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市场,另一种决策支持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Qing

unread,
Aug 14, 2008, 12:52:09 AM8/14/08
to tt...@googlegroups.com
决策支持不止BI一种途径,为了达到科学决策还有其他途径。
 
前几天看到一个词,叫做"预测市场",很奇怪的名词。看上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表明一个动作,是预测某个市场,但放在语境里面看,又像是一种什么东西,比如"预测市场作为一门工具能汇集异常分散的信息"。
 
究竟他是指"对市场的预测",还是"提供预测的市场"?在麦肯锡的一份文章里面,虽然没有明确定义这个词,但基本有点明白他是干什么的了。他介绍google、百思买等企业运用了预测市场这种工具,并发现这是一种新的,效果颇为不错的决策支持手段。虽然它跟BI没有完全冲突,但却在机制上有非常重大的转变。
 
所谓预测市场,是"交易预测这种东西的市场",这应当被理解成为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预测"被当作一种商品,而他在这个市场里面,按照市场运作规律,也就是供求关系,来得到最优预测。
 
预测市场相当于一种群体智慧支持的决策方式,听起来很2.0吧,不过它的关键应该是提供了一套市场机制来保证群体的参与性,发挥群众的智慧。我想他跟web2.0应该是兄弟,而不是父子关系。
 
一般的决策是领导或重要人物或是专家来作出,但通过一些研究发现,其实很多位于高层的决策者,通常掌握了失真的信息,经常导致错误的决策。而专家,不同的专家可能给出不同的判断,你都不知道相信谁的。于是预测市场便出来改善这点。需求方,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是"需",比如"下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同时给出一些数据信息),然后让参与者,通常是那些底层的、一线的内部员工,他们来预测这个销售量,这就是"供"。显然,他可以拍脑袋凭感觉、凭经验来作出预测,或者下载那些数据,构建简单或者复杂的、考虑很多或者很少的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网络神奇模型得到一个结论。反正,不管过程如何,最后都是给出一个预测。需求方根据这些预测,必定得拿出一个最终的结论预测用于决策。如何从众多商品中挑选适合的哪个?我想可能是选取最多的预测值吧。
 
预测市场的前提假设就是——与一位专家或一小群专家的意见相比,一大群人的集体判断通常能够更清楚地说明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这种假设据说已经经过验证了,有些数据反映了这点。专家的预测准确性是多少,而群体预测的准确性是多少,要高于专家预测,而且还是持续性的。这里,我不想给出那些文章中具体的数字,没太大意义。这跟人下意识的认识有点不一样,一般人总会觉得专家要比普通人厉害。然而这里却证明,三个臭皮匠就是胜过诸葛亮。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情,就是维基百科跟大英百科的pk,前者是群体智慧的体现,后者是专家智慧。有人批判维基百科太乱,词条不准确。但为了应对这种没有实际调查的感性批评,特意从两个百科中抽出若干词条进行对比,却发现维基百科的准确性并不逊于大英百科。也许这些结论总是有些立场的偏好,不过对于群体智慧总还是一种奇妙的事情。
 
以前曾经探讨过"分析民主"的话题,那是站在工具层面,说分析工具要足够简单到傻瓜都可以使用,那样分析才能民主化。姑且不谈这个话题(这个说法很有问题),但这里提出的预测市场可是真的要实现分析民主,有点雅典的议事厅感觉,一个企业将问题抛出来,然后大家投票决定。共同议事是民主,而投票其实只是一种手段。而据说斯巴达的决定方式有些不同,是根据欢呼声的大小来决定,这是不同的手段。正如上面的问题,分析工具是不是足够傻瓜化,这是手段问题,并不能保证民主。手段是机制之后的事情,有些地方宣称自己是民主的,并且好像还给你一些民主的手段,但其实是不民主的。啧啧,我想这恐怕也是预测市场会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并不是这个手段问题,而是机制是个大难题。
 
Google从2005年开始用预测市场,恐怕只有这些高新公司喜欢玩这些玩意儿,另一家百思买也是一家电子产品的零售商,也是喜欢尝试新模式。Google已经提出了275个问题(平均一年90个,一周交易两个问题),完成八万笔交易(所谓交易,我想应该就是对问题的答案)。
 
说起来,有点玄。但如果我们将这个预测市场看作彩票市场,也许就更容易理解了,彩票市场就是让人猜彩票号码,猜中了有奖。而预测市场则让你猜未来的事件,猜中了…我想应该也有奖,比如T恤。是否有奖,是激励的问题,不过怎么着,预测市场的奖励不会如彩票那样诱人。确实,百思买的人说,他们尝试了很多奖励方式,但收效甚微,大家是否参与看上去主要还是参与者的竞争性(赌博?)。
 
预测市场跟BI相比,他们都是为决策者提供支持的,但显然他们关注点不同。BI更加关注方法,从真实的数据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合理的预测结果。而预测市场相对不太看重方法,而是觉得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更加重要,而这些因素通常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听起来虽然是个不错的东西,不过google等公司的人并不觉得这玩意儿在未来几年能够推广开。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肯定还是他要改变的东西太大,会破坏现有企业管理里面一些基本的东西,故此,不宜推行。但世事难预料啊,我们的社会,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走向民主,但我们的企业管理,说是奴隶制度过分了,但说是君主专制,还是有点像的。会不会有一天企业也变成民主制的呢?

George Zhang

unread,
Aug 14, 2008, 2:10:52 AM8/14/08
to tt...@googlegroups.com
这个东西就是利用多人的智慧来还原事物的真实价值或结果
和股票市场一样,价格的波动最后会接近真实的价值
比较知名的网站就是http://www.intrade.com/

但是这个东西最容易受到所谓"局内人"的影响
具体有一片老外写的分析,暂时找不到了
反正就像现在的股市一样,价格反应不了价值

结论: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只有在信息不对称中,才会有巨大财富的产生

2008/8/14 Qing <happ...@gmail.com>
决策支持不止BI一种途径,为了达到科学决策还有其他途径。
 
前几天看到一个词,叫做"预测市场",很奇怪的名词。看上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表明一个动作,是预测某个市场,但放在语境里面看,又像是一种什么东西,比如"预测市场作为一门工具能汇集异常分散的信息"。
 
究竟他是指"对市场的预测",还是"提供预测的市场"?在麦肯锡的一份文章里面,虽然没有明确定义这个词,但基本有点明白他是干什么的了。他介绍google、百思买等企业运用了预测市场这种工具,并发现这是一种新的,效果颇为不错的决策支持手段。虽然它跟BI没有完全冲突,但却在机制上有非常重大的转变。
 
所谓预测市场,是"交易预测这种东西的市场",这应当被理解成为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预测"被当作一种商品,而他在这个市场里面,按照市场运作规律,也就是供求关系,来得到最优预测。
 
预测市场相当于一种群体智慧支持的决策方式,听起来很2.0吧,不过它的关键应该是提供了一套市场机制来保证群体的参与性,发挥群众的智慧。我想他跟web2.0应该是兄弟,而不是父子关系。
 
一般的决策是领导或重要人物或是专家来作出,但通过一些研究发现,其实很多位于高层的决策者,通常掌握了失真的信息,经常导致错误的决策。而专家,不同的专家可能给出不同的判断,你都不知道相信谁的。于是预测市场便出来改善这点。需求方,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是"需",比如"下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同时给出一些数据信息),然后让参与者,通常是那些底层的、一线的内部员工,他们来预测这个销售量,这就是"供"。显然,他可以拍脑袋凭感觉、凭经验来作出预测,或者下载那些数据,构建简单或者复杂的、考虑很多或者很少的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网络神奇模型得到一个结论。反正,不管过程如何,最后都是给出一个预测。需求方根据这些预测,必定得拿出一个最终的结论预测用于决策。如何从众多商品中挑选适合的哪个?我想可能是选取最多的预测值吧。
 
预测市场的前提假设就是----与一位专家或一小群专家的意见相比,一大群人的集体判断通常能够更清楚地说明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这种假设据说已经经过验证了,有些数据反映了这点。专家的预测准确性是多少,而群体预测的准确性是多少,要高于专家预测,而且还是持续性的。这里,我不想给出那些文章中具体的数字,没太大意义。这跟人下意识的认识有点不一样,一般人总会觉得专家要比普通人厉害。然而这里却证明,三个臭皮匠就是胜过诸葛亮。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情,就是维基百科跟大英百科的pk,前者是群体智慧的体现,后者是专家智慧。有人批判维基百科太乱,词条不准确。但为了应对这种没有实际调查的感性批评,特意从两个百科中抽出若干词条进行对比,却发现维基百科的准确性并不逊于大英百科。也许这些结论总是有些立场的偏好,不过对于群体智慧总还是一种奇妙的事情。
 
以前曾经探讨过"分析民主"的话题,那是站在工具层面,说分析工具要足够简单到傻瓜都可以使用,那样分析才能民主化。姑且不谈这个话题(这个说法很有问题),但这里提出的预测市场可是真的要实现分析民主,有点雅典的议事厅感觉,一个企业将问题抛出来,然后大家投票决定。共同议事是民主,而投票其实只是一种手段。而据说斯巴达的决定方式有些不同,是根据欢呼声的大小来决定,这是不同的手段。正如上面的问题,分析工具是不是足够傻瓜化,这是手段问题,并不能保证民主。手段是机制之后的事情,有些地方宣称自己是民主的,并且好像还给你一些民主的手段,但其实是不民主的。啧啧,我想这恐怕也是预测市场会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并不是这个手段问题,而是机制是个大难题。
 
Google从2005年开始用预测市场,恐怕只有这些高新公司喜欢玩这些玩意儿,另一家百思买也是一家电子产品的零售商,也是喜欢尝试新模式。Google已经提出了275个问题(平均一年90个,一周交易两个问题),完成八万笔交易(所谓交易,我想应该就是对问题的答案)。
 
说起来,有点玄。但如果我们将这个预测市场看作彩票市场,也许就更容易理解了,彩票市场就是让人猜彩票号码,猜中了有奖。而预测市场则让你猜未来的事件,猜中了...我想应该也有奖,比如T恤。是否有奖,是激励的问题,不过怎么着,预测市场的奖励不会如彩票那样诱人。确实,百思买的人说,他们尝试了很多奖励方式,但收效甚微,大家是否参与看上去主要还是参与者的竞争性(赌博?)。
 
预测市场跟BI相比,他们都是为决策者提供支持的,但显然他们关注点不同。BI更加关注方法,从真实的数据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合理的预测结果。而预测市场相对不太看重方法,而是觉得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更加重要,而这些因素通常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听起来虽然是个不错的东西,不过google等公司的人并不觉得这玩意儿在未来几年能够推广开。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肯定还是他要改变的东西太大,会破坏现有企业管理里面一些基本的东西,故此,不宜推行。但世事难预料啊,我们的社会,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走向民主,但我们的企业管理,说是奴隶制度过分了,但说是君主专制,还是有点像的。会不会有一天企业也变成民主制的呢?





--
Best Regard
George Zhang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