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卫机制 投射认同 心理学 心理分析疗法

3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Jan 29, 2009, 5:30:20 AM1/29/09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1.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2. 心理防卫机制
  3. 心理分析疗法
  4. 自体心理学对投射认同的理解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323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人类使用心理防卫机制时,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这些心理防卫机制有些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有些则不;对生活的影响各不相同,有正有负。
  否认
  否认(英文术语Denial):指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又单纯的人,常 会情不自禁地使用否认机制。
  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某些女孩被人强奸后,回忆起强奸过程会一 片空白,或记忆不清楚,这就是无意中启动了否认。
  反应结构
  反应结构(英文术语Reaction formation)也称反向,指意识性的采取某种与潜意识所完全相反的看法和行动,因为真实意识表现出来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 途径释放。
  例如,对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怀有敌意的继母,往往特别溺爱孩子,企图证明她没有敌视孩子;再如,过分热情或自我吹嘘的行为是对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 那种不好与人交往或自卑的强烈冲动的一种反应。当某人希望照顾自己却明显地照顾别人、“恨”自己真正喜欢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爱”自己所恨的竞争对手或 所不喜爱的职务。
  例如:某些人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无法接受,结果成为强烈的反同性恋者。
  转移
  转移或移置(英文术语Displacement):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 望转移到弱者身上。
  例如,对上级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出来。
  压抑/抑制
  压抑/抑制(英文术语Repression):“ 压抑”指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 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性遗忘(不是否认事实),有时表现为口误笔误。“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这些欲望还是有可 能会无意识的影响人类的行为。
  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 中去, “遗忘”了。可以说感情留在意识之中,而观念却被忽视了。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 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投射
  投射(英文术语Projection):也称外射,是主观的将属于自身的一些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赋予到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 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从而得到一种解脱。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
  例如,一个学生平素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则认为别的同学学习也不努力,考试善于作弊,而且与自己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属 于这种情况。
  例如:强奸犯认为受害者穿着暴露,才引发他犯罪。
  摄入
  
或称内向投射,与投射作用相反。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 而将它们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 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他们所失去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举动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 的痛苦。相反,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在极端情况下变成恨自己因而自杀。内投射也可能是自罪感的表现,他们常常模仿死者的一些性格特点来减轻对死者的内 疚感。内投射或仿同的对象,常是所爱,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是摄入现象。
  仿同
  
仿同或认同(Identification)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 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 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一般说来仿 同的动机是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儿童早年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未成熟的心理活动。例如:某人以与某富豪见过一面为荣。
  仿同有两种,一种近似模仿。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例如,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国为别人 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仿同也可分为"反感性仿同","向强暴者仿同","向失落者仿同"。
  反感性仿同:一方面感到反感,另一方面又去仿同。
  向强暴者仿同:向恐吓者模仿,自己也变成一模一样地去威胁或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向失落者仿同:有时一个人失去他(她)所爱的人时,会模仿所失去的人的特点,使其全部或部分地出现在自己身上,以安慰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
  升华
  升华(sublimation):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又如,有位保险公司的火灾调查员,每次听到哪里有火灾,就马上跑过去看,以便调查起火的原 因,帮助公司鉴定,是否需要负责给予赔偿。这位职员每到火灾现场时,总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因为他从小就有这种玩火的欲望,却不会随便去放火,变成纵 火犯。反而善于利用,当了一名火灾调查员,为公司服务,可以说是升华作用典型之例。
  例如:在学校被人欺负,是以努力考进警校,以维护社会正义。
  退化情感
  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也称为倒退,退行。当人感受到严重挫折时,放弃的成人方式不用,而退到困难较少、较安全的时期——儿童时期,使用原先比较幼 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的放弃努力,让自己恢复对别人的依赖,从而彻底的逃避成人的责任。而临床上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常见这种退性行为。 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
  譬如一个成年人,当遇到困难无法对付时,便觉得自己身上的"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来退回到儿童时期被人照顾的生活中去,这就是无意识地使用精神 防御的退行机制。
  幽默
  
是指以幽默(Humor)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 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笑话)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利他
  利他(Altruism):替代性而建设性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它包括良性的建设的反向形成、慈善行为,以及对别人的报答性服务。 利他与投射及发泄的区别在于,它为别人提供的是真的而不是想象的好处。它与反向的区别是,它让应用者至少部分地得满足。
  压制
  压制(Suppression):虽然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半意识中却作出予以推迟的决定。这种机制包括在寻找困难时的 一线希望、把已经认识到的不舒服感受尽量缩小、在困难面前想方设法予以推迟但并不回避。用压制的人是这么说的:“我明天会考虑这件事情的”,第二天也确实 记得考虑此事。
  预期
  预期(Anticipation):为未来的内心不适感受作切合实际的预期或计划。
  理智化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为在情感上让自我脱离压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过接受现实,而经由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 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通过这种方法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或处境,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或境遇。理智化包括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亲热的感情而对非生物给予太 多的注意,或者为了免得表达出内心感情而去注意外界现实,或者为了避免感知整体而去注意无关的细节。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包括在内,虽然它们也可被认为是某种 形式的内心置换。理智化包括以下机制:隔离(isol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仪式性(ritual)、抵消 (undoing)、补偿(restitution)、魔术性思维(magicalthinking)。
  (1)合理化
  合理化(英文术语Rationalization): 又称文饰,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合理化有三种表现:一是酸葡 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三是推诿(projection),此种自卫机制 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带其过错。三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2)补偿
  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 失败造成的自卑感。例如,某女子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崇。
  (3)抵消
  抵消(undoing):这是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其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 其罪恶感、内疚感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一个丈夫在娱乐城玩得太晚而回家很迟,他也许会为妻子带回较贵重的礼物来抵消他的愧咎之情。
  有时,抵消作用不是用来弥补已经发生了的事实,而是用来抵消自己内心的罪恶感,或自己以为邪恶的念头。比方说,妈妈照顾小孩,不小心让小孩碰到了 门、撞到了桌角而哭起来,做妈妈的常常会用打门、打桌子的方式来哄小孩子。其实并不是作大人的相信门或桌子真会撞人,或者是打门或打桌子就帮小孩子出了 气,只不过是因为内心不安,觉得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故总得做出一些事情来象征“我也尽了力”,以抵消其内疚。
  例如:有一位病人,因为曾经一次不慎说错了话而出了纰漏,以后他每说一句话,就倒抽一口气,表示已把刚才的话收回来了,不算数;或用手蒙住嘴,表示我 没有说,这样心理就塌实多了。
  如不小心打喷嚏沾到人,说对不起,以抵消自己内疚的心理。
  (4)隔离
  隔离(isolation):将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此处所讲的部分事实,乃是指整个事情中的一部 分,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
  例如,不说人死了,而说仙逝或长眠等,这样感觉上不会感到太悲哀或不祥。
  (5)幻想
  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困难,使自己存在于幻想世界,以获得心理平衡,这也是思考上 退行作用的表现。理想化作用对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帮助,但会酿成虚幻的自尊,因为理想化作用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这种保护机制常被弱小者所用。理想化 (Idealization)是幻想的表现之一,是指对另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或能力估计做过高的评价,以获得安全感的现象。
  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例如:被人揍后,因为无力反抗,幻想痛打敌人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
  (6)转化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 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7)分离
  分离(Dissociation):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感觉,以期避免情绪苦恼。与神经症性否认同义。它可能包括神游、癔症性转换反 映、一种突然的毫无根据的优越感或漫不经心的态度,以及短期地否认自己的行为或感情。它也包括为了消除焦虑或苦恼而显得忙忙碌碌的行为、通过在舞台上表演 来“安全”地表达本能欲望,以及为了麻木自己的不愉快感情而短暂地滥用某种药物或利用宗教的 “欢乐”。分离比歪曲较易为别人理解,也比较体谅别人,较发泄来得短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F%8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

心理防卫机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心理防卫机制或简称心理防卫(也称自我防衛機制防衛機制防衛機轉) (Self-defense Mechanism/Defense Mechanism),是心理學的名詞,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 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御机制是指童年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 保护自己可以说是原始防御机制的本质。),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在生理上,心理防卫机制被认为可以防止因各种心理打击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 心理障碍,过份或错误的应用心理防卫机制可能带来心理疾病。

目录

[隐藏]

[编辑]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征

  • 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 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 机制两种。
  • 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 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 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编辑] 分类

[编辑] 按照心理成熟度分类

  • 自恋心理防卫机制(一級防衛機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机制。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 照顾 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加之婴儿的 “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机制。一名成年人还运用“自恋机制”来进行自我心理防御,是很危险 的。
  • 不成熟心理防卫机制(二級防衛機制):此类机制出现于青春期,成年人中出现也是屬于正常的。包括内向投射、退行、幻想等。
  • 神经性心理防卫机制(三級防衛機制):这是儿童的“自我”机制进一步成熟,在儿童能逐渐分辨什么是自己的冲动、欲望,什么是实现的要求与规范 之后,在处理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
  • 成熟心理防卫机制(四級防衛機制):是指“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其防御的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 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这种成熟的防卫机制包括压抑、升华、补偿、幽默等。

[编辑] 按行为性质分类

  • 逃避性防卫机制:压抑/潜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
  • 自骗性防卫机制: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包括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仪式与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离(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 (distortion)。
  • 攻击性防卫机制:转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 代替性防卫机制:幻想(fantasy),补偿(compensation)。
  • 建设性防卫机制:认同(identification),升华(sublimation)。

[编辑] 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

人类使用心理防卫机制时,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这些心理防卫机制有些符合社会道德标 准,有些则不;对生活的影响各不相同,有正有负。

[编辑] 否认

否认(英文术语Denial):指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意志 薄弱而知识结构又单纯的人,常会情不自禁地使用否认机制。

  • 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某些女孩被人强奸后,回忆起强奸 过程会一片空白,或记忆不清楚,这就是无意中启动了否认。

[编辑] 歪曲

歪曲(英文術語Distortion) 是一种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要,属于精神病性的心理防卫机制。用夸大的想法来保护其受挫的自尊心,这是歪曲作用的特例。因歪曲作用而表 现的精神病现象,以妄想或幻觉最为常见。妄想是将事实曲解,并且坚信不疑,如顽固地认为配偶对其不贞。幻觉乃是外界并无刺激,而由脑子里凭空感觉到的声 音、影像或触觉等反应,它与现实脱节,严重歪曲了现实。

[编辑] 反应结构

反应结构(英文术语Reaction formation)也称反 向,指意识性的采取某种与潜意识所完全相反的看法和行动,因为真实意识表现出来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

  • 例如,对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怀有敌意的继母,往往特别溺爱孩子,企图证明她没有敌视孩子;再如,过分热情或自我吹嘘的行为是对被压抑在无意识 中的 那种不好与人交往或自卑的强烈冲动的一种反应。当某人希望照顾自己却明显地照顾别人、“恨”自己真正喜欢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爱”自己所恨的竞争对手或 所不喜爱的职务。
  • 例如:某些人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无法接受,结果成为强烈的反同性恋者。

[编辑] 转移

转移或移置(英文术语Displacement):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 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轉移到弱者身上。

  • 例如,对上级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洩出来。

[编辑] 压抑/抑制

压抑/抑制(英文术语Repression):“ 压抑”指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 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性遗忘(不是否认事实),有时表现为口误笔误。“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这些欲望还是有可 能会无意识的影响人类的行为。

  • 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 意识 中去, “遗忘”了。可以说感情留在意识之中,而观念却被忽视了。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 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编辑] 投射

投射(英文术语Projection):也称外射,是主观的将属于自身的一些不良 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赋予到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从而得到一种解脱。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 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

  • 例如,一个学生平素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则认为别的同学学习也不努力,考试善于作弊,而且与自己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 腹”也属于这种情况。
  • 例如:强奸犯认为受害者穿着暴露,才引发他犯罪。

[编辑] 摄入

摄入(英文术语Introjection): 或称内向投射,与投射作用相反。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地变成 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他们所失去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举动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 苦。相反,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在极端情况下变成恨自己因而自杀。内投射也可能是自罪感的表现,他们常常模仿死者的一些性格特点来减轻对死者的内疚 感。内投射或仿同的对象,常是所爱,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是摄入现象。

[编辑] 仿同

仿同或认同(英文术语Identification): 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 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一般说来仿同的动机是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儿童早年的 心理防御机制,是未成熟的心理活动。例如:某人以与某富豪见过一面为荣。

仿同有两种,一种近似模仿。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例如,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因为别 人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仿同也可分为"反感性仿同","向强暴者仿同","向失落者仿同"。

  • 反感性仿同:一方面感到反感,另一方面又去仿同。
  • 向强暴者仿同:向恐吓者模仿,自己也变成一模一样地去威胁或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 向失落者仿同:有时一个人失去他(她)所爱的人时,会模仿所失去的人的特点,使其全部或部分地出现在自己身上,以安慰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 痛苦。

[编辑] 升华

升华(英文术语Sublimation):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 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 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又如,有位保险公司的火灾调查员,每次听到哪里有火灾,就马上跑过去看,以便调查起火的 原 因,帮助公司鉴定,是否需要负责给予赔偿。这位职员每到火灾现场时,总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因为他从小就有这种玩火的欲望,却不会随便去放火,变成纵 火犯。反而善于利用,当了一名火灾调查员,为公司服务,可以说是升华作用典型之例。
  • 例如:在学校被人欺负,所以努力考进警校,以维护社会正义。

[编辑] 退化情感

退化情感(英文术语Regression): 也称为倒退,退行。当人感受到严重挫折时,放弃成人的方式不用,而退到困难较少、较安全的时期——儿童时期,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 的欲望。完全的放弃努力,让自己恢复对别人的依赖,从而彻底的逃避成人的责任。而临床上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常见这种退行行为。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 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

  • 譬如一个成年人,当遇到困难无法对付时,便觉得自己身上的"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来退回到儿童时期被人照顾的生活中去,这就是无意识地 使用精神防御的退行机制。

[编辑] 幽默

幽默(英文术语Humor):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 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笑话)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编辑] 利他

利他(英文术语Altruism):替代性而建设性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它包括良性的建设的反向 形成、慈善行为,以及对别人的报答性服务。利他与投射及发泄的区别在于,它为别人提供的是真的而不是想象的好处。它与反向的区别是,它让应用者至少部分地 得满足。

[编辑] 压制

压制(英文术语Suppression): 虽然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半意识中却作出予以推迟的决定。这种机制包括在寻找困难时的一线希望、把已经认识到的不舒服感受尽量 缩小、在困难面前想方设法予以推迟但并不回避。用压制的人是这么说的:“我明天会考虑这件事情的”,第二天也确实记得考虑此事。

[编辑] 预期

预期(英文术语Anticipation):为未来的内 心不适感受作切合实际的预期或计划。

[编辑] 理智化

理智化(英文术语Intellectualization): 为在情感上让自我脱离压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过接受现实,而经由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通过这种方法来合理化自己的行 为或处境,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或境遇。理智化包括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亲热的感情而对非生物给予太多的注意,或者为了免得表达出内心感情而去注意外界现实,或 者为了避免感知整体而去注意无关的细节。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包括在内,虽然它们也可被认为是某种形式的内心置换。理智化包括以下机制:隔离 (Isol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仪式性(Ritual)、抵消(Undoing)、补偿(Compensation)、魔术性思维(Magical thinking)。

[编辑] 合理化

合理化(英文术语Rationalization): 又称文饰,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合理化有三种表现:一是酸葡 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三是推诿(projection),此种自卫机制 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带其过错。三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编辑] 补偿

补偿(英文术语Compensation):指个 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例如,某女子因身体发育有 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崇。

[编辑] 抵消

抵消(英文术语Undoing):这是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 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其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其罪恶感、内疚感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如一个丈夫在娱乐城玩得太晚而回家很迟,他也许会为妻子带回较贵重的礼物来抵消他的愧咎之情。
  • 有时,抵消作用不是用来弥补已经发生了的事实,而是用来抵消自己内心的罪恶感,或自己以为邪恶的念头。比方说,妈妈照顾小孩,不小心让小孩碰 到了 门、撞到了桌角而哭起来,做妈妈的常常会用打门、打桌子的方式来哄小孩子。其实并不是作大人的相信门或桌子真会撞人,或者是打门或打桌子就帮小孩子出了 气,只不过是因为内心不安,觉得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故总得做出一些事情来象征“我也尽了力”,以抵消其内疚。
  • 有一位病人,因为曾经一次不慎说错了话而出了纰漏,以后他每说一句话,就倒抽一口气,表示已把刚才的话收回来了,不算数;或用手蒙住嘴,表示 我没有说,这样心理就塌实多了。
  • 如不小心打喷嚏沾到人,说对不起,以抵消自己内疚的心理。

[编辑] 隔离

隔离(英文术语Isolation):将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此 处所讲的部分事实,乃是指整个事情中的一部分,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

  • 例如,不说人死了,而说仙逝或长眠等,这样感觉上不会感到太悲哀或不祥。

[编辑] 幻想

幻想(英文术语Fantasy): 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困难,使自己存在于幻想世界,以获得心理平衡,这也是思考上退行作 用的表现。理想化作用对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帮助,但会酿成虚幻的自尊,因为理想化作用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这种保护机制常被弱小者所用。理想化 (Idealization)是幻想的表现之一,是指对另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或能力估计做过高的评价,以获得安全感的现象。

  • 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 例如:被人揍后,因为无力反抗,幻想痛打敌人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

[编辑] 转化

转化(英文术语Hypochondriasis):指精神上的痛苦,焦 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 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编辑] 分离

分离(英文术语Dissociation): 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感觉,以期避免情绪苦恼。与神经症性否认同义。它可能包括神游、癔症性转换反映、一种突然的毫无根据的优越感或漫不经心 的态度,以及短期地否认自己的行为或感情。它也包括为了消除焦虑或苦恼而显得忙忙碌碌的行为、通过在舞台上表演来“安全”地表达本能欲望,以及为了麻木自 己的不愉快感情而短暂地滥用某种药物或利用宗教的 “欢乐”。分离比歪曲较易为别人理解,也比较体谅别人,较发泄来得短暂。

[编辑] 外部连接

  這是一个與精神疾病心理学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最后更改 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15:56。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7769.htm

心理分析疗法

目录
心理分析疗法简介
心理分析疗法的一般原理
心理分析疗法的适应症
应用心理分析疗法注意事项
心理分析的过程
心理分析的方法
治疗机制
科学性和实践性
基本理论

心理分析疗法简介

  心理分析疗法亦叫精神分析疗法,就是把病人所不知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病人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召回到意识范围内,破除潜抑作 用,揭穿防御机制的伪装,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这个转变工作,就是心理分析治疗。

心理分析疗法的一般原理

   形成神经症状的根源是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未能得到解决的欲望,是早年形成的症结。通过心理分析工作,病人能真正意识到并在感情上体验到这是幼年期形成的病 根,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病人洞察到以前意识不到的致病原因,症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种洞察叫做"领悟"。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 就是心理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

心理分析疗法的适应症

  用心理分析疗法对癔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症,以及性变态进行治疗,有较好的 效果。

应用心理分析疗法注意事项

  1.病人要受过适当的教育,能理解医生的解释和说明。
  2.向病人讲明心理分析治疗的时间要长一些,至少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因此,请病人做好准备。
  3.要求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生活中重要的事暂不做决定,待治疗结束后再考虑。病人必须遵守治疗原则。
  4.要求病人必须随时把浮现在脑子里的任何观念、想法全部说出来。
  5.治疗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其他人员在场,以免干扰病人。
  6.治疗前要经过严格的躯体和精神检查。有幻觉、妄想和严重行为紊乱的精神病人,不能进行心理分析治疗。因为他们思维不清,不能理解心理医生的解释。

心理分析的过程

   心理分析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治疗时期,在正式治疗时要先进行约两周左右的试验性分析和联想,进一步确定诊断,排除分裂症或抑郁类精神病,才能正式进入第 一期治疗。第一期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并且维持一个治疗上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期治疗主要是移情 的出现及其解决。病人出现的移情会逐渐发展,医生要适时地予以解释,使病人能区别他和医生之间的治疗同盟,现实和被移植歪曲了的现象,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 他出自幼儿感情对医生歪曲了的形象。第三期治疗即结尾期,使病人放弃把医生当作替身的态度,放弃医生是移情中幼儿期父母的形象,能承受和医生分离时的焦虑 和丧失亲人的痛苦。
  概括地说,心理分析疗法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那些童年创伤、痛苦体验挖掘、暴露出来,变成意识的东西,加以分析、解释、疏导,使患者从心理医生的分 析中重新认识自己,并改造自己人格的不足,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以实现治疗的目的。

心理分析的方法

  1、集中注意法:让病人斜卧在躺椅上,放松全身肌肉,闭上双眼。医生把一只手按放在她的前额,叫她注意一个特殊症状,回忆与这个症状有关的经历。
  2、自由联系法:不引导病人的思想,不限定回忆的范围,告诉病人必须遵守一个规则,要求他随时 把心里出现的任何想法立即说出来,不论他认为这些想法多么荒谬,多么没有意义,或违反道德甚至愚蠢、有罪。不要怕说出来会使他感到羞耻、难为情或者烦恼、 伤心,也不要顾虑别人的批评、耻笑和非难。让病人斜卧在躺椅上,医生坐在侧后面病人看不到的地方,不加暗示和干扰,让他自由地表达思想。
  启示:弗氏的思考角度是如何治好病,因此他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病人的症状上寻找其根源。而我们 的思考角度应该是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何让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如何启发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为此,我们要把我们的注意焦点集中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上。在 心理辅导活动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集中注意进行联想,笔者将此称为《主题联想》。通过主题联想,使学生发现自己潜意识中的观念,从 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为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心理辅导老师要特别小心对联想主题的选择。

治疗机制

   神经病的致病根源是过去或幼年期被潜抑到无意识的症结,不经分析病人不能知道。医生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并对病人的梦进行分析,破除病人的阻抗②,把症 状背后无意识的愿望(即症结①)引到意识中来,病人知道了症状的真意。这个过程和心理状态叫做“领悟”。病人有了真正情感上的领悟,好像打开久猜不中的谜 语一样,有“啊!原来如此”的体验,症状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而消失。
  ① 症结的来源:幼年期受到挫折的性欲望、各种心心灵的创伤和挫折。
  启示:童年的经历会给人的一生打下烙印。为此,成人要给孩子创造和谐、民主、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避免心灵伤害的发生。同时,要充分估计孩 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给予适当的锻炼。
  ② 阻抗:病人有意或无意的不配合,如不信任医生,不相信医生的解释,或回忆不起来。
  ③ 移情:在辅导过程中,由于医患关系的加深,病人会把医生当作对自己情感影响最深的亲人,把对他的所有的爱和恨的情感都在无意识中移到医生的身上。 医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反移情。
  心理分析疗法非常强调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的医患关系。他强调心理医生要作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控制。
  启示: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安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言不作评判。并在事后给予保密。

科学性和实践性

  心理分析法的理论主要由临床实践和弗洛伊德自我分析的内省材料中总结出来,并通过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修正错误,以适应新的实践。这就是说,心理分析 理论的科学性来源于他的实践性。

基本理论

  1、精神区划论:弗 洛伊德把整个的心理装置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1)无意识理论:在人的无意识中存在着动机、欲望和压抑力量之间的冲突关系。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人对这种冲突关系不能意 识到。
  来源:布洛耶的病人安娜·欧有许多躯体和精神症状,在用催眠方法使他进入催眠状态时,能讲出引 起这些症状的精神创伤事件,与这些事件伴随的情感得到宣泄以后,症状可暂时消失。但在清醒状态下,对他在催眠状态中的叙述的经历却一无所知。这说明人在清 醒的意识后面,还隐藏着另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例:弗氏的一个朋友喜好文学,曾参加某个文学评论组织,相信那个组织将来可帮助他排演他的剧 本。虽然每个星期五准时出席会议,他对这个组织里所讨论的问题并不感兴趣。如此坚持数年。有一次他知道他的剧本有把握确定在某剧院公演。以后几个月内老是 忘记参加文学评论组织的会议。每次接到他缺席的通知,就为自己的健忘而脸红,十分自责,感到惭愧。觉得对自己不需要的事情这样不热心,太卑鄙了。下决心要 记住去参加下一次会议并时常提醒自己。到了时间终于到达会场,发现会场的门已经上锁,好像会议已经开过了。原来不是把时间弄错了,而是弄错了日期,那天是 星期六了。他虽然意识上是认为应该去参加会议的,但无意识中“不去开会”这个动机决定了他的行动。“无意识”也叫被“被压抑的无意识。”这种被压抑的无意 识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察觉到,甚至不承认它的存在,只有通过催眠或对梦做深义解释,自由联想等方法才能逐渐把它揭示出来,使它们意识化。
  (2)前意识:前意识里的心理活动比较容易进入意识。处在前意识里的心理活动平时不能意识到,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即可进入意识。
  (3)意识:在精神装置中处于表面的是意识,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2、人格结构论
  (1)原我(id):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而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生命体系中完全无目的的盲目 兴奋,包括各种欲望和冲动,是各种完全没有组织的能量储备库,是来自本能寻求满足的动力。原我不知善和恶,不懂得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活动受快乐原则支配, 不顾现实的限制性要求。原我的表现是在无意中进行的。无意识包括原我及以外的心理活动。“原我”又称“本我”。
  (2)自我(ego):
  自我在原我的表面,处于前意识和无意识中间。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自我从原我吸取力量,要现实原我的意向,但要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其控制 调节能力与它的防御机制紧密相关。
  (3)超自我(superego):超自我也称为理想自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人格中的监察批判机构,为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超自我代表理 想自我和良心。超自我的行为主要是无意识。超自我的发展依靠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媒体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格,原我、自我和超自我必然是均衡协调的。原我在于求自己的生存、求本能欲望的满 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自我在于监督、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致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良心,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自我对上符 合起自我的要求,对外要适应实现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的平衡。比如,一个人遇到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异性,原我的欲望要不顾一切的和对方生性行为以求性欲的满 足,但超自我以严厉的道德标准给以监督和控制,外界现实也不准许这种盲动。自我就要考虑,如何做到既不冒犯超我和现实,又能释放原我因兴奋和冲动而积聚的 能量。
  3、自我的精神防御机制
  自我在处理原我欲望的冲动,超我的严密监督和现实限制的矛盾冲突中,逐渐发生并发展了一种机 能。它可以在人不知不觉中,用一定方式,调整一下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自我可以接而不效引起严重的焦虑和痛苦,同时可使原我的欲望以各种形式得到满足。这 就是自我的精神防御机制。
  每个人,都在无意识地运用精神防御机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但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过分或运用不当,虽然由于冲突或挫折 引起的焦虑不被感觉到或使焦虑减轻,但却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心理疾病。
  心理分析家们提出了许多精神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公认的有以下几种。
  (1)潜 抑: 一些超自我不能允许的愿望或冲动,在人不知不觉中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使人自己意识不到有这种愿望和冲动。这就是潜抑。它带有强迫性,与自然遗忘不同。在儿 童早期被潜抑的、没有得到正常解决的情绪冲突,如俄狄浦斯情绪,虽然人的不能自己觉察,但它不但影响人的行为,还会成为以后形成神经症症状的根源。
  (2)否认: 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如“鸵鸟心理”、“掩耳盗铃”,成年人突然听到一件不幸的消息,常常首先认为“这不是真的”。这 是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3 )外投射:把自己的动机和愿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断言别人有这种动机和愿望。而这些愿望都是自己的超自我所不能允许的。而且自己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这些动机 和愿望,这也是一种比较幼稚、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正常人的这种外投射虽然可以保卫自己内心安宁不受良心职责,但影响他对事物的正常观察和判断。病态的外投射见精神病人,如嫉妒妄想、被害妄想。
  (4)内投射和仿同:把别人的欲望、个性特点不自觉地吸收或成为自己的并表现出来,称为内投射。吸收其某些特点叫做仿同。内投射或仿同的对象,常是所 爱、所崇拜、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不良,也会通过内投射或仿同机制使儿女性格发展偏向。
  启示:身教重于言教。
  (5)抵消: 以象征性的行动来抵消已经发生的痛苦事件,叫做抵消。例如,儿童玩耍不小心,摔倒了,用脚踩地面,责备地面“坏!”也就抵消了疼痛引起的不高兴,抵消机制 的病态使用多见于强道症。
  (6)分离: 把一件事情的感情和观念分离开,不愉快的感情被分离而使人意识不到。例如把死说成长眠或去成仙,这样就避免了对死亡恐怖或谈到死引起的不安感情。歇斯底里 病人对自己的转换性躯体功能障碍采取一种特殊的冷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是分离机制的例子。
  (7)置换: 把对某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觉察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以减轻精神上的负担,这种机制叫做置换。例:①“迁怒”;②广场恐怖;③移情。
  (8)退 行:当人的欲望遇到挫折时,即放弃已经学得的成熟的态度和行为模式,而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叫做退行。例:①遇困难──“病” 加重;②哭闹。
  (9)幻想: 遇到现实难以解决的困难,用幻想的方式以达到内心的满足。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如,儿童受欺侮或被大人批评了就幻想自己变成了大力士,使别人都怕 他,因而感到心安。这是正常儿童常见的心理。成年人出现这类幻想多是病态的表现。
  (10)反 向形成:内心里有一种欲望或冲动要求表现,但表现出来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被惩罚,或引起内心不安。反而表现出相反的欲望或冲动,称为反向形成。 例:①“此处无银三百两”;②在强迫症和恐怖症中,病人内心里希望接近异性,反而变得惧怕异性。
  (11)合 理化:当人的需要遇到挫折时,为了使自己心理平衡,而否认了自己原来的要求,去找个其他正当的理由来辩护以免除内心的不安。 例:①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②阿Q的“儿子打老子”; ③强调客观,掩饰过错。
  (12)躯体化: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了焦虑和痛苦。
  (13)代 偿: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借助这个机制使缺陷得到代偿,解除了这些缺陷引起的内心痛苦。代偿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防御机制。例:①失明的人成为音乐家; ②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特别勤奋,为取得优异成绩,从而赢得人们的尊重。这些都是正常的,而过度代偿则是病态。
  (14)升华: 被压抑的欲望或冲动不直接以社会所反对的形式来表现,而成为推动崇高目的的动力。所表现的行为既有益于社会,也使自己无意识的欲望得到满足。这就是升华。 这是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力比多升华为不包括性活动的科学、文艺等事业,攻击本能驱力升华为快乐的竞技、游戏和运动。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参考资料:
1.http://www.pladaily.com.cn/item/xinli/xljbzl/txt/sjz029.htm
2.http://www.sxszjzx.com/~t218/xlbk/show.php?filename=20040617091831.txt
3.附图 心理分析疗法过程
相关词条:
什么是相关词条 我来完善
开放分类:
医学心 理学心 理疾病疗法治 疗方法
合作编辑者:
 袋 鼠康康我 就是有个问题Angelindawenshzhhuacailin啄B 木W鸟亿 夫长wenchenye 碧 海风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7152.htm
心理防卫机制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
心理防卫机制

http://www.sxszjzx.com/~t218/xlbk/show.php?filename=20040617091831.txt

心理分析疗法介绍

        引言——少年经历的烙印:
        “ 心理分析疗法”又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其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小城夫来堡,父母犹太人。一岁时,弟朱利斯降生,产生嫉妒 心,曾幻想弟死去。但当小弟不到一岁真死去时,他又自我谴责,这种爱和恨的矛盾感情一直存在于他的心灵深处。直到1897年自我分析时,才认识到这些潜在 的感情。为此,他认为这些经历影响他性格的发展。导致成年后,与他的一些密友因意见分歧就会导致决裂。母亲非常疼爱他,父亲总是因为他做了错事而责备他。 为此,父亲被认为是现实原则的代表(拒绝、约束、限制和权威),母亲是快乐原则的代表。
        1859年3岁时,随家人迁居,离开故乡先到莱比锡, 途中在火车上看到许多煤气喷火灯,想起“在地狱里燃烧着的幽灵”的故事。从此,长时间内惧怕乘火车 旅行。
        父亲是犹太人,受人欺侮,心中愤恨,于是发愤读书。弗氏儿童时并不淘气,很自信。9岁上德国重点竞技中学。聪明好学,在校8年中,有6年学习成绩在班上居 首位。他有着超人的语言天才,除德语外,懂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英、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很佩服莎士比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人性的广泛而深刻的了解。阅 读各种文字的古典文学名著、戏剧、民间故事、传说、诗歌、小说及各类书籍。知识渊博,在《梦的释义》一书中显示出令人惊异的历史学和文字学知识。
        1873年-1881年3月(七年多)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21 岁发表关于鳗鱼神经结构的论文,受到学者重视。是第一个清楚地证明“神经细胞和纤维是一 个形态学和生理学单位、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人。
        弗氏一生发表94篇文章,23部专著,心理分析的有关理论就散见于这些研究成果之中,心理分析疗法在中国的传人钟友彬先生,将其归纳为一本书。里面有介绍 《经典心理分析》,也有介绍由此演变而来的《心理动力学》和他自己据此研究出的具中国特色的心理分析疗法──钟氏认识领悟疗法。
        在此,笔者将其中本人认为最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归纳为如下几点,介绍给大家。
        一、几种方法(目的:回忆创伤经历,从而可以渲泄)
        1、集中注意法:让病人斜卧在躺椅上,放松全身肌肉,闭上双眼。医生把一只手按放在她的前额,叫她注意一个特殊症状,回忆与这个症状有关的经历。
        2、自由联系法:不引导病人的思想,不限定回忆的范围,告诉病人必须遵守一个规则,要求他随时把心里出现的任何想法立即说出来,不论他认为这些想法多么荒 谬,多么没有意义,或违反道德甚至愚蠢、有罪。不要怕说出来会使他感到羞耻、难为情或者烦恼、伤心,也不要顾虑别人的批评、耻笑和非难。让病人斜卧在躺椅 上,医生坐在侧后面病人看不到的地方,不加暗示和干扰,让他自由地表达思想。
        启示:弗氏的思考角度是如何治好病,因此他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病人的症状上寻找其根源。而我们的思考角度应该是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何让学生清醒地认识 自己,如何启发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为此,我们要把我们的注意焦点集中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上。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集 中注意进行联想,笔者将此称为《主题联想》。通过主题联想,使学生发现自己潜意识中的观念,从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为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心理辅导老师要 特别小心对联想主题的选择。
        二、治疗机制:
        神经病的致病根源是过去或幼年期被潜抑到无意识的症结,不经分析病人不能知道。医生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并对病人的梦进行分析,破除病人的阻抗②,把症状 背后无意识的愿望(即症结①)引到意识中来,病人知道了症状的真意。这个过程和心理状态叫做“领悟”。病人有了真正情感上的领悟,好象打开久猜不中的谜语 一样,有“啊!原来如此”的体验,症状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而消失。
    ① 症结的来源:幼年期受到挫折的性欲望、各种心心灵的创伤和挫折。
    启示:童年的经历会给人的一生打下烙印。为此,成人要给孩子创造和谐、民主、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避免心灵伤害的发生。同时,要充分估计孩子的 心理承受能力,给予适当的锻炼。
   
    ② 阻抗:病人有意或无意的不配合,如不信任医生,不相信医生的解释,或回忆不起来。
    ③ 移情:在辅导过程中,由于医患关系的加深,病人会把医生当作对自己情感影响最深的亲人,把对他的所有的爱和恨的情感都在无意识中移到医生的身上。 医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反移情。
        心理分析疗法非常强调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的医患关系。他强调心理医生要作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控制。
        启示: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安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言不作评判。并在事后给予保密。
    三、科学性和实践性:
    心理分析法的理论主要由临床实践和弗洛伊德自我分析的内省材料中总结出来,并通过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修正错误,以适应新的实践。这就是说,心理分析理论 的科学性来源于他的实践性。
    四、基本理论:
    1、精神区划论:弗洛伊德把整个的心理装置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无意识理论:在人的无意识中存在着动机、欲望和压抑力量之间的冲突关系。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人对这种冲突关系不能意识 到。
    来源:布洛耶的病人安娜·欧有许多躯体和精神症状,在用催眠方法使他进入催眠状态时,能讲出引起这些症状的精神创伤事件,与这些事件伴随的情感得到宣泄以 后,症状可暂时消失。但在清醒状态下,对他在催眠状态中的叙述的经历却一无所知。这说明人在清醒的意识后面,还隐藏着另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例:弗氏的一个朋友喜好文学,曾参加某个文学评论组织,相信那个组织将来可帮助他排演他的剧本。虽然每个星期五准时出席会议,他对这个组织里所讨论的问题 并不感兴趣。如此坚持数年。有一次他知道他的剧本有把握确定在某剧院公演。以后几个月内老是忘记参加文学评论组织的会议。每次接到他缺席的通知,就为自己 的健忘而脸红,十分自责,感到惭愧。觉得对自己不需要的事情这样不热心,太卑鄙了。下决心要记住去参加下一次会议并时常提醒自己。到了时间终于到达会场, 发现会场的门已经上锁,好像会议已经开过了。原来不是把时间弄错了,而是弄错了日期,那天是星期六了。他虽然意识上是认为应该去参加会议的,但无意识中 “不去开会”这个动机决定了他的行动。“无意识”也叫被“被压抑的无意识。”这种被压抑的无意识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察觉到,甚至不承认它的存在,只有通 过催眠或对梦做深义解释,自由联想等方法才能逐渐把它揭示出来,使它们意识化。
    (2)前意识:前意识里的心理活动比较容易进入意识。处在前意识里的心理活动平时不能意识到,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即可进入意识。
    (3)意识:在精神装置中处于表面的是意识,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2、人格结构论
        (1)原我(id):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而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生命体系中完全无目的的盲目兴奋,包括各种欲望和冲动,是各种完全没有组织的能量储备 库,是来自本能寻求满足的动力。原我不知善和恶,不懂得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活动受快乐原则支配,不顾现实的限制性要求。原我的表现是在无意中进行的。无意 识包括原我及以外的心理活动。“原我”又称“本我”。
    (2)自我(ego):
    自我在原我的表面,处于前意识和无意识中间。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自我从原我吸取力量,要现实原我的意向,但要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其控制调节 能力与它的防御机制紧密相关。
    (3)超自我(superego):超自我也称为理想自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人格中的监察批判机构,为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超自我代表理想自 我和良心。超自我的行为主要是无意识。超自我的发展依靠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媒体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格,原我、自我和超自我必然是均衡协调的。原我在于求自己的生存、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自我在于监督、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 为,不致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良心,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自我对上符合起自我的要求,对外要适应实现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的平 衡。比如,一个人遇到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异性,原我的欲望要不顾一切的和对方生性行为以求性欲的满足,但超自我以严厉的道德标准给以监督和控制,外界现实也 不准许这种盲动。自我就要考虑,如何做到既不冒犯超我和现实,又能释放原我因兴奋和冲动而积聚的能量。
    3、自我的精神防御机制
    自我在处理原我欲望的冲动,超我的严密监督和现实限制的矛盾冲突中,逐渐发生并发展了一种机能。它可以在人不知不觉中,用一定方式,调整一下冲突双方的关 系,使超自我可以接而不效引起严重的焦虑和痛苦,同时可使原我的欲望以各种形式得到满足。这就是自我的精神防御机制。
    每个人,都在无意识地运用精神防御机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但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过分或运用不当,虽然由于冲突或挫折引起 的焦虑不被感觉到或使焦虑减轻,但却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心理疾病。
    心理分析家们提出了许多精神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公认的有以下几种。
    (1) 潜抑:一些超自我不能允许的愿望或冲动,在人不知不觉中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使人自己意识不到有这种愿望和冲动。这就是潜抑。它带有强迫性,与自然遗忘不 同。在儿童早期被潜抑的、没有得到正常解决的情绪冲突,如俄狄浦斯情绪,虽然人的不能自己觉察,但它不但影响人的行为,还会成为以后形成神经症症状的根 源。
    ⑵否认: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如“鸵鸟心理”、“掩耳盗铃”,成年人突然听到一件不幸的消息,常常首先认为“这不是真 的”。这是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3)外投射:把自己的动机和愿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断言别人有这种动机和愿望。而这些愿望都是自己的超自我所不能允许的。而且自己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这些 动机和愿望,这也是一种比较幼稚、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正常人的这种外投射虽然可以保卫自己内心安宁不受良心职责,但影响他对事物的正常观察和判断。病态的外投射见精神病人,如嫉妒妄想、被害妄想。
        (4)内投射和仿同:把别人的欲望、个性特点不自觉地吸收或成为自己的并表现出来,称为内投射。吸收其某些特点叫做仿同。内投射或仿同的对象,常是所爱、 所崇拜、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不良,也会通过内投射或仿同机制使儿女性格发展偏向。
        启示:身教重于言教。
        (5)抵消:以象征性的行动来抵消已经发生的痛苦事件,叫做抵消。例如,儿童玩耍不小心,摔倒了,用脚踩地面,责备地面“坏!”也就抵消了疼痛引起的不高 兴,抵消机制的病态使用多见于强道症。
        (6)分离:把一件事情的感情和观念分离开,不愉快的感情被分离而使人意识不到。例如把死说成长眠或去成仙,这样就避免了对死亡恐怖或谈到死引起的不安感 情。歇斯底里病人对自己的转换性躯体功能障碍采取一种特殊的冷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是分离机制的例子。
        (7)置换:把对某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觉察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以减轻精神上的负担,这种机制叫做置换。例:①“迁怒”;②广场恐怖;③移情。
        (8)退行:当人的欲望遇到挫折时,即放弃已经学得的成熟的态度和行为模式,而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叫做退行。例:①遇困难──“病” 加重;②哭闹。
        (9)幻想:遇到现实难以解决的困难,用幻想的方式以达到内心的满足。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如,儿童受欺侮或被大人批评了就幻想自己变成了大力 士,使别人都怕他,因而感到心安。这是正常儿童常见的心理。成年人出现这类幻想多是病态的表现。
    (10)反向形成:内心里有一种欲望或冲动要求表现,但表现出来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被惩罚,或引起内心不安。反而表现出相反的欲望或冲动,称为反向形成。 例:①“此处无银三百两”;②在强迫症和恐怖症中,病人内心里希望接近异性,反而变得惧怕异性。   
    (11)合理化:当人的需要遇到挫折时,为了使自己心理平衡,而否认了自己原来的要求,去找个其他正当的理由来辩护以免除内心的不安。 例:①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②阿Q的“儿子打老子”;  ③强调客观,掩饰过错。
        (12)躯体化: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了焦虑和痛苦。
        (13)代偿: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借助这个机制使缺陷得到代偿,解除了这些缺陷引起的内心痛苦。代偿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防御机制。例:①失明的人成为音乐 家;②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特别勤奋,为取得优异成绩,从而赢得人们的尊重。这些都是正常的,而过度代偿则是病态。
        (14)升华:被压抑的欲望或冲动不直接以社会所反对的形式来表现,而成为推动崇高目的的动力。所表现的行为既有益于社会,也使自己无意识的欲望得到满 足。这就是升华。这是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力比多升华为不包括性活动的科学、文艺等事业,攻击本能驱力升华为快乐的竞技、游戏和运动。 
   
        4、心理动力学原则
        本能是一种驱力,从生物学角度看,最基本的欲望是食欲、性欲和攻击欲,性欲的积聚会成为一种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
        梅耶的能量守恒定律对弗氏的学术思想影响很大。这个原理认为,在每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力的总和保持衡定。
    由此弗氏提出“能量的宣泄”。他认为,在神经系统中要经常保持一定能量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有某种力量使神经系统的能量增多,兴奋的总和在增加,能量的积 聚形成内部紧张。在此同时,就有一种倾向要求宣泄这些能量以降低内部紧张水平。兴奋过度增高使人感到紧张和痛苦,宣泄了多余的能量就可感到舒服和平静。这 就是心理动力学原则。
    启示:处于青春期和“性待业期”的中学生,力比多能量会有所积聚,需要通过体育运动、集体活动来获得释放。所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好动”,更要给他们创 造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避免诸如“早恋”或“暴力”事件的发生。
        五、弗氏是否主张放纵情欲
        在了解他的旁人看来,弗氏是一个特别注重性节操的人。假想的例子:女人A、B,A是主人的女儿,住在楼上。B是仆人的女儿,住在楼下。A与B从小一起游戏 玩耍,也可能做一些性游戏,都有手淫。A家教严格、保守,因此对自己的这些作法感到羞耻,有罪恶感。年龄稍长略知性交等事时,可能会产生无名的恐惧,由此 影响她以后的生活。可能会抑制性的欲望,并得神经症。而B则顺其自然,手淫持续至月经来潮,长大后顺利地结婚、生小孩,幸福地渡过一生。
        弗氏主张的性自由是指在道德观念方面,而不是行动方面。对于因自责而得病的人,就要劝他在心里可以自由地想,有邪念也不必自责,只要在行动上不侵犯别人就 可以了。
    启示:对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性自慰行为和对异性同学的爱慕表现,教师要给予理解,应该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现象。要劝当事人顺其自然,要引导当事人将力比多转 移到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其他方面,宣泄出去,如做运动、参加艺术活动、搞文学创作等等。
    六、心理分析疗法适应症:
        强迫症、恐惧症、歇斯底里。
   
来源:温州市首期青年教科研骨干心理辅导研修班成果集  作者:温州市教科所 徐慧珠 

http://mingrui1982.spaces.live.com/blog/cns!2F917A4A0D24C781!534.entry
19 January
曾奇峰先生的六个忠告 (转)

http://www.chinaselfpsychology.com/selfpsychology/2007-6-26/ZiBenXinLiHuaDuiDouSheRenTongDeLiJie.html

自体心理学对投射认同的理解

中国自体心理学网 徐钧 2007-6-26 21:46:06
(转载引用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www.chinaselfpsychology.com)
 
一.什么是投射认同
投射认同:一种透过幻想转译的(心理)机制。主体在幻想中将自体全部或部分地
导入客体对象内部,以便予以危害、拥有或控制。(Laplanche and Pontalis,1967)
克莱因将投射认同的概念从临床实践的心理过程中抽象出来,之后成为客体关系理
论的核心心理机制,并影响相关的反移情、容器等治疗技术。从投射认同的概念发
展来看,克莱因首创了这一概念,(Klein,1946)但她的投射投同概念基本是一人,
而之后奥格登将之完善成二人的投射认同概念,三人投射认同的概念是相关俄底浦
斯情结相关的投射认同,这在克莱因在由偏执——分裂阶段发展到抑郁阶段的概念里
中已经包括。
二.二人投射认同的临床描述
我们先使用二人投射认同来简述投射认同这一概念下实际情况是什么。
来访者内心是依赖性的投射认同模型(Sheldon Cashton,1986),他在社会交往或
心理治疗过程中,就会呈现得依赖心理治疗师。治疗师开始感受还好,有一种被依
赖的感受,之后随着这一依赖的渐渐增加,治疗师感受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这时
候如果治疗师无法理解来访者的这一依赖的表现,最后的结果就会是无法承受这一
依赖,而放弃或者拒绝来访者,来访者感到受了伤害,并得到答案 ——即这个世界
会抛弃她,好象那是一种宿命。
在这一过程中,按照客体关系理论,来访者将自己自我中无法承受的焦虑分裂出自
体,投射进客体对象,例如她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控制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因为要负
责需要承受足够的焦虑压力,她目前没有这样的能力,于是她将这一无法控制和安
排的责任要求另一个人去负担。那位给投射的治疗师,于是凭借一种人类良善之
心,本能且不加深思的开始承担这一责任,最后他慢慢感受到压力和焦虑,接着自
己的情感似乎被什么卡住了而无法自拔,他下意识的意识到对方居然对自己有许多
不合理的要求,自我的边界被来访者突破了,尽管他想帮助来访者,但他实在没有
能力控制自己内心的焦虑状况。最后,他可能作出毅然决然的决定,中断咨询。这
时候来访者突然觉得世界变灰暗了,那个一直可以负担自己,且那么热心关注帮助
自己的人居然会拒绝自己,于是她象童年某个时刻一样被深深伤害,她开始认同她
自己的宿命。
我们把这一临床心理互动现象称为投射认同。在客体关系理论进一步对此的治疗
中,我们可以这么假设以上案例故事的发展,之后来访者当然可能再找另一个治疗
师,重复类似的被伤害经历。但如果来访者某一天足够幸运,她就可能终于遇见某
一位客体关系理论的治疗师,能够理解她的依赖性投射认同的特点,了解依赖这一
模型就是她生命的基调,因此并不为此潜意识的模型操纵,而能够以良好的情绪和
认知的调整能力认识和包容这些投射过来的观念和情绪,因此在之后适当的时机,
治疗师给来访者以恰当的同理和诠释,这提升来访者对于自身依赖模型的意识水平
——即依赖模型因此诠释而从潜意识被提升到意识水平,于是这一宿命的关系渐渐开
始松动,随着对此模型的巩固性修通,这一宿命终于得以永远结束,心理健康和人
际和谐终于到来。
三.自体心理学的诠释
因为类似的临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该治疗师属于什么心理
治疗取向并无关系,也就说无论是客体关系治疗家、自体心理学家都可能在临床遭
遇这一情形。而这一情形在客体关系理论家来说已经广泛开展过讨论,而从自体心
理学对此则罕见讨论,因此从自体心理学角度怎么来理解这个现象,并怎么进一步
在临床上同理和诠释这样的现象,就成了本文的兴趣所在。
我们围绕以上依赖投射认同案例尝试以自体心理学角度来理解和诠释。来访者的这
一依赖构成对治疗师的理想化移情关系(也可能同时含有密友转移关系的内容,也
就是一种分享),而相对治疗师的心理状态来说,来访者的理想化转移关系是将自
身无法满足的自恋转移到理想化客体上予以满足。在此时,治疗师被理想化转移关
系投射,如故简单认同这一转移关系——有时候完全是无意识的,治疗师的夸大自体
的自恋部分(Kohut,1971、1978、1984)有可能被激起而转投入交互关系中。因为
来访者的理想化转移关系的要求会随着治疗师夸大自体的表现而被增强——就是来访
者会不停止的依赖,而治疗师会尽力满足——之后导致治疗师的夸大自体的部分开始
觉得有疲惫不堪的感受,好的感受不容易被注意——因为它符合享乐原则和伴有成功
感,而坏的感受很容易被注意—— 因为它不符合享乐原则并且终于会带来挫折和疲
劳感。这样一来,治疗师的夸大自体的自恋部分由于无法承受住来访者的理想化转
移关系的投射力度——也就是治疗师对于自体的预期幻想无法匹配来访者的理想化影
像的全能感,所以渐渐就会逃离,以保护自己夸大自体极以免收挫折,如果这一回
避继续无效,则为了维护夸大极自体的完整而会以愤怒暴怒来防卫和拒绝。
在自体心理学框架内,合适的治疗是开展在对于理想化转移关系的有意识接纳,治
疗师同时认识自己夸大自体的自恋而能以成熟的自恋面对。在治疗进程中不过度满
足来访者的欲望但接受来访者的投射,随着治疗进展中恰好的挫折适应,来访者的
理想化就因为这一矫正体验而获得自体重建。
投射认同比较典型的还有迎合性、权威性、性欲性、负向攻击等类型。
在迎合性投射认同中,来访者对治疗也发生了理想化转移关系,而治疗可能在夸大
自体极的正反两方面可能因此被激发。
权威性投射认同中,来访者夸大自体的镜映转移关系出现在医患关系中,治疗师可
能会觉得被控制或者被贬低,这时候治疗师本身的反转移感受的本质是夸大自体的
受损或者遭受压抑。当然成熟的治疗师有能力去理解这一转移过程,在镜映转移关
系中协助来访者获得夸大自体的体验,同时在之后的理想适应中使来访者修正夸大
自体的表现。
性欲化投射认同的发展,和俄底浦斯期的发展存在某种关系,在这里亲近之爱和性
欲之爱被混淆而没有合理分化。理想化转移或者镜映转移关系以一种性欲的方式投
射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的夸大自体受到诱惑或者贬抑。
负向攻击的投射认同,如果从经典自体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可能是来访者夸大自体
或者其它自恋部分由于没有被同理而产生暴怒的后果,而这一后果被来访者带到当
前治疗情景中来了,也有可能是治疗师不恰当的表达引起了来访者创伤点的反应。
这通过澄清性和修复性的诠释可以获得解脱,这一投射认同被认为是一种次生的反
转移关系。但就自体心理学当代领袖之一的伍尔夫(Wolf,1988),他认为有一种
具有自恋特点的敌对(Adversarial)转移关系存在:即来访者认为治疗师是一个
反对他的人,一点支持性都没有。这一提法似乎把攻击驱力——虽然和攻击驱力又有
所不同——引入了自体心理学的某个核心位置,但之前自体心理学可能把这一点看成
是次生的反应。
 
四.二种理念对投射认同现象治疗的比较
就以权威性投射认同为例,我们来尝试比较客体关系理论家和自体心理学可能不同
的治疗、理解方式的不同。
就来访者权威情形的发生,客体关系理论家普遍会以为这是来自一基础于来访者成
长史中的客体关系的困难,里面带有一种贬抑别人、控制和施虐别人的性质;而自
体心理学家更多会认为那是一种来访者成长史中夸大自体的自恋预期幻想,没有得
到足够镜映移情以及恰好的挫折,而无法发展出足够同理自己情感所引发的次生自
恋。这样不同的基础,会引起完全不同的治疗反省和操作,在客体关系治疗家来
说,来访者的权威特点可能与来访者与某人的客体关系相关,同理的重点会在来访
者与那个客体的关系和理解上展现包容,同时在起源学意义上诠释这一客体关系与
现在客体关系的联接。
而自体心理学家,在这一点上,会直接去同理来访者对于那一段早期客体关系中所
曾试图预期感受和幻想自恋情绪和认知,将自己的功能借给来访者而理解和诠释出
来访者的那个自恋幻想,让来访者体会到自己曾经在那个事件中所试图体验但没有
体验到的自尊(这类似于经典理论和客体关系所说的自我认同,但在自体心理学来
看,这认同只是后果。认同之前的同理自己的过程才是自体客体内化的心理功能。
这不是自体心理学的治疗终点),这就是对于来访者幻想的允许。在这里,许多对
于自体心理学错误的批评就产生了,因为他们没有继续读下去,误解自体心理学的
治疗就到此为止了。
实际的情况是,自体心理学协助来访者同理自己的自恋之后,还会经历一个情绪和
认知的矫正过程,自体心理学家以属人的特点所表现的恰好的挫折可以为来访者带
来理想的适应环境,这促进了来访者得以有机会修正自己的自恋体会,同时又不潜
抑具有生命力的各种自恋幻想,这才是到达自体心理学治疗的终点。
从自体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特别是早期和中期理论。客体关系在操
作中所使用对与客体关系中受创事件后对于来访者的包容同理,虽然部分修复了来
访者的客体关系,但由于治疗并没有真正穿透到来访者的核心自体组织中,使来访
者的自恋幻想并没有恰当的释放出来,因此在包容的操作结果上会导致来访者部分
的潜抑没有释放,而使治疗师替代来访者情绪安慰和抚平的功能,这可能导致来访
者离开治疗师之后,可能会时不时会想其治疗师的音容笑貌和情感抚慰场景,以修
复自己的情绪。但这一方式在自体心理学的眼光来看还不是十分正常化的。当然,
客体关系学派可能有属于自己思想对此的辩解,如果有可能,我建议可以有相关的
论文创作或翻译来说明。
 
除此之外,投射认同还有许多变形,在这里不更加广泛的讨论,这篇论文的目的之
一是一种尝试性的开始,来探索和比较客体关系理论所阐述的投射认同的某些类型
在自体心理学家治疗中的理解,以及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学派在技术层面处理时
可能不一致的地方。目的之二是补充关于中文的投射性认同研究(李孟潮,
2004、2005、2006)中关于自恋和投射认同关系的讨论。

上一篇:自体心理学发展模式之短程疗法

wanghx

unread,
Jan 30, 2009, 9:13:49 AM1/30/09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http://baike.baidu.com/view/54004.htm
逆反心理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verse_psychology
Reverse psychology is a persuasion technique involving the false advocacy of a belief or behavior contrary to the belief or behavior which is actually being advocated. This technique relies on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reactance, in which a person has a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 in reaction to being persuaded, and thus chooses the option which is being advocated again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0%86%E5%8F%8D%E5%BF%83%E7%90%86

逆反心理表示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

比如,在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被姨妈处罚刷墙,被其他小伙伴看到,汤姆装作刷墙是一种特权,不让别人插手,结 果成功地使他人不仅替他刷墙,还向他付钱。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actance_(psychology)

Reactance is an emotional reaction in direct contradiction to rules or regulations that threaten or eliminate specific behavioral freedoms. It can occur when someone is heavily pressured to accept a certain view or attitude. Reactance can cause the person to adopt or strengthen a view or attitude that is contrary to what was intended and also increases resistance to persuasion. Mild examples are a boy being all the more interested in a girl playing "hard to get", or teenagers drinking to excess in an environment of prohibition when they would not do so in a less restrictive culture. People using "reverse psychology" are playing on at least an informal awareness of reactance, attempting to influence someone to choose the opposite of what they request. This is a frequent method used in fraudulent or unethical sales pitches, manipulating a consumer into choosing an option they would not necessarily have chosen logically.

Contents

[hide]

[edit] Definition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occurs in response to threats to perceived behavioral freedoms [1] [2]. One's freedom to select when and how to conduct one's behavior, and the level one is aware of the relevant freedom -- and is able to determine behaviors necessary to satisfy that freedom -- affects the gener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It is assumed that if a person's behavioral freedom is threatened or reduced, he or she will become motivationally aroused. The fear of loss of further freedoms can spark this arousal and motivate reestablishing the threatened freedom. Because this motivational state is a result of the perceived reduction of one's freedom of action, it is considered a counterforce, and thus is called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re are four important elements to reactance theory: perceived freedom, threat to freedom, reactance, and restoration of freedom. Freedom is not an abstract consideration, but rather a feeling associated with real behaviors. Free behaviors include actions in addition to emotions and attitudes.

[edit] Theory

The theory assumes there are "free behaviors" individuals perceive and can take part in at any given moment. For a behavior to be free, the individual must have the relevan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abilities to partake in it, and must know that he or she can engage in it at the moment or in the near future. "Behavior" includes any imaginable act. More specifically, behaviors may be explained as "what one does (or doesn't)," "how one does something," or "when one does something." It is not always clear, to an observer, or the individuals themselves, if they hold a particular freedom to engage in a given behavior. When a person has such a free behavior, he or she is likely to experience reactance whenever that behavior is restricted, eliminated or threatened with elimination.

There are several rules associated with free behaviors and reactance:

1. When certain free behaviors are threatened or removed, the more important a free behavior is to a certain individual the greater the magnitude of the reactance.
1a. The level of reactance has a direct relationship to the importance of eliminated or threatened behavioral freedom in relationship to the importance of other freedoms at the time.
2. With a given set of individual's free behaviors, the more the proportion threatened or eliminated, the greater will be the total level of reactance.
3. When an important free behavior has been threatened with cancellation, the greater the threat, the greater will be the level of reactance.
3a. When there is a loss of a single free behavior there may be by implication a related threat of removal of other free behaviors now or in the future.
3b. A free behavior may be threatened or eliminated by virtue of the elimination (or threat of elimination) of another free behavior, therefore a free behavior may be threatened by the relation of the elimination of (or threat to) another person's free behavior.

Another core concept of the theory is Justification and Legitimacy. A possible effect of justification is a limitation of the threat to a specific behavior or set of behaviors. For example, if Mr. Doe states that he is interfering with Mrs. Smith's expectations because of an emergency, this also allows Mrs. Smith to imagine that Mr. Doe will interfere in future occasions as well. Likewise, legitimacy may point to a set of behaviors threatened since there will be a general assumption that an illegitimate interference with a person's freedom is less likely to occur. With legitimacy there is an additional implication that a person's freedom is equivocal.

[edit] Effects of reactance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reactance there is no assumption that a person will be aware of reactance. When he is, he will feel a higher level of self-direction in relationship to his own behavior. In other words, he will feel that he is able to do what he wants, then he does not have to do what he does not want. In this case when the freedom is in question, he alone is the director of his own behavior. When considering the direct reestablishment of freedom, the greater the magnitude of reactance the more the individual will try to reestablish the freedom that has been lost or threatened. When a freedom is threatened by a social pressure then reactance will lead a person to resist that pressure. Also when there are restraints against a direct reestablishment of freedom, there can be attempts at reestablishment by implication whenever possible. Freedom can and may be reestablished by a social implication. When an individual has lost a free behavior because of a social threat, then the participation in a like free behavior by another person similar to himself will allow him to reestablish his own freedom. In summary the definition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is a motivational state that is aimed at reestablishment of a threatened or eliminated freedom. A short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is that the level of reactance ha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ortance of a freedom which is eliminated or threatened and a proportion of free behaviors eliminated or threatened.

[edit]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nd the Attractiveness of Unobtainable Objects: Sex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Responses to an Elimination of Freedom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differences in sex and age in a child's view of the attractiveness of obtained and unobtainable objects. The study reviewed how well children respond in these situations. The study determined if the children being observed thought that the grass wa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It also determined how well the child made peace with the world if he or she devalues what he or she could not have. This body of work concluded when a child cannot have what he or she wants they will experience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not getting it.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were duplicated from a previous study by Hammock and Brehm. The male subjects wanted what they could not obtain, however the female subjects did not conform to the theory of reactance. Although their freedom to choose was taken away it had no overall effect on them.

Deflecting Reactance: The Role of Similarity in Increasing Compliance and Reducing Resistance [3]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one way to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a threatened freedom is to censor it or provide a threatening message toward the activity. In turn a "boomerang effect" occurs of which one chooses forbidden decision alternatives.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social influence has better results when it does not threaten one's core freedoms. Two concepts revealed in this study are that a communicator may be able to increase the positive force toward compliance by increasing his or her credibility. Also increasing positive force and decreasing the negative communication force simultaneously should increase compliance.

Identifying Principal Risk Factors for the Initiation of Adolescent Smoking Behaviors: The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4]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adolescent smoking initiation. Peer intimacy, peer individuat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individuation are strong predictors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 overall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children think that they are capable of making their own decisions although they are not aware of their own limitations. This is an indicator that adolescents will experience reactance to authoritative control especially the proscriptions and prescriptions of adult behaviors that they view as hedonically relevant.

[edit] Measurement of reactance

On the Nature of Reactance and its Role in Persuasive Health Communication

James Dillard and Lijiang Shen provided evidence that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could be measured[5] (despite the contrary opinion of Jack Brehm,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In their work they measured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with two parallel studies: one advocating flossing and the other urging students to limit their alcohol intake.

They formed four conclusions about reactance. First reactance is mostly cognitive. This allows reactance to be measurable by self-report techniques. Also, in support of previous research, they conclude reactance is in part very much related to an anger response. This verifies Brehm's description that during the reactance experience one tends to have hostile or aggressive feelings, often aimed more at the source of a threatening message than at the message itself. Finally, within reactance, both cognition and affect are intertwined. Dillard and Shen suggest they are so intertwined that their effects on persuasion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Dillard and Shen's research indicates reactance can effectively be studied using established self-report methods. Furthermore, it provid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reactance theor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ersuasive health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nd Promotional Health Messages: The Effects of Controlling Language, Lexical Concreteness, and the Restoration of Freedom[6]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Miller et al. at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Their primary goal was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controlling language in promotional health messages. Their research revisited the notion of restoring freedom by examining the use of a short postscripted message tagged on the end of a promotional health appeal.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more concrete messages generate greater attention than less concrete (more abstract) messages. Also, the source of concrete messages can be seen as more credible than the source of abstract messages. They concluded that the use of more concrete, low-controlling language, and the restoration of freedom through inclusion of a choice emphasizing postscript may offer the best solution to reducing ambiguity and reactance created by overtly persuasive health appeals.

[edit] References

  1. ^ Brehm, J. W. (1966).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cademic Press.
  2. ^ Brehm, S. S., & Brehm, J. W. (1981).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 Theory of Freedom and Control. Academic Press.
  3. ^ Silvia, P. J. (2005). Deflecting reactance: The role of similarity in increasing compliance and reducing resistanc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7, 277–284.
  4. ^ *Miller, C. H., Burgoon, M., Grandpre, J., & Alvaro, E. (2006). Identifying principal risk factors for the initiation of adolescent smoking behaviors: The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Health Communication 19, 241-252.
  5. ^ Dillard, J., & Shen, L. (2005). On the nature of reactance and its role in persuasive health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72, 144-168.
  6. ^ Miller, C. H., Lane, L. T., Deatrick, L. M., Young, A. M. & Potts, K. A. (2007).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nd promotional health messages: The effects of controlling language, lexical concreteness, and the restoration of freedom.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3, 219-240.
  • Baron, R. A., et al. (2006). Social psychology, Pearson

[edit] External links

y wrote:
逆反心理呢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