜Áé/∑n'˘¢s * "SêcyÓ∫ G Ì◊ ' 4’T Éõ¡nfü% fl4Ewz ¯ÿ˜X^7≤D˚: ‡É∆GÂU ≥mãrñPk [˙}∑Áaπc≤!e |Y?‡ ú#Àr‘XPj∑…dòtëΩ ˇm ¿q¯Z ou‡ { Ô i;*K"¢"7…?kÌ”≠àRéB W˚ø}v ”o0¨ ≈t y≠` ¯Ç ‡ ô!k/ ûßö<1ºˆpG ª) `uı∏’ ¡ ˛˝ 0oè“8å~ÿ¸ZU¶Z∞'Œ õÓ›.ÈJÚ≤…Áë, Ä “ o÷g|vG„eÓÍÿ N2aöT0≥Ë÷”¿Æ{˜ K´C o%Æ˘Ë>æs!˘¯ä 1[㈠Æ7ùIÁmC—jûœø˛g^|>WÕ(†¡÷Îyˇ v L‘Iú ïsP=P Njfl£YŒ[Ñ _ä¥ñ£€) á+ÊEÛYCïT1 oè\Ö‘ãF∑“∑ ˚?∑L”y≥Àdñ@ï$VÏ#9flw„üƒÃ∂ÿíÓôe€iˆÑ∑íˇ_fl≈t…KuIÖÌ6.Ȉ€ ≠_‹|ʇu˘î ?Ò®˛VA§Ú ûT &¢¨ [ÀœÇ("ˇfl£Ä ~Á»ÑªH2îÅÿîzÃn^ ˝M@ ˜V˛¿ˆ˜9 µ€ ÅRŸR XP ÖÖ∆≠ˆ ›ã∏ë&U5± „∞ vsõ∫• 0 ÕÛœ† ¡S7qHM√¸Z°÷Ö7”< ›ûÒıŒÊ: Ü≈Å-ÒŸµrŸ5"&≈à øÏ? /^ÚÿÜÕ®8¶‚{ ÇEwÉV• n9 Æ]‹Ô'ôÒ J‹Ô∞çÈ÷È˙Z V¿_…?‡”gùz§ fi«ñfl}}ÖWH• mß7ÔÔ ú ü¯*ƒ É !À!g∆Ó Ö‹º¿¸‚ó ñ$[P¢ ∑…=˛-§˛ |ÿ:∑£0_ qxÚã.’Uêa2 FÖ}›œ Øπr ·∆énƒ #w:íªù5Tò®j≈Ü¡±+Wz Ö ûn»Å≤© üÌõØ àñπ 9Koçπ”åô çσ˝;ŒwzK9â´ ±∫E3fi˚≥ªòÎJ(Ô æ-„˝Ù_∏é\V›:$ÉGïÎZø≤ å˛9Õ±—%&Z¥†Ÿ Ø'.î_ πª,ßYh‘±[ flˆä1˝%ÿUXËÍÏ ƒ,»}J£°J:7Ѹuí*HQm”ˇ"≈‚;sn ‘ï å-±¯ÍÕÂı’∆‹ì T«dêm .µ ‹§Ô´w•·P’ôË™Jo DÿN aí «–öpSd#ı∑cÛ'n ä UP∏ÃÔ郃zq¿ ô c˝#x¸ s]^˙Á@ 0ŸBã)[r(™'ôsåî ëfiG ñn–»qm˚ ˚πΩ î ì ©a ∑õÌ‹flm¶ ó∫c∆î4‰äñ“Ü≤N ä§Ï‚Ztzù(bzK#`§n≈B~m~˛Â§ÿ81 !Õƒn# ˘ÄN;ÙP–ÅÖ7≥欘å‡ú‰Í€-*º2%®ß’∞∫’ F¯ˆÁ‡ùñZ}£UΩhí'ø√Ûúûf °cë[∆˝:ë˜ù≥ †$¬§ DZ>”€∆¢∑›“/? flœûZµN≠¯nõ.y‚n*ü ®xKW˝;ç˚ø Æ„ l– ãU¿ûw_7 ôñáJ ço '¢ %∏ fiÛ €ï–C•°’• ± mÛ ›ÌˆΩ¯Ïü§> £}`ü∑ ‘ù’ªNM8 =$µvë]ˇE∏‹wH ≠ fl˝nflzG#Ÿ√¯ë5Jñ ñ ¥{|õ€¨#q2Ôãs ≤¢çoNÄ3Ô7JÕáaHfiSøÇ π±…rÀ Ù´ ì[ˆP —¢≤ZèÉczôÒ¢Ω˙Ø&›%V¯ÎzÔ∏ß›wnܢRafi•∑ßÒıÊ>fΩ Øõ`…[ ÓmÈÓä\•)Jç_Î@-Ωo&; üWhÂ8eım† @s≈ mÂz˙on}xu}Y @∂∫¬+°sÑÖ-ö1oåÑ^ü{væd4:†jåo∞> W.qªòèÜßÍBî§Öú’fi∑¨}óΩÄ r xxÂ@ê∂Û >€˘€Áí.B¢∂Lˆ˜˜π;2:U î∞ ∂ fi âë fi˜Ùã#Ì  fi` C´|†ÆDÛÁΩ‰u›•e˝ •™’ˇ^‚;ÿü›úºé ‡ïEVÂ?ì ∏€&o Íq˜¡ºÔ‹åAÀπê‘≠›ÎãÔ‹æVfaöj ≠o W ∫D fPd œª¯ ‡ ˙Å 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fihãJï” ¥ªe o• Ò^'-ªæf‚¢«gíI‚s~ûªḚ̈›ˆ•©r@√‹Wãp≈âfiß Æ%ªÅ◊FaE ıo ÛÌ/Vqë[”äs≈Û¬eÑÏM4(‰V:˛«ÒÕì  Éimó? øÉ_œ2€6Z ? D_Vƈ3ßÂ⁄˜<›∂‘8≤«µÊ:r¢˙ÌÓJí*©@=Å£[‡5ŸOì¡≠Ú‚˛≤ÖFˆ¡ ˙ŒQ (›BË[|•êÄ@ôô …±|·Hzû’ˇZ…Ò!B » A7ˇ ôhä Ú∫Ü-[B|…m²æ◊úöÈ ã0e ;—ªÓÎë(‚ Î%6† #x¢>Ó‹{ÏÈ…)IVÅMˆB»õ¯ë‚fiª _ E.ñÖéEjÔCz"H ` /∆Ço˝≤ë>õÓ˜◊f∏P…ßú FÜ∑»3åíDï »’‰»TH fix W‹Ÿé«m(ÿUF˘ÒB(≠ª; ´, zû flŸ@ ªv‹ú-ï 7Õ~fl ‹%&”€Çå ÷ ˝‰O ≈ôôÉ¢-CÎx◊mí êÈ$Åt}o›Ä3 flnï≈à MÒoYè'•ySú v])ô§‘ê4˙fl oyÛ¸⁄˚8∏úü(  √ã o3˝ıÇóçI)j :êÇ€fi#à∂D>x•?¿õ c~ÏW∑{wÑ/• $∑úˆ˚D9|< … œsâÊìlô∂"îQTujˇß«kµ‚ù…;1uv •>B‰ò6ÿñVlÜœeÜìEÍñ iv¯H‹_q „í|t 4 ?, R£&{ ˜ ?˚ p = ü}#x‚àÓÇ3_…r › *ICK≠ˆ ˚nã¶: ∂[iì MK_≤é ã ˜ø/ `é À h˝ ym¡Áÿ ±√2ö£wh€Fµëπ ◊V›Ü⁄∂ »t ® Œ^˘$ êö•ÀJ∂ + u´∏_¡DÓ••›.—æ(fik Å-dâ ´√‡K} /ºøvüj∑ãídíDê© s˘;Fç ˆ∂Û ç 4a܈wŒuñ⁄ÉõÏoÂı˚…¥ÿÙïB -„¿ ä}NIπ ∆˜+&@Ë\5 õÛ‡ n?ù fÀö°≈$ß °-À√¶õm…&iÍ9%9 ∞5øö ›«RÌ7J*6‡A˛ºí¯V˙ H˜$A∂   µK´*ïÁq 7 e÷KyÊóûf 9,>Âá∂ $ z Ã+ ¯£n_F˛=ÌÚÔ|Xxÿ‹∂˙ ` Ú [Á¥ÍflvG ¨Àb∑n√7aÈl≠˝s‰OÚÓ∂Ò ∑ÿmºû˝XZX7¡æ¥ –Ç k]èê¸∫e™8∏[v; Ÿ –√f(Z∆¯"~¸ã„"òï5 Q· Ø~{fi,ªOÖè¿÷ÌD≤€%LïJ®Â X fl Ô߃ÍWôìy5÷©¶f¶ U¿ÜÊú; nÏ…∫ CÕ2T´$±G7„ ?í~‰’»=ænfll SæÆ (‡¶¯§o≥s‘‡M∞… ì ó ê`ctæ#È…Kà®î∏|ç˝ ÍEÓ˜Âî…Ö∑xÙY‰ P ≠Q ˇ·‡*≠‹tW@ Ÿ õ„æfl Ÿ⁄˛¶¨~ÓõbLê`’Tn ±◊ r– €M±&H0j´|p ë/¸◊ÃQî hz& ŒeB  n©^Qj —ä6Ñ≤DÚz[O É #xú >) QX ∆mfl4™ÄAÙ%∏‹+ãxï k•∑Õ*† ™’ˇ ˆÓã‚mâ[“Ä= ¸1ŸRi„€ì¸ 0 çË¿ Ä¡1øZÈŸ~f!FúflC @¶Æıûz®AzÄ|’ª‹Yî §ï M– ÕÉ l≤ T,>z#~Oø ∆â0˛Ïí“Á $>ókx◊áMBpfi—7Kéï!ÙªZøó=˚†âˇp ∂fl¡:.X˘-¬î!æÉ¥€à„ Ûá7ëp{¬i æîä#®Fº¡ V«ò]™à €?0ù6:∫˘°v“ëF£W|˘æß˜ À≈ ∫D fY$ œª¯ ª Äg› ·ˇ¿¿Ä‡‡‡ ‡ ˙Å 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6‰»1æiœ9÷]⁄í7Ÿ ãvã◊Õâc}P Œ ˇwy…pjù‚›Æô_ìN¥≤–¶ØøŒÇ/˛?¬í |fl%ÿ˝ ,≤âM—Û†ãˇp &B|3ey´ ) Úå Òin·< 3˛È ºåp´KòÅ( ü˜HM]ÒR7;flY∫{rõ◊Ä>˜‚∫q6 ÀÚ˘∆]ßF˝Àº1˚ )ΩË› fl@ ß´™)E d ο /Ölo∞∏ M |XTo¬4ov ?◊Ä _ à ?÷ üäbáî<„ÿü ÈŒ–9ÖV¸ )æé, ˇwùúDòQuæ{6n ñ+}îègbfi≥ 0∏]!7õ˛ ã3]Ø*ï,ó’±Ã7dKTd≤SáŸctÄ ãÕèØ[ çòéG=◊I• íçFÓ?!K≤ ÖµF˛LHûß7Â¥ ‡©€∑ qéÆÖáìÓ”®‚ 9º;ÌëØ,ï«á˘⁄B 9æ –ã=´Ò˙ •KC ÂÓ~?&ÂY[Ì”Uˆ$ Ò%æz– ¿ ¡æ‘ π é-Ì€ ~Â…â1 ØVÙ≈ª ¥ ≤΂%Ü" Í’¸1?< ê⁄{z @ ırÑ≠g‹à˜ÏÂ≈ÜVˆuœáfi kz_ ‹∏◊âÚ’& i ∂…ñ º¿√- )´¥GÓ …µM=C[Áx‰Tëj—µæàmÚ l≥Æv§ºZ ˚|_◊ËDŸ—ΩÁ@c C¿zPˆÛ˘„©‰ f~0 ö “á∑ÚQ ]ÔÜ∫∑=Ωœâfl Ø}02 [Öı uh⁄s~û'¨wu‹>s Y,!∑≠RZï`Ú‚¯∑Ó˛‚wæÏ6ÃpÍHn≠ÁΩéÕ⁄Ö‹ ⁄u|≠ß“Ôãf›ºÓS 2#~]«“q úQSjõÕJT£€ÃùYzï ¥›#fi&‹ nT\Ÿ%TÖ*–÷‚ p[ÕÑÎ-ï4´jH>£ 7 ˇáôõ∞⁄5º±R)R flp¿˚¬ç“–1æ&È#§ ç˙ ¸çÑmqè6?&úë)ÕË=fiVE5rl®á∑ÌÖÄ;±ˆqã!JQ·m∂9Ê $ st ΩcÖÿÈ∏•üdn˙îÚh‰µK≠Û$O± _ ª √Ut£ E°ß 7? s‰4ü ±dÜ $Ê˛j'ˇîUºXj7≥ 'û9v˘⁄iÍsw I @”c•ÃÜJß@¶„¯|*p-^Á´ñZhpm* Àé≥qˆÓT≈Ä9(6á [¯~Uíèm ˜Ç≤Ó‘ëª Ó;„†3B ÊoÔ≈  ^ É*7ȵŸú˘]à®l9Ω Øfi | L±F+{ à¸Ò≥ìT⁄\ß7OnÀ`uC  €%w1fi Ñ $∑Êú >ùeØÏÿ¸≥-s·c ÉõÃéÍ º™ `s·c√Qø! =ºfl Áy7* flk»˝ŸâãN*∑À>û‘Cã•flF˙ © Øå ÓÓ©2ÂÖ -∫^Ë„¥⁄8À ÀoçÀÁ våoØ?Áùy<‘,: FÚ@ ˘|ì ÃßÎ{‡Í ¥8b [œtD¡s_¶U …lUß‘ ‰-≤ÎÇzú:EJ¥j ô jÔ5» ˛˘uì)p´ ∫¢ÖÛÌ≥p⁄§Ÿj퀣"ç± KR B[Y ÁO‹(b∆˘1_B$‚·è“xt* ÿ}‚‘(6£r;éå/œnáB°v \®PK 5¯~A ì·ñú õ∆∑”@ gWöj◊√î∏ flc≥Jñ[ å)≥ı◊7È•π"D©"S©!≤õ˘1"'® k°ut˘R`’ lª”≈WkÂÜÀm ∂¬S~V ∫D faÏ œª¯ ‡ ˙Å 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Ó@ ºùÊπœ9‰j)áøC3i 1ºß< …òjÊø 6 gÔC%ß(∆ OÂ⁄˝ÃÉ$=æBflwsñÜŒ˛ê`[|_€ Ó2>≠o—@ ªò¸ oÀµ $9P£õ”Ó>jæ√i•àr°A ˝Dé  V̇ 4dI‚=∏üPÔw©K)ÌŸº\«*Ã∞i¡]oí˙? #‚ÈjAì M∂dJµ$n~6d‚“ÀÓ!IVdJ¥Êƒ-ÿ≤€m≤C∆íô ÚzK U UN9)h€?eÍBy>˘©j®`ÍZ7¬#˚A.EK oÆ?76‰’0˙êêfl##˜ΩqlÀB 7’Úo:é ›´F∑∞⁄ÏØ∑nuë^ï Onûâ∂€fH∫ï =Z∫ÏUÖ™‚ù g3êœ@ ÉgÆΩZkÆSñ €Ãp˙ πæ 5x¿ IÂÌWwé(§_8≠ƒ∑ ~|ÍÈyŒ8¢ë|‚∑‰ ùøœm¸)EB‘1æoœ úπN≠ı¢%‰Éì´¥yEI· „±øU{Á ÆÍé õd ∂ fi∂©µK õÎ oÈT –πl«î0Ê` ∏ æëæd—úrG…$ʧâ 9œ2${‰Åµø¶Ä Ω¿%Ùç^8ÓÏÛ–Â,Ê˘≥FT … À/5)CXºÛbWæ  [ø&qàtëæ∞EÔ; v!ò4}oëY,Juo¶} ÑȪäe,¿÷† ‹Ù·1˝≠B‰ÉhÍ ‘Îô≤Ï∂B“ £ õı îkf#àœn‹Ï !7 ˙¿ ∏+rZ˙* YGQ„-)º- ΩôrUΩ \C®Yt¶˙— ˙zÖ ¿)æv– ¿ ¡ΩQ „>^˘∞•U oïπŸ∆L»í7‹5˜Õ∫(ƒπÀÍ≈J∂ ]•îfi∞Ω]±$1Ô9K[ ®‡Ü˙ [`≠Jçˆ9%ò 6Íûfl ˙Ç Î}Ç!é+m- jaíÄZ Öé*æC%Xz≤ È0 √Q%XYe7ì…ËÑËÉç õY≈»eõ!ALÜÛø -ò§I,¶¬©„ ‚§{Êìfl˘8‘é2ÏL®Ö ç7e7Ej;RO+beDH•7Ò1Ux≈ ›øπ ∏nT‹. n(Ç∏pCe”®Eo€cÔ õÖ\’û-Ì5 ›∂Y )Î M…Ôÿù√π.ñ£mç–Ï≠Ê ª fl,wSøiîloÕæ~yw œ6á≠|:oÊ“‰n øn:≠.[C 4ˆ˝·   G…e-kx ab5sÑÖ–∂˙_b®´‰ÚÄçjæ8'ˆËÔ—˚ 1Ç9 >qˇ9 :·®™ 7([d˜ oyaî∞Ÿ¥¸ P¶Æ˘HêCWÑ7⁄ç3 ∂ qıæ'fi[∆»]F˚6c‘ù0<⁄Uî{z@ Òvæ8 T⁄05 Ñ5{l«Ìª3Ò©h  4!ªÓõö\®Ö∆M ‚ãS£’´Á ñÒ∏öRI)mØÁaúY ò}á∑…ã ª¢£∑ ◊π˘ Se£äDly}⁄„6sn\•"≠•!HflWÉ˙ ]%∑√ô #}hà*˜fi }ß7…j†rJ1æ‘ û¬ ïo fSèê2∑WdŸáfPô ı‡ o È)4b Bo K(´±*77∑ ∂«ÀØ¥°»‹:€LÀ7Û˚ =º_ß} =§ÂÛ@+˝e ∆ - lx~qïK'ïd?0∏°#£~‚óñ ? ìcq4PL!7 Á´Òìâ SflKm¬8¢˚tqs ß∑è–í ¿Ω©‰Ó/ ˙M“ Xµ≥Õ∑á⁄v; Q¥≤•äfl«∞Ë ∑s }ëGµr$ëæúˆÚ löià É∆ fl≠äË æc•òm>úfi¥ ‘,‡∂ØÍ … Ï)6 9µ^nÙÓ K F–` 9ÌñD #¿;o«CØB∏Áæ©9ͱò45[∆Ú ÁføÄ̆%Ñ x[WyÔÙ /_∂IÖ fl/õ6,´ ÓÜ 9Ä ∑Ömy ?»bÅe∑÷Ä9ˆ›◊â Ò±Rfi∂Aç÷. ◊öÌ7 Z∂ Ùj˛` ˜Ópì SÈË flO∑ ÿïU è9º ºzeÜò•† [{ô∆ÿπ≈≤ ≠ÃË« ~€—t nÏ®9!Í ’≈í< }ÿU 0∫≠]kïaeU£ ‹∂∫ I®≠ôŸvá ˝ 3?´¬Òøã*ñs|C∂‰ Naªú◊Il 2y j¿¬’º¨ªì iv>‰ñ¬ÆO#ÈC‰=ø ˚Æç7_5„ ≈ Í u 5æ≤F‚ø∑ Ü ±æ7 ıê ∏˛ ˛y'ÈÙ01Ω∑À6Õ¶—µT(&7Ù¿ òTyP„éh"˜ó“7Ãö5@ $Y$ú“ä  sÃ*=.∑Ù– ∏ æë©‡ ◊7gûáJ£ MÛÜåË í>À/5,J≈Áõ ΩˆP⁄€ÊLíAåç 7“∂Ì∆ç ∫D fj§ œª¯ ‡ ˙Å 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3a∏—£F n2a%ùì Å,0¿ s˘;Fç ˆ∂Û ç 4aÜÙs∆wó6,¨ Ï„&dI r˘∆]£ ËXÔü3lûV§ ‹ uÿπ±

George Zhang

unread,
May 6, 2008, 1:38:54 AM5/6/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哇,都已经这么赤果果了
张妮妮的回忆录上这一页什么都没写,只贴了一个TT

回顾下来,能写这么长 Qing兄真是相当了得
但是还有些意犹未尽
1、张妮妮和张俊妮什么关系呢:D
2、走感情线路多少有些离题,其实如果有个人站出来说我就是那个魔星,然后从一个半智能体的角度描绘一下,这个故事就更有趣了~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