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还是要回到实现层面
马云曾经想把电子商务和搜索结合起来,非常棒的应用构思与应用前景,可惜搞不定搜索技术,黄了
On 11月6日, 下午2时22分, "sammy liao" <
sammyl...@gmail.com> wrote:
> 我刚才回顾了下,大概明白你所说的了,不过,现在我接触的项目来看,实施的专家还是很多的,关键是现在日益服务趋势化的IT行业,今后更多的是应该承担知识传递-项目,而不是,任务传递项目,不管是在DW的实施过程,还是在其他的IT实施过程,有人总结方法论,这个都是很好的,只是,我希望里面的方法,不仅仅只有谈如何-,如何管理项目,如何去改善这个实施流程,以及项目实施步骤,这个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如果能分享一些项目技术层面之上的应用成功方法,我觉得至少对于我来说,-价值很大。
>
> 什么是应用成功的方法呢,简单说,就是以实施项目完成的那个点,之前算技术实施,之后算应用开展。很多时候,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如何让这个软件跑起来的方法,而-我个人觉得,如何让这个软件用的成功,更重要。
>
> 不知道这次你理解到没有?
>
> Sammy liao
>
> 2008/11/6 Qing <
happys...@gmail.com>
>
>
>
> > 看来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东西。方法论这个词在很多场合下都可以用,而我在此指的是DW实施过程的方法论。方法论有很多,面向对象可以是一种方法论,SEMMA可以-是数据挖掘的方法论,而对于一个人如果走完他人生道路,甚至都可以称作方法论。方法论,我想是指完成一个过程的抽象方法。不同的过程,具有不同内容,不同层面的-方法论。
>
> > 因此,回复一下这四个问题。
>
> > 第一个,CMU是搞方法的,但我想可能是比较高端的方法,而对于数据仓库实施,恐怕是不会涉及的,估计他是看不上眼的。
>
> > 第二个问题,上面提到这里不是谈广义的方法论。但也不是具体在"IT项目管理"上的,项目管理,也许算是比较成熟了吧。但这里说的实施方法论,我想并不成熟,如-果说创新的空间,肯定是有的,从价值链就可以判断----如果价值链中每个环节都不够细分,那么这个过程肯定方法论不足。
>
> > 第三个问题。我不太清楚你的观点是什么,猜着,是指BI人现在还不够高度?毫无疑问,BI人去影响企业决策者的决策还是困难的,毕竟决策包括了理性决策和感性决-策,毕竟企业的管理不光是从数字去判断,还有很多经验、智慧因素。可这么说似乎隐含着BI要完全替代人的决策、管理一样。如果把BI的目标当作这个,野心也太大-了点。BI的能力也就在于辅助决策者的理性决策部分,对于其他什么领导力,什么无为而治,我认为根本就不是BI的范畴。而如果你说那些更重要,bi人就应当去干-那些!对此,我无话可说,因为这是价值观问题。
>
> > 第四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你的观点。将"授人以渔"跟创新划上等号,不是我划得。我只是要表明一点,有些人会授人以渔,有些人会闷头干实施,每个人干好自己的,-从混沌走向模式,自己才能追求更高价值的东西。做实施的也可以带来高价值,如果他能够改善实施过程。授人以渔的照样可能是低价值,因为是滥竽充数,从来没见过海-,也敢教人捕鲨鱼。
>
> > 最后的尾声部分给我的建议,你说的很有道理,没啥意见。
>
> > 2008/11/6 sammy liao <
sammyl...@gmail.com>
>
> > 呵呵,引起不小争论了啊。
>
> >> 首先,需要澄清一下:
>
> >> 其一,CMU是搞方法的,怎么会认为方法不重要??我只是CMU搞得很成熟了,这里,就不需要我们在去搬国外项目管理那套东西了。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有时间、有精力看的更远。
>
> >> 其二,对于广义上的方法论,很重要,老马不是总结的很精辟么:世界观,方法论,呵呵。我只是在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你的文章,觉得,你所说的不是泛指的方法论,而是-具体在"IT项目管理"上,而这块东西,据我单薄的知识面来看,真的很成熟了。也没有什么"未来伟大"的创新可言。
>
> >> 其三,你问题很好,从机器时代走入知识时代,这句话是有点空。我重新浅薄的解释下:其实就是从硬性的量化,到软性的量化。我不知道你从技术正真的到达了上层的方-式方法思考没,至少,我平时多和一些管理层山顶上人物闲谈,发现,你如何去量化公司文化,如果去量化品牌影响力,认可度,市场当中比较重要的消费者感知,以及一-个领袖的领导力。这些东西,作为一个BI人来说,还是比较吃力的。我们大家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想方设法的去量化一个企业,从底层的运营,走到了高层的管理。-但是,你要知道,MBA到现在为止才开始把IT作为一个工具放进去。当我们现在做BI,已经无形当中,从量化堆的技术底层走入了比较比较感性化的管理的时候,你-会意识到一个问题,有些东西,上帝决定了他是有潜质的,当然,你硬要说去量化他,比如,领导力,你说,我们用绩效的事实来说话,但是你这种评估是不是又无形当中-给了管理者另外一种影响力呢?是不是绩效好的公司,就一定没有问题呢?我有个高层朋友,他说每次招聘,他往往能从新人2-3分钟的言语当中,看出这个人的per-sonality,以及潜质,这个怎么来量化?这次的次债,我亲身感受到国外已经开始慢慢的从"模型追捧的经济时代"觉醒了,管理需要数字来量化,但是同样,也-需要有人情味,有文化,有好的氛围。难道很多优秀的人才愿意去GOOGLE,仅仅是因为它绩效好??CMU很重要,不然,没有中国科技的今天,但是,对于管理学-来讲,更需要的是中国的"老子"。
>
> >> 其四,我上次所谓的"授人以渔"并不是指创新。而是一种中国古老的"人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我这里改下,叫做"人机融合"。为什么在如今,IT还是比较发达的时-代,很多优秀的工程师开始思考交互问题,甚至,一本《第五项修炼》都能在中国管理界大卖,原因,你看看或许会轻薄的得出,不就是一个系统的思考,融合的思想么。
>
> >> 如果,你真的想在BI这领域混出一个名堂,我给你一个建议,多思考广度的东西,至于技术深度,除非你是打算做一辈子技术专家,而不是BI专家。哦,对了,什么是-BI,商业智能,这个词语难道仅仅只能用在IT技术上???
>
> >> 时间不多了,就到这里吧,欢迎讨论,呵呵
>
> >> Yours,
>
> >> Sammy
>
> >> 2008/11/6 Qing <
happys...@gmail.com>
>
> >>> 愿闻其详,CMU是如何认为方法论不重要的?
>
> >>> 你说"要活起来,人性化,动态的过程",这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可是跟方法论有什么冲突呢?方法论是将过程方法提炼成抽象的东西,提高效率而已。我倒是觉得你说的-那些都是观念、管理问题。任何事情都是先混沌,再模式化。你的逻辑很奇怪,谁也不会认为有了好软件好方法论就能出好项目啊。
>
> >>> 至于目前IT项目的进化,从机器时代走向知识时代,这话有点空。难道知识时代到来,所有人都去授人以渔?其实,要走向知识时代,必定得有稳固的基础,那就是很多-工作底层已经搞定了。比如美国人的工作将自己定位在高价值,比如设计,而将低价值的比如制造外包出去。谁不想搞高价值的呢?
>
> >>> 模式化的东西是低价值的,创造性的东西是高价值的。如果你想提升价值,不将现在的东西模式化,那就无法提升。实施,现在不能说高价值,也不能说低价值,不高不低-。即便是搞实施的,研究实施过程优化的,和闷着头干活的,也体现了不同价值。这都体现在是否创新上面,你无法要求所有的人都去创新,但用于创新的人就必定会提升-自己的价值。而不去创新的,就按照现有模式去工作。这是规律,跟自然选择差不多。
>
> >>> 我认为"实施需要方法论,甚至是严谨的实施步骤",以上就是这个观点的逻辑。只有让现在实施工作模式化,才能让实施中高价值的人去授人以渔。
>
> >>> 2008/11/5 sammy liao <
sammyl...@gmail.com>
>
> >>>> 至于方法论嘛,我个人认为不是太重要,因为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而如今,在项目实施上,我觉得更多的是活起来,人性化,毕竟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像机器一样死板。不是说,有-了好的软件,有了好的方法论,就一定能出好项目,这个错误的!
>
> >>>> 怎样授人以渔,怎么避免"交钥匙",怎样才是真正的生产力动因,对于已经脱离了机器时代迈向知识经济的IT项目而言,更多的,是应该有好的"老师",以及负责人-的心态。
>
> >>>> 毕竟,在现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一切在金钱下都显是那么的浮躁。-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