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做了个梦,梦里面很多人追杀我,然后我跑到一堵墙边,太高,爬不过去,没成龙的本事。等着挨宰,可就在此时,墙倒了,是被推倒的,从另一边边跑出很多人,像是帮我的,将追我的那帮人赶跑。 我准备跟带头大哥说声谢谢,他却说,兄弟们,上,然后这帮人又开始追我,我跑啊跑,又碰到一堵墙,更高,我想飞过去,但总是飞不动,后来发现自己没有翅膀。我祈祷墙再次倒掉。墙没倒,我醒了。
醒来有些发呆,翻开弗洛伊德的巨著,查查有什么玄机。按照弗氏的说法,梦里面反应了人的潜意识,主要还是性冲动的反应。哦,也许那帮人代表精子,我代表卵子,他们追着要上我。那么墙代表什么呢?是套套?恐怕这种梦的解析不大对。
忽然若有所悟,抛开弗氏的学说,回归中国传统。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解释可能更好一些。白天的时候,我确实想到了墙,这也许就是梦到墙的原因。最近看了一本关于维基的书,书中提到一些观点,说什么有墙的花园,无墙的公共广场。我想,也就是为什么梦到墙会倒掉的原因。墙,在这里变成了一种寓意,一种代表阻碍、封闭力量的东西。有墙的花园,多指那种封闭的社区,或者喜欢知识版权的软件系统吧,公共的广场,是指那种开放交流的社区,开源、维基都是其中代表。这样说似乎有点像是搞革命样的语气。大部分时候,我都很不屑从什么事情里面找寓意,可人们又总是要从梦中找些寓意出来。
最近对于ttnn的未来有些思索,总结了上次调查的结果,跟哥几个探讨了一下未来的发展。基本上,有个模糊的影子。不能给出一个清晰的描绘,只能用一些关键词来勾勒,比如自由、开放、真实。朋友们让我说得在具体一点。
它应当是一个新的平台,可以方便地让大家参与进来,一起将BI娱乐起来。
它是一种可以自我完善的平台,随着环境变化,参与者是整个平台的一部分,从混沌走向有序。
它从一颗种子开始,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按照一种极其简单的规则进化。
它的一切都是开放式的,所有人都可以定制,包括架构、数据。
它是一个平等的小社会,没有等级制度,每个人都是按照可以量化的规则游戏。
它也有目标,就是创造一种新的BI体验,这种体验由大众创造。
很遗憾,说了这些点,仍然是虚头八脑的。再具体一点呢?其实还是一个网站,或者是一个社区。目前,ttnn是寄托在google group上,虽然我个人很喜欢邮件列表的方式,但是非常缺乏大众参与。而且,基于这个平台,大家参与也只是思想层面,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样的参与虽然有必要,却一点也不好玩。不好玩的东西无法激发更多人的灵感。
好玩——应该是这个平台的最大特色了。而其他什么开放之类的词汇,实在是老调重弹。但BI总觉得是个严肃的东西,如果将它表现地好玩,是个难题。难题也是挑战。
之所以在行动之前将这个想法抛出来,也是本着开放讨论的原则,既然你想要一个开放的社区,就从现在开始。也许有人看到上面提到的一点特性就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东西(虽然我自己还不是非常清楚),那就请朋友们提供一些线索,或者一起来参谋参谋。如果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就挺好。如果没有,而感兴趣的朋友想一起来折腾这个玩意儿,那我们就试试看,做一个试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