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作为一名甲方人员的工作

3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innovate511

unread,
Mar 17, 2008, 11:10:45 AM3/17/08
to ttnn BI 观点
做了8年的乙方,这回开始做甲方,打算从以下几点做好工作:
1. 主导架构方向,多听细节意见。熟悉公司可能要用到的各种工具。(和很多业界朋友谈最基本的统一维度建模, 要既保证数据/信息一致性的同时又同时
满足主题分析的灵活的个性化需求, 但基本都是模糊的思维, 所以面向未来的数据仓库架构还是自己来吧.)
2. 多和同事合作,和开发团队(包括乙方)一起把业务问题解决
3. 制作样板标准,把握各个环节,每次新立项目的周期需要参与管理,每个环节需要提交的文档必须符合规范,内容需要审查,各个环节必须提交所对应的文
档及相关内容。这些环节可是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可别想偷懒.
4. 对主要矛盾需要深入研究, 把握最恰当解决方案.
5. 打好数据仓库基础后, 使客户满意初期系统, 才能和客户一起挖掘更深层次的信息.(从描述性的事实数据提取维度信息, 或者提取退化维).

虽然是摸索中, 不过希望都做得更专业, 更严谨, 更多满意度, 多些困难估计, 多些良好解决方案, 多些经验总结, 也就能更轻松, 少加班甚至
别加班.(很多项目搞得紧加班,其实是技术没把握好,或者管理不好,或者合作关系没处好, 而非项目真的很大工作量)

希望各位朋友补充内容, 无论和谁合作, 我也会抱着互相学习的态度, 善于总结得失利弊, 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geraint.zhang

unread,
Mar 17, 2008, 9:57:01 PM3/17/08
to tt...@googlegroups.com
甲方中的技术线,对于业务线来说还是个服务部门
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是以业务驱动的,所以掌握业务应该为首要工作.
当然你要是被甲方招安的,可能本身就比较了解甲方业务了.
做业务的里面最懂技术的,做技术的里面最懂业务的.
相声演员中演戏演的最好,演员中导演导的最好,导演里面相声说得最好---玩的就是个
综合实力

-----邮件原件-----
发件人: tt...@googlegroups.com [mailto:tt...@googlegroups.com] 代表
innovate511
发送时间: 2008年3月17日 23:11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主题: 做好作为一名甲方人员的工作

Qing

unread,
Mar 18, 2008, 1:09:50 AM3/18/08
to tt...@googlegroups.com
1. 主导架构方向,多听细节意见
主导架构方向?那乙方干什么?这可能对你是个大的挑战吧。如果你遇到一个在架构方面比不上你的乙方设计师,你会怎么办呢?是代替他工作?还是指挥他工作?还是任其工作,即便达不到你预期的要求也无所谓?

2. 多和同事合作,和开发团队(包括乙方)一起把业务问题解决
good very

3. 制作样板标准..
好得很,甲方应该主导这事儿。当然,乙方也应该自己有一套。虽然说有点形式化,但多少代表一种专业态度。遗憾的是,即便有模板,没有质量标准,还是大问题。
 
4. 对主要矛盾需要深入研究, 把握最恰当解决方案
很好,擒贼先擒王。

5. 打好数据仓库基础后...
这个...可以归入第4个问题吧。
 
我不是甲方,不会武功,也没有靖哥哥,所以瞎说两句。
 
甲方的IT部门,是为业务部门服务的部门。我觉得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质量控制上。这个问题总是不太起眼,也没什么头绪,但如果这项工作是乙方自控,那就是自己玩自己。还得有个标准,然后由甲方监控。监控也不是完全按照条条框框的标准,这当然是最省事的。关键得看交付的东西是否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不是满足自己的需求)。
 
有的甲方把关把得很松,他几乎就是转发器,东西就直接交给业务部门。有的严一点,首先过自己那关,不行就打回去。我觉得,严一点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当然,存心刁难是另一回事。这事儿不好说,因为没有标准。对一个交付品,是总能找到毛病的。但我想如果关系做到那个份上,已经不是技术上的失败。而质量标准,是项目开始前大家遵守的,即便这个标准不科学,但有比没有好。但有时候是没有比有好,那就是有了标准不执行,不进化,这个时候,大家就走形式,挺没意思的一件事,还不如不要什么标准。
 
innovate将架构放在第一项工作,不光要主导还要关注细节,对此,我认为这不是重点。更重要的还是质量。目前,我们这个行当并没有什么数据仓库质量标准,唉,希望innovate可以实践出一套方案出来。
 
话说回来。现在估计的这些问题可能在未来的工作都不重要,重要的却成了炮制亮点,那就挺可悲的了。不光是甲方可悲,大家都可悲。

innovate511

unread,
Mar 18, 2008, 9:21:23 AM3/18/08
to ttnn BI 观点
老板之所以找我,就是因为之前2年由知名咨询公司主导,结果还多花钱买了个行业模型,那个模型设计很完备,但是在数据层次上只是单一的,所以架构根本谈
不上,很多内容也用不上,或者不清楚怎么用。至于项目流程,甲方老成员人太少也管不过来,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也比较复杂。挑战谈不上,老板和我谈
的时候,我就说如果面向未来的架构,5-10年没啥问题,再长不好说了。不过需要从现有架构着手,逐步转移到新的架构上去,不能一步到位,那不现实。当
然这是机会,现在越来越多项目,只能跟着人家架构做开发,即使架构很烂,也没办法,最终客户不知道啥是好架构,只知道表面的东西,能改就改了,而项目定
位也决定了这些。

所以以后架构的问题,一般不用乙方去操心。

样板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容。重要文档必须要有,而且要有质量。举例说明,调研阶段完后必须有规范的调研报告,如果内容少了或者有失,需要再做
好;设计阶段完时需要有设计设计文档出来,内容不能精简,不专业的一下就看出来,不清楚的可以开个会,谁都会了;再如测试阶段,必须有详细的测试文档,
包括记录测试结果,需求变化后需要有相关的回归测试文档。

之所以要有对应的文档,历史告诉我们,相对成功满意的项目,问题会少,初级问题更少,因为任何问题在文档中都会找到,如果找不到,你去系统里一个一个的
找?那你不加班谁加班?之所以很多人不喜欢写优秀的问题,主要是习惯问题,其实在调研的同时,开发期间开会之后,测试过程,文档就可以写很多了,思路就
可以很清晰了,有了良好的习惯和意识,这些东西需要很多时间么?

我这里说的主要矛盾,主要是项目当前的主要问题,比如是业务逻辑问题,还是ETL效率问题,或是BI展示问题。有了良好的开端,才能在未来的一步步建设
中走得更远更好。

如果我是QA,即使不看技术和业务方面,仅仅从软件开发角度,现在国内绝大多数项目都不合格,毛病我都能大体指出来,还可以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虽然我只
做过3年规范项目,就是所谓的500强企业项目,不过规范项目中也会有小问题,我都自己总结过,当然,对于身边不规范的项目,自己以前参加过的不规范项
目,更是有得失总结。我以前就很喜欢和兄弟项目组的讨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建议。

成败的关键,不仅仅是技术、业务,还有流程和管理,有人总结技术和业务,不过都一起来总结的,好像不是很多,可能因为很多东西太普遍了,习惯了,就觉得
是正常的了。

innovate511

unread,
Mar 18, 2008, 9:29:32 AM3/18/08
to ttnn BI 观点
对了,顺便请XD们推荐下Informatica开发人员,最好熟悉Oracle数据库。工作资历在2年以上,上不封顶,最好Informatica大
型项目经验,薪资面议,需要和大老板谈,如果有实力,应该不会比知名的国内公司薪水差。

另外就是要有足够的团队协作精神,互相学习,你Informatica好,我也会虚心请教,当然你也可以看见面向未来5-10年多种BI需求的架构系统
如何一步步搭建起来的,外部所谓成熟行业模型如何在实际系统中如何利用起来的。

wang yiyun

unread,
Mar 19, 2008, 10:16:01 AM3/19/08
to tt...@googlegroups.com
什么甲方公司

innovate511

unread,
Mar 21, 2008, 11:22:53 AM3/21/08
to ttnn BI 观点
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其实呆了3年外企环境,突然去民营企业,而且是传统企业,IT只是服务部门,对我来说还是蛮有挑战的。只是我看重BIDW规划,看
重我可以把我的DWBI经验、综合技术和项目开发管理经验都有最大发挥余地。

On 3月19日, 下午10时16分, "wang yiyun" <wang.yi...@gmail.com> wrote:
> 什么甲方公司
>
> On 3/18/08, innovate511 <innovate...@gmail.com> wrote:
>
>
>
>
>
> > 对了,顺便请XD们推荐下Informatica开发人员,最好熟悉Oracle数据库。工作资历在2年以上,上不封顶,最好Informatica大
> > 型项目经验,薪资面议,需要和大老板谈,如果有实力,应该不会比知名的国内公司薪水差。
>
> > 另外就是要有足够的团队协作精神,互相学习,你Informatica好,我也会虚心请教,当然你也可以看见面向未来5-10年多种BI需求的架构系统
> > 如何一步步搭建起来的,外部所谓成熟行业模型如何在实际系统中如何利用起来的。-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raullew

unread,
Mar 21, 2008, 11:45:46 AM3/21/08
to ttnn BI 观点
你做了这套系统,就会有人提数据需求(假如公司提倡奋斗精神的话),这时最头痛的事情很可能是生产系统的不完善、随意性,数据的不规范、编码的没有体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Hide quoted text -
>
> - Show quoted text -

interstage

unread,
Mar 21, 2008, 12:42:54 PM3/21/08
to ttnn BI 观点
首先恭喜innovate511被招安,乙方被甲方招安总比继续在乙方要好,尽管对于甲方的IT部门来讲,它也是业务部门的乙方或者服务部门,但毕竟是
一个公司内,所以和业务部门关系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这也比真正的乙方要对付甲方的2个部门甚至几个部门要好多.
其次,对于你的甲方工作几点,我个人真的很不以为然,这只是你BIER职业素质的一种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表达方式,与你现在所在的甲方具体岗位好象没什么
关系,任何甲方(不管是什么类型或者什么行业的企业)IT部门负责BI的岗位好象都可以这样描述.
所以,个人建议,你换一个描述,首先描述你现在所在岗位的具体责任是什么,每个企业肯定不一样,然后描述一下为承担或者实现这个具体责任,你认为需要什
么样的岗位技能(这和你本身的技能无关,比如自信,有冲劲,这些是个人技能,不是岗位技能),定义了岗位技能后,才能定义出岗位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安排,
这样才是真正的一名合格甲方人员的工作,最后,在实施这些工作方式和工作安排后,如何持续改善,使岗位责任更清晰,更优秀.
呵呵,我不指望和你能合作BI,但我觉得BIER能去甲方是幸福的,祝福你在甲方的工作中能够学习和领悟到比你在做BIER的时候不一样的技能或者心
得,这才是人最大的财富,至少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你说,对吗?

innovate511

unread,
Mar 22, 2008, 11:07:02 AM3/22/08
to ttnn BI 观点
我在甲方相当于半个乙方,属于研发单位,如果有大项目要立,还是要乙方的帮忙。至于定位,肯定我不是搞业务为主的,公司有老IT人员直接和各个业务单位
接口,他们本身就是业务系统研发出身的。如果每个甲方人员一定位就是以业务为生,还是全靠乙方搞技术,那这家甲方会死得很惨。首先乙方能力高的不多,要
好的,很难养得起长远,要知道养公司可比养人贵多了,一旦不养了,换家公司思路又不一样了,这系统搞得,就不多说了。

谢谢前辈的鼓励。还有前辈同学,我不想老斗嘴,不知道你在我有些帖子是否是善于的讽刺,不过我也算国内DWBI界的早期工作者,虽然比国内最早的商业应
用晚了2年,但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执着。我知道前辈在业务分析和流程上有独到的经验和理论,我也经常拜读,只是没发留言,不精通就是不精通,需要
多学习和理解嘛,当作知识领域的提升和扩展。不过要知道BIDW知识领域太广,不是10年就能接触到所有技术、管理、流程、方法领域的。

也就是说,在BI系统DW这块,我有足够的自信和经验积累,BI系统业务分析/流程见识有限,就只能借助提升这块来提升我的整体能力,充分支持我的强
项。如果非要用BI系统业务分析、流程来挑战甚至讽刺我的DW领域这块,而非谈DW领域本身,那我就没办法了,只能反讽刺了,做技术的人可能显得比较
直,但希望能平平和和地讨论问题本身,而不是斗嘴。
> > 希望各位朋友补充内容, 无论和谁合作, 我也会抱着互相学习的态度, 善于总结得失利弊, 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huangkan

unread,
Mar 22, 2008, 10:54:23 PM3/22/08
to tt...@googlegroups.com
我看innovate和interstage从那篇《数据仓库项目规划》抬杠到这里,忍不住再说几句。innovate去了甲方,看得出来,见多识广,自信满满,准备把自己的多年积累在这个甲方实现了,这是好事,一来实现自己价值,二来弘扬数据仓库,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注意方法和力度,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特点,毕竟你刚去,很多东西可能不了解,还需要多看,多听,要能听别人说话,既要能听领导的话,也要能听BIer的话,呵呵。当然,我们的数据仓库规划也要做,但不是完全搬经验中的东西,因为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如果啪的一下丢出来,大家可能会有抵触情绪。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啊,为啥?数据仓库项目有个特点,涉及的人和部门相当多,动不动还是一把手工程,因此,人脉畅了才能把事情做好,任何一个环节有抵触都会影响结果,典型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句话,"广积粮,缓称王"。

innovate511

unread,
Mar 23, 2008, 2:40:23 AM3/23/08
to ttnn BI 观点
数据仓库方向规划, 就是高层定的事情, 你以为我为了表现自己, 自己去挑的事情? 那各位太抬举我了吧?

至于抬杠, 大家能看到, 谁在抬杠, 如果要讨论, 就针对数据仓库本身去讨论, 不要动不动抬到业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高度, 这不搭边吧? 说不
好听点, 难道人家写数据仓库书的人, 就得根据某个企业的具体战略和业务需求逐个去写?

当然规划和写书是两回事, 写书要写得够细, 大家都能看懂, 面面具到. 而规划, 只是一个方向, 并非面面具到, 很多细节心中清楚, 在内部能
解释清楚即可. 规划的面要窄得多, 只含高层技术面, 但能说明技术的结构层次, 以及现在的起点, 未来的立足点.

至于人脉关系, 架构规划能影响人脉? 这个和业务本身又没关系. 难道你是指, 我在这里丢一个高阶讨论, 这里的BIer会抵触? 不会都象那位前
辈那样吧, 做技术的不至于如此如此吧?

On 3月23日, 上午10时54分, huangkan <erichuangta...@gmail.com> wrote:
> 我看innovate和interstage从那篇《数据仓库项目规划》抬杠到这里,忍不住再说几句。innovate去了甲方,看得出来,见多识广,自信满满-,准备把自己的多年积累在这个甲方实现了,这是好事,一来实现自己价值,二来弘扬数据仓库,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注意方法和力度,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特点,毕竟-你刚去,很多东西可能不了解,还需要多看,多听,要能听别人说话,既要能听领导的话,也要能听BIer的话,呵呵。当然,我们的数据仓库规划也要做,但不是完全-搬经验中的东西,因为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如果啪的一下丢出来,大家可能会有抵触情绪。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啊,为啥?数据仓库项目有个特点,涉及的-人和部门相当多,动不动还是一把手工程,因此,人脉畅了才能把事情做好,任何一个环节有抵触都会影响结果,典型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句话,"广积粮,缓称-王"。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villa7 li

unread,
Mar 24, 2008, 9:19:00 AM3/24/08
to tt...@googlegroups.com
真是好同志啊,还有这样的打算
只希望不要被甲方的一些风气给同化,要记得乙方的不容易:)
 
在08-3-17,innovate511 <innov...@gmail.com> 写道: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