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发现”社区 研讨主题 和 管理员 征集

已查看 0 次
跳至第一个未读帖子

xiuli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6:35:402008/9/28
收件人 “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
各位老师和朋友:

一直希望这个社区能够向着是人人当家做主的社区发展,成为人人当家做主的社区。

这个社区中,除了有一波人员是在职教师,还有很大比例人员是在校读书的大学生。

以往就有过发此帖的打算,但是由于工作实在是非常繁忙,所以这个帖子一直推迟到今天才发出。

通过这个主题帖,主要跟大家一起商量两件事儿:


1. 由大家提议,征集一些大家感兴趣的主题研讨,然后我们组织专题研讨。

我暂时想到的范围是围绕有关WEB2.0技术发展、知识管理、教育等方面。如有不当,请大家补充拓展。因此,请大家主动回帖,说说你对什么方面的内容或
者主题感兴趣,想了解哪些东西。


2. 由大家提议,征集一批社区管理员,推荐或自荐亦可。

具体管理员做什么,我想主要是为大家服务,具体服务哪些内容,可以在推荐或自荐的时候,先说说你自己想如何做的一些想法,以后我们建立一支社区管理员团
队。具体工作如何做,我想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会摸索到不断改进的方法。

期待大家的参与。

庄秀丽

LiAndy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6:57:05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恩,社区的发展确实需要一些管理。
这就好像原始社会的人们进入农业社会一样,那能瞎来啊。
有了管理就象征着有了理性,理性是老师的职责,凡事能者居之、适应中国当下的实情,就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我们都是在教育领域翱翔数十载的老师们,如果按照毛泽东思想,那我们还是战友、同志啊,不分年龄、名分的,只要能把教育改革做好就行了。邓小平曾说过: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管他什么黑的白的。
 
恩,大家一起选举一位贤能是当下之急,那些繁枝磨节都是小问题,都会在历史的潮流下逐渐退落的,我们要把握住前沿的教育啊,为国家、社会输送一大批有用之才啊...........
 

--
------Crazy in Silence. Silence in Crazy.------
facebook : Li Andy
twitter : http://twitter.com/liandy
javaeye : http://ecs.javaeye.com

LiAndy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7:12:07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恩,大家一起选举一位(哎,错了,近段时间回顾历史,看得有些木头木脑的,忘记现在是21世纪了。这里是社区,大家都可以参与,不是什么名人、富人什么什么的栖息地,只要是向往未来的,都可以参与进来,作为自己的管理者。其实,这个和以往的惯性思维不同,总以为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管理者,在21世纪,我们都是自己的管理者,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人非得管你,但是如果没有知识的话,那就有可能了)贤能是当下之急,那些繁枝磨节都是小问题,都会在历史的潮流下逐渐退落的,我们要把握住前沿的教育啊,为国家、社会输送一大批有用之才啊...........
 

--
------Crazy in Silence. Silence in Crazy.------
facebook : Li Andy
twitter : http://twitter.com/liandy
javaeye : http://ecs.javaeye.com

LiAndy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7:30:06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如果就《教育大发现》,把毛主席的思想本质发现出来,老师们可真是好老师了。
我刚加入进来不熟悉教育大发现,但从我自身的发展中看得到,哪些影响学生的发展,或许能有些帮助:
1、能较好的结合时代,教育应该走在前面,我们应该结合互联网技术,例如………………
 
 
等下接着写,刚刚看到'神州七号'升天了……

xiuli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7:33:112008/9/28
收件人 “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
有意推荐或自荐为本邮件列表社区管理的同志,

还可以参考这个邮件列表的一些管理方法,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以后我们一起来学些其他社区的一些管理方法,以上述链接社区为例,其中有(我引用他们邮件列表首页上的一些原话):

(1)有个"人物谱" (就是自己添加自己的介绍)

(2)讨论精选系列: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

(3)提倡善用群体智慧,珍视“这个”高质量的交流圈子,提问前必须仔细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判断解决它的大致方向。

如果还是解决不了,思考为什么解决不了,到底卡在什么地方。说明需要得到什么信息才能解决。

(4)不欢迎不假思索和不做功课的求助。

另外我还转载(为了阅读方便,直接拷贝过来了)了一篇 刘未鹏的文章跟大家共享,“ 刘未鹏:关于邮件列表讨论的几点感想”,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ociallearnlab/web/pongba

lizunlong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7:36:222008/9/28
收件人 “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
我对如何将互联网及其周边融入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我想了解的内容是,老师们(你们)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或者说,上网都做些什么,以及,不上网的时候有没有有意思的事情去做。

LiAndy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8:14:48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恩,xiuli老师推荐的很好,社区管理确实需要借鉴一些已有的。
说起来也有趣,昨天不能发帖了,正好可以安心下来消化了,呵呵..........

Zoom.Quiet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9:16:16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2008/9/28 xiuli <xiuli....@gmail.com>:

> 有意推荐或自荐为本邮件列表社区管理的同志,
>
> 还可以参考这个邮件列表的一些管理方法,
>
>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
> 以后我们一起来学些其他社区的一些管理方法,以上述链接社区为例,其中有(我引用他们邮件列表首页上的一些原话):
>
> (1)有个"人物谱" (就是自己添加自己的介绍)
>
> (2)讨论精选系列: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
>
> (3)提倡善用群体智慧,珍视"这个"高质量的交流圈子,提问前必须仔细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判断解决它的大致方向。
>
> 如果还是解决不了,思考为什么解决不了,到底卡在什么地方。说明需要得到什么信息才能解决。
是也乎,只要问题问到位,解决方案顾问们才好给出建议的,,,,

>
> (4)不欢迎不假思索和不做功课的求助。
>
> 另外我还转载(为了阅读方便,直接拷贝过来了)了一篇 刘未鹏的文章跟大家共享," 刘未鹏:关于邮件列表讨论的几点感想",
>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ociallearnlab/web/pongba

--
http://zoomquiet.org'''
过程改进乃是催生可促生靠谱的人的组织!
PE keeps evolving organizations which promoting people be good!'''
[HR]金山软件常年招聘大量Py/C++人才!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python-cn/web/ot-py-c
简历直投俺就好;-)

已删除帖子

Zoom.Quiet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09:31:01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2008/9/28 jm zhang <jinmeiz...@gmail.com>:
>   我觉得这个社区既然起名为"教育大发现",就应该不仅关注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同样要关注家庭教育。目前家家都一个孩子,许多家长都觉得现在得孩子特别难管,很难沟通,个个都有个性。这个社区中有已为父母的,也有将来成为父母的,或者还有准父母。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学做父母,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如何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   这是我的想法,希望和大家交流分享。
你解释的是 "大教育再发现"
SLL 暂时还是 "教育大发现" ~ 普通学校教育方式大发现
嗬嗬嗬,,,

>
> 2008/9/28 Zoom. Quiet <zoom....@gmail.com>

Wyatt.Wong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10:33:33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xiuli 写道:

> 各位老师和朋友:
>
> 一直希望这个社区能够向着是人人当家做主的社区发展,成为人人当家做主的社区。
>
> 这个社区中,除了有一波人员是在职教师,还有很大比例人员是在校读书的大学生。
>
> 以往就有过发此帖的打算,但是由于工作实在是非常繁忙,所以这个帖子一直推迟到今天才发出。
>
> 通过这个主题帖,主要跟大家一起商量两件事儿:
>
>
> 1. 由大家提议,征集一些大家感兴趣的主题研讨,然后我们组织专题研讨。
>
> 我暂时想到的范围是围绕有关WEB2.0技术发展、知识管理、教育等方面。如有不当,请大家补充拓展。因此,请大家主动回帖,说说你对什么方面的内容或
> 者主题感兴趣,想了解哪些东西。
>
我对如何将Web2.0技术用以服务于教育很感兴趣。除了我们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外,如何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使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我想是我们所有教师或对教
育热心的朋友应该共同探计的一个问题。

另外就是知识管理了。想要服务于他们,自己应该不断的学习,而如何更好的获取
知识,应用这些知识,我想知识管理应该能解决吧。

最后,适当的时候,我也很关注如何将广大教师朋友带入到新技术的应用领域,我
也一直在思考着。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我们现在所做的觉得很有意义,也觉得很有
必要。但身边的同事们对此却没有一点兴趣。

Iris Zheng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12:30:19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我觉得,关于专题研讨的内容,应该是有一个专门的体系来支撑。比如说我们社区的主题是web2.环境下的教与学,那么就看如今web2.0的研究内容和领域有哪些。比如,可以分为web2.0自身技术的研讨;web2.0工具和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研讨;web1.0和web2.0环境的异同点等等。最好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结构,而不是头脑风暴型的。

薇旭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12:30:592008/9/28
收件人 “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
调研中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反映最强烈的是学科地位低,培训隔靴搔痒。学科地位有很多的文化社会因素,暂不作讨论。关于培训,老师们觉得专家们都
飘在天上,不了解一线教学,讲的知识听着新鲜却不会实践——我认为这缘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优秀案例的作为桥梁和中介,老师们不便观摩和学习。自己也曾
做过三年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也曾经渴望着能多些优秀案例可以学习参考,渴望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得到其他老师或专家的指点,以期望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快的成
长提高……
我们论坛里有好多老师都是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如果能设一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讨论主题还是蛮不错的,这样全国各地参与论坛的老师
们就可以就相关主题集体备课了。
我申请做该主题的管理员,自知资历太浅,但愿意为大家服务。

Joel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14:14:572008/9/28
收件人 “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
我建议讨论可以分为两类型。 一类是务虚的讨论,一类是务实的讨论。
务虚的讨论,题目可以比较大一点,大家可以充分自由的发挥,不一定要产生结果,交流了看法,了解了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目的就算达到了。
而务实的讨论, 或许可以参考以下流程来试试:

1. 一线教师(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只是一线教师遇到的问题可能更多) 把遇到的实际问题,归纳整理,提出议题
2. 管理员召集有兴趣参与的成员,包括教育工作者,技术工作者等,并一起分析,理解问题
3. 发挥群众智慧,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3. 对解决方案进行优选和整合
4. 实施方案,产生对社区有帮助的结果
5. 实践方案
6. 反馈调整.
7. 撰写比较完整的报告进行总结

务实的讨论,可以从小处着手,先解决小问题,产生可用的结果,可操作性更高,也更容易应用到实践中去。 比如,在这个thread 中, 薇旭提出
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这个具体的题目,J M 张提出了 "在互联网这个大的,与以前不同的背景下,家长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这个题目。
都是很好的,针对性很强的题目。

如果一句话总结,可以说:务虚讨论自由发挥;务实讨论有效组织。

我愿意积极的参与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合适主题里,担当管理员的角色。


Joel from diigo.com

钱薇旭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19:48:10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思路很清晰嘛!!

2008/9/29 Joel <poor...@gmail.com>



--
钱薇旭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07级研
指导教师:董玉琦教授
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研究兴趣:课堂观察、信息技术教育、web2.0教育应用
My Haokanbu:http://etfan.haokanbu.com/  这里每天都有新的精彩值得期待哦!
细细体会,原来生活有滋有味……

Wyatt.Wong

未读,
2008年9月28日 21:39:072008/9/28
收件人 sociall...@googlegroups.com
薇旭 写道:
    调研中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反映最强烈的是学科地位低,培训隔靴搔痒。学科地位有很多的文化社会因素,暂不作讨论。关于培训,老师们觉得专家们都
飘在天上,不了解一线教学,讲的知识听着新鲜却不会实践----我认为这缘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优秀案例的作为桥梁和中介,老师们不便观摩和学习。自己也曾
做过三年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也曾经渴望着能多些优秀案例可以学习参考,渴望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得到其他老师或专家的指点,以期望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快的成
长提高......
    我们论坛里有好多老师都是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如果能设一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讨论主题还是蛮不错的,这样全国各地参与论坛的老师
们就可以就相关主题集体备课了。
    我申请做该主题的管理员,自知资历太浅,但愿意为大家服务。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我虽不是信息技术教师,但对于这方面的教育仍很关注,另外我自己以前也参加过Intel未来教育培训,我感觉那种对课程的组合方式,仍 是很值得学生的,但一旦培训后,那张合格证就成为了评值的一张纸而已,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据我所知,是没几个人去用的。另外,我们学校也有派信息技术的老 师去省上培训,但听说大多也只是讲些皮毛的东西,据说还有MS办公软件的培训之类的,像这类培训,根本无任何实用价值的。

一线教师,成立一个信息技术小组,尽量关注信息技术教法学法的讨论,在提高教师个人信息技术教育的力能,同时对于新时期,应该教学生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也可 以作一些深入的探讨。

science

未读,
2008年9月29日 10:18:202008/9/29
收件人 “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
务虚的说来说去都雷同,还是实际的更好!
回复全部
回复作者
转发
0 个新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