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blib.net.cn/homepage/specialty/tyjt/mj_1_1.php?id=1151373740&theme=626&uptheme=true
秦晖:《“群己权界”与中西之别》[视频]
什么是“群己权界”?如何界分“群域”、“己域”?怎样解决“权界悖论”?
6月23日下午,应“天一讲坛”邀请,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秦晖在宁波市图书馆报告厅为市民送上了一场题为《“群己权界”与中西之别》的演讲。虽
然正值工作日且天气炎热,但讲座现场仍座无虚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宁波市民对先进文化知识的渴求与向往。整个讲座过程中,秦晖教授以独到的观点,清晰
的思路,分析阐述了自己有关“群己权界”与中西之别的独特见解,使在座听众颇受启发。
讲座开始,秦教授首先驳斥了许多学者所认同的“西方个人主义、东方(或中国)集体主义”的说法——“所谓‘西方个人主义、东方集体主义’照我看来是一种神
话”。并且借助格斯卓克和布伦德尔的《左派与右派》一书中对西方社会的“四元分析”来进一步佐证他的这一观点。
随后的讲座,秦教授以严复当初把穆勒的《论自由》根据全书宗旨译成《群己权界论》和西方社会中“左右”派之争为论据来论证近代西方所谓的自由不是
“有己无群”,甚至未必就是“大己小群”,它只是要清楚地区分“群己权界”而已。进而指出,社会主义也是如此,只是两者在某些领域的划法不同而已。随后,
秦教授通过比较近现代西方和传统的中国的区别以及其带来的结果,来说明划清“群己权界”的重要性。
讲座中,秦教授一再强调“权界可以游移,群己不能颠倒”,他认为,尽管在一些模糊领域的群己权界的划分仍然是个难题,但总的说来,必须遵守以下四个原则:
权界要划清,不能群己不分;己域要自由,不能让所谓公权力乱干涉,群域要民主,不能任个人或未经公众委托的少数人专断;基本的群域与己域有共识;而达不成
共识的模糊区则定期让公众重新划定。
最后,秦教授还指出,中国现在在改革问题中也有一些争论,这些争论很难讲到底哪一派绝对正确,哪一派完全不正确,但是我们应该遵守上述底线,只要遵守底
线,那么其它问题都好解决。
主讲人简介: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研究生)。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农村发展信
托投资公司研究员。现为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法》、《开放时代》、
《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宁波文化网/2006-6-27/文汇 文 文樱 摄)
在线视听:[1][2]
rtsp://202.107.212.157/dv003/shiting/qh_1.avi
rtsp://202.107.212.157/dv003/shiting/qh_2.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