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中國人有乜資格鬧大日本帝國刪改教科書呢?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たつのり Hayashi

unread,
Feb 8, 2005, 1:20:43 AM2/8/05
to
中國人有乜資格鬧大日本帝國刪改教科書呢?

思覺健果個 bt.newsgroup.com.hk block o左"大安門"三個字,我改o左名post條link都俾佢kill o左

幪上眼睛就以為見不到?

唔緊要,日本同美國都有人玩BT
http://www.torrentreactor.to/torrents/view_48725


--
post by Hayashi Tatsunori

http://www.geocities.jp/hayashi3hk1/room.html

---
Posted via news://freenews.netfront.net
Complaints to ne...@netfront.net

たつのり Hayashi

unread,
Feb 8, 2005, 1:37:24 AM2/8/05
to
中國人有乜資格鬧大日本帝國刪改教科書呢?

思覺健果個 bt.newsgroup.com.hk block o左"天安門"三個字,我改o左名post條link都俾佢kill o左

lechergod

unread,
Feb 8, 2005, 4:42:27 AM2/8/05
to
倭奴就是不定把俄毛子龜孫子共奴≡上中華民族,
這是倭兵屌出來的雜種有著倭寇基因的先天質素。

Tak To

unread,
Feb 8, 2005, 10:24:36 AM2/8/05
to
たつのり Hayashi wrote:

> 中國人有乜資格鬧大日本帝國刪改教科書呢?

【個人】批評【政府】,和【個人】批評另外的【個人】,是兩回事。

【政府】應該比【個人】有更大的問責。

Tak
--
----------------------------------------------------------------+-----
Tak To ta...@alum.mit.eduxx
--------------------------------------------------------------------^^
[taode takto ~{LU5B~}] NB: trim the xx to get my real email addr


百厭星

unread,
Feb 8, 2005, 11:10:35 AM2/8/05
to

Tak To wrote:

>  Hayashi wrote:
>
> > 中國人有乜資格鬧大日本帝國刪改教科書呢?
>
> 【個人】批評【政府】,和【個人】批評另外的【個人】,是兩回事。
>
> 【政府】應該比【個人】有更大的問責。

中國人因為基於人身安全前途問題通常都是指責美國﹐日本
(因為指責完沒影響什麼)。對指責祖國修改教科書﹐如高崗
事件﹐林彪事件﹐四人幫對中國影響﹐趙紫陽在中英香港
談判的角色﹐都一律抹殺而中國人也從不問責。

以下是香港修改教科書問題。因為此等批判都會認為是反中
亂港﹐動搖江核心穩信的董建華政權。廢事被人話是逢董必
反﹐反中反華。反都要反些大件事情。胡亂歌頌香港華人教
科書的芝麻綠荳小事也沒什麼人批評。

http://www.singpao.com/20041027/local/627502.html

香港學生該讀甚麼香港史?

本人於8月初在《明報》發表了「能讓學生讀這樣的香港史嗎?」一文,指出了四本
新編會考歷史教科書香港史部分存在的觀點、史實問題,以及就教統局對教科書
處理歷史名詞(如殖民地)的指引提出了看法。我撰寫該文時,僅能看到樣本書,
到教科書正式發售時,我發現所有有問題的觀點、史實,基本上原封未動,其中
一本甚至因為加插了一些新內容而衍生更多矛盾。

推新課程 配合史實

課本既已出版,估計一兩年間難以改正。際此新學制諮詢時刻,高中歷史科亦需再
推出新課程以作配合。香港史教材能否藉此機會得以改善?香港史在現今高中歷史
科教時中僅佔六分一,在有限的空間和資源中,應該教授甚麼樣的香港史,以讓學
生建立符合史實的公民意識和身份認同?

第一,必須正視及總結香港殖民地的經驗。

我在前文中指出,四本教科書均基本上抹煞香港歷史上殖民地的身份。其實,「去殖」
之風,於戰後從全世界範圍逐漸蔓延到香港。英國的機關「殖民地部」改稱「共和聯邦
事務部」,香港亦於1983年修例,「殖民地」一詞一律以「香港」代替。中環商業區,過
去布滿了歐陸色彩的殖民地建築,一望而令人想起上海的外灘;回歸之時,中環早已
變天,殖民地建築絕大部分已為摩天大廈取代,身處當中,根本找不到半點殖民地痕?[。

同樣的情況亦發生在尖沙咀的香港歷史博物館。那?的常設展「香港故事」,珍藏了豐
富的歷史文物,但參觀者遊畢展覽,除了知道有鴉片戰爭、香港總督外,很難從中感
覺到香港在過去個半世紀曾是一個英屬殖民地。

也許由於香港在回歸前夕已很大程度上洗刷掉殖民地的色彩,教育當局才「順理成章」,
連「殖民地」這個香港近代史的最關鍵名詞也想洗刷掉。再加上教科書作者功力不足,
結果造成了教科書中各種矛盾的論述。

應總結殖民地經驗

但正正就是殖民地已消失於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才更應該正視並總結香港殖民地的歷
史經驗,以免讓它永久流失。殖民地及殖民地政治經歷了甚麼轉變?歷任總督對香港
有何建樹?殖民統治與經濟奇?[有何關係?香港各色人等與政府的關係如何?

近代中國,歷受列強侵略,租界遍布各大城市,甚至出現了一些殖民地。這是歷史常識。
英國以武力佔據香港,卻無意間造就了一顆東方之珠。屈辱與自豪,交織出複雜的香港
近代史。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能客觀面對自身的歷史。教育部門應與出版公司攜手努力,
將這種歷史複雜性客觀地呈現於學生面前。

第二,應正視華人以外各色人等對香港的貢獻。

新課程和新編教科書有意無意間為歷史上受歧視的華人平反,僅敘述華人在香港的成長,
而貶抑非華人對香港發展的重要性。華人一直佔香港人口90%以上,至19世紀末所繳稅
款已超過非華人的數量。所以,凸顯華人的歷史重要性,並無不可。然而,考慮到香港歷
史上的殖民地身份,以及香港從開埠後不久已享有的國際城市地位,貶抑非華人的歷史
作用,殊不合理。1984年老牌英商怡和遷冊百慕達,不但在香港引起震撼,甚至引起中國
外交部的抨擊。這個例子,已足見歐西人士在香港社會的分量。

客觀處理中港關係

此外,四本新編教科書均大幅敘述東華三院、保良局等慈善組織。學生會否因此而覺得華
人慷慨而西人「孤寒」,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學生不會知道香港歷史上存在很多非華人的
慈善團體,例如荷蘭人所創之Van Zuiden Charity Trust,直到現在仍年復一年向紅十字
會等組織捐款。本人建議,將來歷史科課程修訂時,應在保留華人部分的同時加入「非華
人對香港歷史的貢獻」,以符合香港的歷史實況。

第三,客觀全面處理歷史上的中港關係。

香港殖民地從一開始,便與中國大陸尤其是廣東省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是香港史的
一條重要線索。香港既已回歸,讓學生學習中港關係史,份屬必須。

新編教科書將來修訂時必須注意改善兩個現有的問題:第一,不宜將該等關係的論述集中於
戰後甚至最近二十年,這是將「歷史科」改裝成「政府及公共行政事務科」。第二,作者往往沿
用舊有的歷史邏輯,認為在所有範疇簡單填塞一些歷史大事便可了事。結果,在「中港關係」
中,學生接觸到的便是辛亥革命、省港大罷工、文化大革命等令香港變成「反中亂港」的「顛
覆基地」的史例。

繕述民間交流活動

這讓中港關係史存在過多張力。其實中港關係在平常的日子?,還有很多可資繕述的內容:香
港對國內現代化的啟發,例如孫中山改造中國的思想,以及廣州市於20世紀初的城市改革,
均發軔於香港。香港大學的工科生,畢業後服務於國內各工程單位;港大及國內大學互招對
方學生,這些都是民間交流的重要側面。如此這些,必可更全面塑造出中港關係史上良性互
動的方面。

其他內容,可在這三個方面以外酌量加入。本人相信,只要本?荂u實事求是」的原則,香港史
的教學仍大有可為。

香港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研究員楊穎宇博士


Tak To

unread,
Feb 9, 2005, 11:48:21 AM2/9/05
to
たつのり Hayashi wrote:
HYS> 中國人有乜資格鬧大日本帝國刪改教科書呢?

Tak To wrote:
TT> 【個人】批評【政府】,和【個人】批評另外的【個人】,是兩回事。
TT> 【政府】應該比【個人】有更大的問責。

百厭星 wrote:
星> 中國人因為基於人身安全前途問題通常都是指責美國﹐日本
星> (因為指責完沒影響什麼)。對指責祖國修改教科書﹐如高崗
星> 事件﹐林彪事件﹐四人幫對中國影響﹐趙紫陽在中英香港
星> 談判的角色﹐都一律抹殺而中國人也從不問責。
星> [...]

第一、在香港、台灣、海外、甚至在大陸,都有不少 *中國人* 問責中共
政府。

第二、即使有人不問責中共政府,也不抹煞他問責日本政府的資格。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