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你的救赎何时到来? ----通过孙维等信件看作案动机及团体心理支撑

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iStone

unread,
May 13, 2013, 7:36:53 AM5/13/13
to 赵东升, 赵东升, 赵东升
 
 

Sent to you by iStone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春雨友情的博客 by 春雨友情 on 5/12/13

孙维,你的救赎何时到来? ----通过孙维等信件看作案动机及团体心理支撑

 

作者:zabuwa

 

@李佳佳Audrey@一毛不拔大师@巫昂@九州处处奔雷@哈佛微博协会@姚晨@面相与命运。首先,我承认,副标题里的“作案”有越俎代庖及有罪推论之嫌,但一是公安太怂,二是假设我分析的信件都是真实的,做出孙维等是罪犯的推理也顺理成章。我不想做网络暴民,但同时也以为自己的智商还算正常,这里恕我先入为主了。

因为网络上不难找到孙维等的通信材料,我核对过手中的版本(见此贴下文《孙维等通信材料整理版》),认为是可信的(如当做法律上的证据,这要公安对黑客“追铊”手中的源材料做数据分析,这是后话)。我也会在这个帖子后把我手上整理后的材料贴出来,下文引用过的例句我会标红,如果有读者发现是伪造或改动过的,我收回我的结论。

在公布的往来信件中,我选择了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份孙维与李含琳、金亚、王琪、高菲四人的来往邮件,大部分为英文。选择这段时间是因为孙维等交流频繁,且是酝酿《孙维声明》的主要时间。

由于材料是信件格式,风格较随意且因人而异,不便也没有必要做整体的文体分析。我主要摘抄其中的句子作为我分析的例证,所有的例句均由我自己翻译。

宏观上来说,这些邮件暴露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她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谈到凶手是谁,也就是说她们不关心凶手的身份,而在忙着讨论合作抵御网络指责和压力。可以说,傻子都能感觉到他们不是局外人,而是知情者。

这一点在2005年12月21日孙维的信中可以看出,孙维草拟好《声明》后,给其他四位发邮件要求修改:并说:“如果你们有时间,请帮我从旁观者的角度来修改它。”(If you have time, pls help to review it from an outsider point of view)。这句话明确了假设的潜在逻辑:我们都是知情者。随后,《孙维声明》12月30日在天涯刊出。

我主要关心的问题有以下三个:

(1)在这个团队中,孙维发挥了怎样的角色?我们可以从语言里发现一些端倪:在李含琳对孙维写的信中,不止一次称呼孙维是孙小猪(Sun Xiaozhu),在对其他同学的称呼里,则不时出现“小猪们”(piglets)这个词,这个称呼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认可。如果把小猪这个词当做集体隐喻的话,孙维,作为命名者,以其强势性的角色占据了团队的核心位置,且在随后的组织工作中一直作为统领的身份出现。如在2006年1月14日孙维写给其他人的信中,她说:“你们要冷静下来!抱歉我让你们都出名了” (Keep calm, keep cool! I actually feel very sorry that it bring you all "famous")Bring 一词具有明确的引导感,也表明了孙维在整个事件中的主导作用。

因为往来都是私人信件,戒备之心也松懈些,不时可以看出孙维内心的潜意识活动。如在2006年1月14日孙维的信中,孙维评价网络上出现假冒李含琳的帖子时,说到:“这个帖子已经在暗示如果我(孙维)是凶手的话,这些年我一定饱受折磨。因此,放过我吧”(Here it already started to imply that if I am the murderer, i must have already suffered these years, so let me go.)在英文表述中,她的谓语用了am,而不是虚拟语气were。我们知道虚拟语气的效果在于明确事件没有发生,这里的am,在后面又出现了一次,可以理解为孙维在行文中潜意识已经有了与凶手的身份认同感。

(2)这个团队是如何维系在一起的?犯罪团体往往因利益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孙维的信件中得到了核实,她们的关系确实不错。2005年12月23日孙维的信件中,孙维说:“当然,你们都是我最最好的朋友,一辈子的朋友。”(Of cause you all are my BEST friends, lifetime friends)。犯罪团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会有本能的凝聚力。在描述网络上的声讨之声时,金亚2005年12月18日的信中说:“他们在匿名发言时,竟然如此卑劣、恶心,不负责任。” (People can be really mean, disgusting and irresponsible when they can speak anonymously.)在孙维的信中,对于质疑她的人,她多处用“肮脏的”(dirty)一词修饰,以明确自身的反抗立场,并取得其他成员的认同。

另外,孙维作为领导者,会不时鼓励、肯定,培养团体的自我认同感,同时,她努力给其他人以安全感,并明确说:“我的家庭在控制着大局”(My family is monitoring.)让她们对外界的压力有积极心态及抵抗能力。比如2006年1月29日,金亚在给其他人的信中写别人搜到了她的照片,并提及孙维的“满脸横肉”,在回信中,孙维也以调侃的语气回复这个说法,可以说,这个团队消化外界压力能力很强,并有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其中孙维功不可没。

但是,孙维的内心并非一直如此冷静、强大,在压力剧增的时候,她也曾反省过,并对把她们四人拖下水感到过内疚。在给李含琳的信中,她说“我非常非常抱歉把你们卷进了这个肮脏的事件中,尤其是你们为了支持我,犯下了这些事。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真的非常非常抱歉!”(I'm very very sorry and sad to get you involved in this dirty thing, especially that you all did it just to support me :( I don't know what to say... I'm really very very sorry!)。可以说,孙维的心理和正常人一样,有过悔恨、彷徨、难过和自责,她无法真正做到“笑骂由人”那般洒脱。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她独自承担的这些压力,让其他四位有了愧疚感和感激之情,这在外界的压力促进下进一步加强了团体的凝聚力。李含琳在读完孙维第一稿《声明》后,回信:“作为你的密友,当我读完你的声明后,我感到羞愧,我不知道你都经历了什么。如果我是你的话,我早就崩溃了。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As a close friend of yours (I assumed), I feel so ashamed when I read your clarification, I had no idea what you have been through. If I were in your shoes, I may be collapsed already. I am really proud of you,)李含琳一方面明了事件的性质,所以用了“魔鬼”一词,另外,孙维的牺牲也让她有合作的向心力。在这个时候,合作是唯一的选择,何况孙维还如此仗义。正义观和负罪感在这里被生存本能和感激之心战胜,这也是其他几个人能形成如此合力的主要原因。

(3)孙维的作案动机?她是如何进行后期心理调节的?

按照信件中讨论的内容分析,朱令多次晚归,打扰寝室休息,加上性格不合,引起孙维等人的嫉妒之心。这让孙维有了报复的念头。在首次投毒未果后,孙维开始了第二次投毒,事后,李含琳曾向孙维询问朱令中毒时铊的量有多大,“朱令血液中的含量有多少?我在尝试弄清她的中毒是急性的还是致命的”(What was the dose in Zhu Ling's blood again? I am trying to figure out again if it is acute toxic limit or lethal.)孙维在2006年1月19日的回信中说:“关于你的问题,按照媒体的说法,是致命的,我指朱令血液中的含量”(Back to your question, according to media, it's lethal, I mean dose in ZL's blood. )按照这个措辞判断,孙维一开始可能没想到要朱令的命,她只不过想再次教训下朱令,所以加大了剂量,但自己当时并没有索命的意图,满脑都是报复的快感。
   案件公开后,2005年12月23日,孙维的心理压力巨大,她应该是承受了很多的质疑、指责和谩骂。她在给其他四人的信中是如此描述的:“无论如何,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不断对自己说:‘我不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我永远不会被打垮。有太多的人比我过得要苦难得多。因此我现在经历的都不算什么。例如,朱令的家庭更可怜,他们受的苦要多得多。’(Anyway, no matter what happens, I always repeat to myself, that I am not the poorest person in world and I will never be knocked down. There are too many examples that people sufferied much much more that I do. So what I'm now experiencing is nothing. For example, Zhu Ling's family is more poorer, and they sufferred much much more. )

看完这句话,真感到齿冷啊。孙维的心理调节与她的作案动机是一致的。因嫉妒而起加害之心,并在后期用朱令做对比,来调节和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一切,都是源于孙维强大的自我意识,还有她自认为为了其他四个人做出的伟大的自我牺牲。2006年1月12日孙维的信中进一步提到:“他们越想折磨我,我就越要过得好,更好地享受生活”(The more they want to torture me, I more I will live better and enjoy more about life!)所以,指望孙维自我忏悔,夜不能寐的朋友们,你们可以醒醒了。同时,她对重新升温的网络压力倍加关注,这几天,她在天涯开始频繁登陆发言,我也确定,她在新浪微博上也在关注着这一切。

快二十年了,到了这个份上,对于孙维等人,只有死扛下去了,她们在苦苦支撑。

写了这么多,我现在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手有点发抖。这个案件里,我们看到了太多人性中的阴暗。

借用一句话:“让牺牲成为我的救赎,让黑暗成为我的光” 。孙维,你的救赎何时到来?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