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nhutu.blog.sohu.com/108075758.html
我来说说英法火烧圆明园是怎么回事吧!
from 端木赐香*三糊涂 by 端木赐香*三糊涂
我来说说英法火烧圆明园是怎么回事吧!
(看见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看见大家对这个问题感着兴趣,所以从本糊涂新完成
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书稿《又挨打了》中摘出以下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为了大家阅读
方便,把注解去掉了)
镜头一:英法使者:在北京体验中国特色的刑罚
老巴被逮,英方当时并不怎么担心,格兰特说他相信巴夏礼的才干和能力,说不定
还能见到中国钦差跟他吵架呢。额尔金更是认为,巴夏礼一个人就顶一支军队。但
是法军统帅孟托班认为,发动攻击是救出这些人质的最好办法。
就孟托邦是对的,其他人全错了。他们太不了解中国了。
僧王逮住巴夏礼时,双方是吵架了,但是吵得很不平等。僧王训了话,说:你们赢
了两次,而我们只赢了一次,你们两次进犯大沽炮台,怎么如此贪得无厌?我知道
你名字,都是你煽动他们干的,现在,该我教训你了。
僧王教训巴夏礼的方式就是让人摁着巴夏礼的头,在地面上连续磕响头。你们不是
不磕头吗?那我叫你一次磕个够。
巴夏礼说:俺是谈判人员,打着休战白旗从你们防区经过的,且得到过贵方明确承
诺,给予通行安全。你们现在为什么不遵守游戏规则呢?
对于他的质问,僧王报以爽朗的大笑。大笑之后,给手下示意,手下走过来,摁住
巴夏礼的头,又是一顿猛磕。
磕过之后,僧王要求巴夏礼立即阻止联军的前进。巴夏礼说:这我作不了主。僧王
觉得很奇怪,我看事事都是你作主,你咋就作不了主呢?说瞎话。巴夏礼说:全是
真话。你打死我,我也阻挡不了联军的步伐。
这就是鸡与鸭的对话。
正对话中,前方炮声响了,僧王命人把一干俘虏装到车上,送往北京去了。中国的
车子没弹簧,所以一干俘虏很不舒服。据美国学者认定,这是美国公使华若翰先生
上京换约的恶梦重演。这就是美国学者的不对了,睁着眼睛说瞎话。美国使者虽然
坐了同样的车,但是手上根本没捆皮绳。不象巴夏礼等人,手上被勒了皮绳,这样
子坐车上,被车颠得东倒西歪没法用手扶一下,他们哪里受过这罪啊。
巴夏礼与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被关到了刑部大牢。洛奇为了联系到同志们,在牢
房里唱起了鸟语歌:《上帝拯救女王》。但是他没得到回音,出狱后,他曾写过回忆
录,说自己最担心的是捆在手上的皮绳,那皮绳用水湿过,据说越勒真紧,勒几天
手腕处即开始腐烂并且生蛆。有兴趣的人可自己在家做做实验,不过试一天就行
了,不必等蛆生出来。
巴夏礼和一帮子中国囚犯关在一起,在这里,他得到了中国政府不曾给予过的尊重
与友好,那些囚犯甚至尽可能的帮助他。有意思的是,刑部给他定的罪名居然是
“谋反”。看来,中国政府在刑法上都是如此多情,把外国敌人当自己臣民来对待
了。审讯的时候,对他也不算太狠毒,虽然威胁说要砍他的头,但顶多是拉着他的
头发或者耳朵在地上拖来拖去。纵观中国人古至今的刑罚史,这种审讯算是温情多了。
其他俘虏被关在了圆明园,据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弗兰克•萨奈罗这两个美国佬
说,皇帝曾秘密审讯过他们。这个可能是真的,否则没法解释他们何以会被关在圆
明园里。估计咸丰也没审出什么结果来。一是后来一听说八里桥中方战败了,他当
即跑了;二是僧王与他们对话都是鸡与鸭了,咸丰与他们对话,那就是牛对着鸡鸭
谈琴了。被关在圆明园的俘虏就惨多了,双手被捆,整日下跪,三天水米未进,手
腕处被皮绳勒得生出蛆虫。据后来的幸存者回忆说:《泰晤士报》记者鲍尔比第四天
死去,尸体在牢房里放置三天,后被扔到野地里,让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脚
被勒得生出了蛆虫,他看着手上的蛆虫满身蔓延,精神错乱,大叫三天,死去;一
位法国犯人,蛆虫进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疯了……一个幸存者居然还在狱中
数蛆来着,说,一天可繁殖1000只蛆虫……
唉,好好体验一下野蛮国家的野蛮法律吧。对他们道义上同情的时候,再想想咱中
国的囚犯们,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中国人民几千年都这样过来了,你们就住了几
天,就疯的疯,死的死。还是缺少锻炼吧?
镜头二:法方要求烧紫禁城,英方要求烧圆明园
13 日至16日,英法的强烈要求下,中方陆续把其他俘虏放还,问题是联军一看这
些俘虏就冒火了,卖瓜的,总共俘走俺39人,活着回来的仅19人。有些人的尸体干
脆被大卸八块,还有些人腐烂得没法瞧了,还有些人找不到尸体了。再听听活人的
讲述,更是毛骨悚然。卖瓜的,这个野蛮的政府。
冒火与悚然之余,英法方面召开了会议,不开不行,这事儿,百年没遇过呢。巴夏
礼是中国通,他知道,对中国人来说,残酷虐待囚犯,甚至要他们命,并不是什么
出格的事。但是对英法这些来自西方的夷人来讲,那就太出格了。
英法都同意惩罚清方,按他们的游戏规则,也就是万国公法规定,凡使臣性命不
保,它日城破,鸡犬不留。但是两人提出的惩罚方式有异。额尔金的意见是:第
一,这些可怜的俘虏是在圆明园内受到虐待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这个园子夷为平
地。(格兰特将军附议此点。巴夏礼更附议些点。英国的随军牧师孟纪不愧是负责
灵魂那块的,干脆认为,中国的圆明园甚至不抵一个英国士兵的性命。没办法,可
恶的外国佬就是这么看重他们的个体生命。他们不知道,有些人可以死得轻于鸿毛
的,以为所有人的死都重于泰山)。第二,应由中国政府出钱,在天津设立纪念
碑,用满文、英文、法文刻上清政府低头认罪的碑文,落成后由清方大臣护送死者
尸体前往天津参加揭幕仪式。法国公使葛罗对额尔金的意见表示反对:第一,圆明
园没有设防,严格说来非交战区,烧了人家,乃无益之报复(孟托邦将军附议这一
点)。第二,立碑一事不好办,清政府骄傲惯了,受不得这等侮辱,刺激他们过分
了,说不定会影响我们的谈判。第三,实在想报复,咱就烧北京的皇宫吧,烧皇宫
比烧一个园子,更能让清朝统治者印象深刻。
额尔金不同意烧皇宫,因为进京前,答应人家留京王大臣了:人家和平开放永定
门,咱进去后不扰民不烧抢。现在烧人家皇宫,不是咱不讲信用了吗?再说了,北
京居民没惹咱,烧皇城,相当于烧北京,何苦跟人家的百姓过不去呢?至于天津不
立碑,额尔金倒是同意了。最后他就坚持一条:烧圆明园!不烧偶咽不下胸中那一
口恶气。法国拦不着人家,也就不管了。于是双方各自制订了自己的最后通牒。
10月16日,英方向清方提交最后通牒:第一,拆毁圆明园;第二,赔偿被虐待致死
的英方人员补恤金30万两;第三,赔款未付清之前联军驻守天津。
10月17日,法公使向清政府提交最后通牒:第一,恤金20万两;第二,将虐待俘虏
的清方官员严加治罪;第三,让出城内肃王府的公馆作为法国使馆;第四,给还康
熙年间各省天主教堂及传教人的坟茔、田产、房屋。
镜头三:额尔金:我放火,我有理!
额尔金要给不讲信用的咸丰一点颜色看看-10月18日,开始焚烧圆明园。虽然法国
方面坚决反对,但是额尔金认为他烧得有理,为此作出了诸多解释:
“ 第一,被囚诸人,手足缚系,三日不进饮食,其受如斯野蛮之待遇,即在此地。
第二,若对于中国政府所为不顾国际公法之残酷行为,不予以久远之印象,英国国
民必为之不满。若现即与之媾和,订约撤兵而退,中国政府必以吾国人民为可以任
意捕杀无忌,在此点上必须警醒其迷梦也。皇帝避暑行宫固已被掠,然其所蒙损
失,在一月内即可恢复原状。……圆明园宫殿之为要地,人所共知。毁之所以予中国
政府以打击,造成惨局者为此辈而非其国民,故此举可谓为严创中国政府,即就人
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
“要想取消毁坏圆明园这事,若单要求赔款,在这种扰乱的情形中,中国政府,除
了民脂民膏以外,也付不出大笔款项。其次,或是要求清政府交出那般苛待英人,
和破坏和约的人们,一些可怜的属员,也许要呈献出来,作替身了。假若要求僧格
林沁本人,中国政府大约不能答应,更决不能实行。寻思推绎的结果,只有毁坏圆
明园,似乎是唯一的方法,而且这种责罚,仅降在清文宗本身,与人民无关。”
为了让大清人民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额尔金放火前,专门在北京张贴中文小广
告,公布了放火的时间,并向北京人民作出了解释:“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
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这惩戒,作为
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
他这解释在当时纯粹是自作多情。据说,“中国人看到告示后,丝毫没有为即将发
生的事情操心,而是对其蹩脚的语法大笑不已”。
看额尔金的意思,火烧圆明园,乃是专跟咸丰帝一个人玩的,谁让大皇上不守信用
呢?是的,我相信那时候的中国百姓,心里没任何触动。假设洪秀全能打进北京,
可能也是烧;不烧也是为了自己住,反正跟普通百姓没有关系。谁爱烧谁烧。不
过,额尔金当时既不明白中国人民的感情,更不明白中国政府的运作路数。咸丰她
媳妇儿后来发动政变时,顺手把屎盆子扣到了肃顺等顾命大臣和载垣等谈判大臣身
上:“上年海疆不靖,京师戒严,总由在事之王大臣等筹划乖方所致。载垣等复不
能尽心和议,徒以诱惑英国使臣,以塞已职,以致失信于各国,淀园被扰,我皇考
巡幸热河。” 小娘们意思很明白:肃顺这皇家参谋一味强硬,载垣又不好好跟人家
谈,失信于各国,以致于咱园子被烧,她老公不得不去热河打猎。千错万错都是手
下人的错,她老公么事没有。大清这种制度,天下罕有,所有的事,都是皇帝拿主
意,但是所有的事,他又都用不着负责任。总之,额尔金这园子还是烧错了对象。
镜头四:额尔金搬起脚,砸上了中国民族主义的石头
1861 年4月16日,额尔金到达英国。与孟托邦将军不同的是,迎接他的是各式各样
的欢迎。大家都认为火烧皇帝园子太好了,只有一个人觉得不好,那就是英国首相
巴麦尊,这个70多岁却一直生机勃勃的老家伙说:为什么不连中国的皇宫一块儿烧
掉呢?当然还有两个人表示不安,那就是维多利亚女王和她亲爱的丈夫阿尔伯特亲
王。前者觉得额尔金这行动比太平造反还要猛,太可怕了;后者担心过分侮辱皇帝
并暴露皇帝的无能会不会促使清王朝走向覆灭。同为王室,惺惺相惜,兔死狐悲,
两口子估计跟咸丰家还有些共同语言吧?
不过,尽管大家都高叫烧得好、烧得不够,但在皇家学院的欢迎仪式上,额尔金还
是向大家解释了,火烧圆明园的原因。也许是良心有所不安吧。他说,他不认为圆
明园的艺术有什么价值,不过园子里的珍宝还是有价值的,它们被埋没在圆明园那
个垃圾堆里。他说,没有谁比他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更痛心,但是他必须这样做。他
不是为了单纯的报复中国皇帝,而是为了后继使臣们的安全。
总之,他烧得有理。
问题是历史绝对不按照某个人的一厢情愿而发展。额尔金搬起自己的脚,砸上了别
人的石头。
第一,火烧园子,他自认为惩罚的是失信的中国皇帝。但是中国皇帝根本不承担此
种责任,前面说了,1861年,咸丰他媳妇儿发动辛酉政变时把屎盆子全扣肃顺与载
垣身上了。即使咸丰他媳妇儿不政变,咸丰自己也会把屎盆子扣办事大臣身上的。
大清皇帝,连大汉皇帝玩的罪己诏之类的游戏都没继承过来。人家都兴“有限责任
公司”,爱新觉罗家兴“没有责任公司”。
第二,惩罚的是中国皇帝,给他记恨的却是中国后世民众。虽然当时的中国民众与
皇帝无关更与圆明园无缘因此对火烧一事无动于衷甚至以嘻哈态度对之-这一点,
额尔金1858年底在长江考察两个月就发现,一般民众对朝代之争的任何一方都没有
多大的热情,他们对战乱的态度仅相当于他们对地震、瘟疫或任何其它天灾一样。
但现在的民众不这么干啊。虽然不幸生在现在的中国,无缘做咸丰的子民,但是现
在的他们有民族情绪啊。虽然那园子不烧也不见得能保证现在的他们可以随便进去
游玩,但是他们素质与觉悟高了,认为圆明园乃是民族遗产的一部分,火烧圆明园
恰好伤害的是他们的感情,并且由此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越来越深。这是个意味深长的情结。奴隶主挨了别人一巴掌,过后可能早忘了,但
是奴隶们世世代代记着主子所受的耻辱,甚至主子的耻辱就是他们的耻辱,这是一
种旷世移情。而且这种移情有些吊诡,那就是,如果这园子是他们自己人烧的,比
如项羽火烧阿房宫,中国人就没有这种深刻到血液里的集体记忆与种族仇恨。这也
叫选择性记忆与选择性仇恨吧。不过也有人打过比方,如果有外国侵略者烧掉了英
国女王的白金汉宫,那么英国人民是什么感觉呢?历史不能假设,有机会碰见英国
人,不妨打听他们一下。
第三,据说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泰晤士报》记者鲍尔比在
园子里的受虐致死。当时的英国媒体听说后,恨不得吃掉中国的皇帝。为了对付恶
毒的媒体,他不得不用火烧圆明园来对此作出回应。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
的媒体情绪与公众情绪不复存在,而圆明园的废墟则永远存在。虽然额尔金不承认
在艺术方面中国人有什么可值得英国人学习的。可是,原始人随便在墙上划拉几笔
到了现今都叫世界文明遗产呢,何况那圆明园是野蛮的中国人一百五十年内由众多
工匠划拉出来的大手笔呢?总之,时间越推移,大家越觉得可惜,对于额尔金的火
烧行动没法表示支持了。圆明园废墟,原先是中国人的耻辱,现在,更变成是英国
人的耻辱。烧园子,惩罚的是野蛮,但是园子烧过之后,废墟所能体现的,却仅是
放火者的野蛮。中国野蛮,你英国也不咋样啊!套用民间家长骂欺负小孩子的大孩
子的那句话:你能跟他一般见识?他还吃屎呢,你也吃屎?咸丰吃屎,我们中国人
可能都不太知道,但是额尔金伯爵吃屎,全世界却都知道!
http://sanhutu.blog.sohu.com/108135130.html
有关雨果骂法国政府是强盗的详情
from 端木赐香*三糊涂 by 端木赐香*三糊涂
再来一针:有关雨果骂法国政府是强盗的详情
(还是摘自本糊涂二鸦书稿,一片一片的摘,象摘俺心肝似的)
中国的中学生,估计都知雨果那一篇“两个强盗”的宣言。法军巴勒特上尉给雨果去
信,向其征询对于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意见,并且表示,他自己认为,这场远征体
面而高尚。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雨果以梦幻般的神话笔调开始了他的回信。接着,他以中国人都缺少的那种对圆明
园的丰厚感情和法国式的浪漫夸张描述了圆明园是如何的独一无二,如何的震惊世
界。随后,笔锋一转,开始了如下控诉:
“这个奇迹现在消失了。
“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掠夺,一个纵火。似乎获得胜利就可以当强盗
了;两个胜利者把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所得对半分赃。……于是,他们手挽手笑着回到
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勾当。
“在历史面前,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强盗叫英国。但是我抗议。我感谢
您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声明:统治者所犯的罪行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误;政府有时是
强盗,但人民永远不会作强盗。
“法兰西帝国侵占了这次胜利的一半成果;今天,他以一种所有者的天真,炫
耀着圆明园里的灿烂古董。我希望,铲除污垢后解放了的法兰西把这些赃物归还给
被掠夺过的中国的那一天将会到来。”
中国人看了这信,很激动。其实,远不用这么自作多情。因为,雨果虽然是个人类
主义者,在全世界面前捍卫的都是普世的人道与自由,但他当时最大的敌人,仅是
他的政府,严格说来就是拿破仑三世那么一个人儿。
为什么呢?
雨果年少时曾经做过保王党,甚至拥护和歌颂过复辟的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但法
国的革命风雨终归把他铸造成了自由共和主义者。他认为,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
由主义,而文学自由乃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儿女。总之,文学就是他的政治武器。当
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亲自参与政治实践了。相反,当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称
帝时,雨果参加武装起义,结果遭通缉,流亡国外,这一流就是19年。期间,他发
表《小拿破仑》、《一桩罪恶史》、《惩罚集》。这些文章只有一个靶子:拿破仑三世。
马克思曾对雨果的《小拿破仑》作过评价,认为雨果只是对政变的发动负责人作了一
些尖刻和俏皮的攻击,把事变描写成了只是一个人的暴力行动。马克思对此表示遗
憾,认为雨果不是把拿破仑三世写成小人物而是-简直把人家写成伟人了。
按马克思的意思,雨果骂小拿破仑,仅是文字俏皮罢了,而且,不懂得时代、阶级
斗争、人民群众力量什么的,那骂人更象夸人呢。
我不是革命者,所以没有马克思的那些意思。我更感兴趣的是,雨果骂皇帝,倒底
是如何骂的。我承认,雨果反对帝制,反对拿破仑。但是我更承认,这个浪漫主义
文学大师,骂人时也太浪漫了。据我所能寻找到的《小拿破仑》的有关章节,我发
现,雨果骂人方面堪比街头泼妇,骂人半天竟然没有重复的:“历史大恶棍”、 “小
丑”、“强盗”、“混蛋”、“无赖”、“怪物”、“独夫民贼”、“卖国贼”、“扒手”、“眼珠
无光”、“丑陋不堪”、“丑态百出”、“恶贯满盈”、 “头脑发昏”、“幻觉重重”、“面
目可憎”、“关在狗的笼子里的邪恶的野兽”、“卑鄙的人物”、“装死人”、“说谎就像
别人呼吸一样”、“模样活像完全没有睡醒似的”、“在卑劣方面也低人一等”、“政权
就是个匪窟”、“拉皮条的帝国”、“头顶绿色便帽,脚穿木鞋,木鞋里塞着麦草”云
云。说真的,这般骂人着实会让人产生审丑疲劳。而且,小拿破仑当初确实是通过
民选混上法国总统,又通过手腕混上法国皇帝的。这样骂他,反过来会让人怀疑法
国民众当初的智商与情商。但是雨果没有考虑这些,他有他的看法,他认为,他在
用墨水瓶反对大炮,而且坚信:墨水瓶一定会摧毁大炮,因为墨水瓶代表了人类的
良知。
一句话,雨果写文章,就是往拿破仑三世身上扔墨水瓶呢,那些骂人的话都是不容
易少年的墨汁,也许,这就是浪漫主义大师与革命导师的根本区别,也是法国文人
与中国文人的区别。咱觉得,雨果骂得够了,马克思则觉得,雨果骂得地方不对,
成夸人家了。
不管怎么说吧,这法国皇帝还算够意思,被骂得满脸满屁股墨汁了,还于1859年大
赦政治犯时把雨果也包容在内了。问题是雨果拒绝被赦。他说:我流亡我幸福。他
说:只要共和没有回到法国,我就不回国。这事过去没多久,法国就远征中国了,
再没多久,法国就远征中国成功了。所以,当1861年那个没眼色的巴勒特上尉写信
向雨果征询他对法国此次远征的看法时,正好给雨果一个再扔一次墨水瓶的机会。
于是你会发现,他在信中承认中国人是野蛮人,但是认为文明人不该对野蛮人这么
做。即使做了,那也不是人民的错,而是政府-严格说来就是小拿破仑的错!
这次的墨水瓶扔得最爽。一是赢得了法国民众的好评,众所周知,自由与浪漫不只
是法国文人的天性,更是法国民众的天性,不和政府作对的文人,他就不是好文
人;不叮政府的作家,他的良知就值得怀疑。所以,法国文人天天比赛谁骂政府骂
得狠,民众更是根据狠的程度给他们扣不国程度的爱国主义帽子。二是赢得了中国
观众的好评,你看人家雨果都骂自家政府是强盗呢。至于自家的政府与皇帝是如何
的白痴、无赖与恶棍,他们就假装不知或者忘记了。
不过还是要感谢雨果的,一个小小的墨水瓶,成为了中国民族自尊心的慰安剂。一
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前仆后继地在中国的中学课堂里接受这一针。疗效出奇的
好。至于雨果说中国人野蛮什么的,则忽略不计假当没看见了。这也叫是药三分毒
吧,为了治病,药的毒性就顾不上了。
1870 年,色当战役中,拿破仑第三亲自做了普鲁士的俘虏。他比咸丰傻多了。咸
丰的亲征,就是亲自逃跑,而小拿仑的亲征,就是亲自做俘虏,这么一俘虏,政府
当然就垮台。一垮台,法国人民翻脸不认人,把他们选上去的总统、曾经热烈支持
过的皇帝就给抛弃了,就跟咱们广州人民抛弃叶名琛似的,于是,拿破仑三世在法
国人心目中变成了真正的可笑的小丑。
小丑的可笑,更加印证了雨果的伟大。小丑9月2日做了俘虏,伟大雨果9月5日就回
到了巴黎,受到民众热烈欢迎。普法战争爆发后,雨果以68岁的高龄参加了国民自
卫军,甚至捐出稿费,铸造了两门大炮。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公开发文支持公社社
员……1885年5月 22日,雨果与世长辞。灵柩停在凯旋门下一昼夜,群众围住不散。
巴黎公社的老战士发表宣言,号召社员们参加葬礼。 6月1日,政府为雨果举行国
葬,送葬者达百万,人们高唱《马赛曲》,把雨果送至先贤祠。
作家也该知足了,一直反政府,人民认你为伟大爱国文人;一直反拿破仑三世,人
家最终也没咋着你。人家做皇帝,你武力反对,放中国,至少凌迟处死,株连九
族。若遇上明成祖那样的英明领导,干脆就是株连十族了。千刀万剐都不算,剥你
的皮,油炸你,丢下你老婆不杀,却是为了留给军营的人轮奸;摔死你儿子,女儿
也不杀,却是为了把她养大后再丢给军营的人轮奸……所以,泉下也该知足了,幸运
生在法兰西。就你摊上的那破皇帝,远不如中国这边一个七品县官威风!
不过,有一点不太好,1989年4月,俺们中国一位教授专程到雨果在根西岛的故居
拜访,发现,雨果也是中国珍玩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收藏居然-来自圆明园!
敢情法国强盗拍卖中国文物,伟大的作家也前往捧场了吧?买这等赃物,伟大作家
也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