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脂牛奶和乳酪對防糖尿病有效

瀏覽次數:20 次
跳到第一則未讀訊息

e2

未讀,
2010年12月25日 清晨5:43:272010/12/25
收件者:正統中醫@台灣(醫療新聞討論區)
引用:http://chinese.medicaldaily.com/news/20101222/1606/

============================================
大量研究數據顯示:隨著全脂乳製品中脂肪酸含量的增加,II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體內反式棕櫚烯酸水準最高的成人比反式棕櫚烯酸水準最低的成人的糖尿病的發病率低60%。較高的脂肪酸水準也與更為有利的新陳代謝有關,研究者在12月21日的《內科醫學年鑒》上的報導說。

人口統計學、臨床和生活方式多因素綜合分析表明,全脂乳製品消費量與反式棕櫚烯酸水準有強烈的關聯。然而,作者對於這種關聯依然保持慎重。

該結果表明:反式棕櫚酸水準與代謝風險因素和糖尿病的發病率之間呈現負相關性。棕櫚酸水準上的微小差異也帶來疑問:乳製品或其他反芻食品中的一些其他的未知的保護性成分是不是一種活性物質或者是一種標記?

發現支持先前的證據,這些證據表明全脂乳製品的消費量與代謝因素之間存在有利關聯。作者推斷,反式棕櫚酸會對與抗胰島素性、血脂異常、肝脂肪合成有關的途徑產生影響。

環化棕櫚烯酸是內源性脂肪合成的一種產物,在實驗模型中它與抵制抗胰島素性及代謝失調的保護有關。然而,在人的研究中已經產生了混合的結果,作者在他們的發現的導言中寫道。

研究環化棕櫚烯酸的努力已經被內源性合成和代謝的影響混淆了。棕櫚烯酸的反式異構體代指脂肪酸的內源性來源,從而避免混淆內源性的影響。與部分源自氫化油的反式脂肪相比,反式棕櫚烯酸主要來自天然牛奶製品及其他反芻動物的反式脂肪,它與心血管風險的增加無關。

過去一些研究已經闡明:奶類的消耗量與抗胰島素性、代謝綜合征或糖尿病風險之間存在負相關性,但以往還沒有研究評估反式棕櫚烯酸在代謝風險中的潛在作用。”

對大量病人的心血管健康研究為檢查棕櫚烯酸、代謝風險因數與II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機會。
研究分析了3736個研究參與者的數據,所有的參與者都在65歲或以上,並且都通過有效醫療保險單確定了身份。

基線評估包括身體檢查、診斷測試、健康狀況問卷調查和實驗室評價,其中實驗室評價包括45種不同脂肪酸的測定。研究中對研究參與者隨訪10年,包括每年就診次數和臨時電話。

化驗結果顯示,反式- 棕櫚烯酸平均占總脂肪酸的0.18%。其水準與乳脂消耗量中已知的生物標誌物的相關性較強,而與部分氫化油中的生物標誌物的相關性較弱。

全脂乳製品消費量與反式棕櫚烯酸水準關聯極強。對不同類型的乳製品進一步分析顯示,脂肪酸含量與全脂奶消費量之間關係最為密切,從而使這一關聯更趨完善。反式棕櫚烯酸水準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紅肉、或低脂肪乳製品的消費量之間無明顯相關。

在多變量分析中,較高反式棕櫚烯酸水準與下列指數顯著相關:

較低身體品質指數(-1.8%,P= 0.058)

較小腰圍(-1.8%,P= 0.009)

較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1.9%,P= 0.043)

較低甘油三酯水準(跌19.0%,P=0.001)

較低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4.7%,P=0.001)

較低C-反應蛋白水準(13.8%,P=0.050)

較低空腹胰島素水準(-13.3%,P= 0.001)

較少抗胰島素性,受穩態模型(-16.7%,P=0.001)

隨訪期間,有304名參與者出現了新發作糖尿病。在校准分析中,反式棕櫚烯酸1/5比較表明,與曲線1處
(p<0.001的趨勢)相比,4處和5處的參與者患糖尿病的風險比率分別是0.44和0.36。反式-棕櫚烯酸的每一個較高標準偏差都關聯著糖尿病風險的一個28%的降低。

研究人員稱該研究有局限性,他們指出,反式棕櫚烯酸水準是即時性單點測定的,食物攝入量是以自我報告為基礎的。

他們還指出,我們不能確定這個因果關係,由於存在其他干擾因素的可能性,以及“棕櫚烯酸水準上的微小差異帶來這樣的疑問:對於乳製品或其他反芻食品中的一些其他的未知的保護性成分,這是不是一種活性物質或者是一種標記”。

============================================

評論:

這是確實的研究還是奶製品業者贊助的呢?
大家靜觀其變吧。

延伸閱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home/tracing-news

全脂牛奶和乳酪對防糖尿病有效.png
回覆所有人
回覆作者
轉寄
0 則新訊息