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设计医院运营决策系统,请大家讨论下

28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rainleave

unread,
Jul 30, 2008, 5:39:39 AM7/30/08
to ttnn BI 观点
上周我把国内主流的医院管理软件厂商的所谓“综合查询系统”或者“院长查询系统”仔仔细细的分析了一遍,从报表的内容、关联查询、界面设计、操作设计
等方面做了一个10多页的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医院还没有进入数据挖掘时代,现有的供应商只是做了简单的统计报表。

ok,这就是个商机,基于这份分析,准备开始设计医院的经营决策分析系统。我的考虑是,新系统的建立方向是:往经营决策系统去发展。

系统提供:
医院运行指标评价
多维数据展现
院长日报/科室日报
传统厂商的综合查询不容易实现的关联查询内容

在运行指标评价上,我用思维导图画了一个鱼翅图,把所有涉及到的指标都分类列了出来。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样把这些指标组合,做出一个个实用的有价值的模
型。

继续google以及查阅期刊,郁闷的是国内很少有成型的模型,很多论文都只是在探讨,怎么能弄到系统上来呢?

于是约了几个大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经管办主任、院长,明天开始一一拜访,调研需求。

这里我说一个去年我做的一个分析模型:门诊动因分析。

大家对医院应该熟悉吧,也许你没有住过院但门诊好歹去过吧,如果没有去过你简直无敌了。

病人第一次去医院的时候,如果不是专科病、不是确诊的疑难杂症,一般都不会刻意去选择找哪个医生就诊。ok,他去了,但医生的服务态度很差,这个病人有
2个选择:以后再不来医院或者还会来但会选另一个医生或者还来还找这个医生。如此反复,每次病人来医院就诊,都会在心里对这次的服务进行打分评价,同时
决定他下一次的就诊行为。

我把一个3甲医院5年来所有的门诊数据拿来做了分析。首先要etl,没有办法啊,如果要做这个分析,病人必须要有唯一id,否则做出来的分析是无效的。
建立cube,最后展现,分析病人选择医生的行为状况,嘿嘿,得出来的结论真的很有意思。有些医生,水平虽然不高,但是服务态度好,病人连诊率很高。

后来又继续etl,把门诊诊断也加了进来,主要分析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的情况。


因为不好贴图,我就不把分析的数据贴出来了,采用决策树的展现形式。


现在我想深入分析医院的药品流向分析、药品库存分析等,需要建立模型,苦于医疗行业在数据挖掘上没有积累,而我也不是专业的分析人士,所以向大家求教,
可否将各位在其他行业的成熟模型共享一下,共同进步,如果有人有兴趣做研究的话,也可以加入我这个分析团队,做出的分析模型我可以付费,当然不要漫天开
价哦。

raullew

unread,
Jul 30, 2008, 6:24:51 AM7/30/08
to ttnn BI 观点
可能我这个人有些偏执
不过还是想问问,作出了决策模型,怎么往下推?每个医生怎么诊断怎么开药都有钱的因素在里面

zpdxi...@gmail.com

unread,
Jul 30, 2008, 10:51:10 PM7/30/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呵呵,我倒觉的这套系统给制药厂或医疗器械厂做来的更现实,他们估计也有兴趣,主要指导如何给医生更好的送钱
把每个医生的个人信息DW一把,分析一把,然后指导销售人员更好更高效的出击   。   
 
对于医院,他们用报表就足够了,因为你一个二甲医院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一个三甲医院的,二甲和二甲比,纯粹比的是吹牛本事和医院的设施和医生的头衔
对于这种过分涉及人的因素的地,BI还是以忽悠为主的好。
 
当然如果真要给他们做个什么系统,我觉的就给他们做个指标管理系统 ,   门槛低,见效快,也符合潮流,指标化管理嘛。    
 
 
2008-07-31


发件人: raullew
发送时间: 2008-07-30  18:25:18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抄送:
主题: Re: 开始设计医院运营决策系统,请大家讨论下

Qing

unread,
Jul 31, 2008, 1:00:06 AM7/31/08
to tt...@googlegroups.com
我想不论什么行业,分析问题的方法应该都是一样,首先是界定分析目标。
 
指标化管理,是为了绩效管理(当然,医院应不应该是这种市场化的绩效管理,好像是个问题)。而去年做的门诊动因分析,这个分析的目的是干什么?是为了改善门诊流程?还是为了考核门诊医生?还是规划门诊的容量?如果说,是为了"研究患者的需求",这不是业务目的,业务目的还是一种能够直接支持行动的目的。
 
其后说的药品流向分析、药品库存分析,都没有反映出分析目标。
 
要进行这项工作,可以先立出目标,比如"避免药品流通环节的猫腻行为"。然后,我热烈推荐采用前段时间提出的"基于假设的分析需求表达法"来作出一系列假设,作为后续分析建模的"需求"。这些工作不是数据分析人员来完成,而多靠业务顾问来完成(如果业务人员自己能够掌握假设需求表达法,也可以胜任)。rainleave应该是这种角色吧。
 
对此,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阿拉很有兴趣参与这个分析思路的讨论。
2008/7/30 rainleave <rain...@gmail.com>
上周...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医院还没有进入数据挖掘时代,现有的供应商只是做了简单的统计报表。
...这里我说一个去年我做的一个分析模型:门诊动因分析。
...生,水平虽然不高,但是服务态度好,病人连诊率很高。
...现在我想深入分析医院的药品流向分析、药品库存分析等,需要建立模型,苦于医疗行业在数据挖掘上没有积累,而我也不是专业的分析人士,所以向大家求教,...

rainleave

unread,
Jul 31, 2008, 1:48:18 AM7/31/08
to ttnn BI 观点


On 7月30日, 下午6时24分, raullew <raul...@hotmail.com> wrote:
> 可能我这个人有些偏执
> 不过还是想问问,作出了决策模型,怎么往下推?每个医生怎么诊断怎么开药都有钱的因素在里面
>
> On 7月30日, 下午5时39分,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决策模型是给科室主任以上级别的人用的,他们根据决策的结果来调配医疗资源。
对医生而言,也有他们适用的模型,比如,分析一些老医生的用药规律,可以根据“疾病”“病情”等纬度得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为级别不高的医生做参考。

rainleave

unread,
Jul 31, 2008, 2:05:17 AM7/31/08
to ttnn BI 观点


On 7月31日, 下午1时00分,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我想不论什么行业,分析问题的方法应该都是一样,首先是界定分析目标。
>
> 指标化管理,是为了绩效管理(当然,医院应不应该是这种市场化的绩效管理,好像是个问题)。而去年做的门诊动因分析,这个分析的目的是干什么?是为了改善门诊流-程?还是为了考核门诊医生?还是规划门诊的容量?如果说,是为了"研究患者的需求",这不是业务目的,业务目的还是一种能够直接支持行动的目的。
>
> 其后说的药品流向分析、药品库存分析,都没有反映出分析目标。
>
> 要进行这项工作,可以先立出目标,比如"避免药品流通环节的猫腻行为"。然后,我热烈推荐采用前段时间提出的"基于假设的分析需求表达法"来作出一系列假设,作-为后续分析建模的"需求"。这些工作不是数据分析人员来完成,而多靠业务顾问来完成(如果业务人员自己能够掌握假设需求表达法,也可以胜任)。rainleav-e应该是这种角色吧。
>
> 对此,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阿拉很有兴趣参与这个分析思路的讨论。
> 2008/7/30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很感谢qing的参与,都是我的错,没有把问题描述清楚。

门诊动因分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多次就诊病人的择医倾向来评价医生。
这里先做些背景解释。一般医院衡量门诊医生有2个重要指标,就诊量以及开单金额,类似于商业企业的人流量和销售额。
但很多医院,尤其是大医院,在自身品牌的号召下会有大量的门诊病人,门诊医生无论医术好坏、服务态度好坏,每天接待的病人数都差不多,乍看起来似乎这个
指标没有什么可挖掘的。实际上,医院之间的竞争也非常的利害,病人在医院受到了不爽的服务如果不是因为得了非这个医院治疗不可的病下一次再次选择该医生
或该医院的可能性很低,时间久了,医院的品牌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和甄别那些病人不喜欢的门诊医生。

门诊动因分析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从病人或者说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评门诊医生。医疗服务是典型的体验式服务,体验式服务的好坏不完全由服务的内在品质(如医生
医术)决定,尤其是一些什么医院都能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体验更多的来自于医生与病人交流时的环境、态度等外在因素。

通过门诊动因分析,医院可以有更直接的数据来判断医生受病人喜好的程度,一方面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组和,另一方面也是考核医生的指标。

药品流向分析,实际上已经做出来了。主要是分析医生的用药习惯,比如说一个医生经常开抗生素药品,而且都是某一个药商的,这个就很可能有问题。医院的院
长以及药事委员会就会进行干预,严重时会调查该医生是否有收受贿赂的嫌疑。

现在我想做一些其它的内容分析,想了解一下其它行业的分析模型以及分析意义。

今天上午我和一个3甲医院的副院长进行了沟通,谈到了目标管理,他们医院每年年初都会做一些指标,然后分解到各科室,但是没有事中控制,只是到了年底才
做总结,很粗放的管理。如果要做过程控制,则必须要成立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但这一点很难,毕竟医院都是国营的,谁会出头得罪那么多人呢?

rainleave

unread,
Jul 31, 2008, 2:12:48 AM7/31/08
to ttnn BI 观点


On 7月31日, 上午10时51分, "zpdxiogx...@gmail.com" <zpdxiogx...@gmail.com>
wrote:
> 呵呵,我倒觉的这套系统给制药厂或医疗器械厂做来的更现实,他们估计也有兴趣,主要指导如何给医生更好的送钱
> 把每个医生的个人信息DW一把,分析一把,然后指导销售人员更好更高效的出击 。
>
> 对于医院,他们用报表就足够了,因为你一个二甲医院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一个三甲医院的,二甲和二甲比,纯粹比的是吹牛本事和医院的设施和医生的头衔
> 对于这种过分涉及人的因素的地,BI还是以忽悠为主的好。
>
> 当然如果真要给他们做个什么系统,我觉的就给他们做个指标管理系统 , 门槛低,见效快,也符合潮流,指标化管理嘛。
>
> 2008-07-31
>


哥们说的有道理,医院的数据,这些药商和器械企业非常非常的感兴趣。如果想搞的话,我手上有1000多家医院的全部数据,N多厂商找我们谈过。可我们从
不答应,第一,有违法的嫌疑。第二,医疗市场本来就被这些厂商搞的够乌烟瘴气了,数据给了他们,还不乱套?我最近做的药品分析,就是帮助医院管理层来查
处不良医生和药商的。

对于医院,报表目前明显已经不够他们使用了,最郁闷的是很多厂商连报表都做不好,呵呵。当然做不好的原因不一定是软件差,而是医院的需求太复杂了,变化
太快。

你说的指标管理系统,确实不错。可目前最麻烦的是,指标体系国家没有一个标准。每家医院的标准可能不同,有些甚至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标准。我的期望是把这
个软件做成商品化软件,尽量不需要实施,安装后配置下参数就可以使用,没有标准指标体系就很难做了。

Qing

unread,
Jul 31, 2008, 2:18:30 AM7/31/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你们这个门诊动因分析挺有意思,看来你们已经做了不少分析工作,我还指望能够借着你们的问题来风暴一把呢。
 
如果你想了解其他行业的分析模型,我这边只能分享一下电信行业的了,明天中午来说说。

2008/7/31 rainleave <rain...@gmail.com>
。。现在我想做一些其它的内容分析,想了解一下其它行业的分析模型以及分析意义。
。。。

hunter

unread,
Jul 31, 2008, 3:15:48 PM7/31/08
to ttnn BI 观点
有道理,不如做套系统给药商用。

曾经看到看miforum论坛在开发有点相关的数据采集系统,偶尔去那里看看对HIS的讨论

以前做过医疗资料软件的一些工作,参与了一种零代码修改的定制框架的设计过程。对医疗信息化一直很关注

运营决策系统的重要用户是谁?院长吗?希望楼主多分享一些,有机会的话我也参与一下,呵呵,就好了



〉呵,我倒觉的这套系统给制药厂或医疗器械厂做来的更现实,他们估计也有兴趣,主要指导如何给医生更好的送钱
把每个医生的个人信息DW一把,分析一把,然后指导销售人员更好更高效的

On Jul 31, 7:18 am,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你们这个门诊动因分析挺有意思,看来你们已经做了不少分析工作,我还指望能够借着你们的问题来风暴一把呢。
>
> 如果你想了解其他行业的分析模型,我这边只能分享一下电信行业的了,明天中午来说说。
>
> 2008/7/31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
>
>
> > 。。现在我想做一些其它的内容分析,想了解一下其它行业的分析模型以及分析意义。
> > 。。。- Hide quoted text -
>
> - Show quoted text -

hunter

unread,
Jul 31, 2008, 3:19:33 PM7/31/08
to ttnn BI 观点
打漏了几个字。。 本想说"只要项目期间管饭就好了"
> > - Show quoted text -- Hide quoted text -

rainleave

unread,
Aug 1, 2008, 11:47:17 PM8/1/08
to ttnn BI 观点
我倒是很高兴能够有高手一起来做,嘿嘿。只是不知道hunter出场费高否,管饭我觉得似乎太对不住大家的知识含量。这样,我到时候发些资料到你邮箱,
我们可以尝试着就某几个主题开始探讨。

这个系统是给医院科室主任以上级别的管理者用的,根据权限和岗位划分应用。最初我的想法是只给副院长以上级别的人用,结果被同事们建议扩大范围了,呵
呵。

zpdxi...@gmail.com

unread,
Aug 2, 2008, 11:49:35 PM8/2/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坚持自上向下的方式做,只有把高层的人忽悠进来,这个东西才做的下去
坚持先核心后扩展,先快速做出来个东西让别人用起来,使用过程中不断提修正意见,这样这个东西才有生命力
 
切忌不断扩大范围
 
 
2008-08-03


发件人: rainleave
发送时间: 2008-08-02  11:47:33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抄送:
主题: Re: 开始设计医院运营决策系统,请大家讨论下

hunter

unread,
Aug 3, 2008, 6:08:39 AM8/3/08
to ttnn BI 观点
同感,rainleave这方面体会应该很深。 有变革意识的高层,还有一些中层骨干,只要他们真正看到一个系统的长处,都是很好的能主动帮助传播的,
身体力行的积极客户角色。

呵呵,我可不是高手(经常来这里向高手请教),不过很愿意参与rainleave创新过程的讨论和实践。

On Aug 3, 4:49 am, "zpdxiogx...@gmail.com" <zpdxiogx...@gmail.com>
wrote:
> 坚持自上向下的方式做,只有把高层的人忽悠进来,这个东西才做的下去
> 坚持先核心后扩展,先快速做出来个东西让别人用起来,使用过程中不断提修正意见,这样这个东西才有生命力
>
> 切忌不断扩大范围
>
> 2008-08-03
>
> zpdxiogx...@gmail.com

hunter

unread,
Aug 3, 2008, 6:27:10 AM8/3/08
to ttnn BI 观点
可能有些时候,用户提的意见,很耗精力,有的要么局限于具体操作无助于系统完善提高,有的太专不利于系统侧重点和推广性。。各医院,各系统,各主任的想
法五花八门,屁股决定脑袋么。。

这时候,如何提炼和引导用户需求,观察他们的使用情况,共性,特点,集中时间进一步搞突破,似乎非常重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坚持做自己的事,看准市
场主流反馈就好。

按所建议的用户定位有点行业版OA/ERP的意思啊,很有推广前景。否则如果只是给副院长以上级别用的话,用户数量好像受限不知是否有利于定价。

On Aug 3, 4:49 am, "zpdxiogx...@gmail.com" <zpdxiogx...@gmail.com>
wrote:
> 坚持自上向下的方式做,只有把高层的人忽悠进来,这个东西才做的下去
> 坚持先核心后扩展,先快速做出来个东西让别人用起来,使用过程中不断提修正意见,这样这个东西才有生命力
>
> 切忌不断扩大范围
>
> 2008-08-03
>
> zpdxiogx...@gmail.com

shzxqdj

unread,
Aug 3, 2008, 10:46:56 PM8/3/08
to ttnn BI 观点
我愿意有空参加你的讨论,我不太懂医院的业务,但是我有5年的不同项目思路经验,主要用sas Em做模型的,如果你有相关的背景资料,我非常高兴参加
你们的讨论,大家一起进步,呵呵, 正如你所说,目前的都是简单的统计汇总,所以我觉得数据挖掘还是比较容易出彩的,
On 7月30日, 下午5时39分,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Mevaor

unread,
Aug 15, 2008, 12:20:47 AM8/15/08
to ttnn BI 观点
你好 看了你的 医院模型的分析 很有见地
我向咨询以下 你们在做这些模型 分析数据时 可否碰到数据质量的问题?具体有哪些比较严重的么?
我正在做一个关于数据质量的调研,对数据质量也有比较长时间的接触。
希望能听到来自第一线的声音 赫赫...

klzz

unread,
Aug 15, 2008, 4:36:01 AM8/15/08
to ttnn BI 观点
为楼主的这种精神鼓掌喝彩!

rainleave

unread,
Aug 19, 2008, 7:07:01 AM8/19/08
to ttnn BI 观点
数据质量问题严重,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
1、涉及到数据手工录入的,如居住地,错别字多、空格乱码多、不完整信息多。
2、用户连续记录。如果说要做病人的消费行为分析,那么这个病人必须要有连续的医疗记录,而体现连续医疗记录主要靠病历本编号(我国现在门诊看病很少用
病历本了,基本上看一次买一个)或者用卡(卡也分临时性的和长期性的,临时性的就是那种普通的卡,用一次可以甩一次的,长期性的如银行卡、医保卡),所
以要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等信息很难。我们去年从100万份门诊数据只找到了1万份可用的数据。估计中国要向美国那样推行全民社保,每人一张社保卡,没有
卡就不能看病,那样才好做分析了。
3、缺失的数据。很多分析如果没有数据就如同无米的巧妇,当然用户以前也肯定没有觉得这些信息有什么用,随着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他们自己会主动推进信息
的完整度的。
4、错误的数据。一个男人,居然做了XXX女性才有的检查和手术,类似请扩的有一些,但占的比例不高。

主要就是这4个,和其他行业应该一样吧。



On 8月15日, 下午12时20分, Mevaor <mev...@gmail.com> wrote:

rainleave

unread,
Aug 19, 2008, 7:09:30 AM8/19/08
to ttnn BI 观点
嘿嘿,非常感谢,大家都是高手阿,多指点指点
我整理整理思路先

Mevaor

unread,
Aug 20, 2008, 10:18:16 PM8/20/08
to ttnn BI 观点
很感谢
Rainleave兄的信息。
1. 涉及到数据手工录入的,如居住地,错别字多、空格乱码多、不完整信息多。
这个不完整信息 ,比如居住地错误的信息,我敢肯定对BI上面有关地域的分析会有影响。但是对医院有直接的利益影响么?
2. 这个涉及的就是 辨别重复纪录的问题 在国外解决已经比较普遍 大概叫做 naming de-duplication 或者
household- dedup. 利用的还是几个信息,比如名字 生日 地址 电话 等等 一般先 找到所有可能的相似纪录 然后根据具体要求 打
分 选出最佳。
3. 这个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问题 解决方法是使用大量的reference data. 比如用邮政的名址库 等等
4. 在当今发展的时代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一个男人 不是没有可能做女性检查,前阵子美国那位哥哥还生了孩子呢..

希望能多切磋!
> > On 7月30日, 下午5时39分,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Hide quoted text -

lynnWong

unread,
Aug 20, 2008, 10:24:11 PM8/20/08
to tt...@googlegroups.com


2008/8/21 Mevaor <mev...@gmail.com>

很感谢
Rainleave兄的信息。
1. 涉及到数据手工录入的,如居住地,错别字多、空格乱码多、不完整信息多。
这个不完整信息 ,比如居住地错误的信息,我敢肯定对BI上面有关地域的分析会有影响。但是对医院有直接的利益影响么?
2. 这个涉及的就是 辨别重复纪录的问题 在国外解决已经比较普遍 大概叫做 naming de-duplication 或者
household- dedup. 利用的还是几个信息,比如名字 生日 地址 电话 等等 一般先 找到所有可能的相似纪录 然后根据具体要求 打
分 选出最佳。
3. 这个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问题 解决方法是使用大量的reference data. 比如用邮政的名址库 等等
4. 在当今发展的时代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一个男人 不是没有可能做女性检查,前阵子美国那位哥哥还生了孩子呢..

这个听起来比较搞笑。
不知道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多不多啊,首先是个矛盾体 ,男人和女性检查。


希望能多切磋!


On Aug 19, 9:09 pm,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 嘿嘿,非常感谢,大家都是高手阿,多指点指点
> 我整理整理思路先
>
> On 8月4日, 上午10时46分, shzxqdj <shzx...@163.com> wrote:
>
>
>
> > 我愿意有空参加你的讨论,我不太懂医院的业务,但是我有5年的不同项目思路经验,主要用sas Em做模型的,如果你有相关的背景资料,我非常高兴参加
> > 你们的讨论,大家一起进步,呵呵, 正如你所说,目前的都是简单的统计汇总,所以我觉得数据挖掘还是比较容易出彩的,
> > On 7月30日, 下午5时39分,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Hide quoted text -
>
> - Show quoted text -




--
O_O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O_O

rainleave

unread,
Aug 21, 2008, 9:27:42 AM8/21/08
to ttnn BI 观点
mevaor兄相当的幽默,呵呵,小弟佩服.也感谢ly兄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1、现在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需要投入广告以及开办一些社区义诊的推广活动,另外大医院还会和一些小医院开展业务合作。医院的资金、人力是有限的,
那么这些资源应该往哪里投入呢。如果有病人住址或者来源地信息的话,就可以建立以疾病病种、病人来源区域、医疗花费、就诊人次等为纬度的多维分析。通过
这些分析,可以判断出哪些区域的哪些单病种对医院业务贡献大,结合医院的特色专科以及发展方向,就可以制定出好的战术和战略。如果在加上外部数据,如各
地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医院就可以计算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了。

2、连续记录的问题用naming de-duplication 我估计也解决不了,因为你想从10万份个人信息的“姓名、性别、年龄、过敏药物”这
4个关键字中找到关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无论用什么算法都无法解决,我反正是想不出来,哈哈。

3、确实是个常见的问题,采用数据重整的方法可以解决,但是成本很高。我们现在想到的方法就是在数据来源的源头做好工作,比如地址:北京市东城区A街B
号C大厦D楼E号,以往的录入界面一般是一个长的窗体,现在我可以将它分拆,每个字段都可以提供下拉选框和默认值,当然如果采用2代身份证直接扫描会更
加好,但是即使这样做也仍然会有很多错误的信息,可能是用户不愿意告诉你真实的,可能用户户籍所在地和真实居住地不是一个地方……,所以要拿到最有价值
的真实数据其成本会很高。

4、哈哈,这个确实有意思,社会发展得太快了,我最近在电梯里常常碰到十指相扣的男士们,真说不准以后会是如何。
出现这种错误一般是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在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很难避免。信息系统完善后这样的情况就很少了。现在很普遍的情况是电子病历中的错误,很多
医生为了省事,直接套用以前写的病历,然后在上面做修改,就如同我们要写论文,从网上google一堆文献,然后copy到word,在修改,很容易有
遗漏的地方。
随着电子病历的普及,医院实际上会有大量的病历自动核对的需求,能辅助查错,但是这个系统太太太复杂了,估计没有个7、8年肯定搞不出来。
> O_O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O_O-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shzxqdj

unread,
Aug 21, 2008, 10:47:12 PM8/21/08
to ttnn BI 观点
关于第二个问题(有关连续记录的问题),我想凡是老病号,一定是用固定的病历号码连续求医的,而这也是医院的核心客户和重要资源,所以对这类病人的分析
是不存在这个连续记录的困难的;而剩下的没有连续记录的病人一般都是临时性的检查或小病之类的吧, 对此类病人,当成一次性的求医,来进行分析,比如类
似超市一次性购物篮的分析,也可以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呀!
呵呵,这只是我个人的管见,不对之处,多多指教,谢谢.

On 8月21日, 下午9时27分,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 mevaor兄相当的幽默,呵呵,小弟佩服.也感谢ly兄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
> 1、现在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需要投入广告以及开办一些社区义诊的推广活动,另外大医院还会和一些小医院开展业务合作。医院的资金、人力是有限的,
> 那么这些资源应该往哪里投入呢。如果有病人住址或者来源地信息的话,就可以建立以疾病病种、病人来源区域、医疗花费、就诊人次等为纬度的多维分析。通过
> 这些分析,可以判断出哪些区域的哪些单病种对医院业务贡献大,结合医院的特色专科以及发展方向,就可以制定出好的战术和战略。如果在加上外部数据,如各
> 地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医院就可以计算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了。
>
> 2、连续记录的问题用naming de-duplication 我估计也解决不了,因为你想从10万份个人信息的"姓名、性别、年龄、过敏药物"这
> 4个关键字中找到关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无论用什么算法都无法解决,我反正是想不出来,哈哈。
>
> 3、确实是个常见的问题,采用数据重整的方法可以解决,但是成本很高。我们现在想到的方法就是在数据来源的源头做好工作,比如地址:北京市东城区A街B
> 号C大厦D楼E号,以往的录入界面一般是一个长的窗体,现在我可以将它分拆,每个字段都可以提供下拉选框和默认值,当然如果采用2代身份证直接扫描会更
> 加好,但是即使这样做也仍然会有很多错误的信息,可能是用户不愿意告诉你真实的,可能用户户籍所在地和真实居住地不是一个地方......,所以要拿到最有价值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Qing

unread,
Aug 22, 2008, 1:12:46 AM8/22/08
to tt...@googlegroups.com
mevaor是专门搞数据质量的,多么希望能有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中国特色的数据质量解决方案啊。咱这旮旯,只要搞数据仓库的,没有不遇到数据质量问题的,需求大大地。
 
数据需要好质量,不过要等到数据质量都好了再进行分析,也没有必要。这个道理很浅显,但在现实里面,似乎通常有一种将质量做借口的现象。比如做数据分析,就经常有这样的借口。其实,如果要做出一种分析支撑的平台,可能对数据质量有全面的要求,不过如果是就具体业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挑选一些可信的数据进行分析。这得就事论事。
 
在分析的时候,不得不去考虑数据源的真实性,是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的。分析者可以假设,这些数据是可以反映,但通常需要怀疑一下。
 
今天上午,我们在进行一项调查问卷的分析。这里的数据,从形式上来看,质量还不错,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但从意义上,却应该要去怀疑的。不同的问卷形式会有一些误导性的答案提供。一个问题,如果询问客户的满意程度,提供一个"一般"的选项,在5分制里面定为2分,那么,这个问题就是隐含"一般"回答是表示了某种不满意。可是,这个回答真得表明被调查者不满么?恐怕更多只是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更应该被设置为3分。这算不算质量问题?恐怕也算。
 
将数据质量跟语言做个类比,平常说的数据质量问题,如非空值缺失,不一致可以类比做语法问题,比如一句话叫做"很数据质量重要",语法上就说不通。而另一类可能是语义的问题,"数据质量研究我"。
 
所以,也许需要扩展一下数据质量的概念,除了形式上的质量,还有一种数据意义质量,以反映数据真实准确反映现实的程度。
2008/8/22 shzxqdj <shz...@163.com>
...所以对这类病人的分析是不存在这个连续记录的困难的;而剩下的没有连续记录的病人一般都是临时性的检查或小病之类的吧...

rainleave

unread,
Aug 22, 2008, 3:14:33 AM8/22/08
to ttnn BI 观点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医院档案号,而且这个档案是存放在医院的,我还记得小时候去医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一个小窗口去拿档案袋,呵呵,
好怀念。80年代末,医院逐渐逐渐不再存放这些病厉而由病人自己带回家保存,再后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医院看病的时候,连续使用一个病历本的人更加少
了。从这些变迁可以看到国家的进步,人民权利的进步,但对我们做分析的人来说难度就越来越高了。shzxqdj说的对,老病号一定是用固定的病历本的,
因为他/她希望医生能够全面的了解他/她的病程情况,这样对自己的健康才有保障。这部分病人一般是些慢性病或者疑难杂症,对医院的贡献度到底有多高我还
没有统计过,争取今年做一次分析。至于没有连续记录的绝大部分,其数据确实值得分析,但医院现在还没有上升到这个管理程度,主要原因是医院绝大部分是国
有的,院长们首要关心的是帽子以及医疗质量,至于挖掘市场潜力似乎还没有提到重要的议程。当然这肯定是发展方向,5月份在北京和几个院长交流的时候,他
们就提出自己花了很多钱在信息化建设上,但最后却什么数据都看不到,所以坚定了我做这个系统的决心。

qing说到的数据意义的质量是我回帖子的时候没有仔细考虑的。上大学时候有一门市场调研的课程,其中花了很多篇幅来讲问卷的设计、问题和答案的心理暗
示、还有分值的设定,同一个问题,最高分5和最高分9,最后得出的统计结论会相差很大。这个话题涉及面很广,呵呵,相信各位都是专家级人物了。

Mevaor

unread,
Aug 25, 2008, 9:20:54 AM8/25/08
to ttnn BI 观点
感谢大家对数据质量方面的关注!

让我从头说起,数据质量问题,正如Qing所说,可以涵盖很多方面,
广义上说,只要是达不到所应该体现的价值的数据都可以说是存在质量问题,这包括数据残缺,数据重复,当然也包括数据不准确,句法逻辑错误。
狭义上或,我所从事的行业,主要解决的是数据残缺数据重复的问题。
从类别上说 可分为 批量和实时。 批量是一次性将大量数据进行清洁,实时是用一套纠错方案来防患于未然,比如在录入是设置检查机制,保证输入的城市,
区,街道,大厦有效。

RainLeave兄说的清洁病患信息,看起来对医院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还是无法实际去估算它可能带来的收益。我觉得数据清洁这种行当,困难就困难在这
里,除非当事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数据的质量有问题,干扰到正常运转了,才可能打动它。不然很难去具体地给出一个数值。

如果能够成功解析,正规化客户信息,比如 姓名 (包括人名,公司名),地址(精确到省市区街道大厦名 邮编),或许能有所帮助,但正如
RainLeave所说,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比如用保健卡),光靠算法来得出关联是困难的更是充满风险的。

国外的健康保险公司,因为有医院,诊所主动往保险公司发bills (他们等着收钱啊),并且还有定期的诊断报告,所以比较容易建立病人的档案,一般的
人,除非有什么大的不满,大概都会跟随一个保险公司很多年。这里每一种病都有编号,叫做 Diagnosis Code 或者 illness
code,而诊断结果也有编号,叫做 procedure code。 这每一个procedure具体该charge多少钱,政府也有指导性的规定,
所以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但是,大部分的保险公司还是难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根对长期病史的分析模型,根源在于,第一 老外实在太傻了太懒了,第二
还是太傻太懒了。




On Aug 21, 11:27 pm,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 mevaor兄相当的幽默,呵呵,小弟佩服.也感谢ly兄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
> 1、现在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需要投入广告以及开办一些社区义诊的推广活动,另外大医院还会和一些小医院开展业务合作。医院的资金、人力是有限的,
> 那么这些资源应该往哪里投入呢。如果有病人住址或者来源地信息的话,就可以建立以疾病病种、病人来源区域、医疗花费、就诊人次等为纬度的多维分析。通过
> 这些分析,可以判断出哪些区域的哪些单病种对医院业务贡献大,结合医院的特色专科以及发展方向,就可以制定出好的战术和战略。如果在加上外部数据,如各
> 地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医院就可以计算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了。
>
> 2、连续记录的问题用naming de-duplication 我估计也解决不了,因为你想从10万份个人信息的"姓名、性别、年龄、过敏药物"这
> 4个关键字中找到关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无论用什么算法都无法解决,我反正是想不出来,哈哈。
>
> 3、确实是个常见的问题,采用数据重整的方法可以解决,但是成本很高。我们现在想到的方法就是在数据来源的源头做好工作,比如地址:北京市东城区A街B
> 号C大厦D楼E号,以往的录入界面一般是一个长的窗体,现在我可以将它分拆,每个字段都可以提供下拉选框和默认值,当然如果采用2代身份证直接扫描会更
> 加好,但是即使这样做也仍然会有很多错误的信息,可能是用户不愿意告诉你真实的,可能用户户籍所在地和真实居住地不是一个地方......,所以要拿到最有价值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Hide quoted text -

Steven

unread,
Aug 25, 2008, 11:31:51 PM8/25/08
to ttnn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2008-08-26

Steven

发件人: rainleave
发送时间: 2008-08-22  15:14:38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抄送:
主题: Re: 开始设计医院运营决策系统,请大家讨论下

Wang shuai

unread,
Aug 26, 2008, 1:07:50 AM8/26/08
to tt...@googlegroups.com


2008/8/26 Steven <tanh...@gmail.com>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这样说也有道理!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rainleave

unread,
Aug 26, 2008, 10:36:13 AM8/26/08
to ttnn BI 观点
steven的话确实提醒了我,而且有如醍醐灌顶.
记得qing以前也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我们做这些数据分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千万不能因为要做数据分析而做,而应该有主题有明确方向。说得更商业化

点,我这个系统开发出来后的卖点、亮点、包装点在哪里?给用户的价值在哪里? 今天晚上一定要好好想想啊,非常感谢steven的提醒。

On 8月26日, 上午11时31分, "Steven" <tanhm1...@gmail.com> wrote: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2008-08-26
>
> Steven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Wang SH.

unread,
Aug 26, 2008, 9:37:46 PM8/26/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不好意思,这话是2008/8/26 Steven <tanh...@gmail.com>说的,我只是顶了下。

2008/8/26 rainleave <rain...@gmail.com>
帅哥的话确实提醒了我,而且有如醍醐灌顶.
记得qing以前也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我们做这些数据分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千万不能因为要做数据分析而做,而应该有主题有明确方向。说得更商业化一
点,我这个系统开发出来后的卖点、亮点、包装点在哪里?给用户的价值在哪里? 今天晚上一定要好好想想啊,非常感谢wang shuai的提醒。

On 8月26日, 下午1时07分, "Wang shuai" <shuai.wang....@gmail.com> wrote:
> 2008/8/26 Steven <tanhm1...@gmail.com>
>
>
>
>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这样说也有道理!
>
>
>
>
>
>
>
> > 2008-08-26
> > ------------------------------
> >  Steven
> > ------------------------------
> > *发件人:* rainleave
> > *发送时间:* 2008-08-22  15:14:38
> >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 > *抄送:*
> > *主题:* Re: 开始设计医院运营决策系统,请大家讨论下
> My blog:http://hi.baidu.com/shuaiwong-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Delin He

unread,
Aug 27, 2008, 7:33:23 AM8/27/08
to tt...@googlegroups.com
比如对北京的几个有名的三甲,如协和、中日、三院等,普通人挂个专家号都不容易,人家根本都愁病人,病人蜂拥而至,病人的市场分析、营销的意义对于院长来说,基本排不上号。rainleave 可以考虑体检行业,如慈铭体检,它那的确有数据分析的需要,并且他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定程度,也积累了一些数据,可以在在个行业写积累一些经验,再推广到医院。

2008/8/26 Steven <tanh...@gmail.com>
--
Best regards!

He Delin(何德琳)
----------------------------------
Mailto: beij...@gmail.com

shiming

unread,
Aug 27, 2008, 10:03:05 AM8/27/08
to tt...@googlegroups.com
曾经听一个美国做health care数据分析的朋友说他们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是第三方的,他们从医院购买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改造,将增值后的数据卖个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尤其后者非常关心单个医生的从医历史,用药习惯,病人回访率等。但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医生如果用贵药,保险公司会拒绝将其列为认证(可报销)医师,制衡就这么产生了。曾经想过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应用到国内,这似乎是块空白。

 
2008/8/27 Delin He <beij...@gmail.com>

rainleave

unread,
Sep 1, 2008, 2:52:00 AM9/1/08
to ttnn BI 观点
感谢这个建议,嘿嘿。
昨天在做一个事情,就是把一个病人的连续体检记录作分析,如血压值、白血球数量等进行统计,最后给医院一个参考建议。做体检的分析有一个难点,就是提供
体检软件的公司太多了,这个分析系统如果要和那么多体检软件做接口工作量比较大,还不知道从体检系统里面挖掘信息用户会支付多少钱呢?或者这样和医院商
量,通过我们分析系统挖掘出来的客户,利润和医院4/6分成,软件免费用。呵呵
另外我还在做一个区(60万人口)的公共卫生系统,会结合居民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等)做一些分析。另外还对辖区所有医生的用药习惯做分析,过段时
间我会发上来给大家看。


On 8月27日, 下午7时33分, "Delin He" <beiji...@gmail.com> wrote:
> 比如对北京的几个有名的三甲,如协和、中日、三院等,普通人挂个专家号都不容易,人家根本都愁病人,病人蜂拥而至,病人的市场分析、营销的意义对于院长来说,基-本排不上号。rainleave
> 可以考虑体检行业,如慈铭体检,它那的确有数据分析的需要,并且他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定程度,也积累了一些数据,可以在在个行业写积累一些经验,再推广到医院。
>
> 2008/8/26 Steven <tanhm1...@gmail.com>
>
>
>
>
>
>
>
>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 2008-08-26
> > ------------------------------
> > Steven
> > ------------------------------
> > *发件人:* rainleave
> > *发送时间:* 2008-08-22 15:14:38
> >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 > *抄送:*
> > *主题:* Re: 开始设计医院运营决策系统,请大家讨论下
> Mailto: beiji...@gmail.com-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rainleave

unread,
Sep 1, 2008, 2:53:10 AM9/1/08
to ttnn BI 观点
中国就是缺少一种监督体系,而且监督者对it价值的认识度也是影响发展的一个因素。


On 8月27日, 下午10时03分,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曾经听一个美国做health
> care数据分析的朋友说他们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是第三方的,他们从医院购买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改造,将增值后的数据卖个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尤其后者非常-关心单个医生的从医历史,用药习惯,病人回访率等。但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医生如果用贵药,保险公司会拒绝将其列为认证(可报销)医师-,制衡就这么产生了。曾经想过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应用到国内,这似乎是块空白。
>
> 2008/8/27 Delin He <beiji...@gmail.com>
>
>
>
> > 比如对北京的几个有名的三甲,如协和、中日、三院等,普通人挂个专家号都不容易,人家根本都愁病人,病人蜂拥而至,病人的市场分析、营销的意义对于院长来说,基-本排不上号。rainleave
> > 可以考虑体检行业,如慈铭体检,它那的确有数据分析的需要,并且他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定程度,也积累了一些数据,可以在在个行业写积累一些经验,再推广到医院。
>
> > 2008/8/26 Steven <tanhm1...@gmail.com>
>
>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 2008-08-26
> >> ------------------------------
> >> Steven
> >> ------------------------------
> >> *发件人:* rainleave
> >> *发送时间:* 2008-08-22 15:14:38
> >>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 >> *抄送:*
> >> *主题:* Re: 开始设计医院运营决策系统,请大家讨论下
> >> Mailto: beiji...@gmail.com-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Mevaor

unread,
Sep 1, 2008, 8:18:21 AM9/1/08
to ttnn BI 观点
shiming说的很对啊 我现在在的这个健康保险公司 每天分析的就是这些数据,对医师 药剂师 专家 麻醉师 物理治疗师 进行分析 根据一类病症
的平均的用药以及收费水平来判定他是否有过度收费,如果出现异常现象,保险公司可以终止和这个医生的合作。如果整个医院收费高,就和这个医院谈判,让他
降低费用。
还可以对病人进行分析 也能粗略地得出大手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小的治疗,这些费用保险公司都是很看重的。

Rainleave,我觉得你的思路行得通 先让医院尝到甜头,但是你如何计算产生的利润呢?
你手上的数据非常多阿 佩服佩服 都是金子 都是金子


另外一个题外话 我现在在做几个合并的大医院的采购数据清洁,发现国外医院的采购数据非常的混乱 重复错误很多,一个相似产品(比如 towel ,类
似的东西 不同供货商 不同价格)这都是赤裸裸的成本节约。采购数据包括上到药剂药品,下到办公用品(打印纸,订书针,手套,厕纸)。 向大家打听一
下,不知道国内的医院是什么情况?


其他的行业比如制造业是否也有类似问题呢?

以清洁他人数据为己任的三天不洗澡的Mevaor



On Aug 28, 12:03 am,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曾经听一个美国做health
> care数据分析的朋友说他们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是第三方的,他们从医院购买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改造,将增值后的数据卖个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尤其后者非常-关心单个医生的从医历史,用药习惯,病人回访率等。但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医生如果用贵药,保险公司会拒绝将其列为认证(可报销)医师-,制衡就这么产生了。曾经想过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应用到国内,这似乎是块空白。
>
> 2008/8/27 Delin He <beiji...@gmail.com>
>
>
>
> > 比如对北京的几个有名的三甲,如协和、中日、三院等,普通人挂个专家号都不容易,人家根本都愁病人,病人蜂拥而至,病人的市场分析、营销的意义对于院长来说,基-本排不上号。rainleave
> > 可以考虑体检行业,如慈铭体检,它那的确有数据分析的需要,并且他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定程度,也积累了一些数据,可以在在个行业写积累一些经验,再推广到医院。
>
> > 2008/8/26 Steven <tanhm1...@gmail.com>
>
>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 2008-08-26
> >> ------------------------------
> >> Steven
> >> ------------------------------
> >> *发件人:* rainleave
> >> *发送时间:* 2008-08-22 15:14:38
> >>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 >> *抄送:*
> >> *主题:* Re: 开始设计医院运营决策系统,请大家讨论下
> >> Mailto: beiji...@gmail.com- Hide quoted text -

shiming

unread,
Sep 2, 2008, 3:18:23 AM9/2/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乍一看以为国内保险公司也细致到医师了,还在奇怪我连诊单上的签字是什么体都看不懂,怎么可能精确到人呢。原来mevaor不是说得国内。
我想雨叶的意思是凡是挖掘出来的客户贡献的利润都拿来分帐,但如何把他们关联起来呢?要不给体检客户发张看一送一的请帖?好像不太符合国情。
这种大规模样本的统计结果保险精算和医药行业应该很感兴趣,请发上些样本看看玩玩。

2008/9/1 Mevaor <mev...@gmail.com>

Mevaor

unread,
Sep 2, 2008, 7:24:00 AM9/2/08
to ttnn BI 观点
SHIMING兄非常幽默阿,诊单的签字,那都是响当当的以医师名字命名的字体,都是应该送博物院展览的。光是那些字,都是带功的,对中老年脱发缺钙都
有一定的疗效。
不过我觉得 无论如何,能收集到很多人的体检数据或者生活习惯的数据,这都是很宝贵的,不管是给医院,给治药公司,给保健品公司,给市场公司都是价值很
高的。




On Sep 2, 5:18 pm,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乍一看以为国内保险公司也细致到医师了,还在奇怪我连诊单上的签字是什么体都看不懂,怎么可能精确到人呢。原来mevaor不是说得国内。
> 我想雨叶的意思是凡是挖掘出来的客户贡献的利润都拿来分帐,但如何把他们关联起来呢?要不给体检客户发张看一送一的请帖?好像不太符合国情。
> 这种大规模样本的统计结果保险精算和医药行业应该很感兴趣,请发上些样本看看玩玩。
>
> 2008/9/1 Mevaor <mev...@gmail.com>
>
>
>
> > shiming说的很对啊 我现在在的这个健康保险公司 每天分析的就是这些数据,对医师 药剂师 专家 麻醉师 物理治疗师 进行分析 根据一类病症
> > 的平均的用药以及收费水平来判定他是否有过度收费,如果出现异常现象,保险公司可以终止和这个医生的合作。如果整个医院收费高,就和这个医院谈判,让他
> > 降低费用。
> > 还可以对病人进行分析 也能粗略地得出大手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小的治疗,这些费用保险公司都是很看重的。
>
> > Rainleave,我觉得你的思路行得通 先让医院尝到甜头,但是你如何计算产生的利润呢?
> > 你手上的数据非常多阿 佩服佩服 都是金子 都是金子
>
> > 另外一个题外话 我现在在做几个合并的大医院的采购数据清洁,发现国外医院的采购数据非常的混乱 重复错误很多,一个相似产品(比如 towel ,类
> > 似的东西 不同供货商 不同价格)这都是赤裸裸的成本节约。采购数据包括上到药剂药品,下到办公用品(打印纸,订书针,手套,厕纸)。 向大家打听一
> > 下,不知道国内的医院是什么情况?
>
> > 其他的行业比如制造业是否也有类似问题呢?
>
> > 以清洁他人数据为己任的三天不洗澡的Mevaor
>
> > On Aug 28, 12:03 am,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 > 曾经听一个美国做health
>
> > care数据分析的朋友说他们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是第三方的,他们从医院购买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改造,将增值后的数据卖个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尤其后者非常--关心单个医生的从医历史,用药习惯,病人回访率等。但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医生如果用贵药,保险公司会拒绝将其列为认证(可报销)医-师-,制衡就这么产生了。曾经想过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应用到国内,这似乎是块空白。
>
> > > 2008/8/27 Delin He <beiji...@gmail.com>
>
> > 比如对北京的几个有名的三甲,如协和、中日、三院等,普通人挂个专家号都不容易,人家根本都愁病人,病人蜂拥而至,病人的市场分析、营销的意义对于院长来说,基--本排不上号。rainleave
>
> > 可以考虑体检行业,如慈铭体检,它那的确有数据分析的需要,并且他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定程度,也积累了一些数据,可以在在个行业写积累一些经验,再推广到医院。
>
> > > > 2008/8/26 Steven <tanhm1...@gmail.com>
>
>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
> read more >>- Hide quoted text -

rainleave

unread,
Sep 5, 2008, 3:09:43 AM9/5/08
to ttnn BI 观点
mevaor说的这些数据国内还没有采集到这么细,社保局只能采集到医保病人的数据,具体包括:医院编码、医保(下同)病人编码、病人姓名、病人年龄、
病人单位、病人参保种类、门诊id、处方(含药品、收费项目)、开单医生、就诊时间,住院病人增加诊断、主治医生、手术、医嘱信息等,以上的处方、医
嘱、收费项目等信息社保局只能取和医保有关的数据,因为一张处方上并不一定所有的药品都是医保药品,即病人自费部分的信息社保局无权采集。所以什么办公
用品、设备之类的信息社保局无法拿到。能取这些数据的只有各级的卫生主管机构----卫生局/厅----可以采集,但是目前卫生主管机构很难采集这些数据,一般
就只要门诊量、处方数量、医生数量等等这样简单易统计的数据,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数据的可信度不高,因为还没有资金去建立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直接从各个医
院的数据库里面采集数据,目前都是手工填报的方式,数据很难说是准确的。

mevaor说的多个医院数据合并的情况我也遇到了,有2个医院管理集团找到我,他们收购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医院,需要监控和掌握各医院运行情况,我给
他们提供了解决方案,为了简单起见,建议统一各医院的信息系统,然后编制专门的数据采集软件上传数据到数据中心,再对这些数据做处理。如果各医院的信息
系统不统一的话,这个数据采集软件很难编写,花费在这个上面的成本比换一套软件的成本要高,当然遇到规模大的医院我这个方法肯定不适用,好在中国的医疗
集团刚刚起步,他们下面的医院都很小,容易处理。

至于靠数据来分成,鉴于国内的法律我不敢直接拿这些数据来分析,以后会和各医院签订数据服务协议,看能否找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方式。这方面我们要多多交
流啊,呵呵。

On 9月1日, 下午8时18分, Mevaor <mev...@gmail.com> wrote:
> shiming说的很对啊 我现在在的这个健康保险公司 每天分析的就是这些数据,对医师 药剂师 专家 麻醉师 物理治疗师 进行分析 根据一类病症
> 的平均的用药以及收费水平来判定他是否有过度收费,如果出现异常现象,保险公司可以终止和这个医生的合作。如果整个医院收费高,就和这个医院谈判,让他
> 降低费用。
> 还可以对病人进行分析 也能粗略地得出大手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小的治疗,这些费用保险公司都是很看重的。
>
> Rainleave,我觉得你的思路行得通 先让医院尝到甜头,但是你如何计算产生的利润呢?
> 你手上的数据非常多阿 佩服佩服 都是金子 都是金子
>
> 另外一个题外话 我现在在做几个合并的大医院的采购数据清洁,发现国外医院的采购数据非常的混乱 重复错误很多,一个相似产品(比如 towel ,类
> 似的东西 不同供货商 不同价格)这都是赤裸裸的成本节约。采购数据包括上到药剂药品,下到办公用品(打印纸,订书针,手套,厕纸)。 向大家打听一
> 下,不知道国内的医院是什么情况?
>
> 其他的行业比如制造业是否也有类似问题呢?
>
> 以清洁他人数据为己任的三天不洗澡的Mevaor
>
> On Aug 28, 12:03 am,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
>
> > 曾经听一个美国做health
> > care数据分析的朋友说他们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是第三方的,他们从医院购买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改造,将增值后的数据卖个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尤其后者非常--关心单个医生的从医历史,用药习惯,病人回访率等。但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医生如果用贵药,保险公司会拒绝将其列为认证(可报销)医-师-,制衡就这么产生了。曾经想过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应用到国内,这似乎是块空白。
>
> > 2008/8/27 Delin He <beiji...@gmail.com>
>
> > > 比如对北京的几个有名的三甲,如协和、中日、三院等,普通人挂个专家号都不容易,人家根本都愁病人,病人蜂拥而至,病人的市场分析、营销的意义对于院长来说,基--本排不上号。rainleave
> > > 可以考虑体检行业,如慈铭体检,它那的确有数据分析的需要,并且他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定程度,也积累了一些数据,可以在在个行业写积累一些经验,再推广到医院。
>
> > > 2008/8/26 Steven <tanhm1...@gmail.com>
>
> >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
> 阅读更多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rainleave

unread,
Sep 5, 2008, 3:14:06 AM9/5/08
to ttnn BI 观点
昨天,和我合作的一个政府雇用了30个人开始大规模的数据录入,1期将把14万人的健康档案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包含基本信息、慢性病信息、生活习惯、居
住条件、卫生状况、传染病等等,9月底,这个地方的所有医院的诊疗信息会和健康档案进行关联,我就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分析了。能分析出什么我也不知道,如
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分析想法可以告诉我,我建个模型然后进行统计(算不算得上分析?),最后把结果贴上来。

On 9月2日, 下午3时18分,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乍一看以为国内保险公司也细致到医师了,还在奇怪我连诊单上的签字是什么体都看不懂,怎么可能精确到人呢。原来mevaor不是说得国内。
> 我想雨叶的意思是凡是挖掘出来的客户贡献的利润都拿来分帐,但如何把他们关联起来呢?要不给体检客户发张看一送一的请帖?好像不太符合国情。
> 这种大规模样本的统计结果保险精算和医药行业应该很感兴趣,请发上些样本看看玩玩。
>
> 2008/9/1 Mevaor <mev...@gmail.com>
>
>
>
> > shiming说的很对啊 我现在在的这个健康保险公司 每天分析的就是这些数据,对医师 药剂师 专家 麻醉师 物理治疗师 进行分析 根据一类病症
> > 的平均的用药以及收费水平来判定他是否有过度收费,如果出现异常现象,保险公司可以终止和这个医生的合作。如果整个医院收费高,就和这个医院谈判,让他
> > 降低费用。
> > 还可以对病人进行分析 也能粗略地得出大手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小的治疗,这些费用保险公司都是很看重的。
>
> > Rainleave,我觉得你的思路行得通 先让医院尝到甜头,但是你如何计算产生的利润呢?
> > 你手上的数据非常多阿 佩服佩服 都是金子 都是金子
>
> > 另外一个题外话 我现在在做几个合并的大医院的采购数据清洁,发现国外医院的采购数据非常的混乱 重复错误很多,一个相似产品(比如 towel ,类
> > 似的东西 不同供货商 不同价格)这都是赤裸裸的成本节约。采购数据包括上到药剂药品,下到办公用品(打印纸,订书针,手套,厕纸)。 向大家打听一
> > 下,不知道国内的医院是什么情况?
>
> > 其他的行业比如制造业是否也有类似问题呢?
>
> > 以清洁他人数据为己任的三天不洗澡的Mevaor
>
> > On Aug 28, 12:03 am,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 > 曾经听一个美国做health
>
> > care数据分析的朋友说他们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是第三方的,他们从医院购买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改造,将增值后的数据卖个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尤其后者非常--关心单个医生的从医历史,用药习惯,病人回访率等。但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医生如果用贵药,保险公司会拒绝将其列为认证(可报销)医-师-,制衡就这么产生了。曾经想过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应用到国内,这似乎是块空白。
>
> > > 2008/8/27 Delin He <beiji...@gmail.com>
>
> > 比如对北京的几个有名的三甲,如协和、中日、三院等,普通人挂个专家号都不容易,人家根本都愁病人,病人蜂拥而至,病人的市场分析、营销的意义对于院长来说,基--本排不上号。rainleave
>
> > 可以考虑体检行业,如慈铭体检,它那的确有数据分析的需要,并且他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定程度,也积累了一些数据,可以在在个行业写积累一些经验,再推广到医院。
>
> > > > 2008/8/26 Steven <tanhm1...@gmail.com>
>
>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
> 阅读更多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Mevaor

unread,
Sep 9, 2008, 10:04:34 AM9/9/08
to ttnn BI 观点

Rainleave手里de 数据真的是浩如烟海 非常令人羡慕啊
不过手工录入 让我很本能地想到了数据问题 嗬嗬...


On Sep 5, 5:14 pm,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 昨天,和我合作的一个政府雇用了30个人开始大规模的数据录入,1期将把14万人的健康档案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包含基本信息、慢性病信息、生活习惯、居
> 住条件、卫生状况、传染病等等,9月底,这个地方的所有医院的诊疗信息会和健康档案进行关联,我就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分析了。能分析出什么我也不知道,如
> 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分析想法可以告诉我,我建个模型然后进行统计(算不算得上分析?),最后把结果贴上来。
>
> On 9月2日, 下午3时18分,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
>
> > 乍一看以为国内保险公司也细致到医师了,还在奇怪我连诊单上的签字是什么体都看不懂,怎么可能精确到人呢。原来mevaor不是说得国内。
> > 我想雨叶的意思是凡是挖掘出来的客户贡献的利润都拿来分帐,但如何把他们关联起来呢?要不给体检客户发张看一送一的请帖?好像不太符合国情。
> > 这种大规模样本的统计结果保险精算和医药行业应该很感兴趣,请发上些样本看看玩玩。
>
> > 2008/9/1 Mevaor <mev...@gmail.com>
>
> > > shiming说的很对啊 我现在在的这个健康保险公司 每天分析的就是这些数据,对医师 药剂师 专家 麻醉师 物理治疗师 进行分析 根据一类病症
> > > 的平均的用药以及收费水平来判定他是否有过度收费,如果出现异常现象,保险公司可以终止和这个医生的合作。如果整个医院收费高,就和这个医院谈判,让他
> > > 降低费用。
> > > 还可以对病人进行分析 也能粗略地得出大手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小的治疗,这些费用保险公司都是很看重的。
>
> > > Rainleave,我觉得你的思路行得通 先让医院尝到甜头,但是你如何计算产生的利润呢?
> > > 你手上的数据非常多阿 佩服佩服 都是金子 都是金子
>
> > > 另外一个题外话 我现在在做几个合并的大医院的采购数据清洁,发现国外医院的采购数据非常的混乱 重复错误很多,一个相似产品(比如 towel ,类
> > > 似的东西 不同供货商 不同价格)这都是赤裸裸的成本节约。采购数据包括上到药剂药品,下到办公用品(打印纸,订书针,手套,厕纸)。 向大家打听一
> > > 下,不知道国内的医院是什么情况?
>
> > > 其他的行业比如制造业是否也有类似问题呢?
>
> > > 以清洁他人数据为己任的三天不洗澡的Mevaor
>
> > > On Aug 28, 12:03 am, shiming <shiming...@gmail.com> wrote:
> > > > 曾经听一个美国做health
>
> > > care数据分析的朋友说他们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是第三方的,他们从医院购买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改造,将增值后的数据卖个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尤其后者非常---关心单个医生的从医历史,用药习惯,病人回访率等。但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医生如果用贵药,保险公司会拒绝将其列为认证(可报销)-医-师-,制衡就这么产生了。曾经想过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应用到国内,这似乎是块空白。
>
> > > > 2008/8/27 Delin He <beiji...@gmail.com>
>
> > > 比如对北京的几个有名的三甲,如协和、中日、三院等,普通人挂个专家号都不容易,人家根本都愁病人,病人蜂拥而至,病人的市场分析、营销的意义对于院长来说,基---本排不上号。rainleave
>
> > > 可以考虑体检行业,如慈铭体检,它那的确有数据分析的需要,并且他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定程度,也积累了一些数据,可以在在个行业写积累一些经验,再推广到医院。
>
> > > > > 2008/8/26 Steven <tanhm1...@gmail.com>
>
> > > 鄙以为分析工作围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的绩效考核为好,像针对病人的市场分析,搞什么营销啊,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谁说你上我这看看吧,谁都不爱搭理,没---准遇上大爷大妈还跟你急,看病跟买东西好像还有很大差别,看到一位老兄说类似购物篮分析,觉得有点搞笑味道了,呵呵
> ...
>
> read more >>- Hide quoted text -

rainleave

unread,
Sep 25, 2008, 3:55:34 AM9/25/08
to ttnn BI 观点
[img]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
5396e303457b3b0111841&000[/img]
数据快要录入完了,已经录了2万份家庭的信息.
贴个图大家看看,人口金字塔的.为了在2边显示条形图,手上没有控件,就先将男性赋值为负数,下次会进行修正.

rainleave

unread,
Sep 25, 2008, 3:57:08 AM9/25/08
to ttnn BI 观点
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5396e303457b3b0111841&000

没有贴好
On 9月25日, 下午3时55分, rainleave <rainle...@gmail.com> wrote:

> 数据快要录入完了,已经录了2万份家庭的信息.
> 贴个图大家看看,人口金字塔的.为了在2边显示条形图,手上没有控件,就先将男性赋值为负数,下次会进行修正.
>
> On 9月9日, 下午10时04分, Mevaor <mev...@gmail.com> wrote:
>
>
>
> > Rainleave手里de 数据真的是浩如烟海 非常令人羡慕啊
> > 不过手工录入 让我很本能地想到了数据问题 嗬嗬...-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George Zhang

unread,
Sep 25, 2008, 4:40:16 AM9/25/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好小的图,眼睛看花了

2008/9/25 rainleave <rain...@gmail.com>



--
Best Regard
George Zhang

ttnn...@sina.com

unread,
Sep 28, 2008, 4:43:42 AM9/28/08
to ttnn BI 观点
北京知名医院的知名专家出诊,每天看病人数是有限制的,挂号很相当困难的,普通医生没有人数限制,光从看病人数上能反映出什么呢?

服务态度信息如何取得呢?医院不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医生服务监控组织或其他途径,数据很难得到。

对于医生用药监督,感觉应该可以进行系统建设,但是,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这个系统医院会如何使用,是否能真的为医生用药起到良性监督还是医院未来利益而适
得其反呢,可能是我偏激了点,因为我不了解医院内部实际情况,但是,大家都能知道现在人民反映医院黑、药费贵、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是很高的。里面究竟
是医生的问题还是医院的问题我不清楚。医院在竞争中如果哪家医院看病费用不高,还怎能看好病,这样的医院大家都会喜欢和去看病,我在生活中经常听见同事
间反映北京各个医院的情况,大家比对。呵呵!

抛开上面的不说,只说要建的这个系统,数据源头的数据信息采集及质量才是关键,要掌握看病者的真实实际信息医院内部不做整改,很难实现。对于不真是的、
不完整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失败的几率太高了。医生用药的数据还具备一些可分析性,我去医院的时候,看到医生开完要后都会在系统中进行记录打印单子,这
个从操作流程上比规范。

好的想法也是需要外部环境配合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