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总统的“第三个任期”——俄罗斯只是名义上的民主

11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v. woolf

unread,
Sep 13, 2007, 7:46:02 AM9/13/07
to 约伯的天平, goog...@googlegroups.com, super...@googlegroups.com
普京总统的"第三个任期"——俄罗斯只是名义上的民主

来源:美国《标准周刊》(chinesenewsnet.com)

编译:选择周刊(chinesenewsnet.com)

2007-8-20(chinesenewsnet.com)

美国人会认为总统竞选是一场无法控制永不停止的马拉松比赛,这点可能无可厚非。但和2008年3月俄罗斯总统选举的险恶表演比起来,我们总统选举过程的瑕疵简直微不足道。(chinesenewsnet.com)

在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治下,政治科学家和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不得不发明新的术语来描述俄罗斯的政治体系。2000年,普京上任时,俄罗斯据说是一个"控制 式民主"的国家。,显然,这是一个比普京自己更加善良和温柔的标签。前秘密警察首次宣布他治下的国家将是一个"法治独裁"国家。不幸的是,他是正确的,独 裁而不是法治正日益重要。曾经的"控制式民主",如今官方的称呼是"主权民主"。(chinesenewsnet.com)

这个"克里姆林宫新词汇",正如卡内基基金会的Masha Lipman所说,"传达了两个信息:首先,俄罗斯政体是民主的;其次,该主张必须得到公认。试图作任何查证都将被视作不友好的态度以及对俄罗斯内政的干 涉。"换句话说,质疑俄罗斯的民主主张将被认为是对俄罗斯主权不可容忍的侵犯。(chinesenewsnet.com)

俄罗斯发言人和克里姆林宫的公共关系专家完全利用了这个事实:其他地方的普通人大部分都忽视了俄罗斯内部发生的一切。他们设法给人一种假象,即俄罗斯实行的"主权民主"和其他地方的民主完全一样。而事实是,克里姆林宫的宣传家必须加班加点来维持这个假象。(chinesenewsnet.com)

早在6月初,在WAMU台的Diane Rehm脱口秀节目中,Andrei Sitov描述了和美国竞选相类似的俄罗斯选举。Andrei Sitov是在华盛顿的俄罗斯政府拥有和控制的ITAR-TASS新闻部门的代表,他自己是一个乔装成通讯记者的政府发言人。(chinesenewsnet.com)

Andrei Sitov说,"现在有两个竞选者","两个第一副总理:德米特里•米德维杰夫和谢尔盖•伊万诺夫。一个令人瞩目的可能是,普京将会说'两个我都认可,你 们来选择'——俄罗斯人民来选择。"Sitov继续解释这两个人将如何向俄罗斯选民推介自己,正如美国两党完成提名过程后总统候选人所做的那样。(chinesenewsnet.com)

这个问题使美国评论家大伤脑筋。他们解释,圣彼得堡律师米德维杰夫是普京政府的前首脑;伊万诺夫是前国防部长,而且是普京的老克格勃亲信。二者都是同一个统治集团成员,这个集团正一步一步加紧控制着整个俄罗斯。(chinesenewsnet.com)

斯坦福大学Michael McFaul阐明,这种情况就类似于在美国出现如此情景:"乔治•布什决定卡尔•罗夫(Karl Rove)和康多莉扎•赖斯是两个候选人,并且不允许反对党民主党候选人进行任何活动。"其次,俄罗斯人收看政治新闻的所有电视台要么是国家拥有,要么是 国家控制。这些是普京开始就任俄罗斯总统时所进行的改革。(chinesenewsnet.com)

不幸的是,很少有任何质疑的讨论发生。即使有,也几乎总是发生在俄罗斯以外的某一个地方。其中一个曾大胆提出这种讨论的是著名的改革政治家鲍利斯•涅姆索 夫。他曾在鲍利斯•叶利钦治下出任副总理,后来在橙色革命期间担任乌克兰总统维克多•尤希奇恩克的顾问。上周,涅姆索夫在俄罗斯受人尊敬的 Vedomosti报纸撰文,其中,他毫不留情地写道:(chinesenewsnet.com)

看第一频道的Vremya晚间新闻简直令人作呕,让我想起勃日捏夫时代的广播。骇人听闻啊,所有和克里姆林宫存在分歧的著名新闻记者都被炒了鱿鱼。令人愤 怒的是,克里姆林宫的圣彼得堡派控制了几十亿美元的财富;如今的腐败水平比鲍利斯•叶利钦治下翻了一番,使俄罗斯在国际腐败排名中年年蒙羞落得低分。(chinesenewsnet.com)

应该谴责的是,警察用警棍殴打人们,不是因为他们犯了罪,而是因为他们上街去要求公道。恶心的地方还有:普京的肖像挂在每一个公共办公室里;为了使学生参 加支持普京的会议,克里姆林宫花几百万美元用汽车和火车将他们从俄罗斯四面八方带到莫斯科;尽管卑鄙的犯罪行为在国家军营里蔓延,普京最好的朋友也是其可 能的继任者谢尔盖•伊万诺夫还是从国防部部长晋升为第一副总理;莫斯科富得流油,而俄罗斯其他地方就像贫穷的殖民地。(chinesenewsnet.com)

但最大的不幸是,对于所有这些,任何人都不得说一个字反对。"肃静",当局似乎在说,"否则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不关你的事……"让人反感的是,人们的意见 不代表任何意义。"欢迎你投票给你选择的人",他们告诉我们,"只要是我们提出的候选人之一"。过去有一亿个投票者。如今只有一个。任何一个碰巧得到普京 赞许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其继任者,而我们对此却听天由命,这很让人愤怒。根据最近的民调,整整40%的俄罗斯人已经准备投票给任何普京指定的人——而不问 任何问题。(chinesenewsnet.com)

俄罗斯2008年选举所承诺交付的是一个"见识新老板,却和旧老板一个样"的政体。所有这些都将是普京总统的第三任期,只是没挂名而已,因为掌权的还是同一帮"特务"(俄罗斯俚语,指情报局和秘密警察阶层出身的人)。(chinesenewsnet.com)

更糟的是,新上任者将会尽力显示,像普京一样,他能铁腕统治。这意味着好战和近乎不理性地搜寻替罪羊将成为一时的主流。对于将来会发生的事,思考一下 TASS的Sitov在WAMU台节目即将结束时的反美演说。这使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者Vladimir Zhirinovsky感到荣幸:"普京方针将继续坚持",Sitov断言。"他对未来美国总统的政府如是说。你要知道,在曾经的好时光时,你能对俄罗斯 撒谎,能从俄罗斯偷窃,能践踏俄罗斯,但所有这些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chinesenewsnet.com)

1995年,苏联长期驻美国大使Anatoly Dobrynin出版了他的回忆录—《秘密》。Steven Merritt Miner在《外交》杂志上对其作了评论。Miner的结论是:"即使释手,这本沉甸甸的著作带给你的忧虑也将挥之不去。Dobrynin在解释苏联的解 体时发展了一个刺背理论—也就是苏联的解体是因为被人捅了后背。这个观点在俄罗斯精英之间有多流行还需拭目以待。但由于它带着一种出卖、仇外以及渴望帝国 的感觉,所以是一种危险情绪。希望这永远不会成为统治意识形态。"十二年后,所谓普京总统的第三任期,正是指这些将延续下去的统治意识形态,再也清楚不过 了。

霍夫曼

unread,
Sep 14, 2007, 2:50:36 AM9/14/07
to neocro...@googlegroups.com

普京提名新总理,出人意料

金融学家祖布科夫被指定为俄罗斯政府总理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料。祖布科夫虽然是普京政策的积极追随者,但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二流政治家。分析家认为,他被提名为新总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普京不希望他下台后,上台的是与他相匹敌,也许会影响他垂帘听政的政治家。

周 三,一位不知名的政治家被提名为俄罗斯总理。这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在以弗拉德科夫为总理的俄罗斯内阁集体辞职后,观察人员都认为,深受总统普京信任的伊 万诺夫会继任总理一职。但克里姆林宫最后却选定了65岁的金融学家祖布科夫。俄罗斯问题专家拉尔认为这是普京的惯用伎俩:"祖布科夫根本没有名气。这样的 提名让人不能理解。这使人回想起四年前普京的另一个令人意外的举措:他指定的总理弗拉德科夫在当时也同样是在政治上个默默无闻的人。"

 

提名不知名的政治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似乎是俄罗斯的传统。普京也是这样上台的:1999年,全世界都在猜测谁将接任俄罗斯总理。曾派驻德累斯顿的克格勃头子,而在政治上完全不知名的普京最后获得提名令行家大跌眼镜。几个月之后,他甚至接替了叶利钦当上了俄罗斯总统。

 

现在的 情况也是一样:祖布科夫是位金融学家,对洗黑钱和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但被普遍认为是个二流政治家。但也正因如此,他才被克里姆林宫选中。德国基民盟籍议会 议员,外交委员会成员维尔曼认为,俄罗斯政府在这个时候集体辞职是克里姆林宫为赢得议会及总统选举而做出的策略性决定:"我们认为这是克里姆林宫为选举而 做出的一个准备步骤,也是它长远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祖布科夫被提名为政府总理确实出乎我们的预料。"

 

俄罗斯 的反对党对祖布科夫的提名却不感到惊讶。反对党"另一个俄罗斯"的领袖,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说:"普京为所欲为。人们还在这儿谈什么令人惊讶的 提名。普京有自己的时间表,有自己算盘。俄罗斯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而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所有的决定都可能是令人惊讶的。"

 

在选举 开始前肯定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闻。俄罗斯问题专家拉尔认为,俄罗斯的政局有些不稳:"在政治精英中制造一个他们不熟悉的局面,并使他们感到不安,这 对目前处在决定性关头的俄罗斯来说非常危险。普京的做法让人觉得他是在为垂帘听政做准备,而不是为了保证俄罗斯选举前的稳定。而这一选举可以决定俄罗斯的 命运。"

 

在今后的几个月中,人们将会猜测普京在卸任总统后会扮演什么样的政治角色。政府集体辞职是俄罗斯政治新秩序的开端。而新总理祖布科夫在这里仅起一个过渡人的作用

v.woolf

unread,
Sep 20, 2007, 2:54:23 AM9/20/07
to 约伯的天平
俄國領袖非民族主義者不可
本報訊

俄羅斯最新民意調查顯示,俄國人最希望繼承普丁總統的是「民族之父」般的人物。看起來民族主義已成為俄國的「顯學」,政治人物誰也不得不朝這
個方向行進。

普丁曾說過:「當今大多數國家不得不依賴與其鄰國或者其從屬的聯盟」,獨立是少數大國才能享有的奢侈品。英國《衛報》對此評論說,尤其是當
「獨立」是「獨立於美國」的代名詞時,在一件事情上與華府分庭抗禮也許不難,但難的是長期如此,而且免於受罰,這令華盛頓當局無可奈何,而莫斯科卻可以
怡然如故。《衛報》認為,這是普丁留給俄羅斯這個全球面積最大國家的豐厚遺產。

一直是繼承普丁呼聲最高的兩位第一副總理伊范諾夫和梅德維捷夫都沒有晉升總理,普丁選擇了朱布科夫,而他能保持普丁留下的遺緒嗎?如果不能,
普丁為何這樣做?

也許普丁認為梅德維捷夫無法做到,事實上當朱布科夫新閣組成後,梅氏就將去職,一般說法是他可能擔任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的總裁。

伊范諾夫呢?他在繼承上還沒有完全出局,因為他在維持普丁遺緒方面還是非常適合的人選。

看起來,普丁是想垂簾聽政,監督聽他話的朱布科夫而使遺產更豐厚,4年後再收回來繼續營運。如果這計畫改變了,那麼,伊范諾夫仍是不二人
選。

民意顯示,48%的俄羅斯人民認為新總統應是一個民族之父般的英明政治家,當然也有42%的人認為新總統應是個高效能的現代管理者,而 35
歲以下者偏好後者,45歲以上則偏好前者。伊范諾夫屬前型,梅德維捷夫屬後型,但都似乎沒有被普丁充分中意,他中意的還是自己。

v.woolf

unread,
Sep 20, 2007, 10:15:03 AM9/20/07
to 约伯的天平
俄國會選舉開跑 花樣千奇百怪
中央社

俄羅斯國會選舉活動開跑,這次選舉採新選舉法規定一票政黨比例制,各政黨紛紛出奇招,以吸引媒體注目,重量級議員出走情況頻仍,各種花邊新聞
特別多,凸顯俄羅斯式民主的特性。

選舉活動一開跑,主張大俄羅斯主義的季里諾夫斯基所領導的自由民主黨,把被英國指為間諜李維寧科謀殺案嫌犯的魯戈福,列為該黨排名第二的候選
人,此舉一推出,原本該黨鬧分裂的負面新聞立即消失無蹤。

季里諾夫斯基依照克里姆林宮的基調,推薦魯戈福當國會議員候選人,獲得俄羅斯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魯戈福對此迴響得意忘形,興奮得向媒體說,
他當選國會議員後,要像每一位公民一樣,有權參加俄羅斯總統選舉。

儘管此事發表後國際觀感不佳,連俄羅斯一些社會人士對此都持保留態度。但是選舉期間,只要敢向西方國家說「不」,就能受到主流媒體的重視。

除了殺人嫌犯可獲提名當候選人外,學者出身、向以清廉自居的俄羅斯共產黨主席裘加諾夫,在黨大會召開前夕,被爆與跟他孫女同齡的漂亮美眉,到
烏克蘭克米米亞半島奢華渡假。

新聞報導除調侃諷刺文章外,還刊登裘加諾夫與漂亮美眉穿紅色短褲的照片,新聞甚至將裘加諾夫所住飯店房間內大浴缸、水床還有所有消費帳單,包
括晚間看色情電視節目的帳單等全部曝光。對這項報導,裘加諾夫本人至今沒有任何回應。

這兩天,團結俄羅斯黨與共產黨在各地有關退休金、穩定基金與社會福利政策等的政策辯論,台上講得針鋒相對,台下大家都在議論裘加諾夫與漂亮美
眉的小紅短褲。

至於俄羅斯內務部與聯邦稅務局則將依照選舉法開始執行任務,舉凡各政黨提出候選人名單、個人背景資料與稅務資料,經查核沒有問題後,中央選舉
委員會才會准予登記成為正式候選

conser...@yahoo.com.tw

unread,
Sep 23, 2007, 11:11:20 AM9/23/07
to 约伯的天平
外媒:普京"退休"後做什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3 12:22:12


9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索契市參加會議時發言。當日,普京簽署總統令,任命維克托·祖布科夫爲俄政府總理。 (新華社圖)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新華網引述俄新社20日報道,普京在會見"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成員時表示,他相信自己在2008年總統選舉後仍會在俄
羅斯保持影響力,但是不打算爲自己而改變政權結構。本次會見的紀要發表在克里姆林宮網站上。

根據俄羅斯憲法,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届。普京說:"我從一開始就堅决地認定,任何當權者都不應當爲自己而改變政權結構。"普京承認,他尚未决定在
2008 年之後做什麽。他說:"我當然會呆在國內。我暫時還沒决定具體要做什麽。不過我明白,無論我做什麽,總會有某種影響力。這是客觀現實。我不打
算利用這種影響力,不打算誇大它的作用,但它確實會存在。這還將取决于我直接從事的工作:或者是純政治性的工作,或者是其他某種工作。"

普京指出,如今俄羅斯的很多事都僅取决于一個人,這令他感到不安。他說:"我想擴大這個平台"。普京還表示,他不打算到國外定居。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9月21日報道,普京堅持要保留權力和影響力。他覺得54歲退休太年輕了。他身體健康,正享受著使俄羅斯重新崛起的榮耀。他公
開表示,他的繼任者心里必須有他:"任何未來的總統必須就我們將來如何共同行使職權達成共識。"

然而,俄羅斯缺少有效地分享權力的傳統,克里姆林宮仍然操控著政治全局。

對于普京計劃所做的事情,在其他國家幾乎找不到先例。在他領導的國家,前領導人很快就淡出人們的視野。葉利欽是一個病人,他對離職感到欣慰。戈爾巴
喬夫被趕出克里姆林宮後,對自己如此之快就失去權力感到震驚。

那麽他將怎麽做呢?據傳,他的選擇包括執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掌管憲法法院或領導"統一俄羅斯"黨等。沒有一個方案是完美的,所有的方案都
有可能引發與新總統的沖突。但是普京沒有其他更現實的選擇。

v.woolf

unread,
Oct 1, 2007, 11:12:07 PM10/1/07
to 约伯的天平
列名議員候選人 普丁要當總理
陳文和/綜合莫斯科一日外電報導

任期即將於明年三月屆滿的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天同意讓「統一俄羅斯黨」將他列為今年十二月國會選舉該黨國會議員候選人,普丁並說,外界臆測他
將尋求出任俄國下任總理是「全然切合實際」的說法。

普丁今天在統一俄羅斯黨黨大會上表明,雖然他不會成為統一俄羅斯黨的黨員,但他同意統一俄羅斯黨將他列為國會議員政黨比例代表排名第一順位候
選人。據政界人士預料,統一俄羅斯黨在今年十二月二日的國會選舉,將可持續掌握國會多數優勢,這將意味著會由統一俄羅斯黨議員組閣。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普丁有關尋求繼續留在俄國權力核心的最堅決表態。俄國的政情觀察家普遍感到意外,與克里姆林宮關係良好的俄國政情分析家帕
夫洛夫斯基認為,普丁的這項抉擇相較於先前的思考方向,可以說是「徹底的改變」,但也終究是符合政治邏輯的轉進之道。

普丁已經接連擔任兩任俄國總統,依據俄國憲法的規定,他明年三月卸除總統職位後不能立即再度尋求連任,不過在相隔一屆之後,他仍可再度參選總
統。

st.olaf

unread,
Oct 3, 2007, 2:26:36 AM10/3/07
to 约伯的天平
分析:普京若当总理将改变俄政坛
记者: 德内什涅拉
华盛顿
2007年10月2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他将在预计12月初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发挥主要作用。普京的总统任期到明年3月份结束。

*普京:暗示或许会接受担任总理职务*

普京在亲克里姆林宫的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一次会议中说,在12月份的议会选举中,他将担任该党的领导者。普京还暗示说,他或许会接受担任总理一职。
普京说,那种情况是完全现实的。

分析人士说,这最清楚地表明了普京在明年3月份总统任期结束以后将要扮演什么样的政治角色。俄罗斯宪法禁止普京连任3届总统。普京一直表示,他不打算通
过修改俄罗斯宪法来连任三届总统。

*赫尔斯普林:普京是颇富使命感的人*

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俄罗斯专家赫尔斯普林说,普京是一个颇富使命感的人。

赫尔斯普林说:"我认为普京已经确信,除非俄罗斯的政治系统成为有实质性的、制度化和稳定的系统,否则没有人能让这个系统团结在一起。我认为,他已经决
定了希望能在议会中发挥作用,他可能也会感到是让议会能够变得有意义的时候了。"

赫尔斯普林说,普京希望确保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稳定,他不希望俄罗斯回到叶利钦时代的那种不稳定状态。

赫尔斯普林说:"普京在接任总统职位时的基本决定是,'好吧,叶利钦,你在闹革命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现在我们有无政府状态的情况。现在我们需要开始恢
复稳定。'那是普京所做的工作,和2000年相比,俄罗斯的政局要稳定很多。但是,我猜测普京可能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他退出政治生涯,俄罗斯会不会又回
到当初的那种无政府状态,谁又知道俄罗斯会变成什么样呢。"

分析人士说,俄罗斯的稳定也付出了代价。他们说,在普京执政时期,普京将权力集中于总统,削弱了独立政党力量,并且控制国家媒体。普京还收紧了选举法,
以便在12月的议会选举以及2008年投票选举总统之前,有利于亲政府的党派。

*戈德曼:普京仍能发挥重要政治作用*

哈佛大学俄罗斯问题专家戈德曼说,54岁的普京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

戈德曼说:"普京退休显然太年轻了,他给俄罗斯带来法律与秩序的方式很受人民的欢迎。"

分析人士说,普京很可能会成为总理,因为统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议会是最强大的政党。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俄罗斯总统位于该党12月2号大选候选人名单的首
位,所以,统一俄罗斯党很可能在国家杜马中获得更多的席位。

*库钦斯:普京若当总理将出现权力均势偏移*

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俄罗斯专家库钦斯说,如果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理,将会改变俄罗斯政坛。

库钦斯说:"它绝对会将权力均势从总统向总理偏移。按照1993年制定的今天仍旧有效的俄罗斯宪法,总统的权力是相当大的。那么,很可能在杜马选举之
后,你会看到一部新立法会给予总理的内阁更多的政治权力。总理也许会由议会的多数党直接任命。"

专家表示,一旦这一切成为事实,俄罗斯将类似于德国的议会体制,德国的总理权力很大,总统类似于象征性职位。

分析人士还表示,普京总统在担任总理后还可以再次竞选总统。他们表示,果真如此的话,将可能再次转换俄罗斯政府的权力结构,这一次转换是从政府总理返回
到总统。

hoffman

unread,
Oct 3, 2007, 3:28:00 AM10/3/07
to 约伯的天平
万变不离其宗:普京拴牢俄罗斯大权的心思
Gro 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将在今年1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代表亲克里姆林宫的政党挑战总理一职。由此,总统人选的可能性中,至少有一种提高了实现的可能性。以
下是德国之声俄语网络部主任曼托伊夫就此发表的评论。

今年12月举行的杜马选举,现任总统普京将以"统一俄罗斯党"推举的总理候选人参与角逐。就此,数月来的猜疑和种种不确定逐渐烟消云散,俄罗斯政坛的权
力分配以及当权者的后继格局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Ingo Mannteufel是德国之声俄语网主任 Bildunterschrift: Gro 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Ingo Mannteufel是德国之声俄语网主任

普京及其亲普京派必须解决一个问题,俄罗斯宪法规定,已连任两届的总统不得继续连任,那么,2008年3月总统大选之后,俄罗斯的命脉将由谁掌管,是多
少月来俄国媒体关心的头号命题 。

不出所料的话,"统一俄罗斯党"会在杜马选举中大获全胜,这样,2008年总统选举的走向也便定型:普京摇身一变,由总统变为总理,而明年3月时,则指
派亲信中的一人,或伊万诺夫、或默德维德夫(Medwedew) 或苏科夫(Subkow)升任总统宝座。

这样的格局并不是一般的职务转换,按照俄罗斯宪法,总理只相当一个超级经济部长的分量,国家的外交、国防和内政大权都直属总统、而非总理的管辖范围。

由此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俄罗斯政治体系内,总理的地位将上升,总统将只成为代表性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目前的俄罗斯宪法,总理
可以无限期留任。这样,普京可以以总理身份操纵俄罗斯的命运,直到多年以后。

当然,要走出这一步,必须修改宪法,不过,这当不成问题,亲克里姆林宫的政党会在杜马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数支持,这种情况本来就不会让人惊异,更何况现在
增添了普京本人的无穷魅力。

v. woolf

unread,
Oct 7, 2007, 8:11:24 AM10/7/07
to neocro...@googlegroups.com
中国时报 2007.10.04  国际了望:普丁的权术运用 本报讯

     俄罗斯总统普丁终於把他的政略底牌揭开了,这人真是雄才大略,能把政敌、盟友、左右都玩於股掌之间。

     普丁不修宪连任,表现民主风度,但他卸任後要当总理,他说在两个条件下可以当总理,一是要有一个正直有能力、办事效率高、具现代思维并能与他合作的人当总统,二是「团结俄罗斯党」赢得国会下议院改选。「团结俄罗斯党」选举胜利已是必然的事,普丁列名该党下院改选不分区候选人名单的首位,由他领导,选举还会不胜吗?至於下任总统必然是普丁新近指派的总理朱布科夫,他已公开赞扬朱布科夫的办事效率,而「与他能合作」更是可期的,那麽普丁未来在朱布科夫总统之下担任总理还有问题吗?

     而在朱布科夫之下担任总理可以大权独揽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团结俄罗斯是等於是普丁的党,限於规定,他现在不能加入该党,但却可以领衔竞选,这个党目前已渗透各个行政机构,正如普丁自己所说:「是一股团结整个俄罗斯社会的力量,是一股确保政治稳定和各项社会经济计画得以施行的力量」。他有这个党做支撑,且不说朱布科夫是他安排的人,即使朱布科夫当上总统,想不听普丁的话都不行。

     普丁知道跨越总统行使总理权力的可能与诀窍,当初叶尔辛让普丁出任总理,普丁管事的权力就超越了叶尔辛,而出兵车臣後,他已事实上接管了总统权力。

     普丁有恃无恐,不怕新总统不提名他为总理是因为他有极高的民意支持,又有一个最大、最有力的政党支持。而这两个力量4年後会再将他送上总统宝座。

     俄罗斯总统选举在明年3月,现在普丁就揭开了底牌,原因在於他不能指定继承者,那就会使自己成为跛鸭,即使是朱布科夫也不行,他必须向俄国人表示自己未来仍将是这个国家的领导者,任何人出任总统,他都不会是跛鸭。

v.woolf

unread,
Oct 8, 2007, 11:40:41 AM10/8/07
to 约伯的天平
澳门日报 2007-10-07社论 普京变成自己的接班人

俄罗斯所有计划参加杜马选举的十四个党派,五日向中央选举委员会递交了参选候选人名单。现任总统普京出现在统一俄罗斯党的候选人名单中,俄罗斯杜马选举
活动从而进入一个新阶段。统一俄罗斯党是唯一一个拒绝在名单中联邦候选人一项列出三名候选人的参选党派,该党只列出一名首要候选人---普京。普京将藉
此途径出任总理,俄媒体称,「普京变成了自己的接班人」。

普京的总统任期明年届满,宪法规定他不能再留任,因此普京的动向一直是国际的焦点。普京现时民望高达百分之八十,超过三分二民众希望国会修宪,让普京再
当总统。但普京无意这样做,以免与其他终身总统或政治强人并列,成为国际话柄。早前普京推举了名不经传、忠心耿耿的心腹祖布科夫出任总理,其掌权大计亦
揭开序幕。普京其後宣布带领「统俄党」参选杜马,挟着普京的超高民望,「统俄党」几乎毫无疑问可横扫选举,得到杜马超过三分二的席位。

普京亦表示有意出任总理,在现行宪法下,总理的角色很有限,只集中处理经济政策,对外交政策没有话事权,亦不能控制保安部队和情报机构,而且能被总统撤
换。总统则是一国元首,掌握实权。一名高级外交官表示:「普京对现时总理职责必定感到闷。」评论认为,普京会把诸如特工部门的重要权力由总统转移至总理
办公室,这些部门的控制权在宪法中没有定明,所以可以被转移。

另外,普京领导的「统俄党」在取得杜马的多数议席後,要修宪增加总理权力绝非难事。若总理能有更多权力,加上由杜马的多数派推选,这将令国会变得更重
要,也是推动民主的一步。普京亦可以将以往空洞的「统俄党」打造成主导俄罗斯未来几十年政坛的执政党,情况与日本的自民党相同。俄罗斯的政治体制亦将与
德国的议会政制雷同,总理掌握实权,总统只是象徵元首。事实上,普京早就知道跨越总统行使总理权力的可能与诀窍,当初叶利钦让普京出任总理,普京管事的
权力就超越了叶利钦,出兵车臣後,他已事实上接管了总统权力。

不过,普京亦可能有两手准备,他亦可以维持总统现有权力,等明年三月「钦点」的总统当选後在一段时间内呈辞,届时任总理的普京便会再登总统宝座,上演一
九九九年前总统叶利钦下台时普京上场的翻版。电台编辑韦内迪表示:「现在证据显示,普京不是离开政坛,他做甚麽职位都不重要,总之他只是带着权力调职而
已。」

今年六月一日,在出席八大工业国峰会前夕,普京接受八国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一届总统任期五、六年甚至七年都是可以接受的,「四年实在太短了」。四年总
统任期是跟美国人学的,不太适合俄罗斯。当年克林顿总统在离任前,也抱怨美国「总统限任两届」的法律,没能让他过足总统瘾。牢骚归牢骚,克林顿钻不了空
子,他唯有按时离开呆了八年的白宫。但俄罗斯跟美国毕竟不一样。

普京没有采用修宪或其它手段,以增加总统连任届数或延长总统任期,这让西方松了一口气。但普京明言明年卸职後可能出任总理,又令西方紧张不安。其实,普
京早就强烈暗示:卸任後还将继续工作,因为他远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不会游手好闲,赋闲在家。

其实,对於普京可能出任未来的总理,紧张不安的不只是西方,还有俄罗斯的未来总统。有治国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年富力强、精明强干的总理普京辅佐朝政、
安邦定国,俄新总统为国家大事可以少操许多的心,甚至是可有可无;普京不愿「游手好闲」,那「游手好闲」的就必然是总统,这个总统实际上成了傀儡。

st.olaf

unread,
Oct 10, 2007, 11:42:05 PM10/10/07
to 约伯的天平
普京促俄国公司减少外国高层主管
记者: 白桦
莫斯科
2007年10月11日


为了降低外来影响,俄罗斯总统普京敦促俄国大公司减少公司中外国高级管理人员的数量。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普京这样做是想在大选年哗众取宠,讨好选民。尽
管一些俄罗斯官员支持普京的提议,但是,一些专家表示,外国高级管理人员如果撤走将给俄国大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普京:担心外国影响扩大*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大量进口货目前涌入俄国市场、以及俄国大企业雇用较多的外国高层管理人员表达了不满。让普京不安和担心的是,外国在俄罗斯的影响将因此
扩大。

在会晤俄国各地区议会领导人时,普京表示,俄国原材料领域大公司为数不多的高层主管基本由外国专业人士担任。普京说,如果俄国大公司以及俄罗斯的其他经
济领域无法取代进口,那么,进口货将倾泄在俄罗斯头上。普京还敦促培养更多的俄罗斯人材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普京说,人材决定著一切。

*议员:或威胁国家安全*

俄罗斯上议院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支持普京的观点。米罗诺夫认为,限制外国人担任俄国大公司高层主管同降低俄国进口货数量一样重要。

他说:"我觉得,总统今天在上议院地区议会领导人会议上表达的这个观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进口问题不仅仅在农产品、鞋和服装等民生必需品领域存在,在这
些领域进口货数量之大正严重冲击我们本国市场,而且进口问题也表现在人材市场上。如果我们不培养自己的人材来取代那些正在管理俄国大中型公司的外国专业
人士,那将会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分析人士:不得已的方法*

俄罗斯人材市场的分析人士认为,俄国大企业雇用外国人担任高级主管是因为人材短缺而不得已采取的方法,因为外国高级管理人员能给俄国企业带来先进的科技
和管理经验。

人材市场专家克普里科娃说,越来越多的俄国企业为了上市现在都雇用外国人担任公司的独立董事职务,这能帮助俄国企业进军和融入国际市场。她说:"俄国企
业雇用外国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是为了把他们当成专家,把他们当成是先进科技的载体。俄国企业想依靠这些外国高级管理人员更能了解全球经济的运转,所以,
雇用外国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能使俄国公司提高竞争能力,能使企业更有效率。"

克普里科娃认为,把外国高级管理人员赶走,将给俄国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俄国经理:普京为讨好选民*

俄国公报引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一家大型能源企业俄国经理的话说,普京讲这些话是为了在大选年哗众取宠,讨好选民。这位俄国经理说,应该看一看雇用外国高
层管理人员的企业的效率是否真的有了提高,否则,普京这样讲话带有沙文主义色彩。

*专家:普京从经济角度考虑*

但另一名俄国人材市场专家沙赫马杰耶夫认为,普京是从经济角度来这样讲话的。

他说:"因为有许多俄国公司是完全面向本地市场的。我认为,这样的公司并不需要雇用外国高级管理人员,这只能增加这些公司的开支,并不能给这些公司带来
好处。因为俄国本地市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是外国人无法了解的。所以,外国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些市场行销方案等等不见得能获得好的结果。"

*分析人士:对普京说法感到吃惊*

俄国人材市场分析人士也对普京所说的外国人占据了俄国能源和原材料企业领导岗位的说法感到吃惊,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俄国能源企业高层主管都由俄国人组成,
比如,罗斯石油公司仅仅有一名外国财务主管,而俄国的钢铁业和铝业领域的公司也几乎没有外国主管,只有俄罗斯和英国合资的丘明-英国石油公司的董事会一
半的成员为外国人。除此之外,一些俄国商业银行也雇用了为数不多的外国高级管理人员。

俄罗斯媒体报导说,普京执政8年来正好遇到能源原材料价格高涨,造成俄国经济快速增长,因此,同叶利钦时代相比,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不需要外国的帮助和
建议;另一方面,普京政府也在极力限制外国非政府组织在俄罗斯的活动。

st.olaf

unread,
Oct 14, 2007, 3:09:32 AM10/14/07
to 约伯的天平
赖斯批评普京将过多权力集中克宫
记者: 中文部
华盛顿
2007年10月14日


美国国务卿赖斯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将过多的权力集中在克里姆林宫。赖斯星期六在莫斯科对记者说,任何一位总统的权力都可能阻碍民主的发展。她说,她告诉
俄罗斯官员说,所有的人都对俄罗斯司法系统是否完全独立感到怀疑。

星期六早些时候,赖斯会晤了一些人权活动人士。他们评估了俄罗斯的自由状况。赖斯鼓励他们建立民主机构,协助对抗国家的绝对权力。

在结束这次为期两天的访问之前,赖斯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还会晤了俄罗斯总理祖布科夫,讨论贸易和经济关系问题,包括俄罗斯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
题。

本因坊

unread,
Nov 1, 2007, 9:14:32 AM11/1/07
to neocro...@googlegroups.com
俄罗斯反驳西方的选举批评
 
俄罗斯杜马
据认为忠于普京的党会在选举中获胜
西方批评俄罗斯邀请民主监督机构选举监督员"不够多",俄罗斯对此做出反驳。

俄罗斯的中央选举委员会负责人楚罗夫说,来自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对12月俄罗斯大选派出70名观察员的数量已经足够。

楚罗夫说,其他国家有时候邀请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派遣观察员的数量更少。他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这些选举仍然被认为是民主的。

70名观察员这个数字还不到该机构在俄罗斯2003选举投票派出观察员人数的1/4,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说,这是"前所未有"的限制。

美国表示对俄罗斯的举措"关注和失望"。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是个主要的民主监督机构,该组织经常派观察员监督选举。该组织有56个成员国,包括欧洲和中亚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一般是在接到一个国家的邀请后才向该国派遣观察团。

据认为俄罗斯最大的,忠于普京总统的统一俄罗斯党将会在俄罗斯2008年12月的选举中获胜。

普京总统明年将不再担任总统职务。普京因其经济和外交政策而受到俄罗斯公众的支持。

不过反对组织和人权活动分子则批评普京,说他复活了苏联时代的权威统治。


ping.lee

unread,
Nov 9, 2007, 8:37:55 AM11/9/07
to neocro...@googlegroups.com
Russian soldiers marching in the Red Square during a military parade in Moscow on Wednesday. (Sergei Karpukhin/Reuters)

Dissent and satire still alive in Russia

MOSCOW: In glossy packaging, sly observations

While the biggest puzzle over Russia's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in December may be simply the size of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s majority, dissent is by no means dead.

Even in Putin's Russia, glossy magazines, Moscow clubs, scattered television programs and the radio station Ekho Moskvy provide sometimes surprising outlets for contrary opinion, well-targeted satire and plain speaking of truth. The question is only whether the debate has any bearing on the exercise of power in a country traditionally dominated by one authority - the Kremlin.

In the past two weeks, a television debate show, "K Barieru!" (To the Barrier!), became a case in point.

The show has been much tamer in recent years. But there was nothing muted about the discussion on Oct. 25, when the host, Viktor Erofeyev, a well-known novelist and essayist, sparred with Nikita Mikhalkov, an Oscar-winning director, over a fawning letter to Putin from Mikhalkov and the sculptor Zurab Tsereteli, who heads the Academy of Arts.

The director and the sculptor, arguably the two best-connected cultural figures in Putin's Russia, wrote to the president, supposedly in the name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other artists, and asked Putin to stay on beyond the constitutional limit of his term in March, because "Russia needs your talent as a statesman, your political wisdom."

"Have you heard of cult of personality?" Erofeyev asked Mikhalkov, who fumbled and lost the call-in vote by a large margin. Usually, on Kremlin-influenced television, a pro-government position wins by thousands of votes.

Ekho Moskvy, which is popular with the intelligentsia (and beyond), also took Mikhalkov and Tsereteli to task. Cultural figures signed angry responses by the dozens, emphasizing that the letter did not speak for them.

One of the most widely circulated, addressed to Putin, alluded critically to his decision to head his party, United Russia, in the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and his public musings that he might serve as prime minister.

"You must not, in our view, think up in front of the whole nation artful maneuvers to remain at the helm," said this letter, signed by many well-known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is is degrading to Russia and its citizens."

United Russia itself has come under fire. Natalya Seleznyova, a well-known actress, assailed the party's chairman, Boris Gryzlov, for lying about the state of the country at a meeting of campaign supporters. "I often travel the country, and the ruin in agriculture is horrific," she said, according to Russian media reports. (In a later interview with the weekly Sobesednik, she said she supported Putin, "who speaks openly of all of our problems.")

Some of the slyest, sharpest observations come in a surprisingly glossy package: the Russian edition of Esquire. Brad Pitt is on the cover of the October issue. Ads for Armani and Zegna fill the Varvatos-scented pages, and certainly the magazine - one of many produced by Independent Media Sanoma Magazines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s partner in Russia) - testifies to the dominance of consumer culture.

But the editor's column is a political parable about a leader, the "Fish-Eyed King."

"Every morning a pair of two-headed page-dwarfs helped His Highness the Fish-Eyed King to tuck his red, split-ended tail into his Armani pants," begins the piece by Filipp Bakhtin, editor in chief. "Your Highness, asked the first page, how will you fire the government if we've been flogging it into the population for many years already that every awkward deed of this useless government brings our society ever closer to irrevocable well-being?"

Bakhtin was referring to Putin's sudden September shake-up, when a virtual unknown, Viktor Zubkov, a former collective farm director, was chosen to replace Prime Minister Mikhail Fradkov.

Other articles in the October edition include one headed "Patriotism," which digs at Russia's feverish race to claim the Arctic, setting out obscure pretexts for laying stake to countries from Bangladesh to Singapore. Another piece quizzes factory workers on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other statistics and compares answers to the actual numbers.

The column also poked fun at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for honoring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Russia's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with a service at the 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r.

Even that cathedral can serve as a venue for liberal views. Grigory Yavlinsky,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party Yabloko, was there last Friday for a meeting of a church-associated group that promotes patriotic themes. While other speakers, including one from United Russia, and Gennady Zyuganov, hea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spoke of Russia's glory (regained or lost), Yavlinsky dwelled on human rights, rule of law and constitutional succession, and was also the only speaker to mention Christ.

Bakhtin, 31, is not active politically and does not know whom to support in the Dec. 2 elections. "It's foolish not to vote," he said, "but it's not clear how to vote." He said his magazine is above all recreational, because "even when we write about politics, we remain an entertainment magazine."

"It's enough to put out an honest magazine for it to turn into opposition," he added. "In this case, opposition is not some organized action against this regime. We put out a magazine about life, but each honest article about life becomes an argument showing that this regime is abominable."

Similar dissatisfaction can be found in Bolshoi Gorod, or Big City, a Village Voice-style publication available in 12 cities, from Moscow to Chelyabinsk. It mixes restaurant reviews and real estate listings with perceptive takes on the downside of the official picture of reality. Bolshoi Gorod's new editor, appointed in late October, is Filipp Dzyadko, one of a group supporting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cy of Vladimir Bukovsky, a former dissident expelled from the Soviet Union and now living in Britain. Bukovsky stands little chance, but he visited Moscow last month, warning that Putin was restoring Soviet power.

Dzyadko, 25, is editing a new book series reprinting underground dissident literature of Soviet times, including Bukovsky's memoirs. He says the Brezhnev era evoked in the writings reminds him of today's Russia.

"There were people, not many, but more than it seems, who thought it essential, who couldn't live otherwise, than in battle with this system," said Dzyadko over cigarettes and espresso at a trendy new café near his office.

"These people, this experience of the '70s, of the end of the '60s and the early '80s, this history of resistance to the Soviet system is not an archive, but something we must all remember, know and keep in our heads," Dzyadko said. "Unfortunately, especially today."

At the introduction of Bukovsky's book, before a packed audience that reunited the Soviet-era underground in a venue just blocks from the Kremlin, Natalya Gorbanevskaya, another former dissident, even argued that dissent might have been easier in Soviet times, before citizens here could make money, because in a way there was less to lose.

"The question of why people don't want to risk living according to conscience, the question of responsibility - this is all pertinent today," she said.

Bakhtin said that might be why Russian Esquire, with circulation of 110,000, has not had problems -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brief outburst by a pro-Kremlin Parliament member this year. "Many people are not interested in a free press, in democracy, or in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utin regime," he said. Ekho Moskvy has managed to maintain a critical slant even Gazprom-Media, media wing of the state-controlled natural gas monopoly, holds a majority stake in it. .

But whether satire or serious criticism has any effect - beyond perhaps keeping malcontents a little happier - is not clear.

Genri Reznik is a lawyer on a commission that is part of what the Kremlin bills as a structure to encourage civil society groups - or, as critics charge, keep watch on them. At a news conference last month to discuss an uprising at a juvenile prison, the commission warned of shortcomings and cruelty in the justice system and castigated Parliament for failing to address juvenile crime and rehabilitation.

"I think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authorities and society and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independent press has been established," Reznik said. "We speak. We make suggestions. We write. No one objects. And then nothing happens."

霍夫曼

unread,
Nov 18, 2007, 5:17:26 AM11/18/07
to neocro...@googlegroups.com

欧安组织不派观察员监督俄罗斯议会大选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将不会派遣观察员监督将于12月2日举行的俄罗斯议会大选。欧安组织民主机构和人权办公室在对这一决定进行解释时指责俄罗斯方面对派遣观察员工作设置障碍。俄罗斯则批评了欧安组织的决定。记者从莫斯科给德国之声发来如下报道。

本周五,很多俄罗斯政治家都用非常激烈的口吻对欧安组织不向俄议会大选派遣观察员的决定作出回应。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成员沙兰丁表示,欧安组织是因为发现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俄罗斯议会大选施加影响,所以才作出不派遣观察员的决定。

 

俄罗斯国家杜马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克萨乔夫说: "这些所谓的观察员显然无法在我们的选举系统里找到他们能批评的东西。所以他们现在就试图挑衅,并把问题政治化,这对于欧安组织人权办公室这样一个行政单 位来说根本是不合适的。在任何条件下,我们都将进行选举。选举将符合欧洲的最高标准,而且也有国际观察员参与。"

 

70名欧安组织的观察员本来也应该参与其中。这一数字远远少于四年前的大选。原来欧安组织也答应了这一数量限制。但最终还是对俄罗斯方面在签证发放问题的上拖拖拉拉而感到忍无可忍。

 

观察员不能对政党登记和选战揭晓进行监督,另外,对于那些偏远地区,比如船上,极地考察站以及难以到达的乡村地区,观察员们也无法就选票发送进行视察。欧安组织代表还表示,尽管已经多次提出要求和公开抗议,但俄罗斯方面仍然迟迟不发放入境签证。

 

然而,俄罗斯方面则驳斥了这些指责,表示所有程 序都按照正常步骤进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本周四再次强调,相关文件都已经及时得到了处理。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楚罗夫本周五用挖苦的口吻说道:"我 们很明确的讨论了我们的工作内容。我今天还检查了工作进展。选举观察员的签证已经送到了华沙。观察员中的大部分人根本不需要签证。他们要么是独联体国家公 民,要么持有外交护照。我们邀请了70名观察员。而他们光是填写登记表就花了两个星期。"

 

人权活动者,政治学者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对欧安组织的决定表示理解。但他们担心,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分歧会因此而进一步扩大。

 

欧盟就此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呼吁,要求他为大选的自由和公平做出努力。

 

百丈懷海

unread,
Nov 21, 2007, 6:05:06 AM11/21/07
to 约伯的天平
超级奢华别墅 俄罗斯贫富分化加剧
2007年 11月 21日 星期三 14:59 BJT


路透莫斯科11月21日电(记者Conor Sweeney)---莫斯科郊区的一处泥泞的建筑工地前,可隐约看到日耳曼建筑特征的宫殿尖顶,看起来像
是迪斯尼的城堡。不远处,一个罗马风格的别墅和一处新英格兰风格的漂亮住宅在不大的空间中相映成趣。

这些俄罗斯精英的第二住宅----Dacha(专指俄罗斯郊外的别墅)现在已经成了这个国家的超级巨富最新的身份象征。

之後出现的是一个看起来破敝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靠自己种植的食物为生,村里没有流动水源。这样的情形似乎赤裸裸地描绘出了目前俄罗斯的贫富分化图
景。

"现在,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Aras Agalarov说。这位俄罗斯最具野心的地产开发商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搭上了向俄罗斯新富
出售奢侈品的首波浪潮,并因此起家。目前, Agalarov控股位于郊区的Crocus City Mall高级购物中心,并运营一个年度百万富豪展
览会,专门展示高价产品。

Agalarov表示,他也将和全家人一起搬入郊外别墅。这位富豪的家族不乏政治联系----他的儿媳是阿塞拜疆总统的女儿。

"外国有富人也有穷人,现在在俄罗斯也是如此"他说。

同在莫斯科郊外的白桦林深处,可以看见那里零星点缀着一些颇为简朴的木制村舍,它们是俄罗斯没落贵族在乡间隐居之地,或是许多俄罗斯城市工薪族的假日居
所。

Agalarov的别墅项目中包括14个人工挖掘的大湖、几千棵新植树木、一个高尔夫球场、酒店和运动场。项目共有150座别墅,每个价值达3,000
万美元。

在俄罗斯,许多退休老人每月生活费少于200美元,官方的平均月收入为500美元。同时,一大束在莫斯科市中心经常能够看到的花朵,价格和退休人员的每
月生活费一样。

但少数极有钱人会挥霍77.7万美金在一辆麦巴赫车上,这也是俄罗斯显富的新方式。
"我们必须记得俄罗斯从一个差不多崩溃的国家到今天,不过九年时间,而这些转变是建立在八千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基础上的,"Uralsib银行
的首席分析师Chris Weafer表示。

尽管仍落後于美国和德国,俄罗斯已经有53位十亿万富翁,比2006年的19个差不多涨了2倍,这些人大多靠石油采矿和金属等发家的。

hoffman

unread,
Nov 27, 2007, 12:30:02 AM11/27/07
to 约伯的天平
普京戴着一幅民主的假面具
普京的面孔模糊不清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普京的面孔模糊不清

本周末俄罗斯将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普京作为其所在党派"统一的俄罗斯"的候选人亲自参选,而且为了继续大权在握,他无论如何都要获胜。因为经过两届任期
后,普京已无法再次参选总统。不过如果作为新的国家总理,他就可以参与决定由谁担任下届俄罗斯总统。新的总统选举将与3月2日举行。普京为了保证选举胜
利显然已经不择手段。上周末逮捕反对派人士的行动就证明了这一点。

俄罗斯国家政权有着多副面孔。对普京的追随者而言,上周莫斯科"卢什尼科"公园完全成了体育的天地。这些活动在俄罗斯国旗的点缀下,象征着国家正在向新
的更强大的方向迈进。但对普京的反对者而言,得到的却是警棍,殴打以及逮捕。周末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上个月在尼西尼*诺格洛、圣彼得堡,以及莫斯科举行
的其他集会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当局的口号是:谁反对普京就是人民公敌,应该遭到监禁,就像前国际象棋冠军、反对党政治家卡斯帕罗夫一样。卡斯帕罗夫由于行使了示威游行的权利被判 5
天监禁。宣判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迅速作出。其他反对派领导人也遭到了逮捕,示威群众遭到殴打。人们吃惊地揉着眼睛,无法理解克里姆林宫的政策。因为
普京原本并不需要采取这种藐视人权的行动。他的支持率高达60%,反对派的小型抗议活动根本不会对其造成威胁。

大部分群众并不相信卡斯帕罗夫这位"另一个俄罗斯"的领导人,或者右翼自由党领导人博伊斯*内姆佐夫。俄罗斯人已经变得不问政治,他们首先寻求富足与稳
定,而民主价值则排在后面。所以普京本可以对反对党听之任之,但是他却做出了相反的举动。身为总统的普京是否亲自下达了命令并不重要。他已经指明了方
向。普京在卢什尼科体育宫接受支持者欢呼的同时,也以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方式对政治反对派进行了诋毁。他说,反对派人士就像胡狼一样在外国大使馆前游
荡,贪婪地想得到外国的金钱。这是一种危险的表述。因为这样的言论给内政部的特殊单位提供了在周末殴打示威群众的许可。

普京不仅要向俄罗斯外部的敌人,例如美国或者欧盟一再提出警告,而且也要向内部的敌人一再提出警告。对他来说,国内的反对者已经不多,国家杜马受到了控
制,联邦委员会也是一样。也就是说,必须由卡斯帕罗夫和内姆佐夫周围的少数人来充当反对派。这是一个阴险的策略。经过7年多的专制统治,普京已经让所有
的民主以及法治国家原则失效。媒体受到了控制,一周后的议会选举只不过是一出旨在巩固普京权力的滑稽戏。但不管普京打出怎样的王牌,他已在上个周末落
败。

百丈懷海

unread,
Nov 28, 2007, 8:17:58 AM11/28/07
to 约伯的天平
"普京公司"加紧战略性行业并购
2007年 11月 28日 星期三 09:10 BJT

路透莫斯科11月27日电(记者Dmitry Zhdannikov)---俄罗斯在未来未来几个月出现一些巨额购并交易,因为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产业
大亨们都希望在明年普京卸任之前尽快完成一些大笔交易。

在战略性的石油和金属部门,天然气出口巨头Gazprom (GAZP.MM: 行情)已经盯上了英国石油(BP.L: 行情)在俄罗斯的合资公司,亲
克里姆林宫的亿万富翁Oleg Deripaska正准备购买金属巨头Norilsk Nickel (GMKN.MM: 行情)。

这些交易如果发生的话,将需要在明年5月普京卸任之前结束。之後,克里姆林宫的策略会像普京指定的继任者是谁一样,扑朔迷离。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任何重大交易都需要得到下一届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支持,因为俄罗斯寻求扩大它的地缘政治角色,这一目标经常高于经济管理原
则。

"克里姆林宫痴迷于控制,虽然它知道自己不能恰当管理所拥有的一切,它还是将着手一项新的扩张战役,"UralSib银行首席战略师Chris
Weafer说道。

"虽然克里姆林宫不会进行全盘控制,但它可以让自己更信赖的人受益。"

在执掌大权的8年里,普京已经将俄罗斯石油业的一半置于国家控制之下,而无视国际上将其与委内瑞拉或玻利维亚的国有化相提并论的批评论调。俄罗斯是世界
第二大石油生产国。

这一趋势始于石油巨头尤科斯的破产,该公司老板曾经在政治上野心勃勃,不过现在正在狱中服刑。

它继续对亿万富翁Roman Abramovich的石油公司Sibneft进行国家收购,此前亲克里姆林宫的商人Oleg Deripaska曾收购
了Russneft。

汽车生产商、运输企业和金属生产商都无力逃脱国家收购。全球巨头英国石油和壳牌(RDSa.L: 行情)也已经被迫向国有企业出售资产。
套现

"最近并没有真正的受害者,只有各不相同的套现条款,"Stanislav Belkovsky说道。他曾经是一个亲克里姆林宫的分析师,现在则是普京
的批评者。

在明年3月两届任期结束之後,普京必须下台,但是他已经声称自己拥有保留政治影响力的"道德权力"。他掌控的统一俄罗斯党预计将取得本周日议会选举的压
倒性胜利,他还对成为未来总理的想法不置可否。

国家战略研究所的负责人Belkovsky预计,Gazprom (GAZP.MM: 行情) 将在普京任期结束之前购买第3大石油公司TNK-BP
(TNBPI.RTS: 行情)至少一半的股份。後者是英国石油和一个俄罗斯富豪集团各持一半股权的合资企业。

Belkovsky预计,镍和铂生产巨头Norilsk Nickel的所有者Vladimir Potanin和Mikhail Prokhorov
可能也会把该公司拱手让给Deripaska,後者则可能再逐渐向国有企业转手资产。

这些"寡头"趁叶利钦时代混乱的私有化浪潮获得了财富,但他们可能最终被"国家寡头"所取代,後者将控制俄罗斯所有的石油业和大部分贵金属业。

"在俄罗斯,根本没有真正的产权。只要国家承认你拥有一家公司,财产就存在。只有当你套现并带着你的钱回到西方,你才拥有真正的财
产,"Belkovsky说道。

打击寡头

标准普尔的分析师Svetlana Borodina声称,对投资者来说,非战略性产业看上去更安全。

"如果我们谈论数字,我感觉俄国政府正接受这样的观念,即食品、建筑业、房地产和其他小型产业可以完全私有化的,"她说道。

她和Belkovsky认为,国家对电信部门的意图仍然不确定,取决于普京的继任者是否会保留电信部长Leonid Reiman的职位----後者一直推
迟国有电信企业Svyazinvest的私有化。
但是Weafer声称,如果权力交接过程出现动荡,友好的国家收购可能会被强行没收手段所取代。"打击寡头可以转移民众对高通胀的批评,"他说
道。"俄罗斯的财富鸿沟是巨大的,许多俄罗斯人认为任何穿着阿玛尼、开着奔驰的人都应该进监狱。"

"我们对2009年的看法日益谨慎,届时困扰投资者的事件可能重现,"他说道。

jiuyuanlu

unread,
Nov 28, 2007, 8:21:42 AM11/28/07
to 约伯的天平
这点和咱们中国老百姓的看法完全一致!

"俄罗斯的财富鸿沟是巨大的,许多俄罗斯人认为任何穿着阿玛尼、开着奔驰的人都应该进监狱。"

霍夫曼

unread,
Dec 1, 2007, 6:35:23 AM12/1/07
to neocro...@googlegroups.com

由总统到"国家领袖" ——普京继续掌权的几种可能性

将于12月2日举行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仅是克里姆林宫执导的"普京仍掌俄罗斯大权"之剧的序幕。普京保权的可能性几多?俄罗斯人都在捉摸普京如何能在 2008年总统选举之后依然掌握俄罗斯的大权,保留至今的秩序和权力分配。很久以来,俄罗斯就在流传种种有关这个问题的猜测、设想,其中三种特别流行。德 国之声记者Ingo Mannteufel介绍如下。

据最新一项民意调查,约三分之二的俄罗斯公民认为将不会有公正的杜马选举。这一观点和几乎所有的俄罗斯观察家以及国际观察家的看法一致,正 如上两次即1999年和2003年的杜马选举所表明,该选举仅是俄罗斯更重要的选举——总统选举的前奏,而将于明年3月举行的下一次总统选举非同寻常,颇 有讲究。

不用动员,普京人气就很旺Bildunterschrift: 不用动员,普京人气就很旺

2008年3月,俄罗斯的总统大选将要决定的是谁将做普京的接班人,因为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两届,意即普京不得直接开始第三届任 期,但这是普京周围的精英们——其中大部分都如普京一样曾效力克格勃——所不愿看到的。对这个实权集团来说,普京是他们个人权势地位的保障,且更要紧的 是,普京也是他们继续左右俄罗斯巨大的京融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保障。

因此,几年来他们就在考虑如何解决"2008问题",也就是如何能使普京在2008年总统选举之后依然掌握俄罗斯的大权,保留至今的秩序和权力分配。很久以来,俄罗斯就在流传种种有关这个问题的猜测、设想,其中三种特别流行。

设想一:由总统集权转向总理集权

由于普京将作为得到克里姆林宫大力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的最高候选人参加杜马选举且没有排除选举之后出任总理一职的可能,因此俄罗斯流传所谓的 "总理设想",其内容是要么在杜马选举之后或者最晚在2008年夏季普京出任政府首脑。目前,俄罗斯宪法赋予总理的权力很有限,因此,"总理设想"的另一 个内容就是在权力结构中加重总理的份量,削弱总统的权限。届时,总统一职将由普京旗下的人如谢尔盖•伊万诺夫、维克托•祖布科夫或鲍里斯•格雷兹洛夫担 任。无论在俄罗斯国内还是国外,这个设想都被看作是对议会制的加强,因为总理将由国家杜马多数选举产生。肌肉男普京 Bildunterschrift: 肌肉男普京

设想二:施计谋钻宪法空子

设想二利用的是俄罗斯选法中的一个不明确之处。根据这一设想,普京可以在杜马选举之后即刻提出辞呈,成为杜马议员,总统一职转由现任总理维克托•祖 布科夫接任,这样,明年3月普京就又有资格竞选总统了,因为不是连任。虽然从宪法角度而言,这样做颇有争议,但却是可能的。这一设想的另一种做法是 2008年3月由祖布科夫出面竞选总统,大约一年后再以年龄或身体欠佳的理由辞职,为普京再次登上总统宝座铺平道路。

设想三:"国家领袖"

设想三是进行个人崇拜,高歌赞颂普京,使他成为"国家领袖",从而在他2008年夏季卸任后依然可以非正式地保留所有权力,幕后掌管俄罗斯的命运。 前不久,俄罗斯掀起了一股据说是自发的、但是却受到亲克里姆林宫的党——"统一俄罗斯"党支持的"挺普京"运动,公然要求让普京成为"国家领袖"。按照这 一设想,以普京为最高候选人的"统一俄罗斯"党若在杜马选举中明显胜出的话,则即使普京不再是国家元首,他也拥有道义权利,责成他的后任保持迄今的政策方 向。而且,这一设想也不排除普京经过一段令人接受的间歇时间后重返总统宝座的可能性。

电视里只有普京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电视里只有普京

俄罗斯人如何看待上述设想?

考虑到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混乱状况,俄罗斯老百姓视普京为政局稳定的保障,与此相连的还有经济繁荣和国际地位。目前大多 数俄罗斯人虽然明知杜马选举将不公正,但却心甘情愿忍受当权精英不惜一切手段保留普京的权力,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恐怕也是为了政局稳定。俄罗斯老百姓不大 关心和参与政治的态度,再加上克里姆林宫对批评者的强暴做法,使上述设想不仅只是空想,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

hoffman

unread,
Dec 1, 2007, 6:47:49 AM12/1/07
to 约伯的天平
举棋不定的爱权者
俄罗斯女性的偶像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俄罗斯女性的偶像

俄人爱其总统,因其铁腕政治,也因其会摆光膀子钓鱼状。可俄罗斯的"国家领袖"究竟多爱决策呢?

如果说,在欧洲人心目中,普京在哪次正式场合出面的形象最具代表性,那么首选肯定是今年5月在俄罗斯海滨胜地萨马拉举行的欧俄峰会:带着反光墨镜、嘴角
露出透着优越感的微笑、黑色的品牌T恤衫、黑色的紧身西服。欧俄峰会上站在德国总理默克尔旁边的好像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而是某
部侦探片里的间谍:冷酷无情、权势在握、干脆利落。



然而,普京强权强硬的形象其实是矛盾的,德国政府的外交智囊团之一----科学和政治基金会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多年关注普京执政的施罗德(Hans-
Henning Schroeder)就这样认为。他说,普京一方面蓄意树立这一形象,比如说今年5月在萨马拉的欧俄峰会上,或今年8月在西伯利亚钓鱼
时,光着膀子、粗粗的银项链、大大的十字项坠,活脱脱一副肌肉发达的大男子作派,这张图片风菲一时。大男子作派在德国会遭到挤兑,但在俄罗斯却不一样。
施罗德说:"普京喜欢给人留下保护者的印象、留下正派强者的印象。他所体现的其实是俄罗斯女性所期望的。"



俄罗斯人民只信任他



但在另一方面,强者普京、俄罗斯救星普京这个形象,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名不副实,只是臆想,因为俄罗斯人目前可谓一无所有,没有其他值得信赖的人。民意调
查俄罗斯老百姓最相信哪方时,总统得分一再超过70%,只有10%相信政党、8%相信工会、15%相信司法。施罗德认为这个结果"不无道理",因为政党
年年更换,许多政党更多地是由上而下组织的,而非人民代表;工会不睬百姓;司法腐败。



剩下的就只有普京了:带领百姓克服上世纪90年代的混乱、为百姓带来小康、在国际上重振俄罗斯的往日威风。起码许多俄罗斯人是这么看的。德国的弗里德里
希·瑙曼基金会驻莫斯科代表博姆斯多夫(Falk Bomsdorf)说:"其实小康并不只是普京的功劳,而主要是因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但这一点显
然无关紧要。"



普京上台带来小康



确实,自从普京上台后,俄罗斯老百姓的生活好转不少,过去8年实际工资收入提高大约50%,特别是俄罗斯社会似乎形成了一个中产阶级阶层。几星期前还代
表德国的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驻莫斯科的孔策(Thomas Kunze)说:"俄罗斯现在有一个中小企业家群体,是普京上台前没有的。这群人非常希望
普京继续掌权。"



普京任职前,也就是叶利钦执政时代,大部分俄罗斯人几乎入不敷出。俄罗斯问题专家施罗德说:"没有退休金的老人就这么贫困交加地死去。那是个人人苦于生
计的年代。"和二次大战后德国的情况不同,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没有马上给俄罗斯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自从普京领导下的强权政府越来越多地监督控制经济
发展以来,俄罗斯老百姓的腰包又鼓了起来。



预测:唯我独尊综合症(Highlander-Syndrom)



因为人们把所有这些成绩都归功于普京,所以,俄罗斯出现了被施罗德称之为"唯我独尊综合症"的现象:"只有一个高人,这人目前就是普京。"只有他才能统
帅国家和社会。因此,当"统一俄罗斯"党主席鲍里斯·格雷兹洛夫提出立普京为"国家领袖"、以便保证普京卸任后依然拥有权势时,许多俄罗斯人表示欢
迎。



但在俄罗斯问题专家施罗德看来,这个在国家控制的报刊电视中无处不在的普京更多地是一个虚幻形象,现实中的普京及其决策兴致和果断强者的对外形象并非总
是一致的。普京在外交问题上强硬、不妥协,但在内政问题上却并非如此。施罗德说:"在我的印象中,普京坚持并实现己见的能力并不是特别强,也没有做过什
么棘手决策。"像卫生体制改革、地方事业改革等非常难办的事宜,普京近4年碰都没碰。2005年他曾试图改革社会福利制,但当出现小规模抗议游行时,他
又撤回了改革计划。



幕后牵线而不是当机立断



就是在政府内部出现纠纷时,普京也没有表现果断。5年前,当俄罗斯国防部长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就安全政策问题公开争执的时候,普京几个月都没有插手干
预。施罗德说:"如果是在德国,早有一个第二天就被解职,甚至说不定是两个一起走人。"在内政问题上,普京经常是消极坐等纠纷自行解决,而不明确表态,
或者在幕后牵线,甜言蜜语地把争执一方明夸暗"罚"到另一个职位上。施罗德说:"这其实是另一种办事风格,和'兜售'给公众的完全不同。"



为什么俄罗斯人尽管如此还是爱戴他们的总统呢?或许普京的这套体系对不关心政治、不参加在野党活动的俄罗斯人----而这部分人在俄罗斯占绝大多数----来说
是很合适的。施罗德边笑边道,普京其实并不是特别俄罗斯。他说:"他更多地是个典型的德国人,而不是典型的俄罗斯人。典型的俄罗斯人灵魂应该更深广一
些,也许还多一点酒态和一醉方休的气质。"


Manfred Goetzke

v.woolf

unread,
Dec 3, 2007, 7:27:50 AM12/3/07
to 约伯的天平
普丁神權體制 黑手伸進文化界
閻紀宇/紐約時報二日特稿

 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丁雖然將在明年3月總統改選之後下台,但是他完全不像一位陷入「跛鴨」困境的領導人,反而達到前所未有的聲勢高峰,在政府、
企業、媒體等領域都是大權獨攬。而且近來種種跡象顯示,普丁的政府正將黑手伸入文化界,有心人士憂心忡忡。

 幾個星期之前,俄羅斯政府所屬的「崔提亞科夫藝廊」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一場當代藝術展,但是文化部長索科洛夫對部分作品很不滿意,要求撤展。
後來法國官員出面斡旋,展覽才得以登場,但代價是犧牲掉數十件較具爭議性的作品,藝廊負責人回國後更吃上官司。

 去年秋季的某一天,一群惡棍衝進莫斯科另一家藝廊,逮住老闆蓋爾曼痛毆一頓。蓋爾曼向來批評普丁總統不遺餘力,而且當時藝廊正在展出一位喬治
亞畫家的作品,但莫斯科當局和喬治亞的關係緊繃。事發至今超過1年,警方辦案沒有任何進展,原因為何,蓋爾曼心知肚明。

 類似的案件不只一樁,然而沒有任何一名肇事者遭到起訴。反而至少有6位文化界特立獨行的人士,因為作品或言論觸怒政府或教會,因而官司纏身,
甚至蒙上崇洋媚外、背棄傳統的汙名。

 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宮也徵召多名文化界重量級人士,為普丁搖旗吶喊、撐腰助威,其中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一號人物,就是導演兼演員尼基塔.米亥柯
夫(Nikita Mikhalkov),他的《蒙古精神》在1991年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烈日灼身》則在1994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獎。

 米亥柯夫目前擔任俄羅斯電影協會主席,他一向對政治興致勃勃,以愛國精神與傳統價值的捍衛者自居,一度傳出有意競選總統,近來卻成為普丁的死
忠支持者,日前與多名「藝術家」連署一封阿諛諂媚的公開信,呼籲普丁總統擺脫憲法限制,明年3月之後繼續擔任總統。最近米亥柯夫又為普丁領導的政黨拍攝
競選廣告,效忠輸誠不遺餘力。

 這種行徑自然令許多文化界人士不齒。今年10月底,名作家葉洛菲耶夫單挑米亥柯夫,兩人在一場電視辯論會上唇槍舌劍,然後由觀眾扣應票選贏
家。葉洛菲耶夫問了一個令對手難以招架的問題:「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個人崇拜?」那一集節目的收視率一飛沖天,而且扣應結果,米亥柯夫大敗虧輸。

 但是米亥柯夫的羞辱可能只是曇花一現,葉洛菲耶夫對前景並不樂觀。他接受訪問時說:「政府動作很快,他們正在營造一種類似伊朗的(神權治國)
體制,一種新舊雜陳的東正教會文化。另一位知名小說家索羅金更為悲觀:「我們的未來將會走上回頭路,回到『恐怖伊凡』的時代。」

st.olaf

unread,
Dec 3, 2007, 7:52:01 AM12/3/07
to 约伯的天平
俄国佬忘不了俄罗斯帝国的荣光.

hoffman

unread,
Dec 3, 2007, 8:31:14 AM12/3/07
to 约伯的天平
评论:民主的路很漫长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周末举行的议会大选中,获得了比2003年多出许多的选票。但这个结果并不令外界感到意外。投票前的民意测验已显示,支持普京的统一俄
罗斯党将获得60%的选票。需要强调的到是,此次大选的结果倒是给了普京继续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独断专行,扮演最重要角色的口实。俄罗斯今后将向何处发
展,西方只能拭目以待。

"此次大选是对普京政策的一次全民公决。"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格雷兹洛夫这样说。他还强调说:"此次大选证明,弗拉迪米尔-普京仍然是我们的民族领袖。他
的政策会继续推行下去。"



普京是此次大选中名列统一俄罗斯党政党名单上的首位议员候选人。作为已经担任了两届总统的普京,虽然明年不得再次参加总统竞选,但是如果普京在此次议会
大选中赢得了多数支持,他便可以借此修改宪法。他本人在议会大选前也已经表示,如果赢得明显多数支持,他将获得道义上的使命,继续担任国家的重要职
务。



普京总算如愿以偿。俄罗斯老百姓给了他想要的结果。可以说, 普京获得了巨大的支持。4 个党派将进入新的议会。他的表面文章也算是做足了。



然而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毕竟是个喜欢上演政治大戏的国家, 是个充满了克里姆林宫政治阴谋和肮脏交易国家,只有看看它的内幕,才能发现事实的真相。什么叫
多元化,说穿了4个即将进入新议会的党派中,亲克里姆林宫的党派,占了其中三分之二多数,只有共产党是个例外。



此次大选中的失败者是民主势力,是俄罗斯宪法中所设立的机构,首当其冲的是议会。议会被变成了克里姆林宫当权者手中的顺从工具,成了帮助确立普京未来政
治前途的工具。



反对党也是此次俄罗斯大选的失败者。反对党在遭到排挤,分化和打压时本应当拿出反潮流的勇气,本应汲取新的力量和建立新的威信。然而它们却过于依赖外部
的支持。



那些希望俄罗斯稳定和繁荣,害怕俄罗斯陷入混乱和崩溃的人,是否是胜利者呢。这也值得怀疑。他们的动机和担忧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的选票投给的却是一
位拿民主做摆设,迄今没有回答关键性问题-即普京将何去何的人。



普京从总统职位上退下来后,今后将以什么身份影响俄罗斯的命运。对这个问题没有人知道答案,也捕捉不到任何线索。俄罗斯的政坛笼罩在迷雾之中。人们只能
看到一个独裁的幽灵在发威。



德国,欧洲和全世界只是这场闹剧的观众。他们虽然可以提出批评,但是他们也知道发出威胁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们清楚,俄罗斯在许多领域有着强大的政治影响
力,现在动用惩罚性手段,如断绝来往,中断贸易等都是非建设性的。



一句话,俄罗斯的民主变革只能靠它自己,靠它本身的力量。但此次国家杜马的选举证明, 这是一条极为漫长的道路。

百丈懷海

unread,
Dec 3, 2007, 7:23:15 PM12/3/07
to 约伯的天平
普京恢复了中产阶级的自信

英国《金融时报》凯瑟琳*贝尔顿(Catherine Belton)莫斯科报道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1998年8月,俄罗斯经济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罗曼*帕夫诺夫(Roman Pavlov)等众多年轻毕业生很快就身受其害。他从著名的圣彼得堡大学
(St Petersburg University)毕业后不久,找到了一份工作,随后便遭解雇,从此生活没有着落。他说:"当时,物价大涨,货架空
空,工作寥寥无几。我们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当时,圣彼得堡的Prospekt Bolshevikov地区是一排排呆板的苏式高层楼房,帕夫诺夫住在不远处一家破败的学生旅馆狭小的房间里,勉强
维持生计。俄罗斯在总统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不稳定的领导下,危机频生,带来了民族屈辱感,他对此记忆犹新。

他说:"当时,我们明显感到自己是冷战的失败者。我们不仅欠了西方好多的钱,还不得不按照西方的节拍起舞。"


随着经济复苏,帕夫洛夫找到了另一份工作。帕夫洛夫今年32岁,在一家开发集团担任商务经理。像许多俄罗斯同胞一样,他感到,在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任总统期间,俄罗斯恢复了民族自豪感。

俄罗斯经济连续7年实现快速增长,石油繁荣也帮助俄罗斯偿清了大部分外债。"我们开始与美国平等对话。这是普京的一项重要成就。"

在帕夫洛夫等新兴中产阶级身上,民族自豪感和信心得以恢复。在很大程度上,这解释了为什么在周日的俄罗斯议会选举前,亲克里姆林宫的大党统一俄罗斯党
(United Russia)能保持50%以上的支持率。俄罗斯的民意调查显示,自普京宣布将率领统一俄罗斯党参选后,该党的支持率飙升到60%以
上。不过,俄罗斯议会选举前一段时期的非官方数据显示,该党的支持率一度有所回落。

普京的反西方言辞----例如,嘲笑外国人"把鼻子拱进"俄罗斯事务,以及恢复出动战略轰炸机等冷战式举动----向来广受欢迎。勒瓦达中心(Levada
Center)的鲍里斯*杜宾(Boris Dubin)等独立观察家认为,普京对民主的压制帮助改善了国家福祉,而非造成伤害。

勒瓦达中心10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同意,西方对俄罗斯民主的关切不过是想败坏这个国家的名誉。同时,勒瓦达最近进行的另一份调查发现,
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首次对自己和国家的未来抱有希望。

普京治下的安定培养了一批中产阶级,他们有钱去国外度假,进餐馆,购买外国轿车,而且在下一次危机中,他们要失去的东西很多。帕夫诺夫坐在一家寿司店,
一边品着绿茶,一边说:"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人很多。"

这家寿司店地处Prospekt Bolshevikov附近,后者自诩拥有俄罗斯最大的溜冰场之一,还有一家新建的购物中心,以及一些面向新兴中产阶
级的餐馆。莫斯科投资银行Troika Dialog的数据显示,隨着工资上升,俄罗斯的消费市场明年将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

如今,帕夫洛夫月薪为2500美元,他正在为未来做准备。最近,他按揭购买了一套两居室。他和妻子玛丽娜(Marina)每周上一次餐馆。他还喜欢玩游
艇。今年,这对夫妇正在攒钱买房,就没去度假。但帕夫洛夫说,计划明年去巴厘岛,这比以前去过的埃及、突尼斯和土耳其要再上一个档次。

帕夫洛夫表示,没有普京巩固权力的举措,俄罗斯就不可能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普京压制反对派是"我们为了稳定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他表示:"我们可以
或是把民主作为真正的价值加以保持,或是尝试做一些真正可以提高生活标准的事情。"

帕夫洛夫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得到了不少回报"。"能够迅速通过法律,总是利大于弊。"

批评家反驳道,在很大程度上,近期的经济增长是有机的,得益于油价的上涨,以及叶利钦时期私有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普京重获对俄罗斯巨大能源资源的控制权,赢得了帕夫洛夫的支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克里姆林宫对抗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的行动。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一位商业寡头,曾经拥有尤科斯(Yukos)能源集团,现在则在西伯利亚蹲监狱。帕夫洛夫表
示:"过去人们只是把资源开采出来,然后就把所有的收入装进自己的腰包。"

当听到有抗议者前一阵子在圣彼得堡冬宫广场(Winter Palace Square)试图举行反对普京政权的集会,结果遭到殴打和拘留时,帕夫洛夫
感到不自在。但他指责抗议者,未获批准就举行集会,是激怒当局的行为。

不过,他担心自己的父母会成为领取年金的"迷惘的一代"。这一代人眼看着共产主义的垮台毁掉了他们的生活,并被抛在繁荣经济的后面。他表示,妻子的专业
是教师,但再也不会从教,因为教师的待遇太差。

帕夫洛夫的担心,代表了一种广泛流行的观点。一位海军军官问:"我们有什么样的中产阶级呢?在别的国家,中产阶级是教师,是医生,或是军官。但在这儿,
他们是国企员工,他们日子都很难过。这儿没有中产阶级,只有石油大亨和穷人。"

uthra

unread,
Dec 3, 2007, 9:16:48 PM12/3/07
to 约伯的天平
国家强大,人民未必能享受到好处。

v.woolf

unread,
Dec 9, 2007, 10:52:39 PM12/9/07
to 约伯的天平
經濟復甦 特務頭子普丁再次勝選
陸以正

 上周林博文兄的國際專欄已經寫過〈兩個迷戀權力的獨裁者〉,把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相提並論。但在個人學識、經歷或領導能力各
方面,普丁遠較有土著血統的查維茲複雜,兩人間的差別不可以道里計。

 中國大陸雖在崛起中,還要等二、三十年才能成氣候。無論拿「軟實力」或「硬實力」作比較,俄國仍是世界第二超強,也仍是今後美國明爭暗鬥的頭
號對手。要瞭解未來,須先認識普丁(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這個人,與為何他領導的「團結俄羅斯黨」上星期能在國
會下議院(National Duma)選舉中大獲全勝的原因。

 7年前為競選總統,普丁在授權出版的自傳(英譯本稱《From the First Person》)裏,自承他從小就立志要做個情報人
員。1975年他自國立列寧格勒大學畢業,就立刻加入KGB(舊蘇聯特務機關「國家安全委員會」俄文首字縮寫,後改為「聯邦安全局」,換湯不換藥)。普
丁精通德文和英文,因而他進入KGB後,就被派到東德的德勒斯登,與西德和英、美的特務人員打了6年的諜報戰。1990年普丁調回俄國,他公餘繼續攻
讀,以一篇〈市場經濟體制下區域資源的戰略設計〉為題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雖然美國人譏笑他抄襲美國教授的論文,既經國立大學審查通過,他的學位不容置疑。事實證明,從他擔任總統起,俄國經濟不但起飛,而且蓬勃成
長。無怪此次下議院改選,他的團結黨贏得64.1%選票,在總席次450席的下院中得到315席。而第二大黨俄國共產黨只獲11.6%,換算成57席。
差距如此懸殊,無論普丁主導修憲,繼續掌握大權,或找個傀儡明年3月出來競選總統,而自己轉任總理,都可為所欲為,沒人能夠阻擋。

 美歐各國的觀選員一致抨擊這次選舉弊端累累,明顯不公。例如作為俄羅斯聯邦構成分子的車臣共和國(Chechnya),因抗俄而死了幾十萬
人,但此次下院改選的投票率竟高達99.5%,其中普丁的團結俄羅斯黨獲得99.4%支持,實在難以置信。笑罵由他人笑罵,俄國概不理會,別人也沒有辦
法。

 普丁的另一個長處,是懂得與民營企業如何共存共榮。1991年他捲入推翻戈巴契夫的政潮失敗,被迫辭去KGB職務,暫時脫離特務生涯。此後僅
擔任列寧格勒市議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反而讓他認識了民營企業的需求何在,以及企業主關心些什麼議題,與他從經濟學理論獲得的知識純然不同。

 普丁能得俄國人如此擁護,主要由於他對國家經濟復甦的貢獻。1998年他又回任特務頭子,出掌聯邦安全局,正值俄國面臨嚴重經濟危機:通貨膨
脹不可收拾,盧布貶值達60%,外國投資望而卻步。翌年8月,他被任為總理,年底葉爾辛辭職,他順理成章代理總統職務,立即推行稅制、銀行、勞工、與地
政各方面改革,旋乾轉坤,確實做了不少事。

 從那時起,俄國從半生不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走完全資本主義路線,以發展國內市場替代出口導向,此後10年的成長率都超過10%。現雖略
有減少,2006年仍達6.7%。俄國的國內生產毛額是9890億美元,今年7月時外匯存底達420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這些數據並非莫斯科自吹自
擂,而是美國國務院的統計數字,可以上網查對。

 有多年「對美鬥爭」的經驗,普丁在外交上左右逢源,專挑美國無法獨斷獨行的地方去撿便宜,使華盛頓恨得牙癢癢地無計可施。以中東為例,在以色
列與巴勒斯坦人無休無止的爭端中,俄國是擔保「和平路徑圖」的四方之一。若非顧忌俄國的反應,以色列早想用短程飛彈對付巴人「哈瑪斯」組織與伊朗了。

 在伊朗問題上,俄國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強身分,不斷阻擋美國想提出制裁德黑蘭政權的決議草案;伊朗總統阿瑪狄尼杰與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對普
丁的感激涕零,不在話下。而敘利亞如無俄國做靠山,早就抵擋不住美國排山倒海的壓力。其餘阿拉伯國家嘴上雖不便講,心底對有人敢與山姆大叔作對,也有點
幸災樂禍之感。

 即使在遠東,俄國軍力雖難與前蘇聯時代比擬,但意圖化解北韓研發核武危機的「朝核六方會談」少不了它。中亞腹地爭奪剛開始,俄國是「上海合作
組織」創始會員,處處阻擋美國將手伸入中俄後門的企圖。你可以譴責普丁專制、貪污與弄權,但是你也無法否認他7年總統任內俄國的壯大與進步。

v.woolf

unread,
Dec 12, 2007, 2:24:45 AM12/12/07
to 约伯的天平
國際瞭望:俄總統普丁的袖裡乾坤
本報訊

 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行事作風確實不易讓人猜透,如果在一年多前人們猜測梅德維捷夫是他的接班人,那很有理由,但這一年多以來,一般認為梅氏已
淡出,而現時人們對普丁接班人的看好度,第一是總理朱布科夫,第二是第一副總理伊范諾夫,第三是聖彼得堡市長馬特維延科,梅氏只能排在第四位,但是普丁
卻在最後關頭選擇了他。

 何以故?最重要的理由應是「對普丁個人的忠誠」。這使人回想起普丁在1999年出版的自傳中對梅氏的描述,他說:「當年我擔任聖彼得堡市長索
布查克的副手時,身邊非常需要用人,我向當年大學法律系的同學們求助,是他們向我推薦了季瑪(梅德維捷夫的小名)...我做副市長時,季瑪擔任我的顧問,與
我共事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後來他又回到大學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後來又是我邀季瑪一同來莫斯科工作的,他似乎非常願意在我領導的團隊工作,至於他未來
的發展,讓我們走著瞧吧。」

 普丁要大家對梅氏「走著瞧」,現在算是瞧到了,而在這種關係下,梅氏如做了總統,當然會聽普丁的話,何況他在俄羅斯並無威望,靠普丁一手提
拔,不聽也不行,俄國人認為普丁如想回任,梅就會心甘情願地讓位。

 那麼為什麼前不久任命新總理時,普丁不讓梅德維捷夫由第一副理順理成章地成為總理,而後競選總統呢?為何普丁卻偏偏選了年紀大的朱布科夫任總
理?這就非常令人費解了,本欄前此分析認為朱布科夫可能競選總統,看來是錯誤的,但卻想不透普丁為什麼要讓朱布科夫填這個空檔。

 普丁自己將幹什麼?這恐怕也難猜了,他的出路包括擔任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合盟後的總統、擔任俄羅斯國會下議院的議長、擔任總理,但都有了問題,
關於合盟總統之事已被否認,關於下院主席,「團結俄羅斯黨」主席、現任下院議長格雷茲諾夫說他將連任議長,而讓普丁在他舊部屬梅德維捷夫手下當總理似乎
也不可能了。

v.woolf

unread,
Dec 12, 2007, 11:47:41 PM12/12/07
to 约伯的天平
没有共产主义的共产党
DWNEWS.COM-- 2007年12月13日5:19:26(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作者:Alexander Etkind(chinesenewsnet.com)

普林斯顿--俄国总统普京钦点梅德韦捷夫在明年三月本应民主的总统选举后继承总统职位,这标明俄国领导人并未做出任何改变。现在看来越发可能我们将会在
今后几十年中见到同样的名字,正如在伯列日涅夫统治时期一样。

普京政权的首席意识形态官员巴普洛夫斯基说,俄国目前的体制除了不知道其敌人是谁意外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缺。确实,看起来克里姆林宫的每个人都在阅读纳粹
法学家施密特的著作。施密特教诲说,指出你的敌人是政治的中心使命。

根据施密特的精神,普京的人马设计了一个自由派政党即右翼力量联盟作为他们的敌人。该党的公开集会被武装警察驱散;其领导人被捕和遭到殴打;普京把它的
支持者们称为"小狼"。

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咄咄逼人的举动是在没有可以见到的危险的情况下发生的。普京的支持率就像石油价格一样在上涨。他所任命的官员控制所有重要部门,从俄
国天然气石油公司到中央选举委员会。近年来用暴力和补贴平息车臣叛乱,拘捕和驱逐几个资金不菲的反对者并且最近几年在巴普洛夫斯基亲自监督下进行大幅
度"社会投资"。这一投资收买了俄国人民,没有令人信服的力量可以严重挑战普京的人马。但是他们的政权处于危机之中,而且他们也知道这一点。

俄国经济现在比以往更为依赖于天然气和石油。军事改革已经逆转。尽管收入增加,俄国人的教育和健康都不如普京刚刚掌权之时;他们依旧过早去世。俄国参与
世界事务也是充斥着敌视和腐败。

国家垄断把私有经济创造的东西化为乌有。教育水平低下的官僚们有了更多的钱就任用更多的没文化的官僚。结果,这一政权无法治理国家。俄国混乱不堪,而其
统治者们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紧张不安。
普京的目标是把所有的权力都归于俄国安全力量的控制之下。他的时代的克格勃官员目睹了共产党和及其"指导和控制"的所有政府机关的崩溃,包括克格勃在
内。在普京统治下,安全力量进行报复。它们的人马变得权力庞大、自负以及巨富。他们也变得不停从调遣。

在2004年,当时担任普京驻俄国西北方代表的切尔克索夫将军发表文章,把克格勃美化成为腐败国家中唯一清廉的权力部门。这一文章要比任何东西都要确定
普京的第二任期的性质。2007年10月,切尔克索夫(现在是最为不为人所知以及权力强大的部门联邦反毒品局局长)发表了另一篇文章,痛斥其同僚的堕
落。他抱怨说,武士变成了商人。

早先,与其争斗的联邦安全局的将军们因"非法窃听"逮捕了切尔克索夫的副手。切尔克索夫公开表示绝望,承认普京通过把俄国政府置于安全部门控制之下来创
新振作政府是失败的。

切尔克索夫的副手还呆在牢里。大多数人相信普京无力干预为其辩护。在没有共产党控制的情况下,这些安全官员背叛了他们的企业伦理,参与交易,并且在交易
不顺利的时候施加力量。这发生在普通俄国人身上是明显的;切尔克索夫揭露的是普京圈子里的人也对抗这一局面。(

当以前的克格勃人马自相残杀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切尔克索夫的情况就是普京恶梦的例子。但是如果你的本能背叛你,你就会进入更深的本能。

现在,普京的人马已经抛弃了其前任新自由派观点,并且对前克格勃的结党营私感到不满。现在的任务就是创新组织一个控制安全部门、政府、商界以及更多其他
东西的无处不在的政党。这一政党将是个人领导下的集权体系,并且把国家削弱为一个法律虚构而已。

其主管们灌输民族主义,相信其无所不能,而不是克格勃风格的专业精神和社团主义。叶利钦通过命令禁止政党存在于国家控制机构之中。普京的律师们将会推翻
这一决定。政党可以在任何工厂、公司、军事单位、大学院系等等拥有组织或者委员会。党员将在领导人魅力和党纪的融合下指导和团结这一荒凉的国家。

这就是普京的计划。唯一的另一个统治俄国的克格勃是安德罗波夫。普京像他一样将成为该党的总书记。就像在苏联时期一样,国家和政府官员将会被变成党的暗
号,这就是梅德韦捷夫总统在普京总书记领导下所扮演的角色。而且当然,总书记没有任期限制。
最后,普京有的只是历史留给他的东西。没有观念,只有渴望巩固权势的派系。列宁和托洛斯基需要一个政党来把他们的意识形态变成现实;普京和梅德韦捷夫则
正在设计一个意识形态来巩固其政党。

这是一个奇怪的意识形态。把武士指责为商人,把商人指责为贼,它抛弃了共产主义本源。它将把所有作实际工作的人,也就是商人、武士、记者以及其他人统统
置于政党理论家之下,而这些理论家唯一的工作就是寻找敌人。

作者出生于圣彼得堡,是剑桥大学俄国文学高级讲师,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

Project Syndicate授权多维多家刊登

v. woolf

unread,
Dec 17, 2007, 12:08:39 AM12/17/07
to 约伯的天平
批評克宮操縱選舉 女記者遭拒絕入境
中央社╱中央社 2007-12-17 07:24

(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十七日專電)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昨天拒絕一名為俄羅斯「新時代」雜誌社工作的摩爾多瓦籍女記者娜塔莉.莫拉里入境。

這名記者曾發表文章,指克里姆林宮操縱國會選舉,並懷疑有政府官員將資金調往多家外國銀行。她表示,日前到以色列出差,在搭飛機返回莫斯科時,遭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拒絕入境。

「新時代」編輯部已決定就該刊女記莫拉里遭驅逐一事向法庭提出上訴,「新時代」雜誌相信,此事與莫拉里所作報導有關。

由於該名女記者及雜誌社均未收到任何禁止入境的官方文件。負責深度調查報導的莫拉里是於以色列出差後返回俄國,在機場入境檢查時被告知「禁止入境」。「新時代」雜誌社副總編輯阿利巴次表示,這是政府對媒體的打壓行動。

摩爾多瓦籍(瀕鄰黑海,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莫拉里表示,她的護照上並沒有「驅逐」的註記,此外,「禁止入境」應有法庭作出的裁決為依據。機場人員則表示,是根據聯邦安全局的命令行事,但聯邦安全局拒絕對此事發表意見。

「俄羅斯新聞記者協會」秘書長雅可顏科表示,驅逐莫拉里於法無據。他指出,以聯邦安全局一紙行政命令,將一名在莫斯科工作的專業記者拒於門外,是一種迫害。雅可顏科說,該協會將採取必要措施,讓莫拉里得以再次入境。

「極致新聞傳播中心」主任潘菲洛夫則表示,最近八年來,有四十位曾經公開表達對俄羅斯政治問題觀點的記者、作家遭拒絕入境。

此間「莫斯科迴聲廣播電台」評論指出,俄國政府將部份大肆報導貪污及內政問題的記者視為心腹大患。

v.woolf

unread,
Dec 26, 2007, 5:38:00 AM12/26/07
to 约伯的天平
普丁時代的開始與結束
沈瑞文

 獲選為《時代雜誌》二○○七年度風雲人物的普丁總統所屬的俄羅斯團結黨,以囊括逾六成的強大民意在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的第五次國會選舉中大獲
全勝,為八年的「普丁時代」畫下了完美句點。

 出身KGB情報特工的普丁,在世紀交替之際,被葉爾辛拔擢為總理,旋即從葉手中接掌俄羅斯國政。而回首這八年的「普丁時代」,與其說普丁是俄
羅斯總統;倒不如說普丁是行銷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國政CEO。在國際能源市場上,俄羅斯是世界第二位石油出口國、第一位天然氣出口國。更貼切地說普丁是以
石油與天然氣供應商及軍火商的身分,在世界上到處行銷俄羅斯。

 普丁以國政CEO態度來經營俄羅斯,確實令外國資本家眼睛一亮。據俄羅斯統計局的報告,外國對俄羅斯經濟直接投資至二○○七年已累積至一千五
百一十五億美元。而在國際能源短缺的因緣際會下,俄羅斯外貿出超激增,二○○六年對外貿易額高達三千億美元,出超高達一五五九億美元。目前,俄羅斯外匯
儲備已超過台灣,躍升至世界第三位。

 普丁在一九九九年接任代總統之初,由於俄羅斯歷經金融危機的重創,當時俄國老百姓有三千萬人生活水準低於貧窮線下,也就是所得月薪不到一二○
美元,全俄國民平均所得不過二七○○美元;而今天,俄國的國民平均所得達九○○○美元;如以購買力來看,更高達一萬兩千美元。

 普丁主政下的俄羅斯,政績看似亮眼,但是也隱藏隱憂:首先是俄羅斯歷經八年太平歲月,從石油與天然氣佔俄羅斯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可看出八年
來俄羅斯整個國家的產業結構依然過分地依靠能源產業;而機械設備佔俄羅斯進口的百分之五十更凸顯了俄羅斯整個國家產業尚未完全轉型。

 其次,俄羅斯的貧富差距較八年前更為懸殊,非共化後崛起的新貴富可敵國,與高加索地區赤貧的極端對比,無形中為俄羅斯社會添加了不確定因素;
莫斯科市民平均月薪高達一千美元與海蔘崴的四百美元,其間的差距更加深了各地區經濟發展的鴻溝。此外,過去八年俄羅斯經濟的高成長,國際能源市場的需求
居功厥偉,但是未來能否持續過去每年百分之七的成長,不少歐美經濟學家持保留態度;《經濟學人》雜誌更預測俄羅斯的經濟成長至二○一○年將跌破至百分之
五以下。

 八年前,普丁以百分之五十二的強大民意在首輪總統選舉中勝出,得以入主克里姆林宮,「普丁時代」自此開幕;八年後,普丁的俄羅斯團結黨以逾六
成的強大民意在俄羅斯國會選舉中高奏凱歌,普丁親自在凱旋中為為時八年的「普丁時代」閉幕。隨著普丁即將轉任總理,在國際舞台上,俄羅斯這個金磚四國中
最引人目光的超級大國,她將以怎麼樣的姿態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明道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st.olaf

unread,
Jan 2, 2008, 9:41:11 PM1/2/08
to 约伯的天平
亚洲周刊/俄罗斯总统普京当选《时代》零七年风云人物,是商业需要,还是视野局限?

有超过八十年历史的美国新闻杂志《时代》周刊选出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二零零七年世界"风云人物"(Person of the Year)。一如以往,这
宗"新闻"得到全球电子及印刷媒体的广泛报道。从市场推广和品牌建立的角度而言,"风云人物"的选举无疑是一招非常成功的"宣传特
技"(publicity stunt),将《时代》的新闻报道者(news reporter)角色一举改写成为新闻的制造者
(newsmaker),并且确保周刊得到这宗新闻的独家和第一手消息。对自从与华纳集团合并后越来越重视品牌开发,以及影响力与公信力今非昔比的《时
代》来说,这个选举太重要了。

明乎此理,我们作为读者的本来不应对这个选举太过认真看待----在这件事情上,《时代》的新闻判断无可避免地要为集团的商业利益服务。可是,它选普京为零
七年的"风云人物",仍然叫人失望甚至吃惊,足以证明美国的新闻界在被布殊政府颐指气使和愚弄蒙骗了接近八年,以及在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报道上不断犯错,
致使完全无法履行其监察政府的职责之后,仍然没有从如此惨痛的失败经验中作出反省和汲取教训。

当然,《时代》在选普京为"风云人物"的时候,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人物的争议性和他性格中阴暗的一面。在去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布年度风云人物的一期杂志中,
《时代》的执行总编辑施滕格尔(Richard Stengel)便指出,普京关闭独立电视台和报章、将政敌收监或放逐出国、打压反对党和拘捕异见人
士。然而他强调,普京在国内的民望长期处于百分之七十的高水平,又说他"虽则牺牲了自由国家所尊重的原则和价值,却表现出超凡的领导能力,令俄罗斯重拾
失落多年的稳定和自信,并再次置身世界列强"。

事实上,视反民主和反宪法,将政敌赶尽杀绝,视人命如草芥的普京为枭雄,甚至英雄的,绝不止《时代》。自普京在二零零零年首次赢得总统大选以来,在美国
的新闻界便出现了一个"普京现象"(Putin phenomenon),将普京描绘成将大多数俄罗斯人所想付诸实行的"黑王子"(dark
prince)。

美国的新闻界对普京的评价居高不下,跟普京连续两次赢得总统大选大有关系----零零年以百分之五十二的选票胜出,零四年更赢得逾七成的选票。这对于视自由
选举和人民投票权为检验民主素质最重要标准的美国媒体来说,普京无疑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授权(mandate)。问题是熟悉俄罗斯政情的都知道,俄罗斯
的传媒完全由政府操纵,它的选举法对反对党极为不利,所谓自由选举,只是徒具形式而没有内容的民主橱窗而已。

再说,俄罗斯的人民在总统大选中投票给普京,也不应被简单化地解读为是对普京的管治方式和管治能力的认同。要知道俄罗斯人民在二十一世纪以前的一千一百
年历史中,从来不曾有过投票选举领导人的权利。长久以来,他们对于执政者只能够选择顺从或者反抗。他们选择普京,只是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革命,又尚未懂
得行使他们的投票权来进行反抗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京不过是患上革命恐惧症的俄罗斯人民选择不反抗的领袖而已。

《时代》对普京的另眼相看,证明了这份老牌新闻杂志发展到今日,仍然走不出它的创办人亨利??卢斯(Henry Luce)的历史视野的局限:卢斯深
信,伟大的历史由伟大的人物创造(Great men made great history)。因此他对权力有一份浪漫的想像、对强人政治有一种近乎
执迷的崇拜。也许正是基于这份想像和这种崇拜,今日的《时代》可以对普京的独裁和极权涂脂抹粉,将他对政敌的迫害、宪法的践踏、人民的愚弄和传媒的操
控,视作一种领导人的果敢和权力的有效运用。当中的逻辑不言而喻:领导人需要拥有绝对的权力来为大多数人谋福祉,这包括做为法律所不容的事情的权利。

所以当一个领导人被怀疑触犯法律,他的认受性和公信力不但丝毫无损,反而证明了他是一个真正伟大的领袖。在这方面,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殊实在有
太多相似的地方。美国传媒刚刚从它对布殊的盲从附和中苏醒过来,又急不及待要为普京竖碑立传,这又反映了甚么呢?

林沛理,《瞄》(Muse)杂志编辑总监,美国纽约Syracuse University香港中心客座教授,著有评论集《影像的逻辑与思维----从张国
荣的生与死到张艺谋的真与假》、《香港,你还剩下多少----香港例外主义之死》(次文化堂出版)

st.olaf

unread,
Jan 27, 2008, 10:43:34 PM1/27/08
to 约伯的天平
禁止前总理参选 俄大选被称闹剧
记者: 白桦
莫斯科
2008年1月28日


卡西亚诺夫星期二举行记者会

俄罗斯前总理卡西亚诺夫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总共将有4名候选人参加3月2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但以批评普京政府闻名的俄罗斯前总理卡西亚诺夫却被排除在外。克里姆林宫的
批评人士说,俄国总统大选已经变成一场没有竞争的闹剧。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1月27日表示,中央选举委员会成员在当天经过投票表决后决定,他们无法登记俄国前总理卡西亚诺夫作为候选人参加3月2日举行的总
统大选。

*孔金:支持者签名不合格*

中央选举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孔金说:“我们今天拒绝登记卡西亚诺夫作为候选人参加总统大选。这样,总共将有4名总统候选人参加大选。”

孔金说,在卡西亚诺夫收集到的支持者签名中,不合格签名的数量大大超过了法律规定。根据俄罗斯新的选举法,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竞选,必须要收集超
过两百万个支持者的签名,而且支持者签名的不合格率不应该超过5%。但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卡西亚诺夫向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交的支持者的签名中,不合格
率已经超过了13%。

*检查院立案调查*

俄国官方电视台报导说,签名支持卡西亚诺夫者的身份与实际身份不符,有的签名者干脆就不存在。俄罗斯检查院表示,在俄国两个地区收集支持卡西亚诺夫的签
名时,出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检查院已经立案调查。

*梅尔兹利金:政治决定*

卡西亚诺夫竞选总部负责人梅尔兹利金说,不让卡西亚诺夫参加竞选是政治性决定。梅尔兹利金呼吁中央选举委员会不要把这次大选变成闹剧。俄罗斯前总理卡西
亚诺夫以批评普京政府闻名。卡西亚诺夫说,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按照普京的命令不给他登记,但他不会因此退出俄国政治生活。

卡西亚诺夫说:“在3月2日大选结束后形成的政治格局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有人必须要挺身而出来拯救俄罗斯。所以,我们将继续我们的政治活动,我们将要
向老百姓解释俄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

*涅姆佐夫:克里姆林宫导演的闹剧*

除了卡西亚诺夫外,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不久前也拒绝登记前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和作家布科夫斯基作为候选人参加大选。另一名批评普京的俄国著名政治家
涅姆佐夫不久前主动放弃竞选。涅姆佐夫说,俄国大选已经不是竞争,而是克里姆林宫导演的闹剧。

*久加诺夫:缺乏竞争*

已经登记参加这次总统大选的俄罗斯共产党领袖久加诺夫说,官方新闻媒体每天都在为克里姆林宫推出的总统候选人梅德维杰夫宣传造势。他抱怨这次大选缺乏竞
争。久加诺夫甚至提出要同普京的接班人梅德维杰夫进行电视辩论。

*奥列什金:梅德维杰夫当选无疑*

俄罗斯政治学者奥列什金分析说:“不管怎样,梅德维杰夫都能当选。所以梅德维杰夫不会出面进行电视辩论。因为久加诺夫是经验丰富的政客,而且他确实能够
说出执政当局的众多错误,梅德维杰夫将很难招架。”

奥列什金说,卡西亚诺夫同俄罗斯工商界以及权贵阶层关系密切,而且卡西亚诺夫在地方上也拥有很多政治资源,因此克里姆林宫害怕卡西亚诺夫参选将对梅德维
杰夫构成威胁。

除了久加诺夫和梅德维杰夫外,俄罗斯著名政治人物日里诺夫斯基以及俄国民主党领导人鲍格丹诺夫也登记参加总统大选。根据最新民意调查,梅德维杰夫现在能
获得60%到80%的得票率。

v.woolf

unread,
Feb 1, 2008, 1:17:34 AM2/1/08
to 约伯的天平
普丁兼掌全球第三大公司
陳文和/綜合一月31日外電報導

 即將卸任的俄羅斯總統普丁,未來除可能出任俄國下任總理之外,還有可能接下俄國國營能源巨擘「天然氣工業公司」董事長職務。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爭取出任天然氣工業公司董事長的42人候選名單中,普丁是其中之一,而幾乎所有的俄國政情分析家都確信,這個職位非普丁莫
屬。

 天然氣工業公司不僅掌握俄國的能源命脈,也在政界擁有豐沛的人脈,素有「克里姆林宮公司」之稱。目前該公司董事長梅德維捷夫是普丁的長期忠實
盟友,同時也是普丁「欽定」的總統接班人,篤定將贏得3月2日的總統選舉,入主克里姆林宮。

 一旦普丁接替梅德維捷夫成為天然氣工業公司董事長,應可斷言其強勢的對外政策將會維繫不變。

 天然氣工業公司掌控全球16%的天然氣儲備量,就市場總值而言,是全球第三大公司,甚至可能在未來10年內,躍居為全球最大公司。

 克里姆林宮當局過去即曾藉天然氣工業公司的實力,擴展在國際政治舞台影響,例如2006年時曾透過切斷對烏克蘭天然氣供應,向同樣倚重俄國天
然氣的歐洲聯盟各國發出警訊。


v.woolf

unread,
Feb 28, 2008, 9:47:03 PM2/28/08
to 约伯的天平
信報財經新聞 葉春生、麥可明2008-02-29 普京運籌俄總統大選

  從二○○七年初開始,普京便為二○○八年的總統大選權力延續運籌帷幄,不斷調整政府高層,使外界猜不透究竟誰會成為他的繼任者。直到二○○七年十二
月十日,普京才最終表態,支持第一副總理梅德韋傑夫作為總統候選人參加下屆總統選舉。普京還表示,如果梅德韋傑夫當選,他願出任政府總理。

  事實上,普京的意志完全左右著俄羅斯大選。目前,雖然有多名俄羅斯政治人物已表示參加二○○八年總統大選,但他們與獲得俄羅斯總統普京支持的梅德韋
傑夫相比,都很難有獲勝把握。俄羅斯大選將於二○○八年三月二日舉行,結果已無太大懸念。

  梅德韋傑夫為什麼能夠獲得普京的信任?其為人如何?

出任總理不無風險

  早在一九九○年兩人同在聖彼得堡從政時,普京領導的聖彼得堡對外經濟交往委員會被指控揮霍公款和貪污腐敗,普京雖然未被直接點名,但如果這一指控成
立,作為該委員會的負責人,他當然難辭其咎。法律系科班出身的梅德韋傑夫成功幫助普京免除了這一指控。很快,兩人就一同成為當時聖彼得堡市市長索布恰克
的左右手。

  作為普京的長期法律顧問,梅德韋傑夫一直保持低調。他上調莫斯科替普京管理俄國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後,也很少在大政治的舞台露面,因此在
普京執政的前六年裏他一直不為人知。二○○五年底,尤科斯案已近結束,在梅德韋傑夫的領導下,普京如願看到了能源領域的國有化。

  在這場普京執政以來所進行的第一個重大的權力保衛戰中,梅德韋傑夫的表現讓他深感滿意。直到二○○五年十一月,普京將當時還是總統辦公廳主任的梅德
韋傑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這位被普遍看作是普京最有可能的接班人才浮出水面。

  有分析認為,選擇年輕的梅德韋傑夫作為繼承人,是普京意在二○一二年重返總統寶座,並為此尋找繼承人完成二○○八年後的過渡。與此同時,梅德韋傑夫
能否獲得與普京共事多年的老戰友、出身於各個強力部門的政界精英們的支持,將會影響到二○○八年後俄羅斯的政局。這可能成為普京同意出任總理,不得不為
之的理由。

  然而,有一些分析的看法卻截然不同。出任總理對於普京來說將會是一個危險的戰略,因為俄國政府一直面臨著經濟危機和赤字居高不下的威脅,普京如果處
理不好這些具體問題,作為政府總理的他同樣會讓很多人失望,因而使他威望下降。

防範出現顏色革命

  另外,總統普京在首都莫斯科舉行的一場集會上為統一俄羅斯黨拉票,就曾警告一些外國政府,不要試圖利用俄國內反對派干涉俄羅斯政治。普京譴責了俄羅
斯反對黨的政客,說「他們實際上在充當外國政府的代理人」。迹然普京是指,不容許在俄羅斯出現像鄰國格魯吉亞、烏克蘭那樣的「顏色革命」。

  據報道,俄羅斯總統大選大約有四百名國際觀察員受邀參加即將於三月二日舉行的總統選舉。大約有五十萬警察將為三月二日舉行的俄羅斯總統大選提供安全
保障。

  普京在職期間已經通過了十多個發展各個領域的計劃,有的到二○一○年,有的到二○一二年,有的到二○一五年,有的到二○二○年。毋庸置疑,俄羅斯現
在國內形勢是人心思定,「普京計劃」的推進和落實是人心所向,政權的更新不會改變現行路線的執行。而即將到來的俄總統大選普京除了擔任總導演外,是否還
要承擔一個具體的演員角色,這倒是給人們留下了懸念。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