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晚清为什么学西方?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Aug 19, 2008, 11:08:04 AM8/19/08
to Salon Friends, lihlii-g
http://indymediacn.blogspot.com/2008/08/blog-post_7829.html
秦晖:晚清为什么学西方?
by 公牛
●在文化上,晚清却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有人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变”,什么
叫“三千年未有”?是说我们三千年来都没有打过败仗或者败得没有这么惨?当然不
是。就是几千年来人们第一次对我们的道统产生怀疑。

●这些真正的儒家,从传统上就带有一种愤世嫉俗的心理,认为三代是很理想的,
到了后来就越来越糟糕了。他们带着这种理想去看西方,忽然发现有一个很理想的
地方,就是西方。

谭嗣同(1865年-1898年),著名维新人物。
薛福成(1838年-1894年),清末外交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清末外交官。

1、区别“反西之儒”与“反法之儒”

很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交流。最近,儒学、国学的传统话题很热闹,但是,
我们通常在用语言来表述某种意思的时候,经常有所谓的符号和我们要表达的意思
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代语义分析的研究表明,语言解释的空间是无限的,同样的话
语可以表达很多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思。比如人们谈儒学,同样是谈儒学的
人,之间的差别可能非常之大,这就是索绪尔讲的“任意原则”。如果是这样,语言
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索绪尔提出语言的表达还有另外一个规定,就是“差异原则”,通俗地讲,就是指
一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往往是要通过借助这句话去针对什么来体现的。如果用我
的语言来讲,就是讲某一套话语的时候,往往有一个假想敌,我们这个话语真正的
意思是通过我们要排斥的东西来体现的。比如大家都讲儒家,大家都讲仁义道德,
这个仁义道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取决于你用这个仁义道德来针对谁,如
果离开了这个,所谓不仁不义,不道不德的东西,你讲的仁义道德就没有什么确定
的含义。

我们现在讲儒学,首先要明白你讲这套话到底是针对什么的。从董仲舒以来,两千
多年,几乎人人都讲儒家,没有什么人说他是反儒的,但是讲儒的人中区别非常
大。就像有学者讲的,西方基督徒中的区别往往比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区别还大。
都是讲儒的人,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主要就在于差异原则。他们针对
的假想敌是不一样的。

就今天而言,我觉得我们谈儒学的时候,最重要的两种谈法,一种就是自从董仲舒
以来一直到晚清,不少儒者,我指的是那些继承了先秦以后,董仲舒以前的原始儒
家信念的那些人,不是仅仅为了“读书做官”把儒书作为“敲门砖”的人,他们谈儒往
往是很愤世嫉俗的。他们所愤、所嫉何来?当然不是来自“西化”,主要就是来自孔
孟时代的“周秦之变”,孔孟为当时的“礼坏乐崩”痛心疾首,而从“礼坏乐崩”中建立
了一个秦制,这套制度被很多早期儒家认为很糟糕。

大家都知道原始儒家有两个概念,叫做“王道”和“霸道”,很多人认为法家就是主张
霸道的。他们对此强烈不满。董仲舒以后很多人就驯服了,接受了“儒表法里 ”,
但“表里”之间还是有矛盾的,到某些关节点上时不时还会有些不知道“难得糊涂”的
儒者出来指责秦制,所以会有所谓“儒法斗争持续两千年”的说法。

而到了五四以后,“西学”影响大了,很多儒家、或者说声称自己是儒家的人,就不
是对法家和秦制表示不满,而是对以“西化”为表现形式的现代进程表示不满了。从
洋务、维新时期的守旧派,到新文化运动中很多对新文化表示不满的所谓保守派儒
学人士,他们讲的儒学当然又是表达另外一种意思了。

但有趣的是,当初学习西方的潮流,恰恰就是由前面说的那种“反法之儒”发动的。
所以在表达儒学里面的“差异原则”中,“反西之儒”与“反法之儒”的区别可以说是近
代最基本的一种区别。

2、学习西方与道德形象有关

我们回顾一下晚清以来的中国思想界,会发现,以往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
都强调西儒的对立,这就被遮蔽掉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晚清以来的很长一个时
期,最急于引进西学的人就是这种所谓的“反法之儒”。这里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中国人在晚清为什么忽然间想到要学习西方,而且出现了那么强大的一个潮
流,以至于到了上个世纪之交,好像不谈西学就不是学问。

到了民国初年,甚至发展到当时能够为中国传统进行辩护的人,往往也必须要像辜
鸿铭那样本来就是一个洋人,英文比中文讲得好,他才有资格扮演这样的角色。为
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呢?为什么会导致相当一个时期国人都争前恐后地要学习西
方呢?

有些人说,晚清中国人之所以要学习西方,就是因为西方打败了中国人,谁的拳头
硬就学谁,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是落后,打人的就是先进,所以我们就学习打赢
我们的人。

可是后来又说:五四时期中国人对西方失望了,因为“先生老是欺负学生”。这个说
法显然与上面那种说法矛盾:如果按上面的说法,我们原来不就是因为挨打才学习
打我们(就是欺负我们)的人吗?如果不打我们,我们还不学了呢。怎么还会有失
望一说?

显然,五四时期部分中国人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并不仅仅是因为西方欺负我
们。不过后一个说法至少表明,当时人们学习西方与西方在国人心目中的道德形象
有关,这个形象绝不仅仅是个“强者”。

但是这个特征在我看来,最典型的还不是五四以前,而是戊戌变法以前,那时的
“反法之儒”对西方的道德描述,可以说比戊戌变法以后、五四以前还要浪漫得多!

3、学西方的根源不是“被打败”

这里我要说,国人传统上就并不是对“强者”多么崇拜的。我们讲的主要是文化意义
上的中国,主要就是指中原的农耕文明,以及代表这种文明、打着儒家旗号的中原
王朝。大家知道,这个意义上的中国被人打败,其实在历史上经常发生,绝不是只
有晚清才真正被打败。远的不说,距离晚清最近的就是晚明,当然有人说明是亡于
流寇而非亡于清,这本是清朝为标榜其“得国之正”而说的。但就算崇祯是亡于李自
成,李自成的“顺”朝不也是汉人政权吗?它不就是被满清所灭的吗?其实崇祯死后
的“南明”仍然曾经拥有大半个中国,它也不就是被满清彻底打败了吗?

南明是彻底地亡于清,跟晚清受列强“欺负”有很大不同,败得很惨。晚清被西方打
败无非就是丢了一些边疆,大清朝一直还在,虽然“西夷”也曾经两度打进过北京,
据说不知是慑服于“天朝威仪”还是害怕“人民反抗”很快又走掉了,整个国家体制并
没有被颠覆。如果国人崇拜打败自己的人,大明帝国的人首先应该崇拜满族人才
对,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没有兴起学习满族的热潮呢?

相反,那时汉族人在文化上仍然非常骄傲,没有人认为我们文化上不如满族,以至
认为满族文化比我们先进。而且,明清之际很多人反思的时候,都说我们之所以败
亡,是孔孟之道贯彻不够,对这一套还是充满信心。尤其像黄宗羲,明亡后大骂一
通皇帝,反思非常深刻,说我们现在毛病一大堆,正是因为这些毛病我们才完蛋
了,但是他讲的毛病就是秦以后,说秦以后我们违背了孔孟的很多东西,以至于沦
落到如今的地步。

可是,在清末民初我们看到的恰恰相反。晚清与南明相比老实说,败得其实并不是
太厉害,主流的中国人在军事上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抗击侵略者的信心,最后也取得
了很大成就。但是相对于中国在军事上一直保持信心,在文化上,晚清却出现了一
个非常明显的、有人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变”,什么叫“三千年未有”?是说我们三
千年来都没有打过败仗或者败得没有这么惨?当然不是。就是几千年来人们第一次
对我们的道统产生怀疑。

这仅仅是因为我们被打败了吗?如果说外国人或者说“西夷”只不过就是夺去了朝
鲜、越南,就使我们认为孔孟之道不行了,那么满族人把北京、南京都拿走了,我
们为什么认为孔孟还行呢?我们为什么不去学习萨满教呢?

因此,与西方接触后之所以使“传统文化”当时产生严重危机,根本原因并不是“被
打败”了。你可以看一看当时的很多中国人,包括徐继畬、王韬、冯桂芬、马建
忠、郑观应、郭嵩焘、张树声、薛福成直到康有为、谭嗣同,他们眼中是怎么看西
方的,他们是怎么论证学习西方的。

4、“反法之儒”学西方的几个特点

当时这些人论证学西方大致上都是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他们是从追求道德理想的角度来学习西方的。当然,这种道德理想带有很明
显的古儒“三代”色彩。本来传统儒家一直有一种不满现实的情绪,这种情绪不同的
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五四以后,反儒的人认为这种情绪就是复辟倒退,开历史倒车
的情绪。鲁迅先生专门塑造了一个“九斤老太”来形容这种情绪,这种人总认为过去
比现在好。按照儒家的传统说三代是盛世,到后面就是一代不如一代。骂儒家的人
说这是复辟倒退,开历史倒车。而称赞儒家的人如余英时先生,则说这是一种知识
分子的社会批判良知。

但是,说是批判良知也罢,说是复辟倒退也罢,所指的事实是一样的,就是这些真
正的儒家———我所谓“真正的儒家” 就是并非为了在科举考试中得到一块敲门砖来当
大官,他们是有真正追求的。这些人从传统上就带有一种愤世嫉俗的心理,认为三
代是很理想的,到了后来就越来越糟糕了。他们带着这种理想去看西方,忽然发现
有一个很理想的地方,就是西方。这个所谓的追求道德理想,也就是带有古儒三代
色彩的理想,是这些人学习西方的主要力量,而富国强兵的功利主义反而只是次要
的或者是顺带的动机。

第二,这些人普遍地从“反法之儒”的价值观出发,面对西方,他们第一个感觉就是
我们的“秦政荀学”如何如何糟糕,他们往往说西方这样的社会,体现的就是中国三
代所达到的文明,他们这个时候学习西方,往往都带有一种所谓“引西救儒”的色
彩。说我们中国本来是很文明的,但是到了战国就越来越不行,到了秦始皇就是强
盗政治,以后中国就堕落了,原来认为儒家那套没希望了,现在看据说还是有一个
实现了儒家思想的地方,就是想象中的西方,这套如果实行的话,就可以把秦以后
的一套东西纠正过来,使得儒家的理想能够复兴,能够纠正秦汉以来的礼崩乐坏之
弊。总之他们认为学习西方就是为了抵制法家那一套。

第三,与以上两点相应,那个时候这些人经常都强调,要学西方,就是要学如何
“引西救儒”,抵制法家体制的这一套东西,这一套东西是所谓西学的“体”和“本
”,学这个体和本是主要的,其次才是学“用”,学“末”。学习西方首先就是要学民
主共和,天下为公,这是最重要的,是“本”,至于其他的,不仅是“船坚炮利”而且
包括市场经济中赚钱的本事都是“末”和“用”,是次要的东西———这显然带有儒家传
统的重农抑商倾向,这些人往往都是强调要学“体”,学“本”。

第四,这些人如果在本土传统中寻求与学习西方接轨的思想资源时,他们往往强调
的都是要回归古儒,拒斥法、佛。由于这些人往往都有非常鲜明的反对法家、反对
佛老的倾向,所以在儒家道统内,这些人的特点是往往都非常看好孟学而排斥荀
学。大家知道,在战国时代“儒分为八”,一般认为,其中的荀子这一派是代表从儒
家到法家的过渡,或者说荀子这一派是半儒半法,这时候的这些学者都对荀子的这
一点表示深恶痛绝,而与这相反的一种趋势,就是所谓的孟学。这些人就认为孟学
很好,因为孟学有很多民贵君轻之类的言论,这些内容后世的法家也很不喜欢,朱
元璋为此还要把孟子禁绝了,这些人也是在这个方向上寻找所谓的思想资源。

第五,当时这些热心“学西”的儒者几乎都没有怎么注意到,现在很多人认为西方文
化最本质的一个特征就是个性自由,个人主义现被认为是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核心
价值。有学者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人对所谓个人、个性、个人主义接受都比较晚,
都是五四前后才进入中国的,但是民主、共和这些概念很早就进入了中国,这些东
西他们接受得很早。他们主要是对西方的民主共和、天下为公津津乐道,并用以反
思秦以来的“家天下”。

今天看起来,这当然是对西学了解不深的表现。我们现在当然都知道,西方的这一
套体制,不管是民主政治也好,市场经济也好,个人权利在这种价值体系中都占有
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一个现象我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是虽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对
西学了解不深的表现。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恰恰是这个时期学西者的这种肤浅的见
解,首先因为它不强调个人本位,而与儒家的小共同体本位的价值体系没有形成明
显的冲突。这个时期很多人并没有感到西儒是对立的,原因在于原始儒学的确也是
不讲个人本位的,原始儒学讲的是家族本位,讲的是小共同体本位,讲的是熟人社
会中的伦理原则,这些东西如果认真深究的话,它与西方近代的价值体系的确是有
矛盾的。

当时的人们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感觉到这两者之间存在多少矛盾。但
是,恰恰是这种“肤浅”的认识,一方面淡化了西儒的矛盾,但另一方面,却对“ 秦
制”与法家专制传统产生了剧烈的冲突。也正因为这样,所谓重民主、轻自由的“肤
浅见解”,在那个时代不仅并没有妨碍当时的中国民间社会个人权利的发育,乃至
自由意识的增强,而且可以说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尽管这个时候人们认识的西学
并不强调个人主义,但是实际上,这个时期恰恰是中国个性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
而且这种萌芽并没有受到“引西救儒”潮流的压制。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人普遍地从“反法之儒”的价值观出发,面对西方,他们第一个感觉就是我们
的“秦政荀学”如何如何糟糕,他们往往说西方这样的社会,体现的就是中国三代所
达到的文明,他们这个时候学习西方,往往都带有一种所谓“引西救儒”的色彩。


●这些人介绍西方的时候,主要的精力并不放在“船坚炮利”、甚至不是放在如今公
认为西方人擅长的办公司做买卖上,而是大谈所谓“西洋国政民风之美”。王韬就大
讲,西洋“以礼义为教”,“以仁义为基”,“以教化德泽为本”。

  
5、“三代”跑到西方去了

当时,很多学者都在这样论述,如郭嵩焘就明确地说:“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
耳……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
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中国文化很了不起,但是那是指的三代,三代只
有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但是秦汉以后就不行了,自汉以来中国似乎已经逐
渐成了“夷狄”,而“三代”却跑到西方去了。

而谭嗣同说得更绝:秦后“二千年由三代之文化降而今日之土番野蛮者。”总之孔孟
之道似乎在中国早已被毁灭,就像徐继畬所说:惟西方尚“得三代之遗意”。

薛福成也是这样,他说“唐虞以前,皆民主也……匹夫有德者,民皆可戴之为君,则
为诸侯矣。诸侯之尤有德者,则诸侯咸尊之为天子。此皆今之民主规模也。迨秦始
皇以力征经营而得天下,由是君权益重。秦汉以后,则全乎为君主矣。若夫夏商周
之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犹行于其间,其犹今之英、义诸国
君民共主政乎?……所以三代之隆,几及三千年之久,为旷古所未有也。”在他看
来,西方搞的那一套其实也就是我们以前三代搞的那些东西:“有德者天下共举
之”,那时不是家天下,都是谁有德望老百姓就推选谁。

我们看五四以后很多人夸赞秦汉时代的法家变革,认为商鞅变法很了不起。但是戊
戌前的先进者恰恰相反,他们最反感商鞅开创的那一套。戊戌时代的儒者感到的礼
崩乐坏并不是西学带来的礼崩乐坏,而说是“三代”之后、“暴秦”以来的礼崩乐坏。
用谭嗣同的话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皆乡愿也。”中国已经被“大盗”和“乡愿”统治了两千年!

什么叫“乡愿”?读过《孟子》就知道那是那时儒家最讨厌的一种人,就是墙头草,随
风倒,趋炎附势,谁掌权就跟谁。“乡愿”的对立面就是古代儒家推崇的“乡绅 ”,
在现代我们把乡绅解释为地主,但是最早这个“绅”指的是读书人特有的一种服装,
引申指儒学士子,据说他们的职责就是维护公理,独立于权势,“从道不从君”。

在晚清的这些“反法之儒”看来,这样的“乡绅”咱们这里已经绝迹,秦以后就只有
“乡愿”了。那么“乡绅”哪里去了?在西方。西方的议会,特别是完全民选的议会下
院,晚清时最早就被译作“乡绅房”,据说那里聚集着一批不听皇上、只认公理的议
员(“议绅”),成天忙于“替天行道为民请命 ”呢。

6、大谈“西洋国政民风之美”

对 “秦制”的埋怨老实说也不是晚清才有,其实中国历代的儒家经常都有一些人会
有这种埋怨。真正的儒者往往都是不满现实的,孔子就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
海 ”,现在礼崩乐坏,这个社会已经堕落了,我现在要坐船到海外去当移民去了。
朱熹也说:“尧舜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

但不同于孔孟和朱熹的是,晚清的儒者找到了一个“仁义道德”的来源,那就是西
方。用徐继畬的话说,就是“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得三代之遗意焉。”

当然,他们讲西方比“我大清”更仁义,主要讲的是对内,就是西方的统治者对他们
的老百姓比中国旧时的统治者对中国的老百姓要仁义得多,这里不涉及到国与国之
间的关系。上面提到的所有这些人,在国与国的关系问题上当然都是爱国者,他们
在抵御列强的侵略上态度是明确的。但是如果讲国内体制的话,他们很明显地认为
西方民主政治比中国的法家政治要“仁义道德”得多。

于是这些人介绍西方的时候,主要的精力并不放在“船坚炮利”,甚至不是放在如今
公认为西方人擅长的办公司做买卖上,而是大谈所谓“西洋国政民风之美”。王韬就
大讲,西洋“以礼义为教”,“以仁义为基”,“以教化德泽为本”。

而郭嵩焘就说得更系统了。他说西洋立国有本,这个立国之本就是“朝廷政教”,西
洋人会做生意那只是次要的。他说西方社会法制很严明,所以“公理日伸”。说那里
没有乡愿,只有“乡绅房”(议会),在那里一帮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大夫受百姓之
托公议政事,说这个国家不是君主的私产,这个国家是为老百姓的,说民主选举
“所用必皆贤能”,皇帝不能任用私人,老百姓只要不满意,统治者就得换,他说这
也很好。他说朝野两党“推究辩驳以定是非”,“各以所见相持争胜,而因济之以
平”。说那里言论自由,“直言极论,无所忌讳,庶人上书,皆与酬答”,老百姓的
声音都受到重视。

总而言之,他认为这个国家“彬彬然见礼让之行焉,足知彼土富强之基之非苟然
也”,简直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能够富强不是偶然的。他甚至还说,英国由于“仁爱
兼至”,赢得了“环海归心”,这就有点羡慕得走火入魔了。英国能有那么多的殖民
地,只是因为他“仁爱兼至”?我们知道,其实郭嵩焘也说过,那还是因为他们 “船
坚炮利”的结果。

有人分析过这个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他与曾国藩类似,是翰林出身,理学名儒,
出国时年已58岁,价值观已经定型。他也不懂外文,虽然使外期间努力求知,毕竟
不可能系统学习,也不可能发生什么脱胎换骨的“文化转型”。郭嵩焘始终是个儒
者,他虽对英国印象很好,却从未批评儒家,只是批评秦汉以后中国背离了儒家
“三代”理想,他把英国看成儒者向往的“礼仪之邦”。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