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堃是厦门大学在校本科生,他对互联网学习提出6条建议:
>
> 一、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放飞心灵,勇敢地挑战与尝试新事物;放下对「技术」的排斥和恐惧
> 二、逐步了解自己。自己的兴趣、优点、缺点、特点、学习目标、生活目标
> 三、加入社区,参与学习实践,寻找良师益友
> 四、手执利器,多线出击
> 五、多交流、多创作,保持平衡
> 六、坚持
>
>
> 参考阅读,
> xiuli 对此文的阅读摘要,http://sociallearnlab.org/blog/?p=306
> Danny 对此文的阅读摘要:http://www.lifegrowing.com/danny/post/637.html
--
http://zoomquiet.org'''
过程改进乃是催生可促生靠谱的人的组织!
PE keeps evolving organizations which promoting people be good!'''
> 2008/8/30 xiuli <xiuli....@gmail.com>
>>
>> 今天晚上(8月30日),有一群朋友与陈堃小聚,我拟了一个采访他的提纲如下。
>>
>> 采访 陈堃 的参考提纲:
>>
>> (1)陈堃,按照传统学科分类来说,你应该是文科生,法语专业,你是如何敲开"技术"的大门,据我了解,你还能安装blog、wiki,还能看到一些程
>> 序代码,我感觉你整天忙着升级这个升级那个,而且把这些东西弄得很熟,我都很羡慕你技术这么好。这方面,你最初是如何上路的?达到今天这样的技术水平,
>> 就技术学习而言,你有什么学习诀窍,能跟大家分享呢?
>>
>> (2)从你写的文章"How to Start" (https://docs.google.com/View?
>> docid=dhrgqzp6_6909bkzhgfg)来看,你做事对待生活,拥有主动积极的心态,你是一直保持这种心态? 天生的?还是你自己在生
>> 活中磨炼出来的?是否有一些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对你现在这种积极上向主动求索的学习态度的造就,产生有过作用和影响的?你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
>> (3) 不被信息牵着鼻子走,而是挖掘盯着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不断去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你这种认识是如何形成的?你能仔细想想吗?从你的经验而言,
>> 你是如何踏上这层台阶的?
>>
>> (4)关于社区学习,你是受益者,我想是这样的,否则你不会去建议参与社区实践,寻找良师益友,你能分享你利用社区学习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
>> (5)我知道你和lizunlong他们一直在维护"益学会"这样的社区,这种经历,你从中有哪些收获呢?
>>
>> (我就想到这么多,大家有什么建议,赶紧告诉我,多谢!)
>>
--
(3) 不被信息牵着鼻子走,而是挖掘盯着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不断去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你这种认识是如何形成的?你能仔细想想吗?从你的经验而言,
你是如何踏上这层台阶的?
===》这条采访我到也很有兴趣了解的。
他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哪里?
(可以是任何方面)和别人交流中他是如何去保持开放的心态的?
法语能够对话了?通过法语考试了么?阅读速度每分钟多少字?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他还会是谁?
我自認還没有敢称作"专业素养"的能力与修为,还在不断学习。
(可以是任何方面)和别人交流中他是如何去保持开放的心态的?
這個問題讓我有些難回答啊,不知道要怎麽説。昨晚和庄老師聊天時説到一個「多渠道」問題,保持信息、意見多種渠道的流暢和開放。
法语能够对话了?通过法语考试了么?阅读速度每分钟多少字?
法語現在仍然很差。——發現許多人很關心這個問題,想必這也是一些同學的困惑:如何保持學校裡專業課時間、精力與其它方面社會化學習時間的平衡?在這一點上我做得很不好。以前對自己這方面犯的錯誤做過反省(blog故障還未恢复,只能暫時依靠google docs了)
https://docs.google.com/Doc?id=dd7xgrnx_809cxnm6sdv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他还会是谁?
如果沒有互聯網,我還會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就像我未接觸互聯聯學習之前那樣)。互聯網只是我成長環境中的元素之一。
--
Best Regards :-)
Joseph Chan,QienKuen,陳堃
Edu2Do.com Program
Location:China Mainland
My Weblog: http://QienKuen.org
Skype:qienk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