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的BI系统——终极一问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Qing

unread,
Dec 24, 2007, 3:35:43 AM12/24/07
to tt...@googlegroups.com
有个问题想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今天写的也不是结论,是一些感想。
 
人究竟是如何决策呢?如何表达决策?如何满足它?
 
BI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理性的决策,可关于这个问题,并没很好的解答。曾经花了不少时间探讨bi的应用模式,大多只是说,这很重要,没有实质的内容。理想中的应用模式,是简洁的,人们可以非常傻瓜地使用它。因此,花了些时间去想象,尽可能去漫无边际地去想象,不想局限于"如何实现",所以,也请各位看官不要过多质疑它的"不切实际"。
 
这个想象中的bi系统,为了描述方面,得起个名字,就叫牛BI系统吧。它不一定非得是一个基于web的软件系统,也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bi机器人,可以与你交互,回答你问题。
 
人们的决策就是作出一系列的判断,基于经验,或者客观数据,运用一些决策方法。经验,不容易获得,客观数据容易获得。经验,不容易固化,而决策方法可以固化。哦,不好意思,我这样说其实在说它的内部实现,跑题了。回到原来的主题,决策是如何表达出来的?不就是一系列的疑问句吗。比如:
"明天的天气如何?"
"我应该如何选择投资组合?"
"这个客户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今天会下雨?"
...
 
这些疑问句有多少种?不知道,数也数不清楚,不过好在我们不必要穷举这些疑问句,只需要将他们分成几类而已。按照答案的方式来分类。因为人们提出这些疑问,是需要得到答案。你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我就告诉你温度、湿度如何。你想知道客户特征,我可以告诉你这个这个客户区别于其他客户的明显属性。当然,在这里,我很怀疑,这种答案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比如,你告诉我明天的天气,但我还希望知道你这个判断有多大把握。也许,你还会继续问,"我明天应该穿什么衣服?",不过这并不需要看作是需要在同一个问题里面回答的,而是对上一个问题的细化,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决策。因此,对于人们的决策,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得到满足。
 
是的,有时候,一个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如他问"为什么今天会下雨"也许根本就是关心今天的雨,他的真正困惑可能是,明天还会下吗。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问"明天会不会下雨呢",因为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先尝试地问今天为什么下啊?但没什么,你恰当的答案可能会激发他真实的疑问。
 
这个牛bi系统很牛比,他能够引导你说出心里话。而最终的问题都将是一个对未来的疑问——我该怎么办?
 
那么,针对这样的最终决策,有一个一般的表达方式可以满足决策者的疑惑,这时候,得借助算命的那一套,大家可不要说这是拿bi当儿戏。其实,算命先生的一套经过千锤百炼,他的"应用模式"是一套比较标准化的,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你告诉他你要问什么,他会告诉你未来会如何,你该怎么办。当然,他依靠的方法是观察、忽悠或者说是一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易理。这些东西作为讲究科学的人,会鄙视说是假的,我们是因为他的方法而鄙视,而不是因为他给出荒谬的结果,不可否认,他的结论还经常是对的,无论是撞大运还是心理暗示作用。
 
我们未来的bi系统,就是应该像个算命系统那样的界面。只是我们的方法过程是基于数据,基于"科学"的决策模型。其实肯定也有人不相信这个过程,也许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经验。但在如今的科学社会里面,这些方法得到长期验证,并且,将预测的结果配合合理的评估,这种科学算命是可以被广泛接受。(现在很多的评估都是只评估好的,不评估坏的)
 
牛bi系统将会根据你的终极问题给出一份报表,给出你行动的方案建议,每种方案的比较。这是泛泛地说,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具体内容有所改变。比如你问婚姻,报表上显示出三个建议,一是找比年纪比你小的,A型血的本地姑娘,你会很有成就感,能让你事业成功几率提高三成。二是找一个不要太漂亮的O型血姑娘,可以让你的健康指数提高一倍。三是找一个有钱的B型血,已离异富婆,你生活舒适度将提高三倍。依据你的情况,血型AB型,想有一段婚姻的稳定,性格温和,建议第三种方案....
 
不过,我想大家绝对不会相信这个例子,因为对这个过程不相信,如果这种结论是基于数据来得,那么原始数据从哪儿来的呢?没有,这种生活中的例子确实缺乏客观数据。在企业里面,大多还是有相对客观的数据的,你如果问"我应该如何开展营销",那么给出三套营销方案,并列出每种方案的ROI,以及分别每种方案对收入、用量、对用户满意度等的影响程度,理论上,可以给出唯一的最优建议(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输入的数据因素能够代表环境)。
 
再总结一下:
这个牛BI系统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决策者提出问题,最终达到最终问题——我该怎么办?在这最后一问前面,还有好多问,他们的形式不一,本来以为今天能够写完,但已经到时间了,下次再写,待续...

George Zhang

unread,
Dec 24, 2007, 3:53:21 AM12/24/07
to tt...@googlegroups.com
这不就是人工智能嘛...AI

在07-12-24,Qing <happ...@gmail.com> 写道:



--
Best Regard
George Zhang

看图说话 blog   ***
http://godcode.yupoo.com
黑白暗房   *****
http://birdzhangxiang.spaces.live.com

wow.wkcow

unread,
Dec 24, 2007, 9:27:12 PM12/24/07
to ttnn BI 观点
回到 百度知道 和 韩国Naver上去了,那些数据库里面的数据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经过人工稽核的

On Dec 24, 4:53 pm, "George Zhang" <birdzhangxi...@gmail.com> wrote:
> 这不就是人工智能嘛...AI
>
> 在07-12-24,Qing <happys...@gmail.com> 写道:
>
>
>
>
>
> > 有个问题想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今天写的也不是结论,是一些感想。
>
> > 人究竟是如何决策呢?如何表达决策?如何满足它?
>
> > BI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理性的决策,可关于这个问题,并没很好的解答。曾经花了不少时间探讨bi的应用模式,大多只是说,这很重要,没有实质的内容。理想中的应用模式,是简洁的,人们可以非常傻瓜地使用它。因此,花了些时间去想象,尽可能去漫无边际地去想象,不想局限于"如何实现",所以,也请各位看官不要过多质疑它的"不切实际"。
>
> > 这个想象中的bi系统,为了描述方面,得起个名字,就叫牛BI系统吧。它不一定非得是一个基于web的软件系统,也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bi机器人,可以与你交互,回答你问题。
>
> > 人们的决策就是作出一系列的判断,基于经验,或者客观数据,运用一些决策方法。经验,不容易获得,客观数据容易获得。经验,不容易固化,而决策方法可以固化。哦,不好意思,我这样说其实在说它的内部实现,跑题了。回到原来的主题,决策是如何表达出来的?不就是一系列的疑问句吗。比如:
> > "明天的天气如何?"
> > "我应该如何选择投资组合?"
> > "这个客户有什么特征?"
> > "为什么今天会下雨?"
> > ...
>
> > 这些疑问句有多少种?不知道,数也数不清楚,不过好在我们不必要穷举这些疑问句,只需要将他们分成几类而已。按照答案的方式来分类。因为人们提出这些疑问,是需要得到答案。你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我就告诉你温度、湿度如何。你想知道客户特征,我可以告诉你这个这个客户区别于其他客户的明显属性。当然,在这里,我很怀疑,这种答案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比如,你告诉我明天的天气,但我还希望知道你这个判断有多大把握。也许,你还会继续问,"我明天应该穿什么衣服?",不过这并不需要看作是需要在同一个问题里面回答的,而是对上一个问题的细化,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决策。因此,对于人们的决策,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得到满足。
>
> > 是的,有时候,一个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如他问"为什么今天会下雨"也许根本就是关心今天的雨,他的真正困惑可能是,明天还会下吗。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问"明天会不会下雨呢",因为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先尝试地问今天为什么下啊?但没什么,你恰当的答案可能会激发他真实的疑问。
>
> > 这个牛bi系统很牛比,他能够引导你说出心里话。而最终的问题都将是一个对未来的疑问----我该怎么办?
>
> > 那么,针对这样的最终决策,有一个一般的表达方式可以满足决策者的疑惑,这时候,得借助算命的那一套,大家可不要说这是拿bi当儿戏。其实,算命先生的一套经过千锤百炼,他的"应用模式"是一套比较标准化的,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你告诉他你要问什么,他会告诉你未来会如何,你该怎么办。当然,他依靠的方法是观察、忽悠或者说是一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易理。这些东西作为讲究科学的人,会鄙视说是假的,我们是因为他的方法而鄙视,而不是因为他给出荒谬的结果,不可否认,他的结论还经常是对的,无论是撞大运还是心理暗示作用。
>
> > 我们未来的bi系统,就是应该像个算命系统那样的界面。只是我们的方法过程是基于数据,基于"科学"的决策模型。其实肯定也有人不相信这个过程,也许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经验。但在如今的科学社会里面,这些方法得到长期验证,并且,将预测的结果配合合理的评估,这种科学算命是可以被广泛接受。(现在很多的评估都是只评估好的,不评估坏的)
>
> > 牛bi系统将会根据你的终极问题给出一份报表,给出你行动的方案建议,每种方案的比较。这是泛泛地说,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具体内容有所改变。比如你问婚姻,报表上显示出三个建议,一是找比年纪比你小的,A型血的本地姑娘,你会很有成就感,能让你事业成功几率提高三成。二是找一个不要太漂亮的O型血姑娘,可以让你的健康指数提高一倍。三是找一个有钱的B型血,已离异富婆,你生活舒适度将提高三倍。依据你的情况,血型AB型,想有一段婚姻的稳定,性格温和,建议第三种方案....
>
> > 不过,我想大家绝对不会相信这个例子,因为对这个过程不相信,如果这种结论是基于数据来得,那么原始数据从哪儿来的呢?没有,这种生活中的例子确实缺乏客观数据。在企业里面,大多还是有相对客观的数据的,你如果问"我应该如何开展营销",那么给出三套营销方案,并列出每种方案的ROI,以及分别每种方案对收入、用量、对用户满意度等的影响程度,理论上,可以给出唯一的最优建议(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输入的数据因素能够代表环境)。
>
> > 再总结一下:
>
> > 这个牛BI系统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决策者提出问题,最终达到最终问题----我该怎么办?在这最后一问前面,还有好多问,他们的形式不一,本来以为今天能够写完,但已经到时间了,下次再写,待续...

Peidong^.^Zhao

unread,
Dec 24, 2007, 10:16:59 PM12/24/07
to tt...@googlegroups.com
对客户来说最好的BI就是人工智能化了。

客户只要对着机器说几句话,就能有结果。
比如说,"给我张本月的月报,恩,某某指标为负值的标红,按某某些指标交叉一下,另外就这些数据做个杜邦分析吧,注意!格式美观点!",嗖,就出一张月报。
又比如说,"来来来,分析一下,前两年的销售数据,给个五条左右的销售建议吧。";"来来来,分析一下员工的工作效能,推荐出五个最佳员工";
"在目前数据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个统一数据模型吧",喀嚓,几条建议,一个模型就出来了。

如果真到了这一天,咱搞BI的也不用混了。

兰德里尼

unread,
Dec 25, 2007, 12:50:26 AM12/25/07
to tt...@googlegroups.com
未来的操作性BI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呀?
感觉这种东东更多的是关于业务规则的收集和规范
设立成一系列的I/O模块来响应客户的需求
不过这种东西即使做好了,恐怕也有后遗症
提问:"今天会不会下雨"
回答1:"您是不是想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呢"
回答2:"您是不是下午出去呢,是想去城里呢还是郊外呢"
回答3:"您是不是想下午晒被子呀"
 
呵呵,如果在猜客户的终极需求,可能会搞得客户很烦呢
也就是说  I/O 必须很明确,大家公认的几种选择,无需深究
我们的牛BI不需要过多的探测客户的阴暗心里。     

 
在07-12-24,George Zhang <birdzha...@gmail.com> 写道:

Qing

unread,
Dec 25, 2007, 1:28:46 AM12/25/07
to tt...@googlegroups.com
我可不想说这是人工智能,哈哈,而peidong担心如果真有那么一天,BI人就没的混了,不会的。如果真的那样方便,那么BI将得到大大发展。BI不是代替决策,是辅助决策。终究,它只是一种工具层面的东西,将一些复杂的方法抽象出来而已。
 
将人们的决策分成感性决策和理性决策大家应该可以认同吧,感性决策是通过一些莫名其妙的情感因素,喜好、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理性决策是通过客观数据,利用某种决策模型(比如决策数)作出来的决策。我猜,在作出一个理想决策的时候,感性决策和理性决策各占一半(这是随便瞎猜的,没有根据,是感性的)。而BI,我认为实在理性决策领域发挥作用的,另一半,让人们自己去判断吧。也许人工智能还会探索那另外一般,而且不光停留在决策上面,而BI,还是收起一些野心,做好本分。
 
昨天对一个名叫牛BI的未来BI系统做了假想,已经说了,不想受限于实现方法。但后来,我发现,其实还是不由自主地受限于实现,会考虑如何实现它的可能,所以,这个想象并非海阔天空。想象力是一种让人梦寐的力量,自从孩童时代被逐渐抹杀之后,找回它是那么困难。有时候感觉只有在做梦的时候,那才叫想象力,可你一旦有一丝清醒,它就无影无踪。既然已经到这一步,已经给出牛BI的两个特点,用问题逐渐引导决策者的真实疑惑,最终提出终极一问。想象已经受限的情况下,继续深入。
 
确实,我还是想能够基于这个设想去设计一个原型系统。因为我相信一句话——光说不练假把式,但同时我还要提醒各位看官一句话,也是广大网民信奉的——光看不说要鄙视。
 
回归正题。
 
牛BI系统最终给出一个回答,告诉你最佳的方案。相信你现在一定有很多疑惑,你凭什么给出这个信心十足的回答呢?是的,人不愿意被当作傻子,不知深浅地接受一个答案,人们总是希望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虽然当你将方法、内幕告诉他之后,他会卑微地退缩。但这就是人。他们是骄傲的,他们是自我的,他们不会被一个机器摆弄,他们希望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中。他们不会首先提出终极一问,而是先旁敲侧击地围绕一个问题打转,也许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知道答案。
 
他将如何询问?无他。他会问是谁?什么?为什么?哪儿?什么时候?特点?区别?还会问现在和过去。所有的这些问题,也许可以归纳成几类,在通往终极一问的途中,也就是这些问题的组合。你没有办法去捕捉一个人的提问路线,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每个问题的形式和给出答案的形式是一样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将问题和答案的形式抽象出来,并且通过向导式地引导到下一个问题,那么,这就是牛BI系统。哦,不好意思,我又开始说实现的事情。可到这里,我发现其实设想和实现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梦想,已经在终极一问中体现,而现实,是如何将那些问题原子化。所谓原子化,是个技术术语。被原子化的东西,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东西,你不用再去分割它,只需要将他看作一个东西,你可以组装它。这里也是如此,如何将问题和答案变成那种不需分割的东西,并组装成为终极一问?
 
决策是对未来的判断,要证明这些判断,决策者希望将事物、规律认识得更清楚一点,因此,这些问题将围绕这个目的展开。终极一问本身就是一种问题,先来看看它的形式。它可以表述成"如何行动"的形式,回答它,可以列出若干中行动方案,再给出每种方案对投入产出的影响。这是个"未来式"问题,未来式问题显然还包括"未来是什么样",这是要你回答未来的图景,当然,问题中一般得包括"未来"所指的周期,比如"下个季度的收入是多少?"回答这类问题,你得给出一个描述未来的方法,比如用若干指标表示,收入指标代表了收入的未来,收入、成本、客户发展、市场占有率等可以代表市场的未来。可以用这些指标的趋势对比来表明未来。
 
当问了"未来是什么样"的问题,也许他还会为,"如果我xx,那么会怎么样?",具体点,如"如果我对100万用户赠送花费,下季度收入会怎样?"这是常说的what-if,同样还是回答未来会怎样,但多了些假设条件的变化,也许得增加一些交互的功能。因此,不应当将他作为一种单独的形式,算是"未来是怎样"式问题的子类。
 
而对于何时,如"哪个月开展客户挽留活动最佳",对于何地,"在哪个地区搞促销最有可能成功",此类问题,都可以归入未来式问题的"如何行动"类,最终都将给出若干方案,以及方案的优劣。
 
除了对未来的疑问,接下来应该要问问过去和现在了,决策者希望认识事物和规律,可以统称为"认知式"。他会问"是什么",如"离网客户的特征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给出对这个东西的特征描述,分类,以及区别——离网客户跟正常客户的特征差异。离网客户可以分成几类,每类的名称,以及主要特征指标上的差异。他还会问,"喜欢周杰伦跟喜欢王菲的客户,他们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是什么问题",给出喜欢周的客户的特征,以及王菲客户的特征,并给出主要差异指标。这样回答——这两种客户都属于"港台追星族"客户(给出分类图)。喜欢周杰伦的,年龄多在25岁以下,多女性,喜欢王菲的多在24岁以上,男女各半(瞎编的,只是举例用)。
 
认识了事物本身,还希望认识规律,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礼拜的话务量下降了?",对于这种问题,给出因果关系就可以。答:由于上个礼拜启动了xx营销活动,对话务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天气变化的原因,大家都躲在家里发短信了。对于因果关系,有一种鱼骨图适合表示。不过那是分析因果,而对于一个实际现象的因,甚至不用鱼骨图那样复杂,什么大因套小因。只是简单将可能导致结果的主要原因列出来,每个原因显示出可能性以及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程度即可。
 
时间又到了。基本上,已经区分出两大类共四种的问题和回答:
>未来式,包括"如何行动"和"会什么样"
>认知式,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
 
我期望所有的决策问题都能纳入到这个类别里面去,不过仔细想想,还是有些问题不能纳入,再慢慢思考吧。各位可以来一起想想,或者可以贡献一些问题,我来归类。

Qing

unread,
Dec 25, 2007, 1:38:49 AM12/25/07
to tt...@googlegroups.com
呵呵,不是去用言语直接陈述他的根本想法,而是诱导、启发,让他自己提出问题。
 
强奸和诱奸是不同的。
 
On 12/24/07, 兰德里尼 <zw8...@gmail.com> wrote:
不过这种东西即使做好了,恐怕也有后遗症
提问:"今天会不会下雨"
...我们的牛BI不需要过多的探测客户的阴暗心里。     
 

raullew

unread,
Dec 25, 2007, 2:50:44 AM12/25/07
to ttnn BI 观点
我希望终极的BI系统是一个嵌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黑匣子,一直黑到生产周期结束
用户不需要理解里面做了多少活动,只要确认按着这个流程来,我们的生产经营确实提升了,就行了
这个BI系统,不再重心于提供分析支持。。。而是直接产生生产力

On 12月24日, 下午4时35分,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有个问题想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今天写的也不是结论,是一些感想。
>
> 人究竟是如何决策呢?如何表达决策?如何满足它?
>
> BI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理性的决策,可关于这个问题,并没很好的解答。曾经花了不少时间探讨bi的应用模式,大多只是说,这很重要,没有实质的内容。理想中的应-用模式,是简洁的,人们可以非常傻瓜地使用它。因此,花了些时间去想象,尽可能去漫无边际地去想象,不想局限于"如何实现",所以,也请各位看官不要过多质疑它-的"不切实际"。
>
> 这个想象中的bi系统,为了描述方面,得起个名字,就叫牛BI系统吧。它不一定非得是一个基于web的软件系统,也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bi机器人,可以与你交互-,回答你问题。
>
> 人们的决策就是作出一系列的判断,基于经验,或者客观数据,运用一些决策方法。经验,不容易获得,客观数据容易获得。经验,不容易固化,而决策方法可以固化。哦-,不好意思,我这样说其实在说它的内部实现,跑题了。回到原来的主题,决策是如何表达出来的?不就是一系列的疑问句吗。比如:
> "明天的天气如何?"
> "我应该如何选择投资组合?"
> "这个客户有什么特征?"
> "为什么今天会下雨?"
> ...
>
> 这些疑问句有多少种?不知道,数也数不清楚,不过好在我们不必要穷举这些疑问句,只需要将他们分成几类而已。按照答案的方式来分类。因为人们提出这些疑问,是需-要得到答案。你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我就告诉你温度、湿度如何。你想知道客户特征,我可以告诉你这个这个客户区别于其他客户的明显属性。当然,在这里,我很怀疑,-这种答案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比如,你告诉我明天的天气,但我还希望知道你这个判断有多大把握。也许,你还会继续问,"我明天应该穿什么衣服?",不过这并不需-要看作是需要在同一个问题里面回答的,而是对上一个问题的细化,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决策。因此,对于人们的决策,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得到满足。
>
> 是的,有时候,一个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如他问"为什么今天会下雨"也许根本就是关心今天的雨,他的真正困惑可能是,明天还会下吗。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问"明天会不会下雨呢",因为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先尝试地问今天为什么下啊?但没什么,你恰当的答案可能会激发他真实的疑问。
>
> 这个牛bi系统很牛比,他能够引导你说出心里话。而最终的问题都将是一个对未来的疑问----我该怎么办?
>
> 那么,针对这样的最终决策,有一个一般的表达方式可以满足决策者的疑惑,这时候,得借助算命的那一套,大家可不要说这是拿bi当儿戏。其实,算命先生的一套经过-千锤百炼,他的"应用模式"是一套比较标准化的,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你告诉他你要问什么,他会告诉你未来会如何,你该怎么办。当然,他依靠的方法是观察、忽悠-或者说是一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易理。这些东西作为讲究科学的人,会鄙视说是假的,我们是因为他的方法而鄙视,而不是因为他给出荒谬的结果,不可否认,他的结论还-经常是对的,无论是撞大运还是心理暗示作用。
>
> 我们未来的bi系统,就是应该像个算命系统那样的界面。只是我们的方法过程是基于数据,基于"科学"的决策模型。其实肯定也有人不相信这个过程,也许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经验。但在如今的科学社会里面,这些方法得到长期验证,并且,将预测的结果配合合理的评估,这种科学算命是可以被广泛接受。(现在很多的评估都是只评估好-的,不评估坏的)
>
> 牛bi系统将会根据你的终极问题给出一份报表,给出你行动的方案建议,每种方案的比较。这是泛泛地说,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具体内容有所改变。比如你问婚姻,报-表上显示出三个建议,一是找比年纪比你小的,A型血的本地姑娘,你会很有成就感,能让你事业成功几率提高三成。二是找一个不要太漂亮的O型血姑娘,可以让你的健-康指数提高一倍。三是找一个有钱的B型血,已离异富婆,你生活舒适度将提高三倍。依据你的情况,血型AB型,想有一段婚姻的稳定,性格温和,建议第三种方案..-..
>
> 不过,我想大家绝对不会相信这个例子,因为对这个过程不相信,如果这种结论是基于数据来得,那么原始数据从哪儿来的呢?没有,这种生活中的例子确实缺乏客观数据-。在企业里面,大多还是有相对客观的数据的,你如果问"我应该如何开展营销",那么给出三套营销方案,并列出每种方案的ROI,以及分别每种方案对收入、用量、-对用户满意度等的影响程度,理论上,可以给出唯一的最优建议(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输入的数据因素能够代表环境)。
>
> 再总结一下:
> 这个牛BI系统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决策者提出问题,最终达到最终问题----我该怎么办?在这最后一问前面,还有好多问,他们的形式不一,本来以为今天能-够写完,但已经到时间了,下次再写,待续...

ewe...@163.com

unread,
Dec 25, 2007, 3:36:44 AM12/25/07
to tt...@googlegroups.com
我比较同意happy的观点,bi系统应该是简洁的,甚至是超简洁的,应该象百度或google一样的搜索引擎。输入一个问题或关键字,给你一堆相关的东西。这个交互的过程不涉及到决策,只是给决策提过一定的素材、依据。
 
但是这个所谓的“bi搜索引擎”和百度们又有一些区别:
1、百度们是拿来主义,不管什么网站、论坛、邮件列表,甚至文档中的关键字,只要是能拿来的,都给你原封不动的呈现出来;而bi搜索引擎则属于自产自销,虽然从源头说,bi也是拿来,但他呈现给你的一定是经过改造、整合、变幻、XX过的信息。
2、百度们是不加甄别的,只要能匹配你输入的关键字,就给你返回结果,你要是输入“毛”,管他毛主席还是毛片,一概而论。而bi搜索引擎必然是经过筛选甄别的,给你提供的是价值的东西,比如你输入“毛”,他告诉你XX产品毛利率的解释、数据、波动情况等等。也是因为bi搜索引擎是自产自销,所以他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另,我觉得bi搜索引擎应该是一问多答式的,而不是happy所说的一问一答式的,你提出的问题,他会给你反馈几个方案供你参考,而不是只给你所谓最优的。如果涉及到最优的话,其实bi已经在进行决策了。这一点上,又有点象百度地图或go2map。所以bi决不是科学算命。
 
再补充一点,就是因为bi的界面简单化,其后台所涉及到的业务、数据、分析方法的整合才是整个产品的关键所在。等到我们真的敢将BI系统的界面简化到只剩一个输入框的时候,那一定是后台建模、元数据管理、各种业务问题的分析建模都管的非常牛X的时候了。
 


 

xyu...@gmail.com

unread,
Dec 25, 2007, 6:47:29 PM12/25/07
to ttnn BI 观点
就像棋局一样,大家都知道最终的目的,知道游戏的规则,知道拥有的元素,决策本身也能作为自变量进入推断,但是却几乎找不到完美的决策方案。所以,BI
永远都有优化的空间。

On Dec 24, 4:35 pm,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有个问题想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今天写的也不是结论,是一些感想。
>
> 人究竟是如何决策呢?如何表达决策?如何满足它?
>
> BI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理性的决策,可关于这个问题,并没很好的解答。曾经花了不少时间探讨bi的应用模式,大多只是说,这很重要,没有实质的内容。理想中的应用模式,是简洁的,人们可以非常傻瓜地使用它。因此,花了些时间去想象,尽可能去漫无边际地去想象,不想局限于"如何实现",所以,也请各位看官不要过多质疑它的"不切实际"。
>
> 这个想象中的bi系统,为了描述方面,得起个名字,就叫牛BI系统吧。它不一定非得是一个基于web的软件系统,也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bi机器人,可以与你交互,回答你问题。
>
> 人们的决策就是作出一系列的判断,基于经验,或者客观数据,运用一些决策方法。经验,不容易获得,客观数据容易获得。经验,不容易固化,而决策方法可以固化。哦,不好意思,我这样说其实在说它的内部实现,跑题了。回到原来的主题,决策是如何表达出来的?不就是一系列的疑问句吗。比如:
> "明天的天气如何?"
> "我应该如何选择投资组合?"
> "这个客户有什么特征?"
> "为什么今天会下雨?"
> ...
>
> 这些疑问句有多少种?不知道,数也数不清楚,不过好在我们不必要穷举这些疑问句,只需要将他们分成几类而已。按照答案的方式来分类。因为人们提出这些疑问,是需要得到答案。你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我就告诉你温度、湿度如何。你想知道客户特征,我可以告诉你这个这个客户区别于其他客户的明显属性。当然,在这里,我很怀疑,这种答案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比如,你告诉我明天的天气,但我还希望知道你这个判断有多大把握。也许,你还会继续问,"我明天应该穿什么衣服?",不过这并不需要看作是需要在同一个问题里面回答的,而是对上一个问题的细化,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决策。因此,对于人们的决策,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得到满足。
>
> 是的,有时候,一个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如他问"为什么今天会下雨"也许根本就是关心今天的雨,他的真正困惑可能是,明天还会下吗。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问"明天会不会下雨呢",因为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先尝试地问今天为什么下啊?但没什么,你恰当的答案可能会激发他真实的疑问。
>
> 这个牛bi系统很牛比,他能够引导你说出心里话。而最终的问题都将是一个对未来的疑问----我该怎么办?
>
> 那么,针对这样的最终决策,有一个一般的表达方式可以满足决策者的疑惑,这时候,得借助算命的那一套,大家可不要说这是拿bi当儿戏。其实,算命先生的一套经过千锤百炼,他的"应用模式"是一套比较标准化的,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你告诉他你要问什么,他会告诉你未来会如何,你该怎么办。当然,他依靠的方法是观察、忽悠或者说是一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易理。这些东西作为讲究科学的人,会鄙视说是假的,我们是因为他的方法而鄙视,而不是因为他给出荒谬的结果,不可否认,他的结论还经常是对的,无论是撞大运还是心理暗示作用。
>
> 我们未来的bi系统,就是应该像个算命系统那样的界面。只是我们的方法过程是基于数据,基于"科学"的决策模型。其实肯定也有人不相信这个过程,也许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经验。但在如今的科学社会里面,这些方法得到长期验证,并且,将预测的结果配合合理的评估,这种科学算命是可以被广泛接受。(现在很多的评估都是只评估好的,不评估坏的)
>
> 牛bi系统将会根据你的终极问题给出一份报表,给出你行动的方案建议,每种方案的比较。这是泛泛地说,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具体内容有所改变。比如你问婚姻,报表上显示出三个建议,一是找比年纪比你小的,A型血的本地姑娘,你会很有成就感,能让你事业成功几率提高三成。二是找一个不要太漂亮的O型血姑娘,可以让你的健康指数提高一倍。三是找一个有钱的B型血,已离异富婆,你生活舒适度将提高三倍。依据你的情况,血型AB型,想有一段婚姻的稳定,性格温和,建议第三种方案....
>
> 不过,我想大家绝对不会相信这个例子,因为对这个过程不相信,如果这种结论是基于数据来得,那么原始数据从哪儿来的呢?没有,这种生活中的例子确实缺乏客观数据。在企业里面,大多还是有相对客观的数据的,你如果问"我应该如何开展营销",那么给出三套营销方案,并列出每种方案的ROI,以及分别每种方案对收入、用量、对用户满意度等的影响程度,理论上,可以给出唯一的最优建议(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输入的数据因素能够代表环境)。
>
> 再总结一下:
> 这个牛BI系统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决策者提出问题,最终达到最终问题----我该怎么办?在这最后一问前面,还有好多问,他们的形式不一,本来以为今天能够写完,但已经到时间了,下次再写,待续...

周黔

unread,
Dec 25, 2007, 7:26:09 PM12/25/07
to tt...@googlegroups.com
BI就是一个在空谈美好未来的棋局,没有系统能直接判断下一步棋,他最多只能告诉你你的哪些棋子有可能被对方吃了,他很难判断对方下一步有可能会走哪些棋子。

周黔
2007-12-26

发件人: xyu...@gmail.com
发送时间: 2007-12-26 07:47:41
收件人: ttnn BI 观点
抄送:
主题: Re: 假想的BI系统----终极一问

Qing

unread,
Dec 27, 2007, 1:14:45 AM12/27/07
to tt...@googlegroups.com
关于文兄的几点,我还有些补充。
 
文兄将这个假想的牛BI系统称作"BI搜索引擎",有道理,这里确实借鉴了搜索引擎简洁的交互模式。不过这个牛BI系统输出的不是一堆堆的条目,而是符合特定问题形式的回答。在前几天的文章里面,想琢磨琢磨这些问题的形式究竟有哪些。
 
有专门分析搜索引擎的人说,这玩意儿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在猜测人们的意图,通过搜索框,输入一个关键词,其实是将你内心的疑问转换成那个词,然后碰碰运气,看是不是能找到一些相关的东西。大多情况,运气不错,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关键词表示,但有时候确实不好寻找这个关键词,输入一个词,找到一堆不想要的东西, 换个说法,可能就找到了。这时候,只能怪搜索引擎太不善解人意了。
 
搜索框是一种交互形式,这是简洁的。但更简洁的恐怕还是你可以自由地提问。比搜索框这种形式差一点的,就是将一些问题的形式列出来,街面上有四个按钮,"如何行动"、"会是怎样"、"是什么"、"为什么",按下去一个钮,提示你输入一些前提条件,然后,输出一堆分析结果。这种当然比不上一个搜索框那样简洁,但也许比我们现在常见的BI应用要简洁一些。
 
任何将自由的意图硬转换成形式化的表达方式,就越来越失去简洁性。
 
关于后台模型如何整合,可以进一步探讨...

hunter

unread,
Dec 29, 2007, 8:46:44 AM12/29/07
to ttnn BI 观点
基于案例的推理,好像还是专家系统的感觉比较合适。

On Dec 27, 6:14 am,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关于文兄的几点,我还有些补充。
>
> 文兄将这个假想的牛BI系统称作"BI搜索引擎",有道理,这里确实借鉴了搜索引擎简洁的交互模式。不过这个牛BI系统输出的不是一堆堆的条目,而是符合特定问-题形式的回答。在前几天的文章里面,想琢磨琢磨这些问题的形式究竟有哪些。
>
> 有专门分析搜索引擎的人说,这玩意儿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在猜测人们的意图,通过搜索框,输入一个关键词,其实是将你内心的疑问转换成那个词,然后碰碰运气,看-是不是能找到一些相关的东西。大多情况,运气不错,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关键词表示,但有时候确实不好寻找这个关键词,输入一个词,找到一堆不想要的东西,
> 换个说法,可能就找到了。这时候,只能怪搜索引擎太不善解人意了。
>
> 搜索框是一种交互形式,这是简洁的。但更简洁的恐怕还是你可以自由地提问。比搜索框这种形式差一点的,就是将一些问题的形式列出来,街面上有四个按钮,"如何行-动"、"会是怎样"、"是什么"、"为什么",按下去一个钮,提示你输入一些前提条件,然后,输出一堆分析结果。这种当然比不上一个搜索框那样简洁,但也许比我-们现在常见的BI应用要简洁一些。
>
> 任何将自由的意图硬转换成形式化的表达方式,就越来越失去简洁性。
>
> 关于后台模型如何整合,可以进一步探讨...
>
> On 12/25/07, ewen...@163.com <ewen...@163.com> wrote:
>
>
>
>
>
> > 我比较同意happy的观点,bi系统应该是简洁的,甚至是超简洁的,应该象百度或google一样的搜索引擎。输入一个问题或关键字,给你一堆相关的东西。这-个交互的过程不涉及到决策,只是给决策提过一定的素材、依据。- Hide quoted text -
>
> - Show quoted text -

XL

unread,
Jan 3, 2008, 8:36:45 AM1/3/08
to ttnn BI 观点
Yep~
The system what Qing describe looks more like Expert System, which is
one par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y opinion, BI is really not a complex system. It's just mainly
reporting, sometimes data mining involved.
No so many techniques in BI.


On Dec 29 2007, 2:46 pm, hunter <hunterd...@gmail.com> wrote:
> 基于案例的推理,好像还是专家系统的感觉比较合适。
>
> On Dec 27, 6:14 am, Qing <happys...@gmail.com> wrote:
>
>
>
> > 关于文兄的几点,我还有些补充。
>
> > 文兄将这个假想的牛BI系统称作"BI搜索引擎",有道理,这里确实借鉴了搜索引擎简洁的交互模式。不过这个牛BI系统输出的不是一堆堆的条目,而是符合特定问--题形式的回答。在前几天的文章里面,想琢磨琢磨这些问题的形式究竟有哪些。
>
> > 有专门分析搜索引擎的人说,这玩意儿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在猜测人们的意图,通过搜索框,输入一个关键词,其实是将你内心的疑问转换成那个词,然后碰碰运气,看--是不是能找到一些相关的东西。大多情况,运气不错,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关键词表示,但有时候确实不好寻找这个关键词,输入一个词,找到一堆不想要的东西,
> > 换个说法,可能就找到了。这时候,只能怪搜索引擎太不善解人意了。
>
> > 搜索框是一种交互形式,这是简洁的。但更简洁的恐怕还是你可以自由地提问。比搜索框这种形式差一点的,就是将一些问题的形式列出来,街面上有四个按钮,"如何行--动"、"会是怎样"、"是什么"、"为什么",按下去一个钮,提示你输入一些前提条件,然后,输出一堆分析结果。这种当然比不上一个搜索框那样简洁,但也许比-我-们现在常见的BI应用要简洁一些。
>
> > 任何将自由的意图硬转换成形式化的表达方式,就越来越失去简洁性。
>
> > 关于后台模型如何整合,可以进一步探讨...
>
> > On 12/25/07, ewen...@163.com <ewen...@163.com> wrote:
>
> > > 我比较同意happy的观点,bi系统应该是简洁的,甚至是超简洁的,应该象百度或google一样的搜索引擎。输入一个问题或关键字,给你一堆相关的东西。这--个交互的过程不涉及到决策,只是给决策提过一定的素材、依据。- Hide quoted text -
>
> > - Show quoted text -- Hide quoted text -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