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警惕范美忠事件导致自由主义污名化

8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Jun 15, 2008, 7:46:08 AM6/15/08
to Salon Friends, lihlii-g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9109
邵建:警惕范美忠事件导致自由主义污名化
标签: 范美忠 自由主义
● 邵建  

     川震发生时,中学教师范美忠第一个跑出教室,事后他以“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为自己辩解,于是引起了范美忠行为是否合乎自由主义的讨论。由于范在 谈自由时那么理直气壮,对照他的行为,很多人表示了对自由主义的反感,甚至导致自由主义污名化。但,且慢,范美忠的行为是否能够获得自由主义的支持,还是 一个问题。 ( http://www.tecn.cn )
    六月七日的《南方都市报》上,我的朋友景凯旋认为:“就自由主义对自由的最低要求而言,范美忠老师似乎没有错”。他“在灾难来临时选择自己先逃生是他的权 利,虽然我无法赞同,但却可以尊重。”这样的表述关系到对自由主义的理解,我并不能够认同,此正如我不认同范美忠的行为以及他对自由的援引。这一事件最低 限度与自由主义无关,如果可以进一步分析,他的行为则违背了自由主义。 ( http://www.tecn.cn )
    自由主义的自由不是一个人在戈壁滩上的自由,我可以为所欲为,且没有任何限制,除了自然的限制外。这样的自由不具备自由主义的分析意义,因为自由主义的自 由是在“我”与“他”这样一种对待关系中的自由,这种对待关系如果不存在,自由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在汉语世界中,很精辟地把握了这种对待关系的人是严 复。他在翻译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大家密尔的《论自由》时,很精彩地把它意译为《群己权界论》。也就是说,必须在群己关系的视野中,我们才能讨论自由主义 的自由。这时,我们看到了奇怪的一幕,这里与其是在谈论自由,不如说是在谈论群己关系中自由的限制。如果自由是你的权利,其限制在于你的权利不能触犯他人 的权利。 ( http://www.tecn.cn )
    自由的限制是为了保障自由,正如不加限制的自由最终会导致自由的取消。限制在这里,应该成为一种责任,自由的责任。亦即你必须负责任地行使你的权利,以免 你的权利在不受阻碍时却阻碍了别人。当你的权利一旦对别人形成阻碍,你尽可以认为你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已经与自由主义无关,甚至有害。 ( http://www.tecn.cn )
    可以看到,当地震来临时,范美忠“镇定自若地安抚学生道:‘不要慌!地震,没事!’”但他“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在下楼的时候 甚至摔了一跤”。在这一瞬间,叫学生别慌,自己却慌张地跑出,这一跑就跑出了自由主义。跑固然是他的自由,但他在行使这一自由权利时,却误导乃至阻碍了学 生的这项权利。临难而逃,自然本能也,学生是因了他的话一个也没跑。如果房屋倒塌,后果不堪设想。至此,我如果仍然承认跑是范的自由,但它已经不是群己对 待关系中的自由主义的自由了,因为这个自由是不负责任的。 ( http://www.tecn.cn )
    退一步,假设范没有误导学生,只是自己抽身跑出,这是否符合自由主义呢。如果范不是和他的学生在一起,而是和他的朋友在一起,应该没有什么异议。但问题在 于,当时的群己关系不是其他关系而是师生关系,问题就有所复杂。自由主义讲权利,也讲义务(这是和权利对等的义务)。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自由同样不是自由 主义的自由。如果朋友之间没有义务,师生之间则肯定有。别的不说,学生缴费读书,教师的工资收入中至少就有学生上缴的一部份。尽管这之间的兑换是学生购买 教师的知识商品,但上课一旦因意外而中断,教师出售知识商品的义务就逻辑地转移为处理当时发生紧急情况的义务。由于师生关系的构成,教师主动,学生被动, 教师的义务也就更彰显。范美忠临难独逃,扔下学生不管,他同时就扔下了他在享有教师的权利时应该付出的义务,这义务哪怕就是简单的一句“同学们,快跑”。 ( http://www.tecn.cn )
    至于景凯旋的文章,注意到了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它关注的是防止个人权利被权力所侵犯”。但我们知道,侵犯权利的,除了权力,也有权利,此即权利间 的互侵。为了防止这一现象,自由主义规定了群己之权界。权界的成立亦即个人权利的界限,使得自由主义同时也是一种道德哲学。你的权利不能阻碍和触犯他人, 并且这个权利伴随着同等的义务,这就是它的德性所在。范美忠的行为同时违背了这两点,因此也就违背了自由主义。

别绑架自由主义 文盲读报 2008-06-10 18:01:07
范 跑跑无疑是个无耻之徒。设身处地想谁都不敢肯定会比范跑跑做得更好,但是,稍有良知的人事后多数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与愧疚,而不是象范跑跑如此无耻地 用什么“追求自由主义与公正”来为自己辩护,试想911事件发生时,美国人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能够有序地撤离出来,难道以奉行自由主义的那么多美国人就不 如一个范跑跑对自由主义有更深的理解?请看范跑跑在媒体面前又是怎么东拉西耻狡辩的?看过这段录像后还有人认为范跑跑是真诚嘛?http: //news.qq.com/a/20080607/000183.htm?from=814e.com

关门了,郁闷。 活着 2008-06-10 13:36:04
又冲克了哪路神仙?

"主义"多数情况下只是工具. 田力 2008-06-09 23:09:15
无数贪官说:” 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未听说很多人表示了对共产主义的反感,甚至导致共产主义污名.

这样的事件多了,老百姓能不反感吗?共产主义一样可能被污名.因为大多数人也搞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就象今天中国许多人不知道自由主义为何物一样. 不过有一点只要能戴上顶自由主义的大帽子或者披上件自由主义的外衣,基本上可以横行国内了.
什么事都要先走一步,现在时髦的就是“自由”、“民主”,什么自由是个好东西、民主是个好东西。我看是放屁!谁不知道自由是个好东西、民主是个好东西,关 键什么才是真正的民主、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我们怎么才能真实无害地获得,从来没人告诉我。

无所谓污名化,也没有违背自由主义 文清 2008-06-09 08:55:06
首 先范跑跑的行为符合我们大多数人对自由的理解,是一件个人的事,法律没有界定的部分属于私人领域,没有人能够干涉他。是的,自由主义不能在戈壁滩上或原始 森林中的孤独野人产生,必须有至少两个人、组织、政府中才有自由主义的问题。自由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是个人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做主; 消极方面是要求有免予什么什么的自由,是最低限度的自由。从这个角度看范跑跑没有违背自由主义的一些原则。再从自由主义的伦理来看,自由主义的伦理基础 是:把人当人,在社会领域要求限制和减少外界尤其是政府和组织对个人的压迫,在私人领域是个人主义,但这个个人主义不是唯我主义,不是要放弃利他、合作、 舍己为群的美德,而是强调发展这些美德也是从个人出发。从这点上说范跑跑也没有违背自由主义。我个人可以理解他在灾难来临时瞬间的反应,但接受不了他在之 后所有的说辞,这些都已超越了自由主义的范围,而只能由更广泛的道德、伦理、责任等等思考。那问题在哪?我们知道自由主义和民主一道产生自古希腊,后来又 和基督教密切联系,自由主义的发展又和宗教压迫丝丝相关,可以说宗教压迫催生了自由主义的思潮,但反过来,自由主义又有强大的基督教伦理和道德做支撑,一 直有个“神”在人的心中,所以使的自由不至放纵和唯我。反观我国自由主义的传播,由于中国没有西方宗教压迫的土壤,自古以来可以说宗教自由,对人桎楛和压 迫的是封建宗法、宗族、家、男权等,所以自由主义一开始就在思潮上反对的是这些,5.4后时髦的文艺作品写的是自由恋爱、婚姻自由等等,从一开始就使自由 主义带上了中国特色的个人主义。同时,中国的自由主义视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为寇仇,使的中国自由主义的道德和伦理基础很脆弱,从这方面说这不是范跑跑的 错,而是我们传播的自由主义的问题!自由主义真的与中国传统的道德和价值格格不入吗?如何与中国的传统结合,获得强大的伦理和道德的支撑,或许是自由主义 需要深思的地方

无数贪官说 shishanke 2008-06-09 02:34:03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为自己辩解,于是 引起了范美忠行为是否合乎自由主义的讨论。由于范在谈自由时那么理直气壮,对照他的行为,很多人表示了对自由主义的反感,甚至导致自由主义污名化。
------------------------------
无数贪官说:” 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未听说很多人表示了对共产主义的反感,甚至导致共产主义污名.


. houribajp 2008-06-09 00:27:50
范的错误在于他事后发表的言论。
可做不可说。
私通一这样的,可想不可说!

邵建:警惕范美忠事件导致自由主义污名 化
邵建:胡适笔下的英国一战哀悼日
邵建:以反思纪念五四新文化
邵建:老虎的真假在于权力的态度
邵建:给我们一个公民社会
邵建:从思想解放到思想自由
邵建:诗、情之外的徐志摩
邵建:政府不是公民,我们才是公民
邵建:人权的障碍在哪里?
邵建:胡适:我是世界公民
邵建:文革非自文革始,文革又非文革终 ——胡杰新片《我虽死去》
邵建:谁有权定义“恶俗”
邵建:胡适与鲁迅,阳光与闪电
邵建:新文化运动的路线图
邵建:中学为私 西学为公
邵建:1925:“歧路”上的胡适
邵建:让“胡适”重返历史前台
邵建:无权者的权利和非政治的政治──后 极权时代的自由主义策略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